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

月的風,很輕柔。

搖曳軍帳外的那棵小樹,嫩綠的葉子,發出沙沙的聲響。

春夜,瀰漫着醉人的芬芳。皎月高懸於夜幕之上,更讓這夜色,增添了許多亮麗。

然而袁紹的心,卻在往下沉。

春意濃濃,但他沒有心情去欣賞。滿腦子都是成皋外那血肉橫飛的場面,至今扔記得,在退回河內時,在河水畔頓足捶胸的景象。董家,真的已經成就了氣候。

現如今,袁紹駐軍於城下,彷徨不已。

該何去何從?是向朝廷臣服,還是……不,讓我向一個鄙夫稱臣,我絕做不到。

可是,不稱臣,又該如何是好?

薰卓突然亮出了傳國玉璽,向天下人昭示,這漢室的正統,就是在現在的陽,就是那個小皇帝劉協。如果說,此前諸侯還能信誓旦旦,那麼現在,代表着漢室運數的玉璽出現,令所有人息聲。就連韓馥,態度也似乎在今日裡變得有些曖昧。

薰卓這一招,可說是狠辣至極。

一夜之間,諸侯從英雄成了反賊,一個個惶惶然,不知所措。

公孫瓚已經回漁陽了,城如今只剩下了袁紹和韓馥兩支人馬,使得形式有些複雜。

最近幾日,袁紹軍的糧草供應明顯有點拖沓。

向韓馥詢問的時候,韓馥也都是支支吾吾,看意思好像是有些不太情願。

沒有了糧草。袁紹軍又該如何?

想到這裡,袁紹就覺得心煩意亂。他決定明天要問個清楚,韓馥究竟是什麼意思?

帳簾一挑,劉備和田豐押着一人走了進來。

“玄德,元皓,這麼晚了怎麼還沒有休息?”

田豐拱手道:“主公。大事不好了!”

“何事驚慌?”

劉備把捆着地人一把推倒在地上,“袁公,剛纔備巡視周遭,不想發現此人鬼鬼樂樂。一見到,這個人扭頭就跑。幸虧備反應快,險些就被這人跑了。從他身上,搜到了一封信。剛纔元皓先生審問了此人,卻發現此人是韓冀州府中的家人。”

說着話。劉備把一封信擺在了袁紹的桌案上。

見袁紹看信,田豐道:“主公,據此人交代,韓冀州府上前些日子曾有陽使者秘密拜訪。二人密談了許久,無人知道內容。只是看這信的內容,只怕韓冀州他……”

信,是寫給董卓。

內容也很簡單,很隱晦,只說他已經準備好,不日將會有驚喜奉上。

袁紹看罷信。心裡更感到了一絲壓抑。

看着那送信的人,袁紹沉聲道:“不知道韓冀州所說的驚喜,又是什麼呢?”

“小人不知,小人確實不知。老爺只是要小人把信送往陽,但說地是什麼,小人真的不知道。老爺說。要秘密送去陽,不能被袁大人發現,還請袁大人饒命啊。”

袁紹不理那人,向劉備和田豐看去。

“如此看來,韓馥只怕是已經投靠董賊了!”

劉備點頭,可這心裡卻是在哀嘆:其實我也想投靠,可是……若非薰俷,我何必做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

但嘴巴上卻說:“韓冀州已經對袁公動了殺機。袁公不可不防。”

田豐命人把那信使拖走,在一旁坐下來,沉吟片刻後說:“玄德說的沒錯,主公當儘早想出對策。”

袁紹苦笑:“我有何對策?韓馥控制着我大軍的糧草。原先是十天一供,如今卻是按天發放。我這命脈被他攥着,就算是有心撤走,恐怕也無法支持到渤海啊。”

田豐一笑,“主公爲何要撤走?”

袁紹眼睛一亮,“元皓何以教我?”

田豐說:“大丈夫縱橫天下,爲何要依靠他人送糧爲食?冀州錢糧廣盛,主公何不取之?”

袁紹忙問道:“但不知如何取之?”

“韓馥遲遲沒有動手,當是擔心主公麾下猛士衆多,故而有些猶豫。想必他還不知道,我們已經看出了他的心思。主公明日可設宴邀請韓馥,他爲不使主公起疑心,一定會來赴宴。宴席之中,主公可摔杯爲號,到時只要高覽率甲士一擁而上,將韓馥斬殺。到時候,主公可以韓馥違背盟約之名,就能把冀州掌握在手中。”

劉備忍不住讚道:“元皓先生此計甚高明。”

但他猶豫了一下之後,忍不住又道:“韓冀州麾下文有沮授,武有關純耿武二人,怕是不會輕易就範吧。”

很少有的,田豐讚賞的看了劉備一眼。

這一隻耳雖說奸猾,不過這句話倒是說到了點子上。

當下笑道:“沮授雖效力於韓馥,但未用真心。否則,若他出謀劃策,我等早已經死無葬身之地。主公,以我看,沮授只怕是心向主公您,何不派人遊說招攬呢?”

“哦?何人可擔當此任?”

田豐想了想說:“逢紀素有詭辯之名,又

有交往,何不請他出面,試探一二?”

袁紹連連點頭,“就依元皓所言。”

“至於關純耿武,雖爲忠貞之士,卻不過是莽夫而已,不足爲慮。宴請韓馥之時,可請玄德出面,到時候帳中亂起,憑玄德兄弟,定能斬了那關純耿武地人頭。”

袁紹站起來,走到田豐面前,深施一禮。

“若非元皓,我險些沒命!”

當下把事情委託給田豐劉備二人。

劉備走出大帳,正要離開時,卻被田豐叫住。

“玄德,你既然已經爲主公效力,理應盡心竭力纔是,萬不可有其他地念頭。”

田豐說話。素來直爽。

劉備聞聽,心裡不由的一咯噔。

“元皓先生這話是什麼意思?”

“你明白,我也清楚……玄德,你我同在主公帳下,還請牢記我今日的話語,否則……”

田豐沒有說完。轉身離去。

劉備看着田豐的背影,心中感到無比的悲苦。

前些日子,他見到了公孫瓚。原本想要和公孫瓚交談一番,哪知道他剛上前,公孫瓚就扭過臉,好像根本不認識他一樣。昔日同窗,今後只怕再也難以如從前一般。

若說劉備不盡心,那是有點冤枉了他。

他現在唯有依靠袁紹纔能有出頭之日。怎能不盡心?可在內心的深處,劉備卻隱隱有一種感覺。他不能這樣子下去。跟着袁紹越久,對這個人就越瞭解,只怕是難成大事。可不靠袁紹,他又能依靠什麼人呢?每每想到這些,心裡面就絞痛不已。

回到軍帳中,劉備坐在椅子上,越想就越覺得憋屈。

關羽文丑這時候正好陪伴着許攸走進來,看到劉備在那裡呆坐,都不禁有些好奇。

“玄德。爲何如此模樣?”

這不問還好,一問之下,劉備終於忍不住了,放聲大哭起來。

“子遠,我只怕命不久矣。”

關公聞聽,驚怒道:“難道有人要謀害兄長?”

許攸也覺得奇怪。“玄德,你這話……從何說起呢?”

“元皓不容於我,若這樣下去,我遲早必死。”

當下,把田豐地話,重複了一邊,而後拉着許攸的手說,“子遠。劉備自郡起家,歷經太平道之亂。他人都享有榮華富貴,爲何備卻如此命苦?盧師不容於我,如今連元皓先生也不容與我……子遠。以後你還是不要和我這不詳之人走的太近,以免受到牽連。”

若說袁紹最早地幕僚,有六個人。

除了何顒之外,許攸跟隨袁紹的時間最長,也是最早,袁紹帳下能與他相比的,唯有逢紀一人而已。

可是自田豐加入之後,許攸明顯的感到自己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

論才能,他比不得田豐,這一點他承認。

但這並不代表着,許攸就甘心居於田豐之下。

聞聽劉備這番話,不由得也生出了兔死狐悲地感受。

“玄德放心,有許攸一日,斷不會讓玄德受那田豐地委屈。”

殊不知這話出口之後,劉備的眼中,卻露出了一抹極爲複雜的表情,但隨即就被那淚光所遮掩。

老夫人將要來陽了!

這對於董俷而言,無疑是一個值得興奮的好消息。

老夫人爲什麼突然要來陽呢?其實原因並不是很複雜。董夫人過世之後,老夫人在牧場時常感到寂寞。

男人們都在外面忙事業,可是這家裡卻越發的冷清起來。

除了董媛還在身邊,親人們都遠離了家園。年紀大了,老夫人總是希望能和家人在一起。特別是希望薰俷能在身邊。所以在薰媛的勸說之下,老夫人終於下定決心,離開臨洮,前來陽。

把牧場中的事情,都交給了牛輔。

其實,牧場如今也沒什麼事情了……

早先的家業,早已經被搬遷到了張掖。原本還有些戰馬,但也在一年前,送給了董卓以充當軍馬。

不過,即便是如此,家大業大,想要一下子都搬過來,也是不太可能。

而出乎董俷意料之外地是,第一批抵達陽地人,居然是華佗和馬真所率領的醫護營。

原因嘛,卻是源自於濟慈的一封信。

華佗一到陽,就找上了董俷。

表情非常地嚴肅,沉聲道:“吳忠侯,老朽漂泊半生,唯有一個學生就是濟慈,老朽視之若親生。”

那模樣,讓董俷嚇了一跳。

“先生這是什麼意思?”

“聽聞吳忠侯麾下,有一小將,名爲董鐵?”

薰俷點頭,“正是,那是我四名親衛統領之一,不知先生爲何提起他來?”

“小慈與董鐵情投意合。所以想……”

薰鐵……濟慈……

薰俷聞聽之後,可當真是吃驚不小。薰鐵地傷勢已經全好了

裡跟着董俷,也沒聽他說這件事啊?

亦或者是濟慈一相情願嗎?

華佗說:“吳忠侯不必猜疑,實際上是那董鐵,總覺得出身卑微。有些配不上小慈。二人雖然親近,卻始終不敢表露真情。故而小慈寫信,求我向吳忠侯說上一說,看能否給董鐵一個身份。”

薰俷笑了,“這有何難?我早已經接觸了小鐵的奴籍,何來卑微一說?不過先生不說,我還真地忽視了此事。別人都有了封賞,小鐵隨我這麼多年。至今還是白身,實在是有些不應該……這樣吧,我馬上就下令,命小鐵爲我門下督,算是有個出身。他日等他建功立業,我再行封賞。”

華佗聞聽,喜不自禁。

“如此,老朽就多謝吳忠侯。”

說完,他起身道:“另外,老朽今日前來。還有一件事情。”

“不知先生何事?”

“我擬在小慈婚禮之後,向吳忠侯請辭……別誤會,這些年來,我在軍中所獲頗豐。加之醫護營如今穩定下來,老朽再呆下去,意義不大。我擬去武陵。找張機切磋,將這些年的心得著錄成書,以流傳後世。醫護營有馬真,若是有什麼困難,小慈也盡得我真傳,足以頂替我的位子。”

薰俷有心在挽留一番,可是華佗去意已決。

雖然有些遺憾,但仔細想想。華佗的決定,也並非沒有好處。

如果真地能按照董俷當年和華佗所說的那樣,把中醫學劃分出體系出來,未嘗不是一個醫學上的進步。

“先生既然已經決定。那我就不再挽留。還請先生知道,他年若是重出江湖,若無去處,董俷虛席以待。”

和華佗又商量了一下,最後把董鐵和濟慈的婚禮,和董俷地婚禮定在同一日。

薰鐵也沒有反對,看得出來他是蠻高興的。想必這二人的感情,是在薰鐵養傷時建立起來。薰俷再給了薰鐵一個安排之後,又任命成蠡爲車騎將軍府的兵曹掾,王戎和武安國,被封爲曹屬。

都不是什麼大官,最高地門下督,也不過是四百石俸祿。

可關鍵在於,除了董鐵之外,其他三人統帥着巨魔士,那可是董俷的貼身屬官,自然不同於平常。

至於董鐵的安排,董俷隱隱約約的有了一個計劃。

但是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故而他只是讓董鐵耐心等待,每日牽着雪鬼,帶着董鐵等人,在陽遊蕩。

眼見着一天天的過去,奶奶抵達陽的日子也漸漸的臨近。

這一天,董俷剛練武結束,正和典韋、沙摩柯二人說笑的時候,卻見唐周急匆匆的從外面走來。

“主公,有曹操的消息了!”

薰俷聞聽,急忙問道:“什麼消息?那傢伙還活着?”

“不但活着,而且今天還派人前來陽,並且送來了請罪書。”

請罪書?

薰俷先是一怔,猛然明白了曹操地意圖。

恐怕,不僅僅是請罪這麼簡單,曹操的目的,最終是要爲自己爭取到一個合法的身份。

說起來,董俷自認對曹操還是比較瞭解。只怕這並非是出自本意,這後面,似乎有一個人在出謀劃策。

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董俷不由得從桌上拿起了昨夜才寫好的信,看了又看之後,露出苦澀地笑容。

難道,有些事情真的無法改變嗎?

“二哥,你這是怎麼了?”

看董俷那蕭索的模樣,沙摩柯忍不住開口詢問。

薰俷把那封信丟在了火盆之中,看着信在火焰中,變成灰燼。

該誰的,就是誰的;若是老爹能早些時候宣佈他爲漢安軍大都護的話,也許事情就會變成另一個樣子。

可是現在……

晚了一步,只晚了一步!

薰俷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個清秀的,好像女孩子一樣的面容,朝着他微微地笑着,點頭示意。

郭嘉,這很明顯,有郭嘉的痕跡在裡面。

曹操請罪,是向董卓表明立場,等同於承認了漢帝劉協的地位。不赦免,必然讓天下諸侯感到恐懼,而現在,正是需要安撫諸侯,休養生息的時候;可如果赦免了,也就等於爲曹操正名。

“唐周,代我書信一封,恭喜孟德……呵呵,看起來小師兄最終還是選擇了他。”

第351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兒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188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181章 漢帝出巡第200章 堪大用者有幾人第152章 蔡邕歸來第93章 絞肉機(五)第347章 破長安第30章 身處險境(2)第344章 名士之殤(三)第482章 長安(一)第477章 四猛八大錘(五)第1章 重生(1)第263章 雞鹿塞(三)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101章 義真之死第415章 偃師第3章 天生力王(2)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18章 放長線第165章 北宮校尉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第266章 金銀決(一)第46章 武夫無名第10章 獅鬃獸(2)第264章 雞鹿塞(四)第428章 誰可橫刀立馬,唯我錦帆將軍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8章 大姐(2)第420章 煮酒(二)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268章 朔方大捷第94章 絞肉機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440章 暗藏殺機第336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四)第58章 劉門血案第261章 雞鹿塞(一)第191章 徐庶求學第425章 當陽(一)第168章 辨王子(一)第220章 孺子心歹毒(三)第39章 中原無戰事(二)第12章 心思(2)第280章 雒陽烽火紀(四)第299章 鏖戰(二)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323章 大決戰(六)第23章 阿醜相隨(2)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371章 長安之亂(三)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229章 大戰將臨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347章 破長安第421章 短歌行第424章 錦帆賊(二)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246章 氣節壯士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292章 南山桃花源第178章 武夫爭雄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265章 雞鹿塞(完)第360章 小溫侯(三)第398章 十年(八)第392章 十年(二)第494章 決戰之前第377章 長安之亂第429章 夏侯蘭(一)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176章 西園立八校(一)第432章 雄主邪?第431章 夏侯蘭(三)第303章 大遷徙第106章 將軍威武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241章 雒陽一夜(二)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249章 一紙詔書諸侯亂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127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二)第147章 董俷掌兵第430章 夏侯蘭(二)第244章 曹孟德躍馬汜水第144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二)第374章 長安之亂(六)第7章 金城破羌(1)第259章 紛亂開局第20章 董衛聯姻(2)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494章 決戰之前第192章 名匠與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