第18章 須防清君側

新書第一個推薦,希望大家能夠多多收藏,收藏的成績關係下一個推薦

“當斷不斷,反受其害!咱家心意已決,東林小兒不仁,咱家豈能對他們再義!”

李永貞的表態如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堅定了魏忠賢對付東林黨的決心。一掃衆人,凝聲說道:

“打今兒起,你們若是向着咱家的,就與咱家一條心,咱們擰起繩來和東林黨他們拼了,不把這幫小人趕出朝廷,誓不罷休!”

話音剛落,便聽袁大海振臂一呼:“誓與千歲共進退!”他這麼一帶頭,崔呈秀、霍維華他們忙也齊聲響應。

魏廣徽還是保持沉默,呆呆的坐在那裡,好像入定的老僧般,任眼前衆人如何激昂,也不置一詞。顧秉謙見他這樣,不由暗自搖了搖頭,有些爲他不值,也有些幸災樂禍。

魏忠賢的眼裡揉不得沙子,魏廣徽在這個節骨眼上拖他後腿,不能不讓他感到憤怒。但他沒有將心中的不滿表現出來,而是淡淡的說道:

“若你們中有人不願向着咱家,咱家也不怪,俗話說,大難臨頭各自飛,爾今東林羣黨把持內閣六部,咱家不過內廷之人,根基淺薄,萬不能與東林相提並論,所賴者不過皇上而已。要是外朝一致攻我,皇上也勢難保全咱家,到那時,怕咱家也只能落個身首異處…唉…你們與咱家不同,一個個有妻有室,功名來之不易,要是平白無故跟着咱家倒了大黴,卻是無枉了…總之,你們若不願隨咱家冒這險,咱家自然明白,也體諒得很…”

шωш¤ ttκΛ n¤ C〇

說到這裡,魏忠賢突然停了下來,緩緩的將目光移向呆在那裡的魏廣徽,一字一句道:“但要是有人背後放咱家的暗箭,出賣咱家,那可休怪咱家翻臉不認人!”一語說完,滿是殺氣,與先前那和氣模樣恍若兩人,衆人都爲之一凜,袁大海也是心中一突,暗道萬不能小看魏忠賢,他能有今日這般權勢地位,靠得可不單單是天啓的寵信,恐怕扮豬吃老虎的本事絕不比自己差!

魏忠賢這番話是衝誰的,衆人都是心知肚明,魏廣徽更是清楚,見魏忠賢看自己的眼神明顯不如從前,不由心中苦澀,但要他張口擁戴支持魏忠賢對付東林黨,卻還是開不了這口。苦苦掙扎之後,終還是一聲不吭,魏忠賢見狀,也是暗歎一口氣,對這主動上門投靠的“族侄”心生遠意了。

“千歲既已決定對付東林那幫人,那下官就捨命陪君子,以報千歲賞識之恩!”

霍維華起身作輯施了一禮,表明自己支持魏忠賢后,擡頭又道:“但不知千歲如何着手?難道當真要如袁司房所言,揹着皇上擅開大獄不成?”

說完朝跪在地上的袁大海瞄了一眼,臉上可沒有什麼親切之意。他這話聽上去是問,但顯然是不贊同的。袁大海被他看得頭皮一麻,心生幾分戒意。崔呈秀在一邊見了,不由暗自高興,霍維華是魏忠賢的心腹,他如果對這番子不待見,恐怕這番子想要往上爬就難嘍。

顧秉謙也有類似顧慮,霍維華說完後,他也跟着說道:“廠衛一出,必定牽連甚廣,葉向高老謀深算,絕不會看着他的黨徒們被公公投入大牢的。再說那幫御史們也不會閒着,下官雖在內閣,但上有葉韓二人,料是壓不住的。一旦百官羣情洶涌,事情鬧到皇上那,怕對千歲可是一點利處都沒有。”說完皺了皺眉頭。

聽了他二人的話,袁大海撇了撇嘴,有心想反駁,但想了想還是不要再冒頭,自己已經做得足夠了,再要多嘴,恐怕鋒芒露得就太多了點,這對只是一個小小司房的他而言,未必就是好事。

魏忠賢固然喜歡一把能夠殺人的刀,但這刀太過鋒利,怕也會掂量掂量用得是否順手。

袁大海決定不再表現自己,接下來只聽不說。

霍維華的意見魏忠賢一向是聽的,何況還有個顧秉謙,見二人反對自己直接出動廠衛捕拿東林黨人,不由猶豫一下,心下有些動搖,如果不直接拿人,那要如何對付東林黨?

“依士達之見,咱家現在當如何做呢?”

霍維華微一點頭,說道:“千歲,東林黨人雖人數衆多,盤踞要津,但實際不過一羣烏合之衆,大多搖旗吶喊之輩,所能者不過楊漣、左光斗、高攀龍等人,因此對付他們並不是難事,但難的是名正言順!”

“名正言順?”魏忠賢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

“自古以來,不論何事,皆講究個師出有名,千歲如今要對付東林黨人,自然也要如此,否則,難堵天下人之口。”

“不錯,那東林黨人自顧憲成起,便好做戲,以清流自居,搏取天下人望,哄得無知之輩頂首膜拜,視其爲國之重柱,因而千歲萬不可輕率出手,須知廠衛雖利,但名聲卻是不佳,固能快刀斬亂麻,但也會引得天下震動,知道的會說千歲乃被迫出手,不知道的卻又要說千歲要再演閹宦之禍了。”

顧秉謙說得很直接,魏忠賢聽了那“閹宦之禍”之禍雖然滯了一下,但遂既釋然,自己畢竟是內廷中人,大張旗鼓對付朝臣,肯定要惹天下人非議,而且絕不會有人爲自己說話,恐怕都只會說自己太監弄政,迫害忠良吧。

顧秉謙的話還沒有說完,有一件事情他必須得提醒魏忠賢,不將此人考慮進來,怕到時要多生事端。

“千歲不要忘了,孫承宗手裡可是掌着兵權的,要是千歲直接出動廠衛拿人,難保孫承宗會提師回京,他是皇上的老師,要是給千歲來個“清君側”,怕到時皇上也保不住千歲。”

孫承宗?清君側?

魏忠賢一愣,袁大海也是一愣,前者只愣了片刻,就醒悟過來:孫承宗是東林黨人,手裡又有兵權,山海關離京師可不遠,要是自己把東林黨那幫小人給抓起來,以孫承宗的脾氣還不立即提兵來砍自己的腦袋!後者所想的卻是:好像史書記載魏忠賢對付東林黨時,孫承宗真的有提兵想殺魏忠賢!

第203章 我的志向是殺人第173章 天下事,東林不行(下)第80章 螳螂捕蟬第174章 太康伯張國紀第154章 血腥的內廷(四)第108章 江西人反水第148章 內廷大清洗(上)第213章 東林大財主(上)第231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六)廷杖的鬧劇第66章 黑獄(七)第130章 要有理有據的反駁楊漣第174章 太康伯張國紀第27章 假夫妻 真合夥第111章 不殺此輩,不足以明綱紀第169章 公公,千歲請您自裁第95章 都察院第142章 一人做事一人當第36章 唐大傻子第65章 黑獄(六)第144章 五百刀斧手(一)第232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五)第54章 閹狗害我第219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二)第163章 血腥的內廷(十三)第142章 一人做事一人當第192章 大幕拉開(八)第36章 唐大傻子第37章 擴編東廠第171章 內官監慘案第158章 血腥的內廷(八)第2章 拿銀子來第10章 五虎崔呈秀第106章 老東西,死到臨頭還嘴硬!第63章 黑獄(四)第182章 東林悲歌(四)第36章 唐大傻子第60章 黑獄(一)第99章 鎮壓(上)第193章 喜極生悲(上)第55章 借爾項上人頭一用第226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九)第222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五)第103章 東廠宣教司第78章 劉瑾的教訓第234章 無恥之徒(二)第105章 廷杖第130章 要有理有據的反駁楊漣第100章 鎮壓(中)第17章 甘爲鷹犬第2章 拿銀子來第42章 再建黑旗第144章 五百刀斧手(一)第69章 黑獄(十)第49章 咱家成全你第207章 東林狗咬狗(下)第99章 鎮壓(上)第215章 東林大財主(下)第105章 葉向高的算盤第238章 無恥之徒(六)第201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中)第165章 司御之爭第41章 黑旗箭隊第183章 東林悲歌(五)第204章 姑娘,你可別坑我第219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二)第232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十五)第135章 趙南星(上)第78章 劉瑾的教訓第160章 血腥的內廷(十)第167章 進了東廠,你才知厲害!第6章 願爲守門犬第92章 百官上疏第25章 奇怪的邏輯第30章 大明官員好男風第146章 五百刀斧手(三)第44章 武裝太監第151章 血腥的內廷(一)第202章 人間正道是武夫(下)第36章 唐大傻子第44章 武裝太監第89章 今日免朝第196章 你不仁 我不義(上)第57章 黑旗進京(中)第241章 斬盡殺絕第107章 阮大鋮又鬧事了第233章 無恥之徒(一)第85章 怕什麼?有我呢!第171章 內官監慘案阮大鋮獻寶第239章 無恥之徒(七)第222章 風捲殘雲 血洗東林(五)第162章 血腥的內廷(十二)第55章 借爾項上人頭一用第32章 要報仇 入閹黨第159章 血腥的內廷(九)第25章 奇怪的邏輯第95章 都察院第147章 五百刀斧手(四)第165章 司御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