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第536章 火起大明,棍落內外

晨光初照,金色的陽光灑落在紫禁城的紅牆黃瓦上,熠熠生輝。

今日的朝會不同以往,文武百官跟隨尹直和王越來到奉天門廣場的時候,前面的兩位大佬並沒有停留,而是繼續朝着前面的宮道繼續走去。

“這是怎麼回事?”

“咱們早朝地點改了?”

“別問,咱們跟着走就是了!”

……

一衆官員看到前面的大佬繼續朝前面而去,不由得面面相覷起來,但資歷深的官員顯得十分淡定地道。

他們沿着這一條長長的宮道,連續穿過了三座大殿後,終於來到了一處開闊地帶。

文武百官們知道自己已經進入核心區域,當即整理朝服,調整着笏板,準備以最好的面貌接受即將從幹清宮出現的皇帝。

正當他們尋得位置站好,眼前的景象讓他們驚愕不已。

焦黑的門框,殘破的匾額,還有空氣中瀰漫的煙味,都在無聲地訴說着這裡最近發生了一場小型火災。

“幹清門這是……”

“燒了,是誰放的火?”

“莫非這是雷火所爲?”

……

文武百官看到眼前被燒的幹清門,臉上紛紛露出驚訝的表情,心裡亦是開始進行各種猜測。

其實大火原因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天災,一種是人禍。

“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一位年老的官員顫抖着聲音問道,臉上寫滿了擔憂與不解。

光祿寺卿李貳禮看着前面的重臣都沒有說話,顯得若有所思地輕聲猜測道:“難道是上蒼示警?”。

“近些天的天空一直放睛,且清寧宮同樣失火,何來的上蒼示警一說?”內閣閣臣賈俊聽到了有關上蒼示警的言論,當即寒着臉反問道。

如果此次是雷火引起的幹清門火災,那麼確實可以解釋爲天子失德,而朱祐樘恐怕是要老老實實修德了。

只是這場火災並不是雷火所致,而是一場人爲的火災。

“什麼?不是雷火?”

“若真是雷火,又豈會如此湊巧燒了皇帝和太皇太后的寢宮?”

“查,此次必須要徹查,務必要將意圖謀害陛下的逆徒揪出來!”

……

在得知這場火竟然是人爲後,在場的文武百官大爲震怒,終於意識到這個事情甚至比雷火焚門還要嚴重,亦是紛紛表明自己的立場。

更爲關鍵的是,一旦弘治皇帝有什麼不測,那麼將是大明王朝最大的災難。

雖然現在大明王朝蒸蒸日上,但這一切離不開那位中心人物,正是華夏千年難得一見的雄主朱祐樘。

一旦朱祐樘有什麼三長兩短,雖然現在太子朱厚燁已經七歲,亦有諸多重臣在世,但發展的勢頭必定動盪。

國內如火如荼的基建將很難繼續下去,畢竟沒有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坐鎮,且不說朝廷還會不會搞大基建。

大明的貨幣和國債很大程度依賴於弘治皇帝的威望,沒有弘治皇帝的朝廷很難贏得國民的信任,而國債必定不會再出現搶購潮,而財政體系都將受到衝擊。

另一方面,海外的擴張必定是戛然而止。

以史爲鑑,這是歷朝歷代的統治階層最爲喜歡做的事情。

從防宗親到防外戚再到防宦官等,到了本朝連宰相都廢除了,而今弘治皇帝的海外擴張政策其實採用了唐朝的藩鎮割據方式。

東海總督府和琉球總督府還好,畢竟兩個地方離大明十分的近,很多重要事情還得交由朝廷批示。

只是美洲大陸跟大明隔着太平洋,往返一趟不僅耗時要一年,更是受洋流和風向的制約,所以他們擁有很強的自治權。

即便是相同的制度,有的皇帝可以虎視天下,但有的皇帝只能出現八王之亂,亦或者像太宗那般打着靖難的旗號奪取皇位。

現在汪直、鄭永、韓牛、徐世英和王震東五大總督幾乎等同於藩鎮,只是朱祐樘敢用這些人,但七歲的朱厚燁恐怕是要收權了。

一旦海外的總督府失去朝廷的支持,那麼他們又憑什麼能夠稱霸四海,讓大明的旗幟插遍全世界呢?

“可恨!”

“如此大逆之道,人人得而誅之!”

“皇宮藏着如此邪祟,絕對不可留!”

……

兵部尚書劉宣等重臣深知弘治不能出現任何意外,亦是咬牙切齒地表明態度道。

大明王朝真正的掌舵人一直都是皇帝,哪怕當年的王振竊取大權,其實權力都是受到種種的約束,唯有皇帝才能排除一切阻力。

現在的弘治皇帝是千年難遇的明君,亦是正在帶領他們開創全新的盛世,所以弘治的安危已經關係到大明的興衰。

正是如此,這把火不僅僅是要燒當今皇帝,而是要燒掉蒸蒸日上的大明帝國,一個將成爲世界霸主的超級王朝。

一縷朝陽灑落在幹清門的金碧輝煌的琉璃瓦上,閃爍着耀眼的光輝。

身穿龍袍的朱祐樘出現在幹清門前,奏樂響起,跟一貫早朝的儀式相同。

文武百官雖然知曉這種程度的火災危及不到皇帝,但看到弘治皇帝安然無恙,懸着的心亦是紛紛放了下來。

在山呼萬歲的聲音中,已經奔三的朱祐樘坐到龍椅之上。

他的目光在衆臣子間掃過,那是一種深邃而又堅毅的眼神,讓人不敢與之對視。在位已經足足十二年,而今朝堂從上到下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人,像最初提拔的劉忠和陳坤已經官拜尚書。

現在滿朝文武重臣都是真正務實的官員,他們亦是樂意於跟自己一起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王朝。

只是這一場火災,讓他亦是不得不重新審視這滿朝的文武大臣。

當年的首輔劉吉,又有誰能想到自己斬的人中有他的初戀和兒子,結果竟然是一個包藏禍心的逆臣!

在場的文武重臣感受到那雙犀利的目光,此時周圍的空氣都凝固了,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他的發言。

老成持重的王越亦是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緊張,雖然他由始至終都是忠心耿耿,但帝王的猜忌亦是忠臣的難關。

現在這一場火,雖然是發生在宮內,但難保會波及宮外。

自古以來,皇宮亦是存在着種種陰謀,且不說英宗的奪門之舉,即便是憲宗的去世都存在着一點蹊蹺。

此次出現如此惡劣的事件,註定將要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朱祐樘終於緩緩開口,聲音深沉而有力:“諸位愛卿,朕今日在此召開朝會,便是讓大家好好瞧一瞧幹清門!朕御極一十有二年矣,敬天修身,愛民如子,與諸卿共創萬世基業。然,今有人火燒乾清宮,此乃何故?”

“臣爲內閣首輔,然陛下此番遇危,實有愧陛下隆恩!此火若非宮內,便自宮外而來,臣爲百官之首,今請辭官歸田以贖治下無方之罪!”尹直是文武百官的領袖,當即主動請辭道。

雖然他跟這起縱火案沒有半點關聯,只是正如他所說那般,這火如果不是來自宮內,那麼亦是宮外的人唆使。

他作爲內閣首輔統率百官,除了自身存在重大的嫌疑外,亦是需要承擔治下無方的責任。

農業部劉忠等官員看着尹直如此表態,卻是知曉這亦算是一個表率,便是他們同樣需要上疏請辭來向皇帝表忠心。

天下都是利字當頭,如果他們能夠在這個時候向皇帝請辭,表達對功名利祿的不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洗清自己的嫌疑。

朱祐樘知道自己所創建的決策模式是有益於重臣,這些人想要謀害自己的可能性很小,特別首輔這個位置幾乎是不可能。

一旦遇到少帝,那麼老首輔通常是首當其衝,而尹直很難繼續在首輔的位置繼續呆着,亦或者根本呆不長。

至於其他的非重臣的官員,既然他們都不在覈心的政治圈子裡面,跟行刺皇帝相比,想方設法往上爬的風險明顯更低,而且更容易有所收穫。

朱祐樘心裡微微一動,畢竟自己在登基之初便已經斬斷宮裡和宮外的聯繫,卻是知曉問題可能真的僅僅出在宮內:“朕跟諸位愛卿共商此事,並不是要你們辭官,而是希望有一個解決的方案!尹閣老,你爲大明的重臣,今朕遇危,正是要汝等盡忠之時,你作爲百官之首是這麼報孝朕的嗎?”

“臣知罪!臣懇求即刻徹查此案!若非如此,臣等難以安寢,大明盛世亦是不可期也!”尹直當即認錯,亦是提出解決的方案道。

“陛下,請將此案交由臣調查,臣定會查個水落石出!”刑部尚書宋澄面無表情地站出來,主動請纓地道。

王越等重臣看到宋澄站出來,亦是紛紛覺得案子交給宋澄十分妥當。

宋澄在無數的案件中,早已經證明他的斷案能力。若是將案子交給宋澄,即便不能查個水落石出,亦能列出幾個重大嫌疑人。

朱祐樘看到宋澄主動請纓,亦是十分痛快地道:“宋愛卿,朕給你三日時間,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臣遵旨!”宋澄顯得十分認真地道。

“紫禁城人員多而雜,然宮中的門庭多廣。臣請於西苑修一座寢宮,陛下可隨時遷居,而臣等亦可心安!”工部尚書陳坤跪下來,亦是提出自己的見解。

“此策妥當!”

“請陛下於西苑修寢宮!”

“寢宮有二,臥有二榻,臣等可安!”

……

跟以往朝代反對皇帝修宮殿不同,而今大明的財力雄厚,又關乎大明皇帝的安危,尹直等重臣紛紛表態道。

朱祐樘將手擡起,卻是輕輕地搖頭:“即便西苑修寢宮,亦不能因避禍之故。幹清宮乃朕之居所,又跟皇后、貴妃和皇子同住,若此處不安,非處能安?”

這……

陳坤等官員語噎,發現還真是這個道理。

若是僅僅因爲一場火便疑神疑鬼,那麼纔是大問題。當今皇后是一位賢后,將整個後宮打理得井井有條,而各個貴妃和皇帝都十分恩愛。

此次的縱火恐怕是有人趁虛而入,僅僅燒了兩根柱子,還真不需要成爲驚弓之鳥。

朱祐樘相信自己的女人,於是十分果決地道:“朕的皇宮交由宋卿調查,然宮外之地交給萬卿調查,汝等可有異議?”

啊?

戶部尚書何琮等官員發現火燒到自己身上,嘴巴不由地張得大大的。

敢情皇帝的真正主意是在這裡,雖然未必會懷疑到他們身上,但亦是趁機由都察院來將他們好好查一番。

只是這個事情又能怪得了誰,這場可不是普通的火。

別說只是讓都察院將他們好好調查一番,哪怕讓錦衣衛將他們帶到北鎮撫司逐個審問,亦是十分合理的事情。

都察院左都御史萬冀已經得到任命,一直在默默地觀察着在場官員的反應,卻是不放過一點蛛絲馬跡。

他們萬家雖然是興於自己老爹萬安,但老爹能夠如此風光卻是離不開成化皇帝和弘治皇帝兩代帝王的恩寵,特別弘治皇帝更是讓自己老爹煥發的政途煥發第二春。

他們萬家原本要沒落,亦是弘治皇帝不計外界的抨擊,而是將他提拔到都察院左都御史的重要崗位上。

不管是爲了替萬安報答弘治的知遇之恩,還是自己報答弘治的隆恩,亦或者是爲了自己的前途,他都需要做皇帝手裡最鋒利的刀。

雖然他不認爲有重臣敢策劃謀害皇帝,但有了幹清宮這把火,那麼他所掌握的都察院可以名正言順地深入調查這幫重臣。

完全可以想到,此次自己深入調查後,必定有個別僞君子被挖出來,而這個朝堂將會變得更加的團結。

“陛下聖明,臣等並無異議!”內閣首輔尹直等重臣面對皇帝的安排,亦是規規矩矩地拱手道。

朱祐樘看到事情已經拿出方案,這才大手一揮道:“既然如此,那麼事情便這麼定了!開始早朝吧!”

有了剛剛的風波,在場的文武百官多多少少受到影響,接下來的早朝確實是流於形式了。由於沒有太重要的事,很多人都已經開始猜測這把火是誰放的?

第478章 帝國的鉅艦正在啓動第297章 禍從口出,以血忠君第295章 雷擊逆臣,帝國遇劫第115章 天意弄人第80章 光明有底,王越難斬第66章 陛下,臣沒教啊!第83章 帝指懷恩,臣有異心第96章 天命楚王,硬剛尚方?第124章 武勳暗涌,神盾初威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472章 尿如飛瀑,滿朝皆震(求月票)第410章 不作死或許真的不會死!第366章 民情似火,公主如水第250章 抽絲剝繭(補更)第181章 最高決策會議定策遼東第243章 論政的嚴重後果第191章 血珠現世災難生第30章 人生如棋,掌局者贏第127章 刺駕第65章 武勳點火,帝防奪門490.第488章 大明海商的崛起記第223章 北妃教騎,帝推實政529.第527章 天下海明,後宮憎狐!第74章 餘波6第55章 京山風波2(求月票)第17章 外朝內廷,忠奸難辯第314章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第190章 科技興邦493.第491章 向西五百里第76章 繩套頸時,終是鼠輩第18章 帝有謀略,潤物無聲第448章 運籌帷幄,吾言即鐵第413章 好好講有人好像聽不進去啊第117章 諫臣解日食488.第486章 西方社會對東方財富的執念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309章 缺錢的財政會議第230章 百家刊明,鎮南檄文第72章 餘波4第225章 好火逢直,狠人治夏第92章 踐行共謀,宋澄負恩第311章 熙熙攘攘的京城第315章 日不落帝國的第一步第558章 黃金盆地和海外糧倉第354章 尹直言蠢,旨落遠臣第222章 棉事有困,幼英欲貴第371章 底牌盡出,陰盛陽衰。第384章 存天道滅人慾?第374章 血戰到底,壽宴興輝第289章 王炸兄弟,血流四月第95章 荊楚美人,兵不厭詐第73章 餘波5第105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第270章 帝欲同享,殿試減三第7章 帝崩第463章 天子贈禮,南巡終點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第208章 帝之一怒,修二字書第344章 百戰缺錢,青黴初芽第390章 弘治要開啓貨幣戰爭第323章 新老交替,海金誰主?第113章 死了就會變強?第247章 開年第一聲雷第322章 化作春泥更護花第166章 謝天謝地,嚴刑峻法(求月票)第153章 五國來使,帝寵朝鮮第288章 分配不公,罪在烹魚?第171章 朝堂的爭鬥要蔓延了496.第494章 出乎意料的印度洋總督人選第456章 瘋狂知府,帝使問罪第302章 帝謀長遠,黑暗歸滿第437章 步步爲營,內賊難防第167章 大風起兮,興益之宗533.第531章 新科涌才,殿題難答520.第518章 這個王朝的山寨味有點重第57章 京山風波4第554章 深宅大院多齷齪事第69章 餘波1第299章 王越行正,脫羅計奇第419章 皇帝這是要轟炸江南吧?(求月票)第140章 收網行動2第229章 刀兵不止,斬破虛妄第198章 翦除大明王朝身上最大的毒瘤第140章 收網行動2524.第522章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第324章 八月南洋,取金不易506.第504章 順大明者昌,逆大明者第429章 一場失敗仿越計劃第339章 喬新有名,帝悲失臂(加更求月票)第28章 狼人君主,以退爲進第129章 禍從天降第251章 帝之一言,毛骨悚然第559章 弘治十六年的漂亮一斬!第441章 大內遇火,寄情江南第436章 女子有符,滅門有即516.第514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138章 案情有詐,從貴甘犬494.第492章 邁向四萬萬人的超級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