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猛要收拾捻軍雖然在計劃之內,但這次匆匆而行,並不是到了收拾捻軍的時候,而是捻軍盯上了楊家駁船船隊解京的金銀。
蘇浙肅貪的消息,沒能瞞過太平軍,對於朝廷肅貪的銀兩,太平軍也是垂涎欲滴,只可惜,統領蘇浙民團的馮桂芬很謹慎,而且蘇浙民團完全是由新軍組成的,其戰力不是湘楚二軍可比擬的。
即使加裝了洋槍,太平軍在馮桂芬手裡也是一次便宜沒佔着,如今在江南一帶,太平軍惹不起的人有兩個,一是九江楊二,二是蘇北馮桂芬。
自楊猛走了之後,石達開不是沒試過突襲九江,結果人馬一動,就遭到了扼殺,與楊猛差不多,楊毅那邊對太平軍也是不留手的,全軍覆沒。
至於蘇北馮桂芬的名聲,完全是李秀成與陳玉成捧出來的,陳李二人,只要碰上馮桂芬的人馬必敗,這已經是太平軍內部共同的認知了。
太平軍無法對蘇浙解京的贓銀直接動手,並不等於他們放棄了這筆銀子,太平軍與捻軍在大面上是從屬的關係,捻軍諸王都是洪秀全封的,雖說捻軍聽封不聽調,但兩軍總歸還是從屬的關係,削弱朝廷就是加強太平軍,這樣的道理,楊秀清還是懂的,雖說太平軍不能截取這批金銀,但給捻軍傳個消息還是很容易的。
與太平軍相比,捻軍就是個窮鬼,這也是楊猛之前一直不在乎捻軍的原因,他原本是想着在懾服太平軍之後。一併處理捻軍的。沒想到捻軍卻突地竄了出來。蘇浙解京的銀兩那是軍費,楊猛當然不會讓捻軍摻活這事兒了。
雖說大運河有新軍保護,但楊猛不想讓運銀子的事情曝光,只能先發制人降服捻軍了。
捻軍打算對蘇浙的銀子動手,太平軍和捻軍之中的影子都報告了此事,捻軍選擇劫奪銀子的地界是濟寧府,這也是大運河在山東境內的要衝,一旦因戰亂影響了濟寧府的通航。很可能會影響京津一戰的戰局,也是楊猛要對捻軍出手的原因之一。
京師的楊猛未動,影子和防守運河的新軍就動了,駐皖的左騾子也派了一萬人馬襄助,有了這樣的陣勢,以張洛行爲首的捻軍也會感覺到壓力的。
自京師乘船出航,楊猛也一路看了一下運河的情況,有些地方在清淤有些地方在加寬,冬季的運河容易結冰,若是之前這個時候。運河應該開始封凍了,但如今水面依舊活躍。沒有別的原因,那就是船隻的來往太過頻繁,幾乎就是日夜不息的。
雖說皇帝那邊一千五百萬擔的糧食訂單,剛剛纔下,但之前楊猛解送的京津附近的糧食,也有三百多萬擔了,過一段時間,這大運河會更加繁忙的。
到了濟寧府,楊猛也不見當地的官員,帶着自己的馬隊,就直奔駐紮在附近的張洛行捻軍主力而去,這次張洛行帶的人馬不多,只有兩萬餘,但人人都是好手,人人都有馬匹。
張洛行能與左騾子相較互有勝負,主要就是藉助了馬隊的靈活性,捻軍的前身捻子,實際上就是販賣私鹽、販賣馬匹的買賣人,爲了路上的安全而結夥,可隨着前些年的災荒,越來越多的人投了捻子,主事兒人的野心大了,與太平軍接上話兒了,也就催生了捻軍的出現。
甘陝的刀客、山東的響馬不少都入了捻軍,對於馬匹這些人很重視,通甘陝入蒙古購買馬匹對捻軍也算是易事,這麼些年下來,也就讓張洛行手下聚集了數萬馬匹,成了直魯豫皖一帶無影無蹤的馬賊。
左騾子追不上捻軍,自然很難給予毀滅性的打擊,爲了震懾捻軍,楊猛特意從雲南調了五千康巴精騎,玩馬蒙古馬隊都不一定是康巴精騎的對手,就別說張洛行的雜牌馬隊了。
沒有包圍也沒有突襲,楊猛只是帶着馬隊出現在了張洛行的大營門口,對官軍來說張洛行的行蹤飄忽不定,但對影子來說,張洛行下一個營地在哪他們都能估算的出來,截住或是堵住張洛行,楊猛只需要帶着馬隊趕過去就好。
張洛行的馬隊之中有甘陝的刀客,他們是聽說過康巴精騎的,見到紮了英雄結的康巴精騎,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吶!
“去個人,告訴張洛行,雲南的楊三爺來了,讓他出來見個面兒,老子不爲難他!”
朝廷的事兒,楊猛卻當成了江湖的事兒,見了捻軍的馬隊之後,楊猛也有了別的想法,自己的五千康巴精騎,捻軍的五六萬差不多會騎馬的賊匪,再加上幾萬蒙古馬隊,就是現成的騎兵啊!
京津一帶平原居多,這騎兵的戰力多高楊猛不清楚,但應該是比步兵厲害的,不然蒙古鐵騎也不會威名遠播,僧格林沁之前用錯了戰法,若是組一支十萬人的馬隊,或許在戰爭之中有奇效吶!
楊猛約得是江湖會面,作爲匪首的張洛行還不得不出頭,康巴精騎的戰力他已經聽營中的刀客說了,很厲害!恐怕這兩萬餘捻軍騎兵也不是那幾千康巴精騎的對手。
雲南楊三爺是誰,張洛行更是清楚,打的太平軍翼王節節敗退的九江楊老三,就是雲南的楊三爺,這兩軍會面擺出了江湖架勢,張洛行也有些錯愕,但云南楊三爺應該是要臉的人,既然他說了不難爲自己,應該是可信的吧?
即使不信,這個時候的張洛行也不能認慫,帶領一羣匪徒,最重要的是什麼,還不是名聲?一旦喪了名聲,只怕這捻軍也不好帶了。
硬着頭皮,帶了幾十騎來到了營門前,楊猛那邊也是一樣,帶了相等的人數,兩人就在捻軍的大營門口會面了。
“哪個是張洛行?”
楊猛帶着幾十騎前來。也是有原因的。那原因就是捻軍之中。有影子的人,如今守在捻軍營門口的應該就是影子的人,楊猛不怕捻軍營中有黑槍、黑炮也就走到了營門近前。
“楊三爺的地盤在雲南,楊三爺又是朝中的大官,不知到捻軍這座小廟有何貴幹吶?”
楊老三來這裡的目的,張洛行在營中幕僚的提醒下也清楚了,來到了營門口,不打不罵。肯定是爲了招安而來,但投滿狗清妖,他張洛行還丟不起這個人。
“知道還問,顯然是不想投靠老子吶!但見了面,這話不能不說明白,張洛行,帶着你的捻軍降了吧!別逼着老子動手!
你這捻軍的馬隊,剛剛老子也大略的看了一下,差強人意,投了老子給你個馬軍提督的差事。你怎麼說?”
捻軍好歹是一軍,想必還是有軍師的。自己的來意很清楚,聽了聽張洛行的口風,楊猛也大概清楚了他的意思,但他的意思是不好使的,如今楊老子說了算!
“楊三爺,咱們在太平軍中,好歹是個王爺,就是朝廷要招安,怎麼也得給個王爺噹噹吧?
聽聞楊三爺也是條好漢子,怎麼就願意爲滿狗清妖效力呢?”
江湖貫口,張洛行自然是熟悉的,扯淡唄!扯到天黑他也有話說。
“王爺,好個不知死活的癩蛤蟆!好大的口氣啊!
成!這事兒暫且壓下,咱們來嘮嘮英法聯軍入侵,五大皇莊被焚的事兒,這事兒你張洛行怎麼看?”
捻軍的結局已定,楊猛現在主要看的是張洛行這個人,剛剛幾句話,張洛行的應變還算不錯,若是在英法聯軍之事上沒有個立場,這人用不了。
“洋鬼子啊!咱們雖說跟了太平軍,但洋鬼子咱們也是瞧不起的,但如今這是清妖的營生,與咱們說不着吧!”
張洛行是地主家出來的,家資也算豪富,如今這時節,有錢人的消息靈通,張洛行自然聽過二十年前廣州之事的,三元里的粵民被稱爲義民因爲什麼,還不是因爲大清百姓不待見洋鬼子,張洛行雖說沒見過洋鬼子,但他是個好義之人,知道洋鬼子打過百姓,自然是不怎麼待見洋鬼子的。
“好!就衝你這句話,跟着老子混吧!你與那洪秀全不同,你是個江湖豪傑,所以老子給了你面子,若是洪秀全那廝,他就是跪在地上,老子也不待搭理他的。
怎麼樣?跟着楊老子去打洋鬼子吧?”
張洛行是個什麼脾性,楊猛已經瞭解過了,這張洛行應該算是個綠林,這也是楊猛稱之爲賊匪的原因,他與洪秀全有本質的不同,張洛行帶着捻軍起勢,或許真是爲了百姓着想,但洪秀全那廝就不同了,在楊猛看了那貨造反就是爲了睡女人的。
張洛行爲什麼能縱橫直魯豫皖呢?與他接濟百姓不無原因的,太平天國什麼樣?捻軍什麼樣?楊猛很清楚,爲什麼要親身過來呢?最主要的是楊猛看中了張洛行這個人,此人尚算是條漢子!
“楊三爺,這裡不是雲南,也不是就將,張洛行也不是三歲的娃娃,你這麼說話,太過瞧不起人了!”
楊猛從開始就是高人一等的俯視張洛行,但楊三爺的威名雖大,那卻是在雲南與九江,到了山東地面可不好使。
“嗬!好!還有些氣概!但是,這裡老子說了算,讓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不三不四的跟老子說話,沒什麼好下場的!
來呀!將捻軍的花名冊擡上來,讓這匪首張洛行瞧瞧三爺的本事,不服輸?
在濟寧府的地界,可是隔着黃河不遠,老子就讓你見見黃河,讓你死心!”
捻軍的花名冊,這物件連張洛行都沒有,這些東西只是各隊的首領手裡有些籍貫之類的東西,一聽楊猛說了花名冊,張洛行的臉色大變,這東西意味着什麼?那可是抄家滅門吶!
不大的時候,幾個康巴漢子,將一個大木箱擡了上來,張洛行也顧不得是江湖場面了,下馬就打開了木箱,一本本的花名冊靜靜的躺在木箱裡,張洛行拿起了當先第一本,張洛行親軍就翻看了起來,許多親軍的籍貫,張洛行也不清楚,翻了幾十頁,問了身邊的幾個人,然後張洛行發瘋一般,幾乎每一本都翻開看了,整個捻軍的家小怕是都在這個箱子裡裝着呢!
翻看一遍之後,張洛行臉上的從容已經沒有了,只能呆呆的站在楊猛的馬前,捻軍與太平軍不一樣,太平軍打仗那是拖家帶口的,捻軍之中雖說有不少光棍漢,但有家口的人更多。
“張洛行,這裡哪個說了算?”
“唉……楊三爺說了算,禍不及家小,三爺都是江湖人,咱們該怎麼拼殺就怎麼拼殺,何苦殃及無辜呢?”
張洛行知道不服軟怕是不成了,這一箱花名冊,對捻軍來說太過重要了,只要這楊老三把這事兒說了,捻軍也就散了。
“無辜?那些貪官污吏的家口還無辜呢?老子不一樣男的照殺不誤,女的買進窯.子?
這天下如今還是大清的天下,造反滅門是律法裡有的,但是過幾年或許就不一樣了,張洛行,這會兒你怎麼說?”
“三爺,可容洛行下去商議一番?”
“也好啊!無非給你備了一份好東西,這也需要時間的,你去探一探底下人的口風,再過一兩個時辰,老子給你看些好東西。”
對付捻軍這樣的,楊猛有的是手段,威逼利誘也好,強勢打壓也罷!說白了,這些都是老百姓,有安穩生活,誰他媽造反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