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四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

這第一批趕到洛陽的家族裡,還不全是反對派家族。

還有兩個是孟氏易的傳承家族,屬於躺贏那一類的,趕來之後一頭扎進了袁嗣的府裡,尋求來自皇帝的溫暖,求皇帝抱抱他們。

然後立刻調轉槍頭,對着趕來洛陽城和皇帝對抗的五個家法傳承家族齜牙咧嘴。

這五個家族來到洛陽也並非是完全的赤手空拳客場作戰。

他們也是有授徒權的家族,只是規模不大,沒有汝南袁氏還有弘農楊氏那種【門生故吏遍天下】的規模。

門生還是有的,故吏有的也有,就是數量少,畢竟他們本身也沒有在郭魏政權裡取得高官顯貴的位置,沒時間沒資格拉攏故吏。

儘管如此,這幫人也還是有點本事的。

聚集了一些通過他們的渠道得以進入洛陽朝廷的官吏,明確了反對的意見,並且立刻操作起了看家本領,打算在郭某人眼皮子底下和郭某人進行第二波口水戰。

第一波因爲他們勢單力孤沒有領頭人物而戰敗。

第二波,他們親自下場坐鎮洛陽,不會那麼容易戰敗。

就在黃龍殿會議註定要召開的檔口,他們發動一些政治勢力,對力主召開黃龍殿會議的士人及其背後家族大加抨擊,並且旗幟鮮明的反對召開黃龍殿會議。

他們自己其實做好了最壞打算的準備,要在黃龍殿會議上和郭鵬決戰,所以此時不方便親自參加輿論戰,他們近距離指導他們的門生進行抗議和抨擊。

剛剛平靜沒多久的洛陽戰火重燃。

不過其實他們的門生也是心裡苦,礙於這層關係不得不冒着風險上表抗議,否則就是社會性死亡,但是他們未必就願意和皇帝對着幹。

歷來的經驗告訴他們,和皇帝對着幹沒什麼好下場。

這些士人大佬未必就不知道,但是就是要讓他們之中的一些人做炮灰,專門負責犧牲,以此打擊支持郭鵬的這一派力量。

沒辦法,誰讓他們是門生呢?

他們從未像現在這樣痛恨二重君主制這個潛規則,他們從未像現在這樣後悔自己遇人不淑。

但是拿了好處又不想付出的事情,世界上並沒有多少,有可以這樣享受的人,但絕對不是這批炮灰。

郭鵬素來很注意維護自己強勢君主的人設,不會寬恕任何違背自己意願的人,或早或晚,一定要你付出代價,以此告誡羣臣,告訴他們不要輕易和皇帝作對。

從東漢時代跨越到如今這個時代的羣臣還有相當一部分桀驁不馴,或者認爲自己的身份地位比皇帝還要高的,頗爲瞧不起皇帝的。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絕對不能助長這種風氣。

而且,二重君主制也是郭鵬註定要打擊和消滅掉的潛規則。

郭鵬對這種政治潛規則的痛恨並不亞於對五經十四家法的痛恨。

所以一旦有冒頭的,立刻出手打死,絕不留情。

第一批上表抨擊賈逵、桓典和荀攸等人的官員共十七人,一部分被郭鵬以誹謗君上的名義罷黜了官職,一部分被【查】出了貪腐問題,立刻罷職抄家,逐出京城。

前後不過五天,二月十五的時候,這十七個官員全部落馬,皇帝絲毫不留情面的將他們逐出京城,然後火速提拔了一批新人接替他們的職位。

皇帝如此狠辣且快速精準的下手讓持反對意見的士人大佬們大爲驚恐。

他們忽然意識到針對當今皇帝,他們缺乏足夠有效的反制手段。

這十七個門生只是小蝦米,用來試探皇帝態度的。

他們想到皇帝會生氣,卻沒想到皇帝直接一巴掌拍死了這十七個人。

一招直拳直接往他們臉上打,把他們打的暈暈乎乎的。

見皇帝的態度如此決然,反對派的官員們紛紛膽寒,就算士人大佬們再怎麼動員,也不敢輕易上表。

有人裝病。

有人藉故推脫。

有人說自己有緊急公務要離開洛陽,直接遁逃。

還有人左右爲難到處受氣,一氣之下遞上辭呈不做官了,光溜溜的離開了洛陽,回老家種田去了。

你們神仙打架,我們凡人遭殃,憑什麼啊?

鬥不過你們,我不做官了行不行?

就算不做官也比變成罪人要好!

因爲郭鵬嚴格的手段打擊,反對派士人的團體發生了較爲嚴重的內部分歧,引發內訌,很多人寧可棄官不做也不要繼續上表和皇帝作對,於是乎反對派的處境就更加糟糕了。

上下串聯卻串連不到太多可以提供幫助的人,主動向部分豪強出身的官員遞上橄欖枝,卻被默契的無視。

於是他們知道了,在他們沒有抵達洛陽的時候,皇帝已經完成了與他們之間的利益交換。

皇帝一定已經與他們達成了某種協議,比如黃龍殿會議之後扶持一批新的經典家族之類的,才能讓這批人團結在皇帝身邊,擺出了一副銅牆鐵壁的架勢,齊心協力的要幹掉這些反對派。

能讓這些豪強官員拒絕與反對派士人合作的原因,也就這些,不可能更多了。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寄希望於黃龍殿會議,派出族中精英加入蔡邕領頭的五經考證團隊,打算爲自己的家學竭力爭辯。

與此同時,他們依然不放棄掀起輿論,甚至利用起了讖緯學說,說什麼星象有異,天象也有問題,這個時候要是動了國家文脈,必將生災禍之類的。

持這種言論的不乏一些廣有名望的老學究,他們說這種話還是挺有市場的。

不過郭鵬對此早有預料,也有相對的應對措施,比如派出終極口嗨武器陳琳和皇家專業團隊——太史團隊下場闢謠。

雙方就天象問題展開終極對決。

一方說動搖國家文脈要面臨大的災禍,這是天意。

一方說變革國家文化思想是天命所向,天意所指,這是理所應當的,只會讓國家更加昌盛。

雙方各執一詞,激烈對線,互相嘴臭,使得輿論場混亂不堪。

好事者甚至無法斷定到底誰對誰錯,以至於對現有的星象學說和讖緯學說產生了疑惑和質疑。

雙方不斷地爭奪輿論制高點。

二月底,郭鵬設定的最後期限來臨之際,一共十五家家法代表人用盡一切手段跨越重重艱難險阻抵達了洛陽城,加入了黃龍殿會議。

而除此之外的那些家法家族,除了躺贏的,剩下的已經成爲被代表之人。

在郭某人的陰謀詭計之下,能爲他們說話的,只有除開躺贏的三家之外,那十二家經典傳承家族。

一千一百六十一 於是,五經十四家法成爲了歷史七百四十四 我們迴天無力啊!一千二百七十九 郭鵬東巡一千零九十七 郭某人專屬皇家戰車一千零五十六 郭鵬真的有點難過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七百八十八 宦官與特務一千三百三十七 中華之外還有中華,世世代代不絕嗣矣一千五百五十八 郭鵬自己似乎有了一些預感五十一 這傳統一點都不美好三百七十六 劉協的日子是真的不好過一千二百五十八 士燮覺得張津就是個棒槌三百三十三 焦慮的袁紹九百二十 程昱憤怒的都快要吃人了二百零九 放飛自我的董卓九百零五 幸甚,魯子敬!六百零三 吳人自此不敢向北看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東方二百四十三 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一千二百零四 皇帝在沉默中撕毀一切政治契約八百零三 劉表逝世三百一十三 不把袁紹當作生死大敵一千零二 登上舞臺的戰士們八百一十八 劉琮北上洛陽一千三百四十三 我會帶你一起走六十九 張樑死了一千二百九十四 主動權還給他們,兩邊不得罪一千零三十七 郭某人要帶起喝茶的節奏一千二百七十 徐晃可不認爲自己的將軍做到頭了一千一百八十三 廢黜趙王爵位一百一十一 長期發展規劃八百一十二 韓嵩的最後努力九百四十九 曹仁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八百二十三 韓嵩再也沒有踏足過這裡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九百九十九 運河之爭四百八十一 我錯了嗎?二百三十九 潁川荀彧文若,拜見將軍七百三十九 他們就是爲了破陣而誕生的七百五十 黃祖在行動六百一十九 劉璋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蜀中甜美的空氣七百三十 水上鏖戰八十八 程立不能答應一千一百八十六 被逼造反的土豪六百七十八 關羽圍攻襄武縣六百八十六 隴右馬政七百九十 這一切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一千二百四十七 政治聯姻的負面影響在此時此刻暴露無遺一百八十五 董卓來了一千一百一十七 天降猛男郭子鳳,誰能抗衡?一千二百七十三 士燮是鐵了心要跟隨魏帝國的步伐二百九十四 特來向將軍請降!八百八十七 掃蕩莊園四百五十六 所以,賈詡堅決的反對了二百零九 放飛自我的董卓八百六十四 聰明的滿寵七百四十二 總比做郭子鳳的階下囚要好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一百五十二 郭鵬對糜竺勢在必得三百二十四 真實的謊言一千三百二十三 難道要變成第二個曹仁?七百二十五 吳國將面臨來自郭魏政權疾風暴雨般的打擊一千二百二十一 郭某人不介意把南書房變成自己的影子內閣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開國之君一千五百一十七 曹蘭對郭鵬產生了巨大的誤會三百 郭氏故吏一百三十一 趙雲感覺自己好像立了功四百九十九 該吃肉就要吃肉,該喝血就要喝血二百九十三 已經有人不打算坐以待斃了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四百一十三 惶惶不可終日的陸勉七百五十八 程昱居然要請客吃飯?一千四百六十六 不一樣的涼州一千五百五十九 他們都回來了四百七十 你們當真是同一個父親的兒子嗎?一千五百三十四 這好像是咱們父子第一次單獨相處吧?一千三百八十七 趙雲的奏表(下)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一千一百五十 戰爭已經打響了九百五十九 聯合商隊西出玉門關一千五百三十八 你本來就是如此,從沒變過!四百六十七 休想在我面前攔住我的腳步四百二十二 荊州是荊州人的荊州,不是劉景升的荊州一千一百六十二 從紙開始五百三十二 郭鵬出征五十八 張角要造反二百九十二 我願爲將軍馬前卒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一百一十八 不擇手段的前進一千一百四十五 條條大路通羅馬,但是條條都不向你開放九百五十八 跨越數百年的恐懼八百八十二 天上掉下個張益德三百九十九 潰逃的黃巾三百八十九 戰爭機器轟然轉動一百三十六 張飛陣斬烏延一千二百零九 科舉考試的內容之爭四百四十五 一切都會變得和過去不一樣六 你曹孟德毫無疑問是個奸賊一千三百四十八 西蜀公國八百三十四 嘴炮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