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

紫禁城,已經披上厚厚的白棉襖般。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各不同。不僅小小醉翁亭如此,這一座舉世第一宮殿羣更是如此,正顯現着冬季之美。

滋滋……

徐鴻和錢森一起來到午門前,兩個人在這裡碰面的時候,卻是有一種似曾相識的味道。

他們都是弘治朝最新一批進士,當年他們成績最好的十二人蔘加小傳臚第一次在西苑門前碰面,正是他們人生重大的轉折點。

時過境遷,十二人的境遇皆不同。

當年最風光的狀元劉存業已經辭官回家找媽媽,心高氣傲的榜眼錢福亦是辭官遊山玩水,擅於權術的榜花郎靳貴步當年楊廷和後塵淪爲微不足道的倉大使。

反觀張遂已經成爲呂宋的第一任巡撫,於銘則升任工部侍郎,這兩個人算是他們這屆進士最傑出的兩個人,亦是前途最爲光明的兩個人。

於銘利用出色的工匠技能已經成爲工部最耀眼的技術型人材,很多人都斷定他是將來的工部尚書。

張遂雖然是屬於海外的巡撫,但呂宋金礦關乎大明的財政,呂宋島更是大明駐紮南洋的重要基地,其地位其實遠超一般的巡撫。

至於他們兩人,其實亦已經成爲很多人所羨慕的對象。

雖然他們不像前兩位那般耀眼,但通過他們的務實精神,已經在戶部和兵部表現出色,成爲司職郎中的佼佼者。

“兩位大人,請跟雜家一起進宮面聖吧!”一個公公打量着被召來的兩人,手持着佛塵淡淡地說道。

徐鴻和錢森輕輕地點頭,便跟着這位公公走進紫禁城。

雖然他們很多次進入紫禁城,只是不管是門儀還是殿儀,都是在外朝的區域,卻是從來都沒有到達內宮之中。

此次他們突然被皇帝下旨召見,而且還是來到哪怕大人物都難以企及的區域,自然會多一些緊張。

“錢大人,你說陛下因何突然召見咱們兩個小小的郎中呢?”

徐鴻現在已經是一個十分成熟的官員,只是看到離內宮的區域越來越近,顯得心裡十分沒有底地詢問道。

雖然他跟錢森經過這些年的努力,已經成爲各個衙門的骨幹,但他們如今的官職品階不高,資歷太淺,卻是不明白皇帝因何召見他們。

要知道,即便高高在上的尚書亦很難享受被皇帝在寢宮召見的待遇,更別說他們兩個微不足道的郎中了。

唯一讓他感到安心的是,他爲官以來一直遵紀守法,特別他娶的娘子是個富婆,成親之初便已經讓他安心做個清官,所以皇帝不太可能是治他的罪。

至於旁邊的錢森雖然出身貧寒,但整個京城都知曉錢森是貨真價實的苦行僧,更是僅次於宋澄的京城清官。

“咱們作爲臣子豈可胡亂猜測陛下心意行事,只要內心坦蕩,便能榮辱不驚。盡忠職守,方纔臣子之道!”錢森那張清瘦的臉緊繃,秉行着自己的爲官之道。

徐鴻看到渾身正氣的錢森,卻是知道自己找錯了傾訴對象,只好老實地認錯。

在他們這屆進士中,雖然不乏古板的同年,但錢森是他見到性格最執拗的那個,亦是內心最堅定的那一位。

哪怕張遂恐怕都會關心一下自己的前程,但錢森彷彿是心無旁物般,一心都是紮在自己的事務上。

對皇帝更是毫無保留般地效忠,雖然他至今並沒有做出十分忠誠的事情,但私下的接觸都是將皇帝放在最高處。

若早期如此會讓人感覺到此人虛擬,但經過這幾年的相處,加上對方確確實實清廉而盡忠職守,那麼便是他內心最真實的反映。

不得不說,若自己是皇帝的話,恐怕亦會重用錢森這種臣子。

幹清宮,如畫般的冰雪四合大院。

現在時間已經來到正月初五,明日京城便要重新開始上衙了。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呆在溫暖如春的東暖閣中,雖然現在還是春節假期期間,但一些事情已經需要提前佈局了。

儘管他擁有遠超這個時代之人的眼界和智慧,但卻從來都不認爲不需要付出汗水,更不認爲躺着就能贏。

朱祐樘知道想要打贏這場貨幣戰爭,不僅需要正確的路線,而且還要有足夠的手段,更是不能半分鬆懈。

雖然現在已經可以開通印鈔機,但不能步大明寶鈔的後塵,如今既要花錢養小雞,但亦要能生金雞蛋的母雞。

以後世的中歐列車爲例,若放在這個時代開建只會亡國,但放在後世卻成爲取代海運的英明之舉。

早在年前,他便已經開始下令工部設計京津運河的方案,打造華夏第一條真正意義上收費的運河。

此次對大沽河不再侷限於簡單的河道連接,而是加大運河寬度和深度,從而能滿足天津和北京的運力需求。

雖然京津運河的投資預期高達二百萬兩,但以天津現在每年千萬兩級的貨值運輸量,既然以二十稅一進行徵收,頂多五年便能回本了。

儘管回本的週期相對時間要長,但既能爲未來增加財政收入,亦能緩解兩地運力緊張的問題,更是提高兩地的運輸效率,可謂是一舉多得。

朱祐樘看到工部此次提交的方案已經成熟,當即擬定由戶部分批次撥款兩百萬銀給工部,同時讓戶部準備擬定京津運河國債草案。

雖然現在子彈充足,但他還是想要做到精打細算,既要不斷打造一個個會生金雞蛋的工程,亦要將京城的百姓全都綁在自己戰車上。

“陛下,人已經帶到了!”劉瑾走了進來,顯得輕聲地提醒道。

朱祐樘知道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內部阻力,當即便揮手讓人將徐鴻和錢森領進來。

雖然他現在已經掌握大權,但同樣需要不斷培養人才,特別是忠於自己的人才,所以他一直關注中底層官員的表現。

徐鴻已經展露出軍事管理才能,不僅精通於兵法,而且擁有管理將領的能力。

錢森雖然十分低調,但擁有很高的數學天賦,十分難得的是能夠堅守本心,至今都不貪過一文錢。

正月的京城,難得迎來了一縷陽光,正落在東暖閣的窗戶上。

“臣兵部職方郎中徐鴻(戶部湖廣司郎中錢森)敬請聖安!”徐鴻和錢森一起進來,顯得規規矩矩地見禮道。

朱祐樘正翻閱南直隸方面的情報,顯得頭亦不擡地道:“朕安!起來吧,你們可知朕將你們叫來所爲何事?”“臣不敢妄測聖意!”徐鴻瞥了一眼錢森,便一起恭敬地道。

朱祐樘對這個回答還算滿意,但即刻拋出問題道:“兩位愛卿,可知朕當下最憂心何事?不許說不敢妄測聖意!”

這……

劉瑾看到朱祐樘將兩人的路堵死,不由得同情地望向這兩位官員。

“臣爲兵部職方郎中,最關注的是大明邊境之地!今大明一憂野人女真擾我東北府百姓,二憂RB一些大名對大明海商心存惡意,特別大友家敢惦記大明公主當真該除!”徐鴻心隨電轉,便結合自己的領域回答道。

朱祐樘自然是想要征討野人女真和大友家,但大明現在更重要是發展東北糧倉和尋回寶種,需要將填飽百姓肚子放在第一位。

今年並不是動野人女真的時候,畢竟東北府還處在發展階段,犯不着爲了不毛之地而亂了節奏,但RB的大友家確實要給點顏色。

至於搖擺不動的大內家,如果他能將他們家的大小姐送到自己龍牀上還好,不然同樣要向他們展示大明軍隊的硬實力。

朱祐樘並不打算向一個兵部郎中透露自己的意圖,便將目光落到臉容宛如利劍般的中年男子身上道:“錢森,你呢?”

“臣一直任職於戶職,亦是僅關注大明財政之事。今朝廷廢除銀本位制,防大明商品遭外夷洗劫,鑄弘治銀元、金幣爲經濟暢通,皆爲謀百世之良策。然江南諸多世家阻朝廷政令,臣以爲此乃陛下之大憂也!”錢森結合着自己的領域,便說出自己的猜測道。

朱祐樘很欣慰地看着這兩個人才,便輕輕點頭道:“你們其實說得都沒錯,只是不管是RB還是江南,想要成事都需要承擔一些風險。兩位愛卿,你們可做好爲朝廷效命的準備?”

“臣等爲陛下願赴湯蹈火!”徐鴻和錢森不帶猶豫般,當即鄭重地表態道。

朱祐樘端起旁邊的茶盞,顯得十分認真地道:“你們別答應得這般痛快,此次可是有性命之憂!”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擔君之憂,何懼哉,臣願爲陛下效死!”徐鴻心裡難免還是有些害怕,但還是謹記聖人教誨道。

“陛下,臣六歲喪父,家母守節,獨將吾養至成年。初而中舉,家母臨終之囑,言忠君報國,以君爲父,臣至今不敢忘。今得陛下欽點爲官,食君米祿,自當以身報君恩,豈能以禍福趨避之!”錢森彷彿就是在等待這一刻般,顯得目光坦蕩地道。

朱祐樘看着這兩個人,卻是表達自己的願望道:“你們倒是忠於朕,只是朕希望能替朕和天下萬民解憂的臣子,實幹方能真正興邦!”

“臣雖愚鈍,但願爲陛下之劍,指哪刺哪,爲陛下除奸,或憂解或臣亡!”錢森和徐鴻都做好了覺悟般,亦是進行表態道。

朱祐樘能夠感受到他們的忠心和做事的決心,便是重新回到正事上道:“剛剛得到消息,蘇州一名推官和松江同知都死於意外,你們對此事怎麼看?”

通常而言,朝廷官員在地方都像是土皇帝般的存在,但前提是不能觸碰地方官紳階層的核心利益。

商鞅觸犯秦國宗室貴族的利益被車裂而死,王安石變法觸動官紳階級的利益失敗,范仲淹三次遭貶。

只是這些是明面上的史實,因利益而死的人何止是小小的地方官員,即便建文帝的命運同樣跟他觸碰藩王的利益有關聯。

“陛下,臣不敢武斷,但江南官員近年意外頻頻,臣認爲此事有蹊蹺!”徐鴻已經不是昔日的愣頭青,當即說出自己的判斷道。

“何止是蹊蹺!定是有良臣欲舉其不法事,結果遭至滅口,臣請陛下派臣下江南!”錢森早已經關注江南,當即便戰意高昂地道。

朱祐樘其實亦不能肯定事情是意外還是謀害,便是輕輕地點頭道:“朕已派王閣老和尹閣老前往,只是他們兩位需要總攬全局,而廢除銀本位制和推行貨幣要從一府着手,所以朕想要將你們外放地方從旁協助!”

跟早前大開殺戒的施政方式不同,而今想要廢除銀本位制和推行新幣,更重要還是要遏制地主階層和引領民心。

他這位帝王其實相對於棋手,王越和尹直是滅殺官紳階層阻力的利器,而徐鴻和錢森下地方則是負責引領民心。

在這個時代,地方百姓不僅需要好的政策,其實亦需要真正關愛他們的好官。

“臣願爲陛下效死!”徐鴻和錢森意識到自己是皇帝的重要棋子,顯得十分激動地表態道。

朱祐樘的目光落到徐鴻身上,便是說出自己的安排道:“徐鴻,你出任杭州知府,助尹閣老推行朝廷政令!”

時至今日,他亦是越來越重視這幫出自弘治朝的官員。

這些人雖然擁有一些不足,年輕是缺點,亦是其優點。在官場呆久了,難免都會圓滑,反倒初生牛犢不怕虎,這纔是破局的關鍵。

其實任何時代都存在大大小小的圈子,而今這幫官場菜鳥往往沒有那麼深的利益瓜葛,所以他們其實是最合適的人選。

“臣領旨!”徐鴻沒想到竟然是如此重要地區的知府,當即規規矩矩地施禮道。

朱祐樘的目光落到錢森身上,亦是說出自己的安排道:“錢森,你出任松江知府兼管上海市舶提舉司,助王閣老推行朝廷政令!”

“臣領旨!”錢森知道真正報效皇帝的時代來臨,亦得有點激動地表態道。

朱祐樘看着最優秀的兩顆種子被派向東西,亦是認真地叮囑道:“朕知道你們都是棟樑之材,今將你們派往地方,一是希望你們造富於民,二是對你們的又一次考驗!若你們能造福一方,朕會嘉賞和重用,否則朕亦不念舊情。”

“臣定不負陛下所望!”徐鴻和錢森知道這是告誡和勉勵,亦是恭恭敬敬地表態道。

經過這些年的觀察,他們亦是知曉眼前這位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對文武百官更是採用獎罰分明的制度。

現在他們下到地方出任要職,如果做得好必定能夠步步高昇,但做得不好恐怕是註定回不了京城。

只是他們倒不緊張,畢竟他們原本就想要爲百姓做實事,如果做得不好自己都沒有臉重返朝堂了。

兩個人從幹清宮離開,踩着積雪心情十分激動。

雖然他們在京城六部同樣是在做事,但很多事情過於務虛,遠不如真真切切到地方做事更加的實在。

何況此次下地方出任知府,除了治理地方外,還承擔爲朝廷推廣政令的使命。上能忠君,下能愛民,這簡直是他們最理想的職位。

“錢大人,你此次到松江十分兇險,可要當心一些!”徐鴻心知錢森剛直,便是認真地告誡地道。

錢森感受到徐鴻的善意,亦是輕輕地點頭道:“你亦是如此,杭州府沒出事,這可能比松江府還要嚴重!”

“再如何危險,怎麼都比不上蘇州府吧?”徐鴻知道錢森說得在理,卻是故作輕鬆地調侃蘇州府道。

正說話間,迎面走來的竟然是順天府尹宋澄。

兩人亦是規規矩矩地向這些大明第一清官見禮,只是看到宋澄跟隨小黃門朝幹清宮的方向而去,卻是不明白皇帝因何要召見宋澄,莫非皇宮又出了案子不成?

第150章 帝有王炸,廷和命貴第3章 文臣不同意啊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301章 血洗愛新,大明向東第103章 文升扛旗,上四事疏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第238章 忠君的三千將士第341章 知恩圖報,如此清官?第469章 獨釣西湖,認知顛覆第360章 王煜應劫,越刀指程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213章 帝設新考,狀元武魁第445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94章 天意冥冥,誰生誰死?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177章 吏治大壞而清名在539.第537章 御用青天,宮廷水深第50章 官場的世態炎涼第242章 富裕後的財政預算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15章 鹽法蟲害,天子揮棍第267章 春雨知節,侯喝夢水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60章 蘇喜忠君,帝肋遇考第51章 意料之中的廷推第254章 帝問誰逆,忠民有言第182章 從馬廄走出的總督第200章 風起西南第204章 奸佞當除,民有恩票(補更)第109章 有聲金鈴,新元弘治第176章 王砍頭持刀入洪都城第466章 寧要半璧,帝揭傷疤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552章 神秘青年男子的身份第89章 改制乾清,瞪退瑾衆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202章 帝敲百官,牟斌言忠第214章 帝迎新婚,強龍出海536.第534章 才生新朝,齊奔海外第285章 利刃出鞘,一斬五連第126章 箭來第197章 奸黨?抄家(求月票求訂閱)第338章 君臣佳話,萬安有禮第305章 五倍不敵,王爲魚肉第337章 靈魂難觸,興盛不易。(加更,求月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375章 九族齊壽,公主有報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59章 京山風波6537.第535章 花開四海,乾清遇火第192章 斬盡魑魅魍魎第440章 血洗石見,百兩一石第207章 拒東宮婚,迎民間後第450章 帝下江南,步步是血(求保底月票)第319章 皇帝面臨無可奈何二事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392章 看到勝利曙光的襄城侯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262章 帝陷規矩,放榜終至第294章 相思之苦,早朝遇雷第555章 待其子孫與常人不同第398章 賢王和暴君的一次正面較量第345章 風波不止,內閣新貌第383章 兇飢曰蝗,衆臣爭“相”第356章 帝嗣由天,張秦常新第449章 九州易位,淚別故土(求保底月票)第127章 刺駕500.第498章 蒸汽機,出來吧!第333章 着眼田間,興衰在農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423章 不介意借人頭一用吧?第7章 帝崩第335章 首輔已老,國債有阻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195章 爆大雷了(求訂閱求月票)第160章 陳案不公,舊人當誅第215章 東海之城,紛爭在己第261章 有宮長樂,錦衣出手(月票2)第370章 兵部雙傑,侯陷絕境第209章 帝遣使擇,誰能爲後?527.第525章 血染王池,盒中乾坤第256章 以鐵爲契,帝陷兩難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382章 金礦之上的寶種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486.第484章 美洲冒險篇的真相一窺第317章 大明第一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