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
基於天津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先天條件,想要經營發展封地對於朱瞻埈來說其實是很容易的,無非不過是發展商貿、開展曬鹽、鼓勵墾荒、發展冶鐵這四項。
發展商貿不需要過多贅述,自從元代將大運河連通了南北之後,天津這個地方就天然的成爲了水陸交通要道。
朱瞻埈想要發展商貿,只需要經營好這一塊,即便只是給往來商船提供飲食住宿之類的配套服務也能賺的盆滿鉢滿。
就好像淘金熱的時候發財的不是淘金客,而是賣淘金工具的商人一樣,只要這條商道不斷絕,這錢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朱瞻埈的口袋。
再加上還可以開展海貿,往北去往朝鮮和倭國,往南下到大小琉球和南洋,怎麼都不像是會缺錢的樣子。
至於說開展曬鹽,這就稍微值得一提了。
天津製鹽的歷史相當的悠久,在唐朝時期就有設立蘆臺鹽場,並且在寶坻開闢了鹽倉。
之後歷朝歷代都在此地設立機構管理鹽務,遼金時期蘆臺鹽場更是北方重要的產鹽地之一。
元延祐三年,“改直沽爲海津鎮”,這裡成爲漕糧運輸的轉運中心,元廷還設立大直沽鹽運使司,管理鹽的產銷。
在這之後明清兩代,蘆臺場所燒造的鹽磚,一直都是皇室唯一的御貢鹽磚。
而蘆臺鹽場在後來不斷的發展,更成爲了中國三大鹽場之一的長蘆鹽場,每年海鹽總產量約佔到了全國的四分之一。
朱棣大方的把天津的鹽運權力都給了朱瞻埈,只要他真的願意去經營,成爲天下最富有的藩王是一點都沒有問題。
要知道鹽在封建王朝可是官府專營的,商人想要買鹽首先就得有官府發放的鹽引。
明朝時期爲了解決北方軍隊的軍糧問題,執行了一種名爲開中法的政策,即商人將糧食運往北方,到地方交付軍隊之後拿到軍隊的回執,之後就可以用回執找官府兌換鹽引去指定的鹽場支鹽了。
在明朝建立之初,因爲一直在對北方用兵,加上當時的鹽政也還算運轉良好,開中法也得到了良好的執行,商人將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前線就能獲得鹽引,還是很能獲利的。
而這也極大的保障了明初對蒙元的數次北伐能夠順利進行,不然的話光是糧食運輸就夠明廷頭疼了。
畢竟在古代,十斤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還能剩下一斤就算路上吃得少了。
所以對於掌握了鹽場的朱瞻埈來說,這就是握住了一座金山!就更不用說,在這個封建時代,鹽這玩意很多時候是可以替代黃金來充當硬通貨的。
甚至於當年朱瞻埈剛穿越過來的時候,還曾經想過用鹽來替代白銀作爲貨幣的錨定物,解決紙鈔濫發的問題。
雖說有幾分異想天開,但也不得不說確實有幾分可行性。
只不過這個時代製鹽還是更多的採用煮鹽法,雖說在宋朝時期就有出現曬鹽法獲取海鹽,但因爲效果不好,一直到清朝都沒有什麼大的技術改變,歷代都採取刮土淋滷,取滷燃薪熬鹽的方式製取海鹽。
不僅需要消耗大量的燃料,同時也費時費力效率低下,更需要消耗大量的鐵鍋。 這在封建時代生產力低下的大背景下,自然就造成了鹽的產量上不去,同時鹽價高昂的現實。
而這同樣也是爲什麼明清兩代江南鹽商鉅富的原因,畢竟人不吃鹽是真的會死的。
對於朱瞻埈來說,如果能夠改良製鹽方法,變煮鹽爲曬鹽,既可以有效提升鹽場的產量,又可以提升製鹽效率,同時還能節省製鹽消耗的資源,可謂是一舉多得。
而有了鹽,發展商貿就更加不在話下了,畢竟鹽這東西是真的硬通,無論哪朝哪代都是一樣。
至於說開墾荒地發展農業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天津作爲古代黃河舊河道入海口之一,很多地方都是因爲黃河泥沙淤積形成的平原和窪地,很適合開墾出來進行耕種。
事實上在明朝中後期就有對天津地區的灘塗進行開墾,萬曆年間右僉都御史畢自嚴任天津巡撫,爲緩解前線軍需不足,他籌劃每年向遼東前線輸送米百八十萬石、豆九十萬石、草二千一百六十萬束、銀三百二十四萬兩。
可見當時天津的糧食生產還是很可觀的,幾乎可以說不用朱瞻埈做什麼,只要他這個鄭王允許百姓墾荒,少收些賦稅,這農業自然就發展起來了。
再配合上真龍一族的神通,調節一下當地的氣候降雨什麼的,年年風調雨順的保障下,不說糧食一直豐收,但至少能夠保證穩定產出。
到時候這些糧食可以賣一部分給在奴兒干都司的三叔,也可以供給北京城,如果那個時候朱瞻埈還弄到了土豆、紅薯和玉米的話,更是可以極大的緩解北方缺糧的狀況。
而且朱瞻埈還打算採取嘉靖年間光祿寺少卿黃綰、詹事府詹事霍韜提出的藉助黃河古河道引黃河水從天津入海的策略,調黃河水入天津,解決農業灌溉問題,同時也能有效確保運河航運安全,對黃河進行進一步的治理。
當然,除了民政方面的事情,軍略也是朱瞻埈所不能忽視的。
他手上雖然有着已經訓練出一點樣子的青玉衛,朱棣又把天津衛撥給了他,還額外設立了天津左衛和右衛,算起來朱瞻埈手上就有了四衛兵馬。
但天津衛還駐紮在天津當地,左衛和右衛更是隻有一個編制,人一個都沒有,這可是沒有辦法滿足朱瞻埈今後的用兵需求的。
按照朱瞻埈和朱棣之前商討的結果,藩王今後可以主動出兵爲國家開疆拓土,而朱瞻埈的主攻方向就是朝鮮和倭國。
要打這兩個地方四衛兵馬雖然看起來有點少,但只要都能達到青玉衛的水準也還是夠用的。
只是征討朝鮮還好說,大不了從其他藩王那裡借道走陸路,但要打倭國就必須發展造船業,建造海船才能渡海。
而這就需要從軍營隔壁的龍江造船廠想辦法了。
明代那兩個大聰明的提議並沒有被採用,主要是這倆書生根本沒考慮泥沙淤積會堵塞運河河道的問題。
不過建國以後九次調黃河水入津,確實採用的是這兩個大聰明提到的黃河古河道,所以說這個建議本身是可行的,但這兩個大聰明眼高手低,沒有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
當然,運河河道淤積一直到這兩年才恢復通航,這個就不用說了,黃河本身得不到治理,這個問題就是繞不過去的坎,所以肯定是要治理黃河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