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一十 你還會做孫伯符的摯友嗎?

十二月初,天氣寒冷,孫策的身體情況每況愈下。

本來還能每天清醒一段時間,可是進入十二月來,孫策陷入了長時間的昏迷之中。

而且更重要的是,從他受傷以來,就沒有下過牀,身體越來越虛弱,周瑜都能感覺到孫策的身體越來越虛弱了。

孫策從來也不是一個可以靜下心來養傷的人最近的消息也從來都不好,名醫一直都在叮囑他不要生氣,不要動怒,可是孫策又哪裡能控制住呢?

距離上一次昏迷,已經是兩天了,孫策兩天之中沒有甦醒,孫氏宗族的老人們和後輩們都被嚇得臉色慘白,全都聚集在了吳公府裡等消息。

周瑜是最先得到消息的,孫策醒了,讓孫權直接來找周瑜,不要告訴其他人。

周瑜頓時心裡咯噔一下,忙問孫權孫策怎麼樣了。

“大兄氣色尚好,身體似乎有所恢復。”

孫權面露喜色。

“…………”

周瑜的身子一抖,想說什麼沒說出來,於是趕快跟着孫權來到了孫策的裡屋,看到孫策靠在牀板上,正在侍從的服侍下吃東西。

“伯符。”

周瑜快步上前,打量着孫策,見孫策的面色紅潤,眼睛發亮,心中不祥的預感越來越甚。

“你出去吧。”

孫策擺了擺手,把喂他吃東西的侍從支走,然後招了招手,讓孫權和周瑜一起過去。

“公瑾,仲謀,我就託付給你了,之後,你要像對待我一樣對待仲謀,輔佐他,把咱們吳國保護好。”

孫策笑着,拉住了孫權的手,也拉住了周瑜的手。

孫策第一句話就把周瑜和孫權弄傻了。

“大……大兄,你說什麼呢?”

孫權沒聽懂孫策在說什麼。

周瑜好像也是沒有聽懂的樣子。

“我說得很明白了,公瑾,仲謀,吳國,就交給你們了。”

孫策笑道:“我自己的身子我自己清楚,我快不行了,我可以不行,但是吳國,關聯着太多人的性命了,我沒有其他合適的人可以託付,我的兒子還太小,只有仲謀可以託付。

仲謀,從今日開始,你就是吳國國君,你就是吳公,你要肩負起這個職責,保護好吳國,保護好咱們家人,有什麼難題,就詢問你仲兄,他會告訴你該怎麼做,你要聽話,千萬不要學爲兄,知道嗎?”

孫策盯着孫權。

孫權傻傻的站着,看着孫策,滿臉都是呆滯。

“伯符,你……”

“公瑾,我知道你擔心我,但是我自己的情況,我自己清楚,我撐不住了,但是吳國不能沒有君,國不可一日無君,宗族之中,我唯一看好的人,只有仲謀,但是仲謀太年輕了,公瑾,仲謀,我就託付給你了。”

孫策緊緊握住了周瑜的手。

周瑜反應了過來,立刻蹲在了孫策的牀前,連連搖頭。

“伯符,你沒事的,你能堅持住的,你一定可以的!伯符!你才二十四歲,你不會有事的!伯符!”

周瑜的眼淚一下子涌出了眼眶,根本止不住地往外流。

“公瑾……”

孫策死死咬住自己的嘴脣,強忍着不讓眼淚流出來,但是眼眶也紅了。

孫策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唯一可行的正確的選擇,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可以做。

吳國和他自己落到這個地步,是他自己的無能所造成,他不認爲這是任何別人的錯。

他要爲自己的錯誤負責,爲自己的錯誤買單。

在他的心裡,他甚至覺得死其實也是一種解脫。

他真的撐不住了。

面對如此強大的郭魏政權,他實在是撐不住了。

“仲謀太年輕了,經歷的事情不多,之後,還要你多多提點,你要幫着仲謀立穩腳跟,仲謀安全了,吳國才安全,江北那邊,不是我們能預料的,但是江東的事情,是我們可以辦到的。

公瑾,我會任命你做吳國的大都督,總領一切軍政,不管是本地土豪,還是山越,還是士人,誰敢作亂,你都要將他們一一消滅,江東安穩了,才能對抗江北,江東不安穩,我們必死無葬身之地。”

孫策開始交代自己的臨終遺言了。

孫權還是傻傻的站着,周瑜雖然滿臉淚痕滿眼通紅,卻還能保持理智。

“我知道我自己很衝動,我知道我的性格太粗暴了,我也知道我很多話都沒有聽你的,公瑾,假如我能多聽聽你的話,說不定,咱們也不會敗得那麼慘,那麼丟人。”

孫策又看向了孫權:“仲謀比我冷靜,比我識大體,公瑾的勸說,仲謀一定會聽,只是仲謀沒有帶兵打過仗,在這一方面略有不足,沒有你的指點,怕是無法統御部下,所以,只能靠你了,公瑾。”

“伯符……你別說了,你別說了,我全都答應你,你別說了,你什麼都不要說了……”

周瑜感覺自己被巨大的悲傷環繞着,從未感受過如此深刻的悲傷。

孫權到頭來還是沒有搞清楚自己怎麼就變成了吳國之主,成爲了吳公。

反正在孫策的病榻之前,孫策當着所有人的面宣佈讓孫權作爲他的繼承人,擔任吳公,成爲吳國國君。

又任命周瑜爲吳國大都督,總領全國軍政事務。

就在孫策的面前,留守京口的諸將向孫權下拜,代表他們接受孫權的地位。

儘管他們內心一樣惶恐不安就是了,但是到底,孫策還活着。

只要孫策還活着,在他們看來就是和孫策死了不一樣。

慘敗之後,孫策可以說是他們唯一的心靈寄託了,如果孫策不在了,他們真的能把未來託付給年僅十七歲的孫權嗎?

沒人知道。

但是孫策身體的確是一天一天的垮了下去。

在那之後的第三天,孫策又派人把周瑜單獨叫到了他的臥房之內。

這一次面對周瑜的不再是那個紅光滿面的孫策,而是一個形容枯槁命不久矣的孫策。

“公瑾,我爲難你了。”

孫策虛弱的伸出手,拉了拉周瑜的手。

周瑜反過來緊緊握住了孫策的手。

“這是你和我一起打下來的基業,這是咱們一起創下的功績,伯符,我一定爲你守好它。”

周瑜眼中噙淚,嘴角帶笑。

然而孫策只是搖了搖頭。

“公瑾,我比誰都明白,吳國,沒有明天了,從我戰敗的時候開始,咱們就沒有明天了,元氣打光了,本錢賠光了,魏公大軍就在北岸,若要南渡,難道是很困難的事情嗎?

魏公太強了,咱們傾國之力,也打不過魏公一支邊防軍,打不過魏公的一名部將,連部將都打不過,更何況是魏公本人?魏公只派來一個顧元嘆,就把陸氏帶走了,若是魏公親自來,又當如何?

公瑾,咱們生不逢時,咱們沒有生在好時候,魏公是何等英豪,可是和魏公這等英豪生在同時,難道不是最大的悲哀嗎?後人只會記得孫伯符不自量力,兵敗身死,誰會記得孫伯符心中的志向?

吳國地狹,人少,士民貧弱,已經不堪重負,要是還想北上進取,就要徵召更多的兵馬,但是江東還能湊出那麼多兵馬嗎?縱使能湊出來,會聽命令和指揮嗎?

我在的時候,他們畏懼我,我若不在,他們又會畏懼何人?仲謀嗎?仲謀是不夠的,仲謀太年輕了,志不在疆場,守成尚可,進取不足,得不到廬江九江,吳國遲早會被魏公攻破……”

孫策一口氣說了很多,說了好多好多。

周瑜不斷的爲孫策擦拭眼角滴下的淚水,也自己擦拭了自己眼角滴下的淚水。

“伯符,你放心好了,我會一輩子照看仲謀,你沒有完成的事業,我會和仲謀一起,爲你完成,我們一定會拿下廬江九江二郡的!”

“公瑾……”

孫策看着周瑜臉上所浮現出來的是滿滿的愧疚,滿滿的不捨。

“若不是我一封信把你叫來,現在你一定跟隨魏公,有更遠大的前途,是我害了你,公瑾,是我害了你……”

孫策竭盡全力握着周瑜的手:“若事不可爲,公瑾,不要勉強,不要強撐,你能活着,纔是我最大的願望,公瑾,我不能害你一生一世,我不能害你……咳咳咳咳……咳咳咳……”

孫策咳的很用力,咳到氣若游絲,癱在牀板上,用盡全力看着哭成淚人的周瑜。

“公瑾……若有來生……你還會做孫伯符的摯友嗎?”

“……”

周瑜看着孫策,捏緊了他的手,開口道:“若有來生,周公瑾,還是孫伯符的摯友,周公瑾還會親自登門去找孫伯符,伯符,你不準忘了我,待我去找你的時候,你不準忘了我!你不準……忘了……”

周瑜的話沒有說完,因爲孫策已經聽不到了。

牀榻之上的孫策已經合上了眼睛,周瑜再也感受不到一絲屬於孫策的氣息。

孫策的臉上帶着一絲淡淡的笑意。

不知道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是不是回到了十年前的廬江舒縣,在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後,見到了那個親自登門拜訪的美少年周公瑾。

一千一百七十九 皇帝難道是山賊嗎!三百七十三 儘可能的下黑手一千一百零四 郭鵬,你未免太瞧不起我們了吧?二百八十九 郭鵬大軍正在朝着陳留縣快速前進一千四百九十九 拆分民政部一千一百四十一 爲父說了,你做得很好八百四十六 嚴顏主動出擊四十九 結婚一千零八十六 趙雲深深爲之嘆息一百五十八 大賺特賺七十四 左豐來了三百一十三 不把袁紹當作生死大敵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六百六十三 從雒陽北部尉走向天下九百六十三 辛毗立刻爆發出了無窮無盡的行動力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三百七十七 坎坷的東歸之路一千五百四十 父親,你,要造反嗎?四百九十二 陶謙封公一千二百七十二 士燮的反應出乎預料七百二十二 郭魏的國策三百三十七 贏了做人,輸了就是一條死狗!四百四十一 袁公路真的錯了嗎二十六 郭鵬有極強的目的性一百七十九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五 聰明家族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結論九百七十二 你想過以後讓孩子們做什麼嗎?九百六十一 父親深謀遠慮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潰的安息帝國五百七十 你讓我們大家好糾結啊!一千一百五十九 曹仁真的非常憂慮七百零五 郭瑾必須要成爲一個優秀的演員一千一百六十五 沒人,比他們,更懂,興盛家族一千一百九十七 辦事是第一位的,收錢是第二位的三百三十六 他的自負僅次於袁術六百一十六 讓他自己帶兵過來漢中拿一百一十七 要把事情乾的漂亮一點六百九十九 陛下會永遠都高興和幸福的四百三十八 壽春城的防線就此破碎二百七十五 一定要和呂布綁定在一起嗎?八百七十二 郭鵬的目標很大二百零九 放飛自我的董卓一千三百三十七 中華之外還有中華,世世代代不絕嗣矣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一千四百四十六 太上皇的大手筆三百五十九 我何曾說要爲子廉脫罪?一千三百一十 距離他完全瞭解魏帝國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九百一十七 曹操和王粲的攻守同盟七百六十三 郭某人一臉委屈四百六十四 帝國的精神內核一千一百五十二 誰也不想回到從前一千二百九十三 他的地位並不穩固二十三 學生潁川郭鵬,拜見蔡議郎一千三百二十八 朝堂之上,步步殺機八百零四 荊州政變(上)七百零八 君,民,黎庶(下)一千一百八十六 被逼造反的土豪九百零五 幸甚,魯子敬!一千三百二十六 好好先生郭嘉從此大概就不在了吧二百九十 投石機的再現一千一百九十八 沒人比爲父更懂造反了八十六 郭鵬南下東郡一百八十三 救駕四百三十一 他必然死於袁術之手一千一百一十一 將士還在餓着肚子拼命,我怎麼能先於他們吃飯?九百八十五 鹹鹹的稠菜粥(下)八百四十 關鍵先生黃權六百零五 江東大亂八百七十三 郭某人的經濟手段四百一十五 籌建水師四百八十九 世上英才何其多,怎能不爲我所用一千一百八十七 他已經沒有精力再去做一個好父親了六百八十 你沒好下場的一千一百九十八 沒人比爲父更懂造反了三百七十七 坎坷的東歸之路十六 遠離三高,從我做起一千三百八十二 趙雲是唯一合適的人選一千零二十 這纔是諸葛亮啊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與報紙五百三十二 郭鵬出征一千二百一十五 你們袁氏是不是打算復辟陳國啊六百五十三 諸葛亮決定要做一個接地氣的諸葛亮七百二十七 魏延與虎衛重騎二百九十七 將軍纔是真正值得託付族人性命的豪傑三百九十三 閻柔拜見賈詡一千一百三十五 第一名,馬謖二百三十三 韓馥無法生存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憐啊三十六 波瀾起一千零四十八 西域聯合軍三百七十 未來,或許會很有趣也說不定六百 你要是死了,我活着還做什麼?一千五百四十四 郭瑾的貨幣改革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個很好的皇帝七百五十五 吳國就這樣消失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六百四十三 諸葛亮的決定一百六十六 霸道府君郭子鳳一千四百五十三 尷尬的州刺史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