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身份微妙的『外人』

郭鵬是個旁觀者,沒有發言權。

經過討論之後,蔡邕下了定論,以嚴氏公羊爲正本,但是保留些許顏氏公羊的異字以供參詳。

這大抵算是一種妥協吧,蔡邕的性格並不強勢,面對某些爭論的時候,顯得有些優柔寡斷。

在下定論期間,郭鵬目睹了嚴氏公羊派的學子和顏氏公羊派別的學子不厭其煩的到東觀來爭論,吵鬧,蔡邕團隊夾在其中左右爲難,即使有名聲如楊彪和馬日磾這等大儒也無法勸解。

最後,因爲漢代儒生學習嚴氏公羊的人比較多,學顏氏公羊的人比較少,於是三人一起決定,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以嚴氏公羊爲正本。

但是同時爲了照顧顏氏公羊派的學子,不讓他們太過於抗議以至於做出一些激進的舉動,團隊也保留了顏氏公羊的異字做備註。

雙方遂達成妥協。

爲了爭一個正統,很多人真的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那幾天的東觀就像菜市場一樣,到處充斥着吵鬧聲,還有些人乾脆就擼起袖子打了起來,完全不顧身爲讀書人的風度。

可見正統之爭關係到了一整個學派的政治利益,關係到了學子們的切身利益。

漢武帝罷黜百家之後諸子百家凋零的前車之鑑就在眼前,他們不得不爲此竭盡全力。

“小乙,叫你看笑話了。”

事情終了,校訂開始,蔡邕終於得空,坐在了案几旁邊喝了點水,喘了口氣。

“沒有,想來,這也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郭鵬拿着一本《顏氏公羊》正在研讀,查找顏氏公羊和嚴氏公羊之間的不同。

“是啊,常常發生,現在是公羊,之後,還有的吵,家法正統之爭貫穿始終,誰都想成爲正統,誰也不想成爲被罷黜的那一個,便想法設法與我爲難,可是我又如何決定的了這一切呢?”

蔡邕看上去十分疲憊,搖搖頭,不再說話,安心校訂書籍。

而郭鵬也在一旁安靜的讀書,午間休息時,郭鵬拿出一些發現的問題去詢問蔡邕,蔡邕一一給予解答。

日子也就這樣的過,郭鵬漸漸感覺自己非常適應在東觀讀書學習的日子,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很多書,唯一有點美中不足的就是除了蔡邕之外,幾乎所有人都把自己當作是空氣。

蔡邕曾經把自己介紹給楊彪和馬日磾認識,兩人都是淡淡的點了點頭,就和蔡邕商量起了校訂書籍的事情,把郭鵬晾在一邊。

郭鵬也不在意,自己找書看,有問題就問蔡邕,沒有問題就默默背書,蔡邕有事情自己就幫着跑腿,反正圍着蔡邕轉,日子也過得充實。

關於楊彪和馬日磾的態度,郭鵬並不在意,因爲他很清楚自己必然會受到這些正統士人的無視。

楊彪是弘農楊氏的正統繼承人,家中和汝南袁氏一樣,從他太爺爺開始,算上他自己,四世太尉。

所以就等着他在未來不久成爲太尉之後,弘農楊氏也就是四世三公的頂級豪門了。

他可能還不是那麼的有名,但是他的兒子很有名,就是後來被曹操砍掉的『雞肋』楊修。

馬日磾是經學大師馬融的族孫,也是出自扶風馬氏這樣一個豪門,較之楊氏和袁氏稍微有些不如,但是比起郭氏那是綽綽有餘。

如此這等頂級豪門,若是自己用潁川郭氏的後輩之禮拜見,他們或許也會交談提點一二,因爲大家都是『自己人』。

但自己卻偏偏是曹氏的女婿,成了身份微妙的『外人』。

郭鵬不是荀彧,荀彧雖然娶了唐衡的女兒,但是荀氏家底子厚實,八條龍興風作浪,幫荀彧改改名望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郭鵬不同,沒人幫他說話。

楊彪和馬日磾對他的態度其實挺正常的,郭鵬並未感到有什麼失落的情緒,反正他的目標也不是成爲楊彪或者馬日磾的弟子。

只能說世上胸襟廣闊,不那麼重視門第之見的人實在是少了一些。

但是總歸還是有的,比如蔡邕,還有現任光祿大夫橋玄。

郭鵬因爲得到了蔡邕的賞識,大抵是出於對郭鵬被冷遇的愧疚,蔡邕又在某一天帶着郭鵬一起去拜訪橋玄。

橋玄也是欣賞曹操的少數人之一,得到了曹操的引薦信之後,較爲熱情的接待了蔡邕和郭鵬。

席間,蔡邕將郭鵬的《十五從軍徵》和楷書書法給橋玄觀看,橋玄是有過軍旅生涯的人,對此甚爲感觸,一看之下不由落淚,只覺得心中酸澀不已。

而對楷書書法,橋玄也和蔡邕一樣,頗有些感興趣,叫郭鵬當場演示給他看,郭鵬又在橋玄府上寫了一下午的楷書,手臂很痠痛。

不過由此換來了橋玄的賞識和善意,郭鵬覺得很值。

其實到這裡,郭鵬還是要感謝曹操,多虧曹操認識了蔡邕和橋玄,讓郭鵬有的放矢,不至於像無頭蒼蠅一樣亂竄,以至於平白受辱。

橋玄和蔡邕對他的善意讓他感動,不是假感動,是真的感動,尤其是在冷漠的大環境之下,些許的善意更是尤爲珍貴。

因此,郭鵬才能理解爲什麼曹操後來要重金把蔡琰贖回,曹丕又爲什麼會寫文章提起父親曹操在橋玄去世數十年後還念念不忘和橋玄的往事。

實在是因爲出身的緣故被主流社會歧視的有點慘,所以一旦有善意,都會被無限度的放大,並且牢牢記住。

此時此刻,郭鵬頗有些感同身受。

但是不管怎麼說,他的目的不是爲了靠曹操的關係得到善意,他希望靠自己的努力得到名聲,得到一定意義上的認同。

到最後,達到荀彧的程度,讓旁人不得不認同自己。

所以他極其的努力,進入東觀一年以後,郭鵬已然將五經之中的顏氏公羊、孟氏易、歐陽氏尚書、魯氏詩還有大戴氏禮通讀結束。

一年的時間,到熹平六年六月初,郭鵬已經完成了孟氏易的抄錄,歐陽氏尚書的抄錄也即將完成。

郭鵬的極端努力落在了蔡邕的眼中,一開始還無所謂,結果時間一長,蔡邕就有些在意了。

九百 扶余願意尊魏國爲主,甘爲藩邦三百九十二 賈詡的憂慮一千一百一十九 出兵一百零九 以權謀私的郭某人一千一百零七 我李典並不總是老好人!三百一十九 這一回,我贏定了六百二十二 南征漢中一千一百四十七 儘管如此,他也不會停止繼續戰鬥八百五十七 我們真的那麼不如魏人嗎一千一百四十八 西域的鬥富浪潮一千三百一十三 太上皇病了四百九十五 獅兒不可與爭鋒七百一十九 爲了存活,周瑜已經不惜一切手段了三百六十 叔父可算是惹了大禍了七百一十一 諸葛亮開始決定要減肥七百六十七 父親,我要做皇帝了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獻紙五百八十五 郭某人可不是傻白甜九百二十 程昱憤怒的都快要吃人了七百零四 如何不類似當年的呂氏?一百九十四 萬物生靈,盡入士人之手一百九十一 呂布的決定五百一十九 他們不甘心七百六十 天降祥瑞啓示錄一千二百七十九 郭鵬東巡七百二十六 騎兵革命一千一百九十三 不要挑戰下一次的可能性五百九十三 郭鵬的仁政一千零七十七 這真的不是一道送命題嗎?四百六十四 帝國的精神內核一千零七十 調查組的官員一個比一個兇悍一千四百八十五 何止一個司馬懿呢?二百一十四 正面交鋒(上)一千四百八十八 呂虔背水一戰一千零一十六 覺得我這個皇帝沒有必要存在嗎?一百二十九 決戰張純八百四十二 黃權的夜襲方案三百二十三 攻克河內一千二百三十八 兜兜轉轉二十年六百二十三 帶路黨萬歲四百六十六 天子護不住我們一千一百九十一 他們極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日子一千零二 登上舞臺的戰士們三百三十八 大營陷落八百八十 公孫康縱兵搶糧一百四十七 蔡邕深深地嘆息一百零五 郭子鳳求賢若渴一千四百六十六 不一樣的涼州六百四十一 天下大勢在魏一千二百一十七 對付內閣也遠比對付尚書檯要簡單二百六十九 亂世爭霸的高節奏和無節操一千一百八十六 這是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擊一百八十三 救駕一千零五 臣的心難道就不會受傷嗎?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三百一十三 不把袁紹當作生死大敵二百一十八 他成了英雄一千零二十九 畫餅充飢這種手段郭某人很擅長六百六十二 大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遊歷羅馬城一千一百五十四 這種人,見一個幹掉一個六百五十四 蔡邕相信郭鵬七百零六 古典式逼婚四百三十六 壽春百姓盼大漢王師如久旱盼甘霖一千零二十九 畫餅充飢這種手段郭某人很擅長一千一百三十 郭瑾正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來八百九十四 東北巨獸一千二百五十五 三個幸運的家族一百四十三 蔡邕很高興一千零五十八 問題主動找上了諸葛亮一千四百五十 生產力不提高,教育就是無根浮萍一千零六十四 他覺得司馬懿還是蠻有前途的七百零三 爲了出仕二百二十六 這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六百五十二 陳紀的野望二十 求見蔡邕一千二百四十二 你覺得你能很好地駕馭他們?七百六十四 大王不爲帝,臣死不瞑目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問罪,吳某一力承擔!二百四十二 郭鵬的報復四百零六 袁術再牛,也是天的兒子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諸葛亮的未來和終結一千零二十五 郭某人絕不認同!二百六十一 袁紹可不會做宋襄公二百四十二 郭鵬的報復一千三百六十六 父親到底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一千五百四十七 太子妃的人選一千三百三十四 郭珺憎恨嫡長子繼承製一千零四十二 樂進和曹氏的關係並不好一千零五十一 阿塔靡之死三百九十九 潰逃的黃巾一百四十九 名士郭子鳳八百零七 沒有懸念的戰爭一百二十八 女裝激將三百七十八 孫策與周瑜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一千一百零八 重騎營出擊一千三百零三 辛毗能理解瑪努爾的疑惑六百五十三 諸葛亮決定要做一個接地氣的諸葛亮一千二百四十四 郭某人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