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狐狸露尾,奸黨在網

靖遠侯趙承慶的鐵拳猶如出膛的炮彈,帶着破風之音,狠狠地砸向劉吉的面門。

只聽得一聲悶響,劉吉的慘叫聲在奉天門前回蕩。他的身體猶如被巨錘擊中,踉蹡地後退好幾步,最後重心不穩摔倒在地。

鮮血從他的嘴鼻噴出,當即染紅了他的官服。他的兩顆老牙伴隨鮮血飛出,因靖遠侯的一拳力量過重,飛向後面官員的人羣中。

在看到兩顆老牙飛來的時候,那幫官員當即產生條件反射,亦或者是不想沾上劉吉的晦氣,紛紛避開。

兩顆老牙幾乎同時落地,一顆老牙上面有着一個大蛀洞,另一顆老牙帶着血。

在場的官員先是望了一眼被打落在地上的老牙,接着紛紛望向倒在地面上的劉吉,而後敬佩地望向行兇者靖遠侯。

此時此刻,周圍一片死寂。

後面不少官員此刻都驚呆了,他們不敢相信眼前所見的一切,靖遠侯趙承慶竟然公然毆打了當朝首輔劉吉,並將其門牙打掉。

只是想到劉吉的言論,還有劉吉明顯背叛了皇帝,看到他現在被揍得老牙橫飛的慘狀,心裡反倒十分地解氣。

前有王文,現有劉吉,這種奸相人人得而誅之。

“靖遠侯,你敢毆打本輔,你……你眼裡還有王法嗎?”劉吉躺在地上痛苦地捂着自己疼痛難忍的嘴,說話漏風地指責道。

“靖遠侯,你這是以下犯上!來人,將此惡侯拿下!”兵部左侍郎王繼亦是迅速抓住這個把柄,便大聲地命令道。

平遼伯鐵象山大步上前,揪起王繼的衣領便重拳怒罵一句:“你這個狗腿子也不是什麼好東西!”

來人宛如一道颶風,在王繼這個高個子老頭都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沙包大的拳頭宛如重炮擊出。

王繼的圓臉像是一個雞蛋,在一聲悶響後,王繼已經滿臉都是鮮血,嘴角吐出了兩顆老牙在拳頭離開時落下。

論治國的大道理和辯論的口才,這些武將和武勳自然是拍馬都趕不上。只是“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他們無疑更具實幹精神,擁有更強的動手能力。

劉吉這幾個人扶正興王明顯是要顛覆政權,他們作爲皇帝最忠心的臣子,如何還會對這些逆賊袖手旁觀。

至於皇帝是否會怪罪,在他們看來,此時不動手才應該怪罪問責。

兵科給事中蘭琦和通政使劉紀都沒來得及爲劉吉出頭,卻是突然感到一陣寒意從腳趾頭傳遍全身。

“揍死他們!”新任的工部侍郎劉柊禹等官員已經圍向剛剛支持興王監國的官員,顯得惡狠狠地喊道。

如果沒有當年景泰的前車之鑑,因皇子年幼由皇叔監國並無不妥,但後面的發展已經證明這條路是引狼入室。

且不論景泰帝在位期間好與壞,但在皇位的傳承上,景泰帝確確實實是奪了太宗一脈的皇位,甚至差點要不回來了。

劉吉等人現在竟然想要讓興王監國,簡直就等同於謀反,這是想要幫着興王從太宗一脈奪取皇位,他們作爲忠臣又怎麼能袖手旁觀。

一時間,奉天門前廣場亂成一團。

文武百官的喊叫聲、怒罵聲此起彼伏,有的官員拳打腳踢,有的官員將手中的笏板或袖中的奏摺作爲武器投擲。

劉紀的臉上滿是驚恐之色,想要盡全力揮舞着手中的笏板抵擋着越來越密集的攻擊,但這種戰五渣很快摔得七葷八素。

蘭琦的的髮髻散亂,烏紗帽不知去向,奮力揮舞着手臂試圖抵擋來自四面八方的攻擊,卻是被人從身後踹得摔得狗吃屎。

興王朱祐杬同樣不能倖免於難,一個結實的東西砸過來,當即砸得興王頭破血流。何爲忠心,自然是要將興王打殘。

至於那十幾個跟劉吉關係親近的師生或同黨,亦是遭到旁邊官員的毆打,發泄他們心裡的那一份怨氣。

奸臣,通通都該死!

鐵象山對躺在地上奄奄一息的王繼不感興趣,朝着劉吉走過去:“劉匹夫,此等大逆不道之言都敢說出口,當真是大明第一大奸!陛下尚在人間,今皇嫡長子在朝,誰再敢言監國,本伯第一個弄死他!”

說着,便是一副要殺人的架勢。

“平遼伯,您請息怒,千萬莫要動手啊!”戶部尚書何琮上前進行阻攔,顯得苦口婆心地勸道。

鐵象山的眉頭微蹙,卻是警惕地道:“何尚書,你是在爲這個奸相求情嗎?”

“非也!您是行伍出身,出手不分輕重,打死他便不好向陛下交代了!”何琮連連搖頭,當即表明自己的立場道。

“幾位侯爺、伯爺,此事還請莫壞規矩,他畢竟是當朝首輔,事情交由咱們文官自行解決吧!”正是這時,一個頗爲威嚴的聲音從後面響起道。

咦?

衆人聽到聲音紛紛扭頭望過去,有些官員亦是停止對蘭琦等人的狂踹,發現來人竟然是缺朝的吏部尚書李裕和兵部尚書劉宣。

兩個人雖然是尚書,但在朝堂的威望極高。

特別李裕自從被弘冶皇帝保下後,宛如皇帝心腹般的存在,幫着皇帝處理所有的人事問題,成爲皇帝最爲信任的臣子之一。

李裕和劉宣自然懂規矩,顯得恭恭敬敬地施禮:“臣等叩見皇后娘娘,拜見皇嫡長子,請恕臣來遲!”

此時此刻,殺紅眼的文武百官似乎這才意識到皇后和皇嫡長子的存在般,亦是紛紛將自己的氣焰收斂起來。

常有容此前並沒有經歷過早朝,倒沒有想到早朝會如此血腥。

只是想到這幫出手的官員終究是維護太宗一脈,心裡不僅不會因此而害怕,而且還有一種隱隱的解恨。

常有容看到自己的兒子開始鬧騰,便是淡淡地表態:“無妨!既然陛下已有安排,你們便在此處處理,本宮帶皇嫡長子回後宮了!”

陛下安排?

在聽到這個話的時候,不少官員頓時面面相覷,突然意識到今日的朝局竟然已經被那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所掌控。

“恭送皇后娘娘、皇嫡長子回宮!”李裕並沒有理會其他官員的詫異目光,而是率領文武百官規規矩矩地行禮道。

在場的官員心知大局已定,亦是紛紛恭送皇后,還有那一位大明王朝的未來儲君。

只是在場的官員都是聰明人,吏部尚書李裕和兵部尚書劉宣對皇嫡長子竟然沒有一絲驚訝,敢情人家早已經知曉一切。

劉吉在看到李裕和劉宣一起出現的時候,眼睛閃過一抹震驚。

興王朱祐杬終究還是一個少年郎,自然沒有太深的城府,顯得驚訝地脫口而出:“你們兩個沒事?”

在他們原本的計劃中,這兩位份量最重且忠心朱祐樘的重臣不僅不能出現在朝堂,甚至已經在準備後事了。

“興王,我們兩個因何會有事?”兵部尚書劉宣若有所思地望向被揍得滿臉是血的兵部左侍郎王繼,然後似笑非笑地望向朱祐杬。

李裕並沒有理會興王朱祐杬,而是扭頭望向被揍得狼狽躺在地上的劉吉:“劉閣老,你當真以爲我們沒有半點防備嗎?”

“兩位大人來得正好!今嫡長子年幼,而陛下又落水不知生死,本輔提議由興王監國。汝等深明大義,自當能理解老夫的苦心!”劉吉從地上爬起來,顯得正義凜然般地堅持立場道。

這……

在場的百官不由得面面相覷,這首輔的臉皮當真堪比城牆了。

“劉閣老,你的狐狸尾巴終於是露出來了啊!”兵部尚書劉宣看着劉吉至今都還想要掙扎,亦是輕輕地搖頭感慨道。

劉吉的眉頭蹙起,當即板起臉來:“李裕,你此話是何意?”

“劉吉,你不會真以爲自己一點痕跡都不露吧?”李裕看着這位曾經頗爲尊敬的首輔,卻是認真地詢問道。

雖然他亦是沒有想到背叛皇帝的人竟然是這位首輔,但這些年京城所發生的種種怪事,他們又怎麼可能真的一點蛛絲馬跡都查不到呢?

劉吉自以爲所有計劃十分周密,顯得不動聲色地道:“李尚書,你這話是何意?老夫露了什麼痕跡?”

“朱驥能夠提前知曉消息逃跑,此事其實是你通風報信吧?”李裕看到他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便淡淡地說道。

在場的官員雖然已經斷定劉吉是奸臣,但一些內情自然不知曉,而今聽到劉吉跟朱驥有關聯,亦是紛紛扭頭望向劉吉。

劉吉自持身份尊貴,抹掉鼻樑上的那道鮮血:“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淑貴妃之死,其實是你在背後進行策劃的吧?”李裕已經看清眼前的劉吉,又是拋出一個罪名道。

咦?

工部侍郎劉柊禹等官員當即聯想到早前的天機“帝嗣劫,逢二後,張似秦,常從新”,若是那個天機爲真,那麼他們除掉淑妃張玉嬌,那麼皇位便屬於興王朱祐杬。

卻是誰都沒有想到,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竟然是出自當朝首輔劉吉之手,當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劉吉沒有想到對方已經挖得這麼深,但自以爲做得天衣無縫:“李尚書,你休要血口噴人!若無實據,你便是污衊本輔,可知該當何罪?”

“你放心,此次必定會讓你死得明明白白,亦會將你的所有罪行公之於衆!”兵部尚書劉宣看到劉吉還如此猖狂,亦是拍了拍手掌。

此時,王相帶着幾名錦衣衛押着一個人從午門那邊走了過來。

在來到近處的時候,這個披頭散髮的中年男子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而在場的文武百官當即騷動起來。

“啊?這是朱驥?”

“朱驥終於被抓了!”

“通緝了這麼久,此人究竟藏在哪裡?”

……

在場的官員看到被押過來的中年男子竟然是朱驥,看着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臉孔,不由得議論紛紛地道。

朱驥此刻低着頭,而今被押到奉天門前廣場併成爲文武百官的焦點,心裡顯得十分的複雜。

他曾經是高高在上的錦衣衛指揮使,但跟劉吉走得太近了,而王越偏偏是人人罵打,所以亦是暗地裡幫助劉吉除掉王越。

以錦衣衛強大的能量想要僞裝一起舞弊案並非難事,但偏偏事情還是出了差錯,最終被皇帝所知悉。

雖然有馬恕和楊漢在前面擋着,但朝廷還是順藤摸瓜查到自己的身上。爲了保證自己的命,而劉吉爲了保住秘密,最終接受劉吉的安排藏在劉吉的住處。

借今年朱祐樘南巡的時機,他亦是選擇改名換姓前往江南參與行刺計劃,卻不想竟然被一個守城卒撞破了他們的身份。

朱驥時隔多年再度出現在這裡,卻是知曉這將會是最後一次,而接下來便是接受他的真正審判,甚至是要株連九族。

不……

劉吉看到朱驥出現的時候,臉色蒼白,眼神中充滿了恐懼和憤怒。

李裕看到朱驥被押到了這裡,亦是冷冷地望向劉吉:“你將朱驥和孫交的兩個兒子都藏在你住處,這是咱們都想不到的!只是天網恢恢,他們這些均已被擒獲,一切事情早已經水落石出!”

朱驥的臉明顯削瘦不少,此刻亦是頗爲複雜地望向劉吉。

“我是當朝首輔,誰敢動老夫!”劉吉知道朱驥已經招供,便是亮出自己的身份道。

李裕對這個舉動並不意外,卻是望向一直站在上面的御馬監掌印太監韋眷。

韋眷已經早有準備,便從袖中取出一道明黃的聖旨:“劉閣老,接旨吧!”

劉吉看到韋眷亮出來的聖旨,終於知道不是他在這裡露出馬腳,敢情皇帝早已經懷疑了他,甚至早已經知曉他纔是幕後主使。

一念至此,他頓時感到一陣透心的寒意,這是不滿意僅僅誅殺他一人,而是想要誅他的全族和同黨。

劉吉在被免除官職後,亦是被刑部尚書劉忠將人押回了刑部大牢。

沒過幾天,江南那邊有消息傳回來。

弘治皇帝回到揚州後,便選擇在揚州休整,計劃在揚州過完春節再啓程返回京城。之所以突然中斷聯繫,這其實是朱祐樘的刻意爲之,爲的正是清洗京城最後的逆賊。

弘治五年的冬天仍舊十分寒冷,但隨着一種蜂窩煤的不斷推廣和普及,越來越多的百姓能夠剩餘更多的柴火給自己取暖。

其實八千萬百姓所要的並不多,只要能夠吃飽穿暖即可。

第308章 小驚喜497.第495章 另闢蹊徑的大明軍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07章 血濺刑臺,帝聞噩耗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502.第500章 萬國的使臣迎來了反哺時刻第146章 有殿養心,實幹興邦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416章 皇帝向紙醉金迷的江南打出了王炸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231章 皇帝大婚第397章 最終還是想要賭一把啊!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170章 朕被演了嗎?(求月票)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77章 案情撲朔,工部擇才第281章 民不得生,帝祭重典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304章 風捲楓嶽,王臣惶惶530.第528章 神君上民,西夷爲末第119章 弘治元年第一場血(求月票)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249章 水落石出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402章 悔之不及和第二方案第477章 弘治六年的全新藍圖第340章 王越出擊,官滑如油第189章 該誕生的終究還是誕生了!第387章 京城的米價正在飛第459章 運河暗雷,帝迷姑蘇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101章 舊事西廠,助越懲貪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226章 誰掌乾坤,勤勞致富第145章 有禮耕藉,帝播新種第349章 國債無名,宋澄有憂498.第496章 白象暴死,明旗飄揚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547.第545章 明出青黴,帝國有疾。第59章 京山風波6第424章 江南贏了?連朱祐樘都坐不住!第432章 江南奪寶,帝爲小兒第201章 湖廣非明,狠人汪直第260章 一招制敵,帝國起航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111章 夜有巨銀,之清通天。第280章 荒政三策,民聲訴天第212章 武勳遇雨,武舉朝陽第476章 五百萬兩的真正意圖521.第519章 誰是那個背後捅刀之人?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347章 滑官難治,何破國危?第7章 帝崩第268章 察院新觀,越說正奇。第330章 帝欲取金,風浪有阻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549.第547章 大王亮牌,禍降於世第255章 青天落刀,侯爺後盾(月票1)第400章 最終還是要同胞承擔所有?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363章 帝生兩憂,明遠出航(求保底月票)第45章 爾雅訓人,忠坤受教第321章 出來混總要還?第395章 皇帝看上的女人遇阻?第70章 餘波2第199章 取勝的鑰匙第266章 兇案落錘,暗處謀畢第453章 相思難醫,帝治頑疾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557章 明版西部大開發522.第520章 我是大明王朝的一員第241章 遲到的正義第108章 外有神盾,內有書堂503.第501章 美洲新總督遇上天崩開局第269章 能臣歸位,線生禍端第388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聯盟第40章 美人迎歸,君問何人第188章 帝曰:一切以國家利益爲先第86章 科道營救,王相獨支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378章 陰盛陽衰,重傷垂死第246章 弘治二年的春節第162章 雙管齊下,再現雪楓第404章 一年八億兩白銀要到手了?第428章 商賈之門今非昔比你敢強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