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0章 蠅營狗苟的官員

朱栩對於京城的事情,彷彿不在心上,帶着老婆孩子,施施然出了景德鎮,一路北上回京。

山西,太原。

山西巡撫呂大器陪着朱栩,在新建好的山西省書院慢慢視察。

呂大器身形微胖,從吏部侍郎調任山西已經有幾年,越發有封疆大吏的氣度,站在朱栩身邊,面上平靜的只有一絲笑容,道:“皇上,江西省幾年來,新建了省,府,縣sānjí書院有六十多,單這個省書院,每年從這裡考入皇家書院,畢業的有兩千多人,大多品學兼優,在官民多處發揮大用……”

在呂大器身後,是山西大大小小的官員,有三十多,跟在呂大器身後,小心翼翼,心驚膽戰。

眼前這位陛下,向來天心難測,如今朝局動盪,他們本就不安,皇帝在這裡停留,他們就更忐忑了。

朱栩來到一個小亭子裡,亭子裡擺着一張琴。

呂大器連忙道:“皇上,省書院的教學,涵蓋方方面面,琴棋書畫是必修,這裡,應該是某位學生慣常聯繫的地方。省書院大部分學生相當清貧,這些是省書院添置的……”

朱栩四指在琴絃上一揮,果然是清脆悅耳,滿意的看了眼呂大器,道:“你們山西做的不錯,朕在江西,聽說有很多官員,認爲讓那些qióngrén讀書,是一種錯誤,既減少種田的青壯,也增添朝廷的負擔,並且,讀書人多了,會衍生出很多麻煩,於國於家不利……”

呂大器一聽,肅色擡手道:“皇上,臣認爲,此言大謬!‘天下大同’是聖人的殷切希望,一個大同的大明,怎麼會有那麼多的文盲,斗大字不認?至於讀書人會減少種田青壯,增添朝廷負擔,更是大錯特錯,永遠不會缺少種田的人,並且,‘掃盲’是朝廷的責任,怎能說是負擔?所謂的‘於國於家’不利,這是居心叵測,若是人人知禮守法,怎會有麻煩……”

朱栩手在琴絃上撥弄,轉頭看向呂大器以外的人,道“你們呢?你們也是這麼看的?”

一羣大人們齊齊擡手躬身,道“臣等深明聖訓。”

朱栩滿意的笑着,道“難得你們山西山下還能深明大義,辨得清理與利。朕一直都說,做官爲民,要持身守正,莫要被名利所惑。但是,朕很失望,京城裡的事情你們都知道了吧?看看那些大人們的所作所爲,你們有什麼想法沒有?”

呂大器這次不接話了,京城裡紛紛擾擾,不就是皇帝說的‘名利所惑’?

朱栩手撥弄琴絃,道:“都是朝廷的高官,打着‘爲國爲民’的旗hào,蠅營狗苟,鬧的朝野不安,天下動盪,真是丟盡了我大明的臉面……”

一羣人屏氣凝神,不敢多言。京城裡那是神仙打架,他們凡人可不敢參與。

ωωω● тт kán● c o

朱栩繼而道:“讀聖賢書,明天下理。一個個寒窗苦讀十多年,拼的一官半職,而後在宦海中迷失了,捨不得權,戰戰兢兢的貪利,變得禍國殃民,完全忘記了初心……”

呂大器等人不知何時躬了身,神情凜然。

朱栩停了下手,看向呂大器等人,道“你們說,怎麼才能這些大人們永遠記得初心,何時何地都能將‘國民’二字放在最前面,而不是一有風吹草動就爭執不休,結黨營私,將國家大義,萬民福祉拋之腦後?”

這個,應該是千古難題了,人心這東西,最是複雜,難以捉摸,又何以禁錮,防範?

朱栩笑了聲,道:“朕不爲難你們,朕問你們另一個問題,現在京城的官員爭權奪利,目無法紀,朕該怎麼處置?”

呂大器等人心頭俺凜,頭低的更多。

他們回答不了,不止是京城的水深,這也是朱栩乾綱獨斷的事。

朱栩審視着一羣人,道“朕設置了那麼多機構,發出了那麼多民脂民膏,就是要防止這些事情,但是呢,素位屍餐,事情臨頭,一個個裝聾作啞,作壁上觀,深負朕望,對不起他們的衣食父母,不忠不孝!”

朱栩這些話已經相當重了,呂大器等人心驚膽戰,躬着身,屏氣凝神。

他們聽得出,眼前的皇帝陛下對朝局動盪十分不滿,似乎……要有動作了。

朱栩說完這些,轉頭看向呂大器,道:“若是你主掌清風司,你會怎麼做?”

呂大器一怔,旋即猛的醒悟,沉聲道:“謹遵聖諭,嚴格執法,刷新我大明吏治,肅清不法之徒!”

朱栩看着他,頗爲認真的道:“嗯,朕記住你的話了。走,去藏書樓看看,聽說這裡有數十萬卷藏書,可是真的?”

呂大器預感到他要升官了,心懷難免激動,連忙跟在朱栩身旁,道“是。皇家政院以及各地書院都在進行‘搶救古籍’,山西也四處蒐羅,藏於書院,同時抄錄到其他多處,確保先賢智慧不會消失在時間之中……”

朱栩很是滿意,又慎重的道:“不止是‘搶救’,還要梳理,研究,復興聖人經典,先賢智慧,是我們當前一個重要任務,刻不容緩。琴棋書畫固然可貴,但是涉及到農耕,醫典,冶鐵,地理等等,要認真的鑽研,系統的整理,都是祖宗的寶貴財富,不能葬送在我們這些一代不如一代的不肖子孫手裡……”

呂大器擡着手,好一陣子不知道如何作答,只得道“臣遵旨。”

曹化淳陪着朱栩身邊,默默記着。

朱栩從頭到尾的這些話,都不止是說給山西上下官員聽的,更是是說給京城那些人聽的。

這些話,本身就很重,但日後秋後算賬,這就是‘未言之不預’。

朱栩在山西四處走動,還去山西諸君營地待了兩天,發出了一番看似不輕不重的話語。

‘軍隊,必須要有絕對的忠誠,忠誠於朕,忠誠於大明,一切要以大明的利益爲前提,而不是僅僅服從上官。’

‘士兵,是這個國家最爲可貴的人,他們比朝堂上衣着鮮麗的大人們要高尚,因爲他們在拿着性命,在第一線保護着大明與大明百姓……’

‘有人看不起,苛待,侮辱士兵,這決不允許!朕將命議會立法,對士兵進行保護,但凡發現有類似情形,一律嚴懲不貸……’

朱栩的話,就是一風向標,迅速傳向京城。

朱栩明確表達了京城官員毫無爲官的操守,整日蠅營狗苟,令朝局動盪不安。

這話是什麼意思?

第兩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五十一章 籌錢的方法第1393章 幕府兵敗如山倒第八百二十八章 決然與人頭第六百八十四章 極端第1295章 日子不好過了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獻策宋康年第1518章 進擊中的大明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三百一十二章 錦州戰事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太吉有後手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驚喜第1199章 無聲的談判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八百零零一 ‘人質’交換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聲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誠第1209章 教廷爭鬥第1442章 格局第1118章 地方藩籬第四百九十章 漢人太少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兩百九十三章 兵敗兩城第五百四十三章 王法宗法哪個大?第九百一十章 貪婪楔子第八百四十章 兼任兩院院長第1119章 來自倭國的和平使者第1342章 普通的守靈人第1201章 角力第兩百五十八章 如潮的壓力第1499章 深夜訪客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陰謀不斷第1258章 大明禮儀第八百零零八章 設立大元帥府怎麼樣?第六百六十五章 高價出口第兩百九十四章 尾隨追殺第九百五十八章 諷刺第四百五十章 猛將如雲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被拒絕了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尚武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陌路第八百八十九章 錢莊第六百五十三章 海上戰略第九百二十三章 澡堂子論長短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得意的笑第六百一十六章 公子,想要翻本嗎?第一千零十九章 意外的一見鍾情第五百零一章 甚囂塵上的京師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八百八十五章 風向轉變第四百零九章 一重重的壓力第六百八十九章 訓斥封疆大吏第1186章 激烈變化第一百六十八章 決戰(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時態嚴重第三百五十二章 翻天覆地第兩百二十一章 驚天駭浪第一百九十九章 明日開朝第六百零三章 食堂敘話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定國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進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改(求月票~)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風聲鶴唳第七百九十六章 兩頭翹的內閣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文詔入陝第1424章 最後一刻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輔空懸第兩百一十三章 廷推輔臣第兩百一十章 茶稅(求訂閱~)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從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一百六十九章 決戰(下)第1183章 愕然第三百二十章 坑殺第1393章 幕府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八十四章 詔皇六弟繼位第兩百一十一章 軍改(求月票~)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態度堅決第1121章 尋常百姓第八百零零六章 大理寺換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兩百年心願第五百一十一章 判決第十一章 皇后懷孕第四百二十七章 詭異的多爾袞第五百四十五章 拘禁信王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萬歲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煥抗命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九百三十二章 不盡其然第八百零零三章 再次集權第九百三十八章 請罪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薦~~)第八百四十六章 甚囂塵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應星很激動第一千零二十章 錦衣衛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師迎戰第四百九十二章 扶持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