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新帝登基

安樂王卻又哈哈笑了起來,楚嬤嬤在一邊捏了把汗,這安樂王果是個喜怒無常,讓人琢磨不透的人。

wWW ◆тTk án ◆c ○

安樂王笑道:“此事你萬不可插手,我自有安排!”

賢王妃看着安樂王眼中的兇狠,知道他是警告自己不許打李側妃的主意,忙笑道:“我爲什麼要自己手上沾血腥呢,多一事自然不如少一事!”

安樂王點頭讚許道:“你明白就好,我手中還有一大筆銀子,也可以給你!”

當年太子與安樂王可沒少搜刮民脂民膏,故才失了民心。

安樂王既然如此說,必不是個小數目,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丈夫的賢名之聲必會更盛。

賢王妃思定,笑道:“你既然送了我這麼兩份大禮,需要我做什麼?”

安樂王卻只管看着賢王妃小腹,半響,問道:“幾個月了?”

賢王妃急忙護住小腹,她差點被安樂王的表象所迷惑,竟忘了眼前這可是一匹惡狼,而他唯一的子嗣卻是死在自己手中,難道他要爲自己的孩子報仇?

安樂王看着賢王妃漸漸變得慘白的臉色,知道她必是想起從前那檔事,便冷硬道:“是你害我失去了唯一的子嗣!”

這是要算帳了,賢王妃忙辯解道:“我也是爲了李側妃!當日你那侍妾無故挑釁李側妃,使我賢王府面上無光,我纔出手教訓的,哪裡想到她當天就小產了!”

“不要狡辯,她雖該死,總是我的姬妾,也該我動手纔是!”安樂王哼道,又奸邪一笑,道:“你難道不該賠我一個孩子嗎?”

賢王妃聞言面色蒼白,身子不由搖搖欲墜,楚嬤嬤忙上前扶住她,又攔在前面,對安樂王說道:“你要怪就去怪李側妃好了,當日如果不是因爲她,我家王妃怎會出手。今日我便是拼了這條命去,也不會讓你傷了小主子的。況且我們不管不顧喊了起來,外面的人未必不會知道,到時安樂王的性命卻是不保,還請三思!”

安樂王笑了笑,轉身坐回去,嘖嘖道:“瞧你們怕的,其實我真不象別人說的那樣陰狠惡毒!”纔怪!

“輸了就是輸了,我不會苟活的!”安樂王道:“可是我也不想我將來死了,無人祭奠,黃泉路上太冷清!不如我認這個孩子做幹孩兒,逢年過節也給我燒點紙錢,免得前人灑土,迷了後人的眼。”

賢王妃忙道:“你既然是他親叔叔,你百年之年,他祭奠也是該當的。”

安樂王又道:“那我給他取個小名吧,也算是父子一場。”

賢王妃只想趕緊打發走這個瘟神,忙道:“我會幫他記着的!”

“就叫憐兒吧,可憐我那出沒世的兒子!”

賢王妃聞言,心頭一跳,頓覺得安樂王這席話極爲晦氣,不由緊緊護住小腹,心中暗忖,先過去這一關再說,勉強道:“依你!”

安樂王這才笑道:“關於那銀子……”

話音未落,就聽外人叫道:“什麼人?快來人,有刺客!”

安樂王站起身來,看着賢王妃道:“你不可動李側妃!”便大步走出房去,會同外面的幾個死士,與府中守衛又是一番廝殺,最終以安樂王被活捉而告終。

賢王妃藏好玉佩,便急忙令人去看一雙兒女的安危,得知並無驚嚇,這才放了心。

至於安樂王的今夜之行,賢王妃也沒當回事,樂得白得那五百死士,至於銀子,雖有小遺憾,不過到時自己便是皇后,哪缺得了銀子用!

然終是有些擔心丈夫,且外面雷聲陣陣,賢王妃到底在佛前好好誦了一會經,由楚嬤嬤陪着,說了一會話,等雨歇了,才閤眼朦朧了一會兒,天就亮了。

雨過天晴,風和日麗,天空如水洗得碧玉一般,湛藍湛藍的。

京城百姓此時才知,原來昨夜裡聽到的廝殺聲並不是做夢,而是太子與安樂王逼宮,欲弒君弒篡奪皇位!

幸賢王爺帶人進宮救駕,兩個大逆不道之人已被誅殺!

但是皇上卻因受驚及傷心,病倒了,發下明旨,暫由賢王爺代理朝政,便是變相立爲太子的意思了。

一時滿城衆人都歡呼雀躍。

太子昏庸無能就不用說了,那安樂王仗勢欺人,魚肉百姓,草菅人命,罪行真是罄竹難書,他被誅也是民心所向!

賢王爺素有賢名,愛民如子,禮賢下士,有此君王倒是百姓之福,大齊之幸。

一個月後,皇上就以老邁身弱爲由,禪位於賢王爺,賢王爺堅拒,皇上強逼數次,大臣也勸諫多次,爲了皇上龍身安康及百姓社稷,賢王爺這纔不得不勉強接了玉璽,登上寶座,是爲永興帝。

事有緩急,爲了大齊江山社稷,不足月餘,便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舉國歡慶,與民同樂!

大典上永興帝又將元賢王妃沈氏麗君追封爲元德皇后,冊李氏瑤琴爲皇后,其他侍妾各有分封,不再贅述。

倒是賢王繼妃小沈氏值得一提。本該封爲皇后的她卻只被封爲德妃,又因身體不適,靜養於宮中的靜心觀中,不曾參加一切儀式典禮。

帝后一同自大典歸來,攜手來到中宮,李皇后長相清秀甜美,此時穿了皇后服飾,倒生生多了幾分威嚴,更顯儀容不俗。

永興帝小心扶着李皇后的手,笑道:“累不累,孩子可還乖?”

李皇后輕輕撫摸着小腹,脈脈看着永興帝,甜蜜地笑道:“他很乖!我不累,能做爲你的妻子站在你的身旁,我很開心!”

永興帝輕摟着李皇后道:“朕也很開心!我說過的,必不會讓你久居於他人之下,尤其是那個毒婦……”

李皇后忙攔住永興帝,眼中含淚,道:“雖然我恨極了她!不過同爲女人,我能理解她!以前的事不要再提了!”

“你不瞭解她的爲人,纔會如此說。天下間再難尋你這般至純至性的人!罷了,今日是你我高興的日子,還是不要提那個惡毒的女人了,免得掃興。”

李皇后輕輕嗯了一聲,二人靜靜擁在一處,說不盡的情思纏綿。

旁邊的宮人,都悄悄笑着躲了出去。

帝后和諧不僅是**之福,也是天下之福,而且也都爲李皇后守得雲開見月明而高興。

偏此時有不開眼的小內侍,前來向永興帝稟道:“德妃娘娘不肯用藥,非要見陛下一面不可。”

第218章 勸求六爺第128章 算盤落空第107章 出乎意料第23章 清晨鬧劇第226章 秋君生子第324章 笑談親事第83章 吳齊互鬥第217章 陳王擔憂第111章 叛民伏法第203章 造化弄人第93章 月亮之禍第92章 有驚無險第105章 這不科學第330章 上行下效第236章 東陳覆滅第266章 柳暗花明第247章 前世侍妾第323章 討鳳仙花第168章 太子謀劃第40章 女婿人選第289章 帝后大婚第276章 相約來世第32章 打發釘子第15章 前世事消第211章 狹路相逢第225章 嬤嬤傳話第136章 冤家聚頭第134章 最後一眼第76章 沈父取捨第98章 程沈互訪第199章 父女對話第342章 小六番外一第274章 立字爲據第222章 正史野史第245章 瑤琴談茶第208章 陳地反應第133章 太子納妾第14章 僧道讖語第296章 選妃之事第87章 秋君受邀第283章 解開迷津第247章 前世侍妾第219章 仙人相助第182章 假設之事第130章 昭寧娶親第122章 六爺破局第194章 兩個丫鬟第258章 一臂之力第9章 姐妹交鋒第158章 秋君心亂第208章 陳地反應第76章 沈父取捨第85章 故人相見第129章 提前成親第289章 帝后大婚第52章 請來神醫第26章 指東說西第58章 不知禮數第230章 以死相挾第331章 慷慨就死第261章 珠聯璧合第152章 大嫂有喜第141章 處處落空第106章 再次相見第190章 不離不棄第91章 提前生產第103章 初見瑤琴第276章 相約來世第182章 假設之事第215章 提議水淹第20章 途中訓奴第44章 尋醫不遇第125章 安排侍寢第95章 瑤琴反應第152章 大嫂有喜第228章 容妃求情第340章 交換條件第174章 婚禮簡辦第74章 東宮之言第136章 冤家聚頭第33章 獻防箭衣第257章 又出狀況第115章 貞烈女子第164章 求爲媵妾第52章 請來神醫第18章 莊園新居第204章 請求隨軍第6章 重提規矩第330章 上行下效第140章 探聽消息第275章 男兒重諾第297章 遍邀羣芳第126章 生日禮物第52章 請來神醫第265章 皇后之位第298章 石家獻美第269章 沈老太太第3章 欲加之罪第146 掌摑兒媳第7章 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