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亂局(三)

“沒想到,白馬之戰還是出現了!”

董在長安得到戰報之後,不由得發出一聲感嘆。至於爲何感嘆?就只有他自己心裡清楚。

演義裡,官渡之戰前,袁紹爲保證主力南渡河水,於是派出大將顏良,領兵強攻白馬,圍擊東郡。只不過在當時,東郡太守劉延有沒有投降呢?董記不清楚了……在這段歷史中,給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事情,就是那關雲長白馬斬顏良,延津誅文丑,創下了好大的名聲。

顏良,現如今早就已成了枯骨;文丑呢,也反出冀州,投靠了徐州劉備。

關公也沒有降漢不降曹……董甚至以爲,他已經把歷史改變了。可不成想現在看來,有些事情似乎是無法改變。不過,董倒是想看一看,這眭元進是否厲害?曹操又將如何應對呢?

馬良忍不住問道:“千歲,因何嘆息?”

“季常,我且考你一下。袁紹兵渡河水,搶佔白馬。那麼你認爲,曹操會有什麼反應?”

董並沒有回答馬良的問題,而是笑眯眯的反問了一句。

馬良如今,年已十八。算起來跟隨董的日子也不短了,和李逵被人們稱之爲涼王府雙傑。

李逵能一步三策,反應非常機敏,負責處理涼王府外的事宜。年二十四歲的李逵,在年初時在董的主持下,與少卿郭永之女郭寰成親。雖然看上去有點門不當戶不對,可郭永卻是非常開心。李逵是李儒的義子,目前是什麼官職都沒有,可董幕府所出,又豈是等閒?

所以對這樁親事。他也是非常的贊同!

郭永的女兒郭寰,生的貌美如花,比李逵小四歲。出生時,曾有人說郭寰此生貴不可言。

如今看起來,倒也確是如此。

夫婦二人婚後也格外美滿,李逵如今還擔着承明殿宿衛一職,承擔着涼王府和承明殿的溝通。

而馬良和李逵不一樣。許是受他老子馬嶠地影響,生性沉穩。

如今負責着涼王府的內務。和董天天在一起。聽聞董詢問,馬良也沒有急着回答,而是先思索了一下。

“若我是曹操,說不定會佯攻延津,使聲東擊西之法,然後遣一猛將,奪回白馬。不過……”

“不過如何?”

“這個計策,是在千歲未取河內的條件下方能實施。畢竟延津毗鄰獲嘉,曹操佯攻延津的話。就不得不考慮是否會激怒千歲。嘿嘿,依我之見,袁曹之間必然死戰。而決戰之地就在……”

馬良沉吟片刻,自信滿滿的說:“濮陽!”董眯起了眼睛,對於馬良的分析倒是頗爲贊成。根據他和賈詡的交談,袁曹二人的決戰之地,其實最佳場所是在官渡。因爲,渡過官渡,袁紹大軍將會直接威脅到許昌。但問題卻在於,那官渡是在京兆治下,又恰好是董和曹操在泰平元年就設定地自由貿易地區。

袁紹敢輕易的去觸動官渡嗎?

這是一塊極爲敏感的地帶,以袁紹目前的狀況。怕是不敢在這裡開戰。同樣,曹操也不敢。

這也許是對曹操極爲有利的一個方面。

官渡無虞,延津無虞……那麼袁紹就只能在兗州和他決戰。正如馬良所說,最好的地點,在濮陽。

遠離許昌。且有巨大的戰略迂迴空間。也註定了這一場大戰,絕不可能如馬良所說的那般簡單。根據賈詡和董的推演,濮陽只可能是袁曹大戰地導火索,但決戰之地,卻在別處。

至於這個推測是否準確。還需要等待最後的結果來驗證。

董在沉吟了一番後。突然話鋒一轉,“季常。你立刻去承明殿,請石韜大人前來一敘。”

馬良應了一聲,轉身離去。

董站起身,走出了書房。在書房門後的大樹下做好,看着牆角處綻放地野花,心緒有些恍惚。

一晃,卻已近初秋了啊……

黎陽,於西漢時高祖劉邦所置,古來爲兵家重地。

從地理上而言,這裡屬於海河流域,有衛河自城外流過。奪黎陽,等同於在河南站穩腳跟。

曹操自然不敢掉以輕心,在得知白馬丟失以後,立刻命曹純爲都督,以許褚爲副將,領八千豹騎軍,直撲黎陽。正如馬良所說,復奪白馬,需一猛將方可。同時又命濟陰郡太守于禁,領大將牛金守住濮陽;命陳留郡太守毛領夏侯德夏侯恩兩兄弟,守住酸棗至瓦亭一線。

就形式而言,曹操如今佔居了一個很大的優勢。

那就是如馬良說的那樣,袁紹不敢出兵京兆,以免觸怒董。這使得袁軍雖佔領了白馬,許昌卻無甚影響。在曹純許褚領兵出征後的第三天,曹操命夏侯淵荀守許昌,親領三萬人馬,向黎陽開拔。幾乎是在同時,劉備命大將張燕領軍強攻彭城國,使得曹操陷入困境。

曹操這個人,極有韌性。

越是在危險的時候,他的頭腦就越發的清晰。

劉備,不過鱗介之癬,不足爲慮。看似他攻的兇猛,其實是個紙老虎。劉表如今臥病不起,荊州軍在武陵的攻擊下,處於守勢,無法抽調出太多的人馬,來支援配合劉備地攻擊。這也就使得曹操少了南陽一地的威脅,可以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汝南,來對付關羽。

至於彭城國……

張燕雖然有謀略,兵法武藝不俗。可是彭城國經曹操多年經營,也非同尋常。彭城太守涼茂,氣度沉穩,加之麾下又有曹操本家兄弟曹成曹順二人武藝高強,箭法出衆。足以抵擋。

目前曹操處於劣勢,並不介意全力防禦。

而劉備的背後還有一個孫策,想必也不會讓劉備感到輕鬆吧!

曹操安排的很好,卻偏偏忽略了一些細節。毛領軍屯紮酸棗,地確是依照着曹操吩咐,全力防禦。可偏偏他那麾下大將夏侯德,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守衛瓦亭的夏侯德與白馬相望。眭元進每日在瓦亭挑戰,第一天第二天的時候。夏侯德還能忍住,但到第三天地時候……

眭元進一如往常,八百大戟士在瓦亭寨罵陣。

那八百大戟士,罵起人來可端地惡毒。夏侯德忍了兩天,終於忍耐不住,不過兄弟夏侯恩地阻攔,殺出瓦亭寨。這夏侯德是夏侯家的族人,生地玉樹臨風,掌中一杆大槍。頗勇武。

眭元進卻是身高九尺,胯下馬,掌中一對獨角銅人。長的面目猙獰,如同凶神惡煞。

夏侯德躍馬擰槍,二話不說就衝向了眭元進。那眭元進天生力大無窮,一對獨角銅人重達二百斤以上。只兩三個回合,夏侯德就抵擋不住了。在後面壓陣的夏侯恩一見,殺將出來。

二將合戰眭元進,又打了四五個回合。

眭元進馬上突然間一聲大吼,“小賊,死來!”

與夏侯恩錯蹬之時,獨角銅人反手飛將出去。只聽華棱棱一陣響。也不知這眭元進是不是受了董的影響,在獨角銅人身上,纏繞了一丈長短地鎖鏈。夏侯恩猝不及防,被打得腦漿迸裂。夏侯德一見,眼睛都紅了……挺槍直撲向眭元進。被眭元進買了一個破綻,砸翻馬下。

主將戰死,瓦亭寨的士卒立刻一鬨而散。

眭元進順勢領兵攻佔了瓦亭寨,陳兵於燕縣城下。這燕縣,是酸棗最後一道屏障。若燕縣失守。則酸棗也就陷入危險之中。毛聞聽瓦亭寨失守後。頓時大驚失色,忙派人往許昌求援。

此時。袁紹軍先鋒主力,在韓瓊的率領下,渡過了河水,屯兵黎陽。

這韓瓊,綽號河北槍王。掌中一杆提盧槍,重七十斤。祖傳的槍法,極爲玄妙。在冀州有第一槍的稱號。眼見着眭元進連連取勝,這韓瓊可就忍耐不住了。與眭元進兵合一處之後,立刻興兵南下,直撲燕縣。二人在燕縣城下襬開了陣勢,韓瓊躍馬盤旋,在城下叫陣。

秋意正濃,這燕縣城下,旌旗招展,寒光閃動。

韓瓊在城下剛一叫陣,就聽城內號炮聲響,緊跟着城門大開……許褚率領三千豹騎軍,殺出城來。

許褚曹純,是在頭天晚上抵達燕縣。

二人深知這燕縣的重要性,故而曹純的意思是守,等待曹操大軍抵達。而許褚卻不以爲然。

“狹路相逢,勇者勝!子和也過於謹慎了……袁軍先取白馬,復奪瓦亭,氣焰囂張。而我軍連敗兩陣,士氣低落。若斬殺袁將,於我大軍士氣有很大的好處。如不能儘快勝兩戰的話,豈不是辜負了丞相地託付?你要是不願意,可爲我壓陣。待我去領教一下,袁將的本事。”

話說到這份上,曹純也知道攔不住。

雖說他是曹操的本家,可許褚卻是曹操地親衛。若論親疏,許褚天天陪着曹操,卻非曹純可比。

許褚領命出戰,立馬橫刀在兩軍陣前。

“我乃虎癡許褚,袁將通名受死!”

韓瓊也不示弱,催馬上前道:“什麼虎癡……不過是那董家子的手下敗將,也敢出來丟人?某家冀北槍王韓瓊,特來取你性命。”

許褚和董,只有過一次交鋒!

十五年前,滎陽城下。四將戰董,卻被董打得落花流水,被許褚引以爲生平最大恨事。

可惜在這之後,他就沒有再和董有過交鋒。

如今聽韓瓊提起那件事情,不由得勃然大怒,催馬衝了出來。

九耳八環大砍刀華棱棱直響,帶着一道寒光,照頭劈下。韓瓊提槍封擋,只聽鐺的一聲,韓瓊和許褚同時後退,卻是個平分秋色的結果。

許褚怒道:“如此本領,也敢稱王?”

那韓瓊手臂發麻,嘴上卻不落下風,冷笑道:“待我取你性命,就改叫虎王!”

說着話,大槍撲棱一顫,抖出數個碗口大的槍花出來。這可不是花槍,而是實打實的鑌鐵鋼槍。只這一手,足以顯示出韓瓊的本領,業已登堂入室。和許褚二馬盤旋,就打在了一起。

許褚刀刀似霹靂,力大勢沉。

韓瓊槍槍不離許褚要害,卻是槍疾馬快。

二人戰了數十個回合。許褚突然一聲大吼,撥馬返回了本陣。

之前的交鋒,許褚並未處於劣勢。韓瓊擔心許褚使詐,也不敢追趕。只見那許褚迴歸本陣,卸下盔甲,摘下了偷窺。提刀再次上馬,勢如癲狂一般,怒聲咆哮道:“韓瓊,拿命來!”

深秋時節,天氣已經轉涼。

只見那許褚肌膚黝黑,一身的腱子肉如同鐵塊一樣,棱角分明。韓瓊險些被嚇住了,心道:這廝莫不是瘋了嗎?

許褚的確是瘋了!

自滎陽以後,許褚就給自己立下了一個目標,那就是董。想想看,一個以天下第一武將爲目標地人,如今和一個無名小卒打得難解難分,傳揚出去,他還有什麼臉面自稱虎癡?

大砍刀越發的兇悍,掛着一股股的風聲。

刀雲叢生,寒光閃爍。許褚這一發瘋,韓瓊可就有點頂不住了……三四十個回合下來,就變得險象環生。遠處觀戰的眭元進,一見韓瓊落了下風,立刻高喊道:“將軍休慌,我來助你!”

也就在這時候,忽聽喊殺聲震天。

一支人馬突然從斜裡殺將出來,爲首大將正是曹純,厲聲喊喝道:“無恥袁將,想以衆欺寡?曹純在此!”

豹騎軍,那是曹操精心訓練出的人馬。

雖不比虎騎軍,可是戰鬥力也是格外地驚人。眭元進沒有想到,會突然殺出一支曹軍精銳,猝不及防下,指揮大戟士就迎了上來。要說韓瓊也帶來了數千大戟士,盡是袁軍精銳。不過之前連戰連勝,袁軍心生驕狂。乍遇一支戰鬥力絲毫不弱於他們的豹騎軍,結果可想而知。

兩軍在燕縣城下鏖戰了兩柱香的時間,韓瓊被許褚一道看中了肩膀,大叫一聲,撥馬就走。

主將這一敗,乍遇硬仗的大戟士立刻士氣跌落。

眭元進拼死抵擋豹騎軍的攻擊,卻被曹純一箭射中了大腿,險些掉下馬去。兩員大將先後失敗,袁軍無心再戰。曹純和許褚二人乘勝追擊,率領五千豹騎軍,追地韓眭二將狼狽而逃,又順勢奪回了瓦亭寨,這才停止了追殺。

這一戰,大戟士傷亡慘重。

待韓瓊眭元進二人回到白馬地時候,出征時五千大戟士,只有一半人生還。

當下,二將不敢再出戰,韓瓊在黎陽養傷,眭元進在白馬立寨,相互呼應,成掎角之勢。

許褚和曹純試探着攻擊了兩次,見效果不甚明顯,也就不再攻擊。

數日後,曹操領軍抵達酸棗,而袁紹的大軍,也抵達河水北岸,蠢蠢欲動,準備渡河決戰。

但就在這時候,從長安傳來了一個消息,卻令得關東諸侯,一下子全都暫時停止了攻擊。

第495章 決戰之襄陽第344章 名士之殤(三)第184章 雍水畔,董俷戰三英(一)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326章 盧龍塞第95章 俷公子突圍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378章 請君移駕長門宮第454章 機關算盡太聰明第342章 名士之殤(一)第317章 幽州牧呂布第108章 羣英會第326章 盧龍塞第112章 江東猛虎第6章 伏波遺寶(2)第147章 董俷掌兵第352章 大麻煩第405章 水淹七軍(二)第306章 沙沙有心事(一)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179章 惡來逞威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187章 桃園一諾,翼德全義第370章 長安之亂(二)第352章 大麻煩第233章 猛虎斃命第348章 一場風花雪月事第414章 大亂第171章 漢帝心中存躊躇第44章 巨魔士(一)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342章 名士之殤(一)第141章 三醜戰三英(二)第117章 回河東(二)第8章 大姐(1)第121章 虎女營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274章 他是誰?第19章 綠漪心思(2)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222章 大文章第484章 長安(三)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327章 西域二三事(一)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260章 江東起風波第82章 三醜結義第366章 彈汗山(四)第29章 走馬震金城(三)第487章 長安(六)第361章 小溫侯(四)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339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七)第116章 回河東(一)第380章 魯肅獻策合縱第115章 兄弟重逢第6章 伏波遺寶(2)第56章 李儒之謀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73章 火燒盤龍谷(二)第450章 陽謀(一)第406章 水淹七軍(三)第412章 老招數第247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357章 有女文姬第24章 西部都尉(1)第216章 昭寧大事記(三)第347章 破長安第226章 三公矯詔第336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四)第162章 韓與馬(四)第89章 絞肉機(一)第412章 老招數第498章 決戰之一子絕殺第311章 沙摩柯回家第286章 一念惡漢第22章 殺人者‘公子’(1)第476章 四猛八大錘(四)第322章 大決戰(五)第494章 決戰之前第428章 誰可橫刀立馬,唯我錦帆將軍第293章 先秦大匠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458章 亂局(二)第458章 亂局(二)第93章 絞肉機(五)第121章 虎女營第363章 彈汗山(一)第174章 故人重逢第287章 郭汜焉能爲人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177章 西園立八校(二)第499章 決戰之殤逝第68章 斷頭溝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178章 武夫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