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111三江源

與甘純和蔡葵說了一會話後,範二便將他們留在了衙前小廣場。

到底還是因爲他們裝束整齊,他實是不便將他們領入政府工作人員的辦事機構。

返回衙門之後,範二和甘絛等人各自回房換上出行的衣服。

範二再次回到前院時,卻見此行的嚮導範中規,正在正大廳前的一顆柚子樹下走來走去,彷彿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範中規看到範二出現時,便急步走了過來,有些扭捏地叫了一聲“二公子”。

“你怎麼?咱們什麼時候去三江源?”範二見他神色有異,便盯着他問道。

“甘家大郎他們也要跟着您一起去嗎?”範中規就像沒聽到範二的問題似的,自顧自地問了起來。

範二點點頭,“是啊,他們十個人都跟着我一起。”

範中規皺了皺眉,頹然道,“那我準備的船裝不下這麼多人。”

範二不由啞然失笑,其實在他得知三江源離豫章城只有五六裡地時,便沒想過要坐船而去,畢竟碼頭不在衙門門口,上船下船的實在不便。

最重要的是,範二對水現在還有着天然的恐懼,坐小船前往就算了吧。

得知範中規是爲給自己安排坐船還是坐車發愁時,範二不由笑道,“那咱們就走路好了,反正也沒有多遠。”

範中規點點頭,“倒是是小人考慮不周了,其實現在乘船前往三江源的話,需要拐一個大彎才能進入碧溪湖中,這一個大彎就要多走四五里路;而現在碧溪湖的水位降了下去,咱們可以直接穿湖而過,一來一去,可以省一半的路程呢。”

“那你還猶豫什麼?咱們就坐車了.......”

“聽說二公子還要帶着金枝和小莫一起,要不然小的現在就出去租一輛車?”

“得了,咱還是早點出發吧。”範二想着只是幾里路的事,倒是毫不在意怎麼去,但內心裡是給了這個範中規一個“不靠譜”的評價了。

一時周如海駕車出來,範二便讓金枝和小莫坐了上去,他則與甘絛跟在車後,阿仁和範中規走在車前。

匯合了甘絛、蔡葵等人之後,範二等人便出了郡衙,而後往豫章城的西城門昌門而去。

豫章城有兩個城門,一爲昌門,一爲皋門。

皋門是水門,豫章城的東湖出了水門之外便形成了東水,這條東水以東湖爲源頭,由東向西注入江州最大的河流贛水中。

而贛水的源頭則是彭澤湖,它的流向爲由北向南。

範二的船隊當日便是由彭澤湖進入贛水,再沿着東水逆流,由此進入豫章城的皋門。

這樣的行船路線,算是多繞了一個半個圈子,範二當日所走的冤枉路沒有一百里也有八十里。

而三江源便夾在贛水和東水之間,可要是從豫章城到三江源的話,還是要經過一個碧溪湖。

旱季時,碧溪湖和豫章城的距離有五里多;夏季來臨時,當碧溪湖漲水之後,它與豫章城的距離就不到四里了。

在豫章城和碧溪湖間之間,除了東水之外便再無其他的水流。

範二行走在這條黃泥土路上時,入眼的是兩邊的旱地,以及層巒起伏的土坡,坡上無數的灌木叢已經冒出了新綠。

偶爾有幾隻鳥兒無聲地飛過,它們的嘴裡似乎正銜着準備築巢用的乾草。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範二等人終於到了碧溪湖。

此時的碧溪湖應該算是最弱小的時候,但與豫章城的東湖相比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江源正好在碧溪湖的西岸,所以範二等人開始沿着湖牀往北走,又繞了兩三裡地纔算是到了他們的目的地。

三江源以三江而聞名,此地的地貌更像是一個盆地。

三江源西面是高山,此地地勢最高,三江由西山而出,在山腳匯於一處後便一直往東流向碧溪湖,其路程大約有五六裡。

南北兩側相距三四里,皆爲層巒起伏的丘陵。

在範寧任職豫章郡守以前,三江源的良田不過一兩千畝而已,方圓十里內也只有東北方位有一個名爲蘆花村的小村莊。

範寧到了豫章之後,一眼便看上了三江源的發展前景,而後就以官田的名義佔據了這裡的兩千畝良田,又以郡守的身份庇護了蘆花村的四十餘戶人家。

從那以後,蘆花村的農夫分到的田就交回了官府,他們所種的田則由範寧來提供;他們只需要交給範寧很少的租金,但他們在農忙時必須先幫範寧搶種搶收。

受到範寧庇護後,這些佃農需要交納的租金,相比於朝廷收的稅可以說是雲泥之別,更重要的是他們連其他苛捐雜稅都可免除了。

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色,他們寧願一無所有,也要選擇讓大族來庇護。

將這些人組織起來之後,三江源一帶就相當於是形成了後世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在範寧的統一管理下,他們又開發出了一千多畝良田。

能夠庇護什麼人,能夠庇護多少人,其實是有朝廷定例。

可在這個坑爹的時代,名教尚且無人在乎,更何況朝廷定例?範寧的職權範圍雖只能庇護十戶人家,他卻敢暗度陳倉地將這個數字擴大十倍。

不僅範寧如此,江左的四大家族以下成百上千的家族無不如此。

大族庇護平民,平民就可正大光明地逃稅漏稅了,國庫的稅收理所當然會減少;所以擴大庇護規模的行爲,實際上是挖江左朝廷的牆角,這也皇室最不願意看到舉動之一。

可朝廷的實力實在太弱了,皇室就算看到大族如此動作,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種潛規則在士族間是半公開化的,但若是有人將某個小族這樣的所爲寫成彈劾的話,皇室大概不會錯過殺雞儆猴的機會。

聽說範寧庇護了整個蘆花村的四十餘戶人家之後,範二頓時就有種吃下蒼蠅的錯覺。

這事要是被人捅出去,範寧肯定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從蘆花村村民選擇做佃農而不做農夫來看,現在很像“苛政猛於虎”的時代,當然也可能是因爲蘆花村村民很會審時度勢。

當範二等人由碧溪湖拐入蘆花村後,很快就引來了四五個在村邊巡邏的部曲;他們還以爲範二一行是來找事的,直到他們看清了走在前面的範中規。

範中規鄭重其事地將範二介紹給他們,又解釋道,“他們共有四十餘人,駐紮在西面。”

這些部曲多半是蘆花村的青壯,也有從丹陽跟着範寧來此的。

範寧只養四十餘部曲看家護院,並不算過分。

範二想着自己的甘蔗大概還得靠蘆花村的人來種,所以並不敢擺出公子的姿態,反倒是折節下交,與這些部曲天南海北地攀談起來。

範二聊得更多的還是諮詢三江源往年的天氣,又問起了部曲營地的狀況。

範二的甘蔗相當於是他的希望了,他當然不能種下去就了事,如果有可能的話,他是希望派人來看守的。

這樣的話,原本駐紮在這裡的部曲心理會不會有別的想法呢?或者說,範寧的部曲和範二的人會不會發生矛盾呢?

如果能夠將自己的投資交給範寧的部曲看守,顯然是最好的結果。

理論上,範二是希望能夠和他們打好關係的。

可是其他人又哪能猜知,範二這樣年紀輕輕就有這複雜的心思?他們只是覺得這個範公子很好相處,特別平易近人。

聊了一陣後,衆人也大抵算是歇息了過來,範中規則提議先去選田,範二自是沒有異議。

其實種植甘蔗的條件並沒有種植水稻這麼苛刻,範二實際上可以選擇,在蘆花村周圍的任何一個地方種植甘蔗。

除了水源這個最大的問題之外,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就是運輸問題了。

種甘蔗需要將甘蔗種子從蘇園運過來,收甘蔗時,則需要將甘蔗運到加工成蔗糖的地方......

運輸的成本,是每一個買賣人都應該着重考慮的成本之一。

甘純和蔡葵這會低聲討論的,也是如何將甘蔗種子運來這裡播種的細節問題。

範二隻聽了幾句,就笑着說道,“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討論的,將種子從蘇園運到碧溪湖沒有問題,從碧溪湖沿着這條江運到上游也不是事兒。”

這條江,就是三江匯於一江的那一條江了。

這條江現在的水面並不算高,範二從吳郡買來的那些中型船,現在想進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載重一兩千斤的小型船隻逆流而上是無任何壓力。

兩人聽了範二的說法之後,都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這也是他們的討論結果。

範中規遂問道,“那二公子的意思是?”

範二笑了笑,一指前方到,“我的意思是,咱們繼續往前走走吧。”

下游交通便利,但秋天的時候卻不一定能保證有充足的水源;上游水源充足,卻因爲地勢落差的原因而無法行舟.......

關鍵是範二等人離開蘆花村已有三四里地了,這一帶根本就不是水田而是旱地啊。

這兒別說種甘蔗了,就算是種麻都夠嗆!

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164奶冰這種小事正文_0254全軍覆沒正文_0433一路向西正文_0297孫恩的橄欖枝正文_0164奶冰這種小事正文_0076雷恩加爾的滑鐵盧正文_0342殷遹敗逃正文_0224種痘得痘正文_0119小馬過河正文_0222葛真人正文_0295入城正文_0398後秦國的儲位之爭正文_0256小人的巔峰造極之境正文_0389大敗慕容超正文_0091不完整的君子六藝正文_020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文_0347鎩羽而歸正文_0354大軍集結正文_0453稱帝遷都正文_0117慈善壽宴的籌備工作正文_0065我愛晉國,所以我怕她亡了正文_0395蠢蠢欲動正文_0104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正文_0060阿基米德定律正文_0285人生貴得適意爾正文_0036點石成金正文_0019你噠噠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正文_0435飛蛾撲火正文_0180再擺鴻門宴正文_0289贈衣正文_0070朝天闕正文_0328羅企生的尷尬正文_0047《千字文》正文_0210爲了每天的一頓飯正文_0298向自己人舉起了刀正文_0367重啓海上絲綢之路正文_0262孫恩的佈局正文_0437替死鬼正文_0249打雷下雨收衣服啦!正文_0258桓玄必須死!正文_0311袁山鬆升職記正文_0225全面開展疫苗接種工作正文_0338襄陽攻防戰正文_0391後秦的援軍正文_0124圓鋸的實際應用勢在必行!正文_0402五路大軍正文_0197變臉正文_0371邀請嘉賓正文_0052江山大一統正文_0178幕後東家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322挖坑正文_0440疑兵之計正文_0227不拋棄、不放棄正文_0357井欄攻城正文_0413最大的內亂正文_0393朱齡石伐蜀正文_0025謝靈運的貓叫聲正文_0190搶糧事件的背後正文_0073人人都愛二公子正文_0221范曄的幾個兄長正文_0098以德報怨,何以報德!正文_0440疑兵之計正文_0004月光照我去戰鬥正文_0437替死鬼正文_0431臨陣倒戈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425涼州的局勢正文_0428傅弘之的瓶頸正文_0057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正文_0007袁山鬆的深情厚意正文_0051新四大家族(第三更)正文_0080我欲乘風去,擊楫誓中流正文_0359入主荊州正文_0388沼澤地正文_0137你這磨人的小妖精,嘴上說不要正文_0191攔河壩工程正文_0061雙喜臨門正文_0177號牌正文_0223天花正文_0154截髮留賓正文_0266驚弓之鳥正文_0122你也配姓趙?正文_0240《父母於子女無恩論》正文_0042公主,請自重!正文_0428傅弘之的瓶頸正文_0120第二樓正文_致本書所有兄弟正文_0229桃花源裡走出的野人正文_0089誰作桓伊三弄正文_0076雷恩加爾的滑鐵盧正文_0404營建洛陽正文_0104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正文_0064我能助你復國!正文_0360鼓勵生育正文_0336纔出虎口又入狼窩正文_0063上門求辱正文_0250興起而來,悵然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