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七 劉璋入洛陽

七月中下旬,曹休帶着整個隊伍趕到了洛陽。

和一年前劉琮等人來到洛陽的時候一樣,他們也是在酷暑時節來到了洛陽。

當時郭鵬派遣都知監少見何正給劉琮等人賜冷飲,這一回,郭鵬也和一年前一樣,派遣都知監少見何正帶隊,給劉璋等人賜冷飲。

冰鎮酸梅湯、冰鎮甘蔗汁等各種冰鎮果汁,還有一種叫做冰碗的冷食,是老火頭們自己搗鼓出來的,加上杏仁、鮮胡桃仁、葡萄、蜜桃、梨塊,佐以冰塊拌在一起,暑熱天氣吃起來別有一番滋味。

酷暑時節,天氣炎熱,劉璋坐在馬車裡,已經有點受不了暑氣了,畢竟劉璋本來就不瘦,更加怕熱,郭鵬賜給他的冷飲算是救了他一次。

去年以來就沒吃過冷飲的劉璋對着何正一陣感謝,然後接過了裝着冷飲的杯子大口大口的喝下了肚。

冰冰涼涼的甜美果汁下肚,劉璋感覺整個人都舒坦了很多,然後又端起了冰碗,看着裡頭琳琅滿目顏色各異的水果片,還有底下一層冰塊,嘖嘖稱奇。

劉璋吃的這些其實已經算是比較簡單的冷飲了,郭鵬是沒想到自己沒有主動提出來的情況下,那羣老火頭居然主動用牛奶開始嘗試搞冷飲。

有一回搞出了一碗叫牛乳花的冷飲,吃起來甚至能讓郭鵬想起牛奶冰淇淋的味道。

當然,這些是皇家獨享,耗費太高,郭鵬自己都不太捨得吃,更別說給劉璋了,有點果汁喝,還有冰碗吃,算是對的起他了。

除了劉璋以外,何正又給隨行的劉璋的家人,還有一些重要官員和他們的家人送上冷飲,還有一輛馬車一桶冰塊,給他們降溫用。

當然了,只有重要的官員們有這樣的待遇,那些小魚小蝦們自然就沒有那種待遇了。

他們還不配使用冰塊這種奢侈品。

存冰塊很花錢的!

若不是爲了在夏天可以時時賞賜給有功之臣或者親近之臣以爲拉攏人心之用,郭某人也沒打算修那麼大的冰窖,準備給它縮減三分之二的規模,就讓皇族自己用用就好了。

但是夏天的時候給臣子們賞賜冰塊實在是一個很好的拉攏人心體現皇帝逼格的方式,這個冰窖還真是不得不修。

冰窖是尚膳監在管,去年冬天天冷的時候,尚膳監全體出動到洛陽城外挖冰塊,然後一塊一塊的運回皇宮,用了好幾天時間才把地窖裝滿。

而到了夏天,就是可以使用的時候了。

盛夏酷暑時節給看中的重臣們賜一杯御用冷飲,那拉攏人心的效果絕非一般的賞賜可以比較,那是真的很不錯的。

雖然真的很貴!

但是這錢花的值。

得到了皇帝御賜的冷飲,劉璋表達了自己真切的感謝,然後很有覺悟的在城外跪下,向城裡的皇帝感謝恩德。

“臣劉璋,多謝陛下!”

接着,同樣得到了冷飲賞賜的蜀漢降臣們也趕快跟着跪下,一起向城裡的皇帝感謝恩德。

“多謝陛下!”

不得不說,劉璋這個身份轉變的意識非常優秀,很有作爲魚肉的擔當,何正覺得郭鵬要是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

郭鵬果然很高興,何正把劉璋等人送到了驛館之中安頓好之後,就去皇宮裡向郭鵬覆命,把這個事情告訴了郭鵬。

郭鵬露出了笑容。

“劉季玉也算是懂事,知道我是刀俎,他是魚肉,所以要及時做出姿態,可惜,之前還是有一點想法,沒有及時投降,否則,我也得給他三千戶食邑給他好吃好喝的養着。

不過現在也好,省下一大筆錢不說,還能直接把人放到益州,之後掌控益州也不是難事,劉季玉也算是給我做了貢獻了,他那邊要是有什麼需要的,你就儘量幫襯着點,滿足他,不要落人口實。”

“遵旨。”

何正回覆道,立刻去辦事。

劉璋抵達洛陽這件事情,很快就在洛陽的大街小巷傳開了,從官員到百姓,都覺得很有趣。

因爲一年前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荊州劉琮被俘虜到了洛陽,向皇帝陛下投降,而今年的這個時候,益州劉璋又來投降了。

接連不斷的勝利刺激着人們的神經。

這種訊息讓他們相信他們的皇帝陛下所領導的軍隊是戰無不勝的,他們生活在一個戰無不勝的國家裡,而且賦稅不高,有飯吃。

屬於郭魏政權的凝聚力和人心就這樣不斷的誕生着,誕生着,不斷的誕生,不斷的提升。

屬於漢帝國的記憶不斷的消失,而屬於魏帝國的記憶則不斷的誕生,並且鞏固。

魏帝國就是這樣不斷的從根本上代替了所有人對漢帝國的回憶,並且建立起他們身爲魏國子民的自覺性和慣性。

劉璋建立蜀漢,泛起了一些小小的浪花,但是沒有任何意義,他被消滅之後,小小的浪花也不復存在。

人們只會相信,天意要求魏代漢,屬於魏帝國的時代來臨了。

不管有些人是否願意承認,這個時代都已經來臨了,慣性已經形成,不會被輕易地打破。

這批最後的漢帝國的遺民們也將認命。

劉琮在家中用郭鵬賞賜的錢財花天酒地進行極樂之樂的時候,聽聞劉璋被俘虜到洛陽的事情,眼底閃過一絲無法察覺的悲哀,一瞬之後,他還是那個花天酒地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廢物。

在外交部進行工作的韓嵩聽聞這件事情以後,只是手上的動作稍稍一頓,也隨即恢復常態,繼續找出歷代漢帝時期官方記載的和西域有關的圖文資料,進行總結記錄。

劉璋和他的投降團隊在三天之後被宣佈要去參加魏天子舉行的受降儀式。

一干人等需要全部換上囚服,戴上枷鎖,以恥辱的姿態在魏軍將士的看押之下步行前往皇宮大廣場向天下至尊魏天子陛下投降。

然後魏天子陛下會宣佈對他們的寬恕和賞賜,給他們屬於魏帝國官方的新身份,他們將以這樣的新身份開始新的生活。

劉璋依然不知道郭鵬給他什麼安排,他問了何正,但是何正沒有給他準確的答覆,只是說一定讓他滿意,這讓劉璋有些不安。

換上囚徒的服裝,戴上鐐銬,劉璋帶隊走在一羣降臣的最前面,心情很是壓抑。

走向皇宮的路上,道路兩旁有大量百姓好奇的圍觀,觀看着被他們的陛下打敗的『逆賊』到底是個什麼下場,也時不時的對着他們指指點點,弄得劉璋等人很是難堪。

這是他們必須要做到的事情,因爲他們抵抗了,他們造成了魏軍的損失,他們必須要以罪人的姿態出現在這裡,以平息魏人們心中的憤怒。

所以不管多難堪,都給我受着!

這羣人都是益州本地和東州人之中的主戰派,不包括許靖等主降派,算是區別對待了,因此讓主降派的那些人感到非常開心。

他們已經提前出發前往皇宮接受皇帝給他們的封賞,當劉璋等人出現的時候,他們會站在魏官的隊列之中,算是郭鵬幫他們補償之前在劉璋那邊遭遇到的不公正待遇。

現在這羣人正在志得意滿幸災樂禍的等着劉璋一羣人出現在他們的面前。

用一個極其難堪的姿態。

七百四十三 他們無恥的笑容映襯着新時代的曙光一千零三十七 郭某人要帶起喝茶的節奏四百零九 皇帝本無種,兵強馬壯者爲之一千零三十九 對不起,有錢真的是可以爲所欲爲的一千五百三十九 訣別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零八十 吃一輩子鹽水拌飯一千零五十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苦戰六百六十一 郭鵬並不想看到一個光明頂的諸葛亮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一千四百四十四 郭瑾可以提供一些額外的有償增值服務一千三百四十四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九百七十五 郭某人的小金庫危機一千一百九十一 他們極其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好日子八百二十四 改組荊州軍十二 出發去雒陽一千三百七十七 張飛決定打游擊一千二百二十五 有人要陷害我!一千二百二十 自己奪來的權力,哭着也要享受它一千二百八十八 荊州舉士實在是太多了,多到了引起公憤的地步一百零一 班師一百四十 郭府君的煩惱一千一百三十八 郭某人在鄴城打完了前哨戰二百六十六 郭鵬理政(上)六百五十五 郭鵬樂於選拔願意聽話辦事的人七百五十七 我這大漢賊的真實身份也是時候公諸天下了六十四 張角不合格三百零六 生氣的袁術一千二百五十六 成功入選的女兒們五百四十一 張魯之死六百七十二 董卓不懂經濟三百五十四 郭子鳳的錢袋子六百八十四 魏軍在戰場上從來都是十分主動的一千一百九十八 沒人比爲父更懂造反了三百四十四 現在最重要的是求活一千一百七十七 郭某人的國務會議七百九十四 劉璋稱帝一千一百六十四 富庶的小國一千一百九十五 皇帝真的要對察舉制度動手了二百四十 進擊的文丑一千四百五十三 十年後的重逢八百 劉表決定放手一搏一百二十八 女裝激將六百八十 你沒好下場的二百八十四 再不遏制,就晚了一千零五十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苦戰一千一百七十三 老張打仗二十年,全靠小心二字一百九十六 賢良董卓六十九 張樑死了一千四百零五 郭珺的決心非常堅定六百三十七 苦苦支撐的周瑜八百四十五 劍閣之戰即將進入下一個環節二十八 拿捏有道的蔡邕一百七十三 靈帝廢史立牧一千五百五十 郭鵬還是那個大忽悠六百四十二 亮不是看不清天下大勢之人一千三百零一 要跟我一起出海嗎?六十四 張角不合格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來很看重士兵的性命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數萬與遼澤天險,何懼之有?一千三百零四 我們只授人以魚,從不授人以漁一千二百八十三 原始的殖民開始了八百七十一 征伐遼東四百四十三 千里駒曹休三百八十三 你這個天子是不是太菜了一點?一千五百零五 劉健死了一千四百六十五 呂虔的確是一個有遠見的官員八百零三 劉表逝世六百七十九 一直都在奮戰的馬超終於死了九百零三 郭某人最懂得什麼叫捨得九百九十九 運河之爭一千一百一十六 孟獲是真的開始動手了一千三百六十二 郭某人的過河拆橋一千三百九十八 羅馬帝國糟糕的制度開始發揮它的威力一千五百三十八 你本來就是如此,從沒變過!四百六十一 現在朝廷這是要往回走嗎五百二十九 龐羲勸進八百 劉表決定放手一搏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徵商稅了?一千一百五十六 世上沒有兩全法三百六十四 跟不上時代的陶謙一千二百二十六 這叫我的面子往哪裡放?九百一十五 不能讓他們有和解的可能一千一百八十五 恐慌從官場很快蔓延到了民間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禮一千四百五十 曹衝之眼中所見到的一千四百零三 現在,沒人比他更懂糧食的重要性七十七 真·煮屎四百八十八 這是你們自找的一百五十九 浪蕩子郭嘉八百一十 蒯越真的是非常努力了一千三百七十一 郭瑾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一千三百六十一 太上皇怎麼開始對學部指手畫腳了?四百四十四 亡國之君還敢口出狂言?一千四百七十四 司馬氏算是在魏帝國站穩了腳跟一千二百三十二 把他斬了!一千二百 皇帝陛下,真的做好了準備嗎?一千一百七十 漢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緊逼向大宛國七百五十七 我這大漢賊的真實身份也是時候公諸天下了五百零五 孫策不願意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