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繫災區獻大愛關注災民渡慈航——農工黨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蒙三次綿陽災區紀行
沈其霖
2008年6月21日,災後的綿陽,天空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災區的道路變得更加泥濘難行。在安縣、遊仙等災區的鄉間小路上、廢墟旁,人們看到兩位年逾古稀的白髮老人面色凝重,步履沉重,冒雨視察災情,看望災民,噓寒問暖,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災民的心裡。每到一處,總會引來無數敬佩而關注的目光。他們就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和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常務副主席李蒙,陪同他們視察的還有農工黨中央副主席劉曉峰、原水利部副部長敬正書。
在綿陽市政協主席張世虎、中共安縣縣委書記王黎、中共遊仙區委書記顏超和我的陪同下,李副主席和楊汝岱一行先後來到安縣桑棗二小、桑棗中學、曉壩鄉、花荄京安小區災民安置點、八一帳篷學校、遊仙魏城鎮衛生院、魏城小學、街子鄉衛生院,深入瞭解災情,慰問受災羣衆和學生,對被毀損學校、醫院的恢復重建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初步決定由巴蜀力量基金助建被地震毀損的兩個鄉鎮衛生院、一所小學、一座寺廟。
在接下來的三年裡,李副主席不顧年事已高,又先後三次來到災區考察項目,檢查恢復重建工程進度,出席捐贈和竣工剪彩儀式。每一次來綿,我作爲市政協副主席、農工黨綿陽市委主委都全程陪同。李副主席對災區、災民的關愛在他一言一行中都自然地流露出來。
李副主席曾在四川工作多年,對四川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對地震災區人民的痛苦感同身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他憂心如焚,寢食不安,不僅自己帶頭捐款,更想到災區重建工作任重道
遠,他很快與在京的四川籍老同志以及在川工作過的老同志進行多方聯繫和溝通,倡議成立巴蜀力量基金,倡議國內外所有與巴蜀有關的愛心人士感恩故土,報答家鄉,積極捐錢捐物,支持災區重建,以幫助災區人民儘快從災難中走出來。此舉得到了中國紅十字會的大力支持。中國紅十字巴蜀力量基金是中國紅十字會歷史上第一次設立的在一次災難後以區域爲單位的專項基金。5月21日,李副主席在全國政協禮堂二樓的會議室主持了巴蜀力量基金的籌備會議。會議推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爲基金理事長,李副主席自己擔任常務副理事長;會議推舉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江亦曼、原水利部副部長敬正書、農工黨中央秘書長陳建國等30多位川籍老幹部、在川工作過的老同志、公益工作者、愛心企業家等爲理事。5月23日,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了中國紅十字會巴蜀力量基金啓動儀式。楊汝岱、彭珮雲、李蒙、王定國等100餘人參加了啓動儀式。楊汝岱和彭珮云爲巴蜀力量基金揭牌,宣告基金成立。與會人員與企業家紛紛爲這一旨在幫助四川災區重建的專項基金捐款,首次募集善款1680萬元。
爲了把巴蜀力量基金募集到的善款用好,楊汝岱、李副主席等老領導不顧年邁體弱,天雨路滑,親臨災區視察考察援建項目。
2008年10月11日,李副主席又率中國紅十字會巴蜀力量基金的部分同志再次蒞臨綿陽,深入北川災區,視察災情,指導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中共綿陽市委書記譚力、市長曾萬明、市政協主席張世虎、副市長萬連坡和我先後向李副主席彙報工作並陪同視察。
在李副主席的直接關懷下,500萬元港幣的魏城中心衛生院助建資金和50萬元人民幣的街
子鄉衛生院設備配套資金已經落實。李副主席一方面是聽取上述項目進展情況和彙報,另一方面是視察“9·24”泥石流災害情況,考察落實其他助建項目。
2010年5月10日,李副主席在農工黨四川省委副主委張慶文陪同下第三次來到綿陽,出席由中國紅十字巴蜀力量基金聯合中華慈善總會和中國西部研究與發展促進會主辦的在綿陽富樂山酒店舉行的“爲愛而來——紅十字巴蜀溫暖行動暨新農村視訊平臺簽約交接儀式”,我作爲市政協副主席、農工黨綿陽市委主委和市中醫院副院長出席了交接儀式。
此次簽約交接儀式上,綿陽市中醫院獲得了價值300萬元的新農村視頻通信平臺項目,新農村視頻通信平臺主要用於市、縣、鄉(鎮)衛生機構遠程教育、遠程會議,以及衛生應急系統建設,致力於提高基層衛生機構的診療水平、管理水平和應急水平,爲我市衛生資源共享、區域衛生協作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平臺支撐。市中醫院目前已開通平臺,和各縣市區中醫院及鄉鎮衛生院等15個醫療機構進行了醫療資源聯網。
第二天,李副主席接着視察了巴蜀力量基金捐建的綿陽市遊仙區魏城博愛衛生院和街子鄉博愛衛生院,並來到北川新縣城,參觀了新北川縣城建設工地、北川新縣城規劃建設展示廳和北川新縣城煙臺援建安居房工程等。看見災區的醫院、新縣城拔地而起,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李副主席欣慰地讚道:“災區人民不容易,災區建設不簡單。”從李副主席身上我們看到了農工黨中央和農工黨員在大災面前與人民同呼吸,在危難面前與人民共命運的大愛情懷,從李副主席身上我學習到很多。
(作者系農工黨綿陽市委主委、市中醫院副院長。本文成文於2008年10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