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

由於蒙古方面的狂妄自大,竟然鬧出了一個天大的烏龍。

十萬匹馬騾從北到南,這其實是一個不小的工程。此次爲了能夠按時來到大同,喂的全都是精糧,但誰知竟然遭到了拒貢。

知院桶哈爲了此次出使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顯得心有不甘地威脅道:“你們大明如此拒貢,難道是想要跟我們大元開戰嗎?”

“大元?我大明可從來沒有承認你們僞元,更不可能允許你們僞元朝貢!若你們覺得受了委屈,現在想要跟我們大明開戰的話,我大同將士奉陪到底!”大同副總兵陳堅冷哼一聲,顯得十分不屑地表態道。

“知院大人,萬萬不可!”一個部落小頭領生怕知院桶哈會衝動行事,當即急忙站出來勸阻地道。

不說他們此次根本沒有戰前準備,而今他們僅僅一千五百多人正攜帶上萬匹的馬騾,現在主動挑釁大明簡直是想將這上萬匹馬騾拱手送給大明。

知院桶哈知道現在的情況不宜跟大明產生正面衝突,亦是暗暗地嚥下了一口惡氣,而後退到十里外安營紮寨。

面對出乎他們意料的明廷拒貢,前來的幾個小部落頭領顯得茫然地詢問道:“知院大人,現在咱們該怎麼辦?真的還原路返回嗎?”

“咱們既然千里昭昭而來,豈可空手而歸!”桶哈遙望長城的方向,眼睛0閃過一抹堅毅之色地道。

大同地處內外長城之間,扼晉、冀、蒙之咽喉。

西界黃河,北控大漠,東連倒馬、紫荊、居庸三關,南據雁門、寧武之險。長城界其北,雁門塞峙其南,西望朔漠,東瞻白登。

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形成許多天然關塞。在軍事上進有依託,守有退路,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號稱北方鎖匙。

洪武五年,徐達依舊城重建大同城,呈方形,周圍十三裡,高四丈二尺,包磚,設四門,均有甕城、吊橋、城壕。

四門東曰:和陽,南曰:永泰,西曰:清遠,北曰:武定。四門均建城樓,四角有角樓,城正中有牌樓。

大同府轄渾源、應、朔、蔚四州及大同、懷仁、馬邑、山陰、廣靈、靈丘、廣昌七縣,隸屬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洪武五年,山西行都指揮使司設在大同,所轄大同前、後衛,大同左衛、雲川衛,大同右衛、玉林衛,陽和衛、高山衛,天成衛、鎮虜衛,平虜衛,威遠衛,井坪千戶所等13衛所,管轄邊牆長達323公里,城堡583座。

大同作爲明朝對抗北方遊牧民族最重要的九邊重鎮之一,軍事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經濟更是跟北邊一直保持密切的往來。

六月的天氣多變,東邊滾滾烏雲瀰漫在大同城的上空,一場暴風雨似乎隨時會降臨。

“你這是瘋了嗎?”

“副會長,富貴險中求啊!”

“幹這一票大的,咱們這輩子都不用愁了!”

……

正午時分,兩個生員裝束的喬姓青年男子和範姓中年男子在城中四處活動,悄悄地找上當地有頭有臉的孔姓人家遊說道。

其實不僅僅是孔姓人家,從孔府出來的時候,他們兩人又分別前往了侯姓人家和亢姓人家。

“可是本錢太多了啊!”

“上蒼恩賜,此時不拼再侍何時?”

“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這橫財不撿白不撿!”

……

下午時分,面對一些人搖擺不定,這兩位說客顯得很認真地蠱惑道。

像當年蘇秦周遊六國般,喬姓青年男子和範姓中年男子並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又前往了常姓人家和渠姓人家。

“此次動靜這麼大,府衙可不是瞎子!”

“養官千日用在此時,此事不用憂心!”

“只要錢到位了,在大同還沒有辦不成的事!”

……

黃昏時分,天際突然閃現一道閃電,這兩位說客來到了最後的靳家和翟家,顯得十分認真地保證道。

轟隆!

沒過多會,天際間突然響起了一聲驚雷,很快便落下黃豆大的雨點,雨水彷彿是無休止般地落在這一座古城中。

兩位說客並沒有受到滂沱大雨的影響,反而趁着大雨好辦事般,從最後的翟家離開後,便進入了大同府衙。

“你們在城裡置購無妨,但如何運到塞外呢?”

“咱們兄弟兩人乾的便是這種活,山人自有妙計!”

“只要知府大人此事幫了我們,我們送來的禮會是十倍!”

……

兩位說客面對這位眼睛充滿貪婪的胖知府,便指着自己剛剛送來的那箱金銀珠寶,顯得認真地進行保證道。

轟隆!

入暮時分,此時的雨還在無休無止般地下着,天際一道驚雷響徹天際,卻是照亮了大同巡撫衙門。

左鈺面對這兩位說客,卻是已經意識到自己在大同巡撫任上呆不了太久,便將心一橫地道:“本官要兩成!”

“成交!”喬樑和範半城看到這位掌握大同的最高長官已經被他們遊說成功,當即便展顏歡笑地同意道。

此時的雨水還在下,但雨勢已經減弱不少。

喬樑和範半城看到事情已經撮合完成,便是興奮地一起走出巡撫衙門,然後乘坐馬車打算回去籌集物資。

明廷拒貢,簡直是送給他們一個天大的商機。

這一萬馬騾就在長城外,便是一座閃着金光的金山。

只需要從大同購置價值十分之一的物資,便能換回價值十萬兩的馬騾,這可謂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特別此次得益於他們英明的皇帝,致使蒙古人將那些馬帶到了家門口,無疑是大大降低了他們的運輸成本和風險。

另外,朝廷計劃在開中法中啓動“中馬”,他們完全可以用馬匹換取淮鹽鹽引,從鹽利中還能賺上一大筆。

正是如此,他們此次撮合成這一筆驚天的大買賣,不僅能夠瘋狂地賺上一大筆,而他們喬家和範家必定成爲山西晉商中的佼佼者。

“此次賺了錢,你打算幹些什麼?”

“錢怎麼可能夠的,自然是繼續幹了!”

“呵呵……我也是這個想法,感謝英明的陛下給我們發財機會。”

“倒是真得感謝他,若不是他這麼一搞,咱們哪能賺到這一大筆錢!”

“可不僅是一筆而已,到時大明跟蒙古開戰了,咱們的鐵貨必定能賣得更高!”

……

喬樑和範半城看到事情已經撮合完成,想到朱祐樘所創造出來的條件,當即興奮地規劃起未來地道。

轟隆!

一道閃電劃出夜空,而後傳來了一聲驚雷。

大同府城終究是一座邊城,繁華程度自然比不上江南,而今晚又遇上了暴雨天氣,故而整條街道都鮮有人員出沒。

馬車突然被幾個身披斗笠的人截住去路,馬伕直接給來人制服,而喬樑和範半城被人從馬車裡面拽了出來。

哎喲!

還不等他們在地面上站好,腹部便被人狠狠地踹了一腳,讓他們捂着肚子倒地呻吟起來。

喬樑被雨水淋,看到一個胖子撐着油紙傘來到自己面前便是威脅道:“你究竟是何人?竟然膽敢在大同城綁我們兩人,可知我們兩人是大同巡撫的座上賓,剛從巡撫衙門出來!”

“本官是宣大總督!”胖子自然知道他們兩個人是從大同巡撫衙門出來,當即自報家門地道。

喬樑走南闖北見慣了騙子,卻是冷哼一聲地道:“笑話,大同何時有總督了,你在這裡訛誰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陛下說有,自然就有了,你竟然說可笑?來人,將他們兩人押回去,給本總督好好審一審!”胖子的臉色頓時一變,當即冷聲吩咐道。

在說話間,兩個錦衣衛已經上前,不由分說地將兩個人宛如拎雞子般抓了起來。

長城內是傾盆大雨,但長城外竟然是繁星滿天。

知院桶哈並不想辜負達延汗的期待,亦不想因此而被各個部落首領問責,故而決定通過相熟的山西商人處理掉這一萬匹馬騾。

其實朝不朝貢並不是最重要的,雖然他們是打着大元皇帝的旗號,但終究還是向大明低頭了,這事讓達延汗不喜。

若是他此次能夠將帶來的一萬匹馬騾換回物資,同樣算是大功一件,回去後很可能得到滿都海的恩賞。

正是如此,他在遭到拒貢後,並沒有選擇即刻原地返回,而是在這裡安營紮寨,派人前往大同城聯繫了早前一直交易的晉商,然後通過那位精明的山西商人處理這一批馬騾。

事情的進展比想象中還要順利,對方在得知他的想法後,當即便表示同意了這一筆交易,但需要給他們兩天的時間籌集足夠的物資。

等待是漫長的,但前途必定是光明的,就像這頭頂的繁星一直散着璀璨的光芒。

知院桶哈雖然意識到僅僅一千五百多人在這裡逗留存在危險,但出於對大同的瞭解,卻是沒有過於擔憂。

且不說大同軍隊早已經被他們蒙古軍隊打得失去了軍魂,而今大同方面一直有自己的眼線,那些跟自己交易的山西商人更是自己的好夥伴,任何大的軍事行動都不可能逃過自己的耳目。

若不是當年汪直和王越不講武德,直接領兵出關直撲他們蒙廷,憑着大元在邊鎮的眼線,定然不會讓汪直和王越得逞。

亦是如此,大同的軍隊壓根不算是威脅,即便是遇到惡劣的情況亦有足夠的時間全身而退。

“知院大人,不好了,伊克錫公主溜走了!”

“我不是讓你好好看着的嗎?她跑哪裡去了?”

“她是往長城那邊而去,應該是想要溜進大明的地盤!”

……

正當知院桶哈沾沾自喜的時候,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令他當即感到了心慌。

雖然現在大元的可汗是達延汗,但達延汗終究只是十四五歲的少年,且達延汗還沒有正式舉行婚禮迎娶滿都海,而今真正掌事的還是滿都海。

伊克錫公主作爲滿都海的女兒,且伊克錫公主長相十分甜美,故而一直都深得滿都海的疼愛,這亦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若不是伊克錫公主是女兒身,而今的大元壓根沒有達延汗什麼事,而是由伊克錫公主繼承大汗之位。

知院桶哈知道伊克錫公主一旦出事,即便有着達延汗護着,自己的小命亦是保不住,當即便派人前去將伊克錫公主追回來。

“殺啊!”

正是這時,東邊突然出現一支騎兵,霎時間便已經是喊殺沖天。

“這是哪來的軍隊?”

“大同軍?”

“不可能,大同軍有我們的眼線!”

……

在看到東邊竟然突然出現的明朝騎兵的時候,知院桶哈頓時傻了眼,完全不明白好端端怎麼會有一支明騎從天而降。

出於對自己情報的信任,卻是知道這支騎軍不會是大同軍,但不是大同軍又能是什麼軍隊突然出現並襲擊他們營地呢?

咻!咻!咻!

明朝騎兵此次算是一次偷襲,儘管他們明明佔據着人數優勢,但並沒有任何的廢話,當即彎弓搭箭射向篝火中的蒙古人。

噗!噗!噗!

篝火中的蒙古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只是聽到聲響扭頭張望,便紛紛被利箭貫穿了身體倒在了血泊中。

在這繁星底下的草原上,一場殺戮顯得毫無徵兆般出現了。

嗚……

一個蒙古人發現敵襲後,亦是第一時間吹響了號角。

噗!

這支明軍騎兵似乎存在神箭手,在那位蒙古人仰頭吹號角的時候,一支利箭貫穿了那個蒙古人的喉嚨。

在夜風中,鮮血很快便瀰漫開來了。

“不是大同軍,那這支軍隊是從哪裡來的?”

“現在管不得這麼多了,咱們不是快逃吧?”

“這裡可是一萬頭馬騾,逃回去怎麼交代?”

“現在不能逃,伊克錫公主不能落在明軍之手!”

……

知院桶哈看到這支明朝騎兵十分的彪悍,只是心裡還是不明白這支軍隊從何而來,更不想要放棄這一筆鉅額的財富,卻是不想即刻逃離地道。

殺!

趙虎和張虎看到敵人就在眼前,當即撥出腰中的雪楓刀,趁蒙古人處於混亂中打算好好收割這些充滿罪惡的生命。

第312章 弘治新年消一國第399章 反暴君聯盟有點強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137章 旨降王府,聖人自薦第259章 京城暗涌,會考論雄第23章 懷恩似忠,禮部求恩第420章 昏君,不要銀礦要女人505.第503章 權力使人瘋狂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351章 宋金可期,黑袍再現第141章 收網行動3第26章 千官聽政,新帝敕諭第54章 京山風波1第355章 帝亮重器,斬頭有聲第277章 有宴榮恩,武將亂文?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248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132章 京城四駿,案情明快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433章 大話東西,豆中黃金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112章 國母有缺,帝指軍政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第470章 預言成真,帝國動盪第180章 先帝未成之偉業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265章 外謀錢銀,內懲奸佞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446章 蛟龍出海,脣亡齒寒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64章 銘窺世道,靜妃多動。第158章 仁壽有月,王越奏官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348章 帝膝難跪,終是抱歉。507.第505章 貫徹思想:神君上民下夷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第14章 有帝弘治,昭告天下第183章 弘治朝臣的最高禮待第6章 太子入宮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353章 地產宰相,曾奪文運?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第60章 血災降臨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504.第502章 君子先上談判桌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144章 越砍直狠,南有神機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518.第516章 弘治八年的主旋律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368章 狼崽鋒芒,眼白心黑第372章 秘旨一道,瞬息萬變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492.第490章 南下的蒙古騎兵遇到了剋星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161章 正義彰顯,兩祠並立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380章 步步爲謀,佈局天下第147章 帝指棉花,一樹千獲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401章 天機玄妙的另一種解法第185章 暴風雨中的賣國賊第244章 年關前的最後一炸第418章 惦記大明女人是要被迴旋鏢的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38章 臣非良臣,君拒恩君第205章 帝言誅族,破綻突現486.第483章 帝王的寶藏和暗涌的伯府第369章 城有半拉,兵燃海西。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457章 白銀溺器,犬咬銀主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第219章 清丈有成,揚威大明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41章 詩中帶桃,庭中半苔第178章 治地方當用強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