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欣想起了上次吃牛排的時候,由於未與他商量就先行離開,搞得他很沒面子.如今他趁這次吃披薩時,來個不辭而別,就是爲了挽回男人的尊嚴。真是心胸狹窄之人,睚眥必報!
結完帳,她剛走出必勝客餐廳的大門口,就看到他向自己大步流星而來。
她沒好氣地說道:“你不是走了嗎?怎麼又回來了?”
秦風只顧着喘氣沒有說話,把手中的維生素e軟膠囊交給了她。
“幹嘛?”
“你的手指脫皮了,吃吃這個就能好。”
她的心就像斷流的河牀被涓涓細流慢慢滋潤,一股暖烘烘的熱潮涌了上來。看來剛纔錯怪他了,一種愧疚感充滿了全身的每個地方。
“那你剛纔出去的時候怎麼不跟我打聲招呼?”
“剛纔去買的時候,店門就差點關了!”
“哦,原來是這樣!”
“走,我們到附近逛逛吧。”
兩人的腳步漸行漸遠,彼此的距離漸行漸近,消失在華麗霓虹燈下的人流中。
且說桃源茶莊倒閉了以後,對於春亮來說,他在縣城就少了一個棲居地。兩人約會的次數減少,但對彼此的思念之情卻在日益加強。進入初冬,好容易遇到了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春亮決定帶詩涵來村裡遊一遊,感受一下新農村建設給家鄉面貌帶來的變化。
古往今來,國有史,方有志,家有譜。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自神農氏誨民耕種,當爲農始;有巢氏教民築居,當爲村先。中華五千年文明,如浩瀚長河中的一卷卷厚重史冊,朝代更替,滄海桑田,無論世事如何變幻,而村落這一最基本的行政羣落,卻生生不息,綿延永恆。
圳下村歷史悠久,自商周圳下文化遺址發掘,故知始有先人在此繁衍生息。隨歷史不斷向前演進,圳下村因處贛粵商旅之必經之地,人來人往,絡繹不絕。一處處驛站,訴說着其曾經有過的繁華;一座座山巒,見證者圳下村千年的歷史更替;一幢幢古屋,銘刻着圳下村客家先民的創業足跡。商周先人的文化舊跡、古道上的馬鈴聲聲、文昌高閣的晨鐘暮鼓、圳下戰鬥的悲壯激越……從古代走向近代、從近代走向現代的歷史進程中,圳下村總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使圳下村顯得古老而年輕、厚重而活潑。圳下村厚重的歷史文化和人文風情,使它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圳下村所走過的現代農業發展歷程,成爲中國無數村落中的一個剪影。
歷史長河,波瀾不驚,似深澗流泉,款款中千古流韻。
歲月流年,笙簫常鳴,如白駒過隙,倏忽間已逾千年。
圳下村所走過的千年歷史,在歲月的風霜中砥礪前行。與所有的村落一樣,圳下村經歷了由蠻荒到文明的嬗遞,都隨着時代的脈搏一起由落後走向興盛,由貧窮走向富裕。不同的是,圳下村在歷史的恩惠中,更多經歷了一件件或凝重、或悲壯、或自豪、或抒情的歷史往事。
圳下人文蔚起,概而言之,當有“三幸”:“一幸”是遠古時代,先人在此開疆闢土,創造了悠久的的歷史文化;“二幸”是朱毛紅軍有驚無險,成爲中國歷史上的“逢凶化吉之地”;“三幸”是在中國*的英明指導下,圳下村在小康生活的征途中,走向致富的前列。
兩人來到坐落在德馨圍圍屋上的圳下村村史館。遠遠望去,地面上非常趕緊整潔,牆壁被粉刷得雪白雪白的,掛有幾幅配有文字的圖片。走進古老的木門,是一條通道,兩邊的牆壁上分別掛了一副“劉氏家訓”和“潘氏家訓”。跨過天井,便可看見步入祠堂的一扇小門,掛了三塊匾,頂上爲“圳下村史館”,左邊爲“鑑史能知興替”,右邊爲“耕讀可振家邦”。
步入小門,便是展覽廳。牆壁上的橫幅介紹了該村的村情簡介、交通區位圖、商周文化遺址、歷史沿革、姓氏淵源與遷徙、惟貴公夫婦合傳、潘任公駐守大營崗、客家建築、民俗活動、當地山歌、民俗節慶、客家飲食、鄉村休閒等。實物展覽有馬燈、煤油燈、馬刀、鐵挫、鴨毛扇、網兜、羅盤等。
這裡重點描述一下圳下八景:
第一景爲項甄插天,以詩爲證。
詠項甄插天劉拱宸巍峨項甄接蒼天,斜插東郊最上端。有興登臨山頂望,定從碧落弄雲煙。
第二景爲雁齒拱橋,並附詩一首。
雁齒拱橋劉瑞祥疊石爲橋似月彎,豈同高渺莫能攀。
熙熙攘攘名利客,不用乘輿濟往返。
第三景爲蓮花寶嶂,並附詩一首。
蓮花寶嶂劉曰庠高砠翠嶂暮飛鴉,千葉層層自縱斜。
綠萼永開自不落,嘉名曾賜喚蓮花。
第四景爲文昌高閣,並附詩一首。
文昌高閣劉曰庠位列天垣聖可通,星羅比極振文風。
試登百尺危樓上,恍立千層霧氣中。
第五景爲禪院晨鐘,並附詩一首。
禪院晨鐘劉瑞祥疏星落落日將紅,忽覺梵鍾到耳聰。
靜聽音流禪院出,經聲朗朗日曈曈。
第六景爲羅星塞口,並附詩一首。
羅星塞口劉拱宸沃野平原且勝多,一山排列似星羅。
不知箕斗如何過,降謫人間笑折騰。
第七景爲大營古崗,並附詩一首。
大營古崗劉拱宸信國忠貞佐宋王,在營遣跡在東湘。
文公杳矣平原在,惟見寒鴉集古崗。
第八景爲文筆擎天,並附詩一首。
文筆擎天劉拱宸一山秀麗發奇峰,銳似毛錐倒地中。
豈是山靈能寫照,欲從天際繪蒼穹。
接着兩人又欣賞了河脣壩圍。該圍屋由圳下開基十一世祖劉元材建於清代末年,主廳面寬13米,進深22米,坐西朝東,面闊三間,二進三廳二廂房二橫屋,擡樑式懸山頂金包銀大瓦房。
村子進行新農村建設後,在原生產大隊舊址修建了一個亭子,周圍砌了一道道花圃;在河脣壩圍門前的空地上新添了青少年公共娛樂設施,如乒乓球桌、籃球架、單槓、雙槓、翹翹板等;在德馨圍的側邊建了一個現代化的公共廁所;推倒破爛不堪的土坯房,蓋起了三層小洋樓;在井脣的原址上建了幾排新農村建設房屋;村與村之間的公路水泥硬化了;村民們把歷史久遠的自行車都賣了,破舊的摩托車擱置在遺忘的一角任其長木耳,嶄新的小車停在了門前的石灰坪上……
春亮帶詩涵來到文昌高閣旁邊的圳下小學,創辦歷史悠久,卻在幾年前被教育局下令停辦了。他指着牆角下的一個破洞,稱讀幼稚園的時候,自己與同學們經常在那鑽來鑽去;他指着只剩半截的枯樹樁,稱圳下戰鬥時,它是由住在文昌閣裡的親手種下的;他指着最左邊的那個宿舍,稱當時的女班主任就住在那裡。一到星期五下午,她的男友就會騎着一輛鳳凰牌自行車來接她。即使是大雨滂沱,或者風雪載途,仍然準時無誤,非常lang漫,非常純樸。
他又帶她來到果山裡。遠遠望去,漫山遍野的臍橙,就好像一個個金黃色的燈籠掛在了枝頭。山上的柑橘專業採果隊,把一個個金燦燦的臍橙剪下來,裝在籮筐裡,再挑到路邊的篷布上。汗水溼透了他們背上的衣服,鞋底沾滿了厚重的泥巴。另一羣婦女則負責挑選果實,把好的裝在果簍裡,把劣的放在一邊堆積起來。過秤後,一筐筐的果簍裝在了貨車的車廂裡……
詩涵有些口渴了,他帶她來到一泓泉水邊。她忍不住用雙手掬了一口水,猛喝了一大口,真是清冽甘甜啊!
“村子裡能喝到這樣的水的地方,已經不多了。”
“爲什麼?”
“因爲經常噴灑農藥,把水質給污染了。”
“哦,原來是這樣。”
“我縣癌症的發生率逐年上漲,就跟這水質有很大的關係。”
“難怪大家都改喝桶裝礦泉水了。”
在他年幼的時候,不知道是哪位村民在泉水裡放了幾尾青魚。結果懵懂無知的春亮與高教娃子、黃毛二蛋等爲了抓魚,拼命地想把水舀幹。可是舀了許久,水一點都沒少。沒辦法,他們只好光着膀子伸手去摸。一直徜徉生活着的魚兒折騰不起這驚動,穿梭來穿梭去,就是抓不着。氣急敗壞之下的他們,直接把遮擋泥沙的簸箕全拆掉。他們的父母得知這回事後,把他們劈頭蓋臉地責罵一頓。
春亮還告訴她,收穫柑橘的時候,村民們把吃完的快餐盒隨手一扔,卻沒人清理,對土壤造成了白色化學污染。遺落在地上的橙子,通過自然腐化,遠遠就能聞到一股酸臭味。
兩人來到了春亮的家裡,樹上的柿子半紅半黃的,看起來特別誘人。詩涵伸手摘了一個,洗一下就要往嘴裡啃。
“咯咯咯——”他忍不住撫養大笑着,“剛摘下的柿子怎麼能吃呢?澀得很!”
“那怎麼才能吃?”
“用麻桿插進去,過幾天就能吃了。”
“那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