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暗度陳倉

“陛下,英國人要有大動作。”袁侍從長神叨叨地對楊豐說道,他現在已經越來越符合一個奸臣的形象了。

“他們現在的動作還不夠大嗎?一百五十萬大軍,光戰車就動用了近六百輛,飛機五百多架,飛艇四十艘,大炮上萬門,這樣的動作還不夠大?”楊豐莫名其妙地說。

“他們要在德國登陸!”袁侍從長趕緊說道。

楊皇帝立刻倒吸一口冷氣,不過他緊接着反應過來,自己的侍從長肯定得到情報後被興奮衝昏頭了,在沒解決公海艦隊之前,英國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登陸德國的。

“他們集結登陸艦了?”這傢伙緊接着問道。

“咱們在英國的情報人員報告,英國人在東部幾個平常沒人注意的小港口集結了所有登陸艦,連同開戰後他們建造的,總數超過三十二艘,如果進行搶灘的話,足以一次運送兩個整編步兵師,而且現在這些港口已經有步兵在集結。”袁世凱忙說道。

“不錯,看來他們是要玩真的了,我就說嘛,英國人怎麼可能那麼蠢,明知道硬攻德軍防線結果只能是碰個頭破血流,卻還要搞什麼全線進攻,原來是玩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啊!不過登陸德國是肯定不可能的,登陸別的地方倒是很有可能。”—一—本—讀—小說 楊豐站起來看着他的巨幅地圖說道。

“陛下,您的意思是比利時?應該不會吧?利奧波德王子在比利時沿海有完善的防禦,他的那一個集團軍足有六個軍,直到現在前線打成那樣,駐比利時西部布魯日的第四軍和根特的第六軍都沒有動。而且他這一年多在比利時沿海修了大量鋼筋混凝土工事,英國人最多也就兩個師規模的搶灘,以德軍戰鬥力,恐怕他們就是能登陸成功,結果也是讓德軍一個衝鋒攆下海。更何況這樣的登陸必然會出現大量人員聚集海灘的情況。德國人只需要調飛艇過去扔個幾百噸凝固qiyou彈,恐怕到時候英國人得燒死一大半。”袁世凱說道,不得不說侍從長閣下這些年軍事素質見長。

不過他說的也是實情,利奧波德王子的第一集團軍這些年把比利時打造得如鐵桶一般,德國人跟着楊豐玩過多次正面進攻側翼登陸戰術了,從一開始就防着英國的龐大登陸艦隊,第一集團軍的主要任務就是幹這個的。

“爲什麼要登陸比利時呢?難道不能從別的地方?”楊豐說道,臉上的表情可是很開心,很顯然英國人正在向着自己期待的道路昂首闊步。

“別的地方,荷蘭?不可能吧。荷蘭可是中立國。”袁世凱疑惑地說。

“沒有什麼不可能,現在的歐洲已經形成了困局,雙方都沒有能力打破,如果想要儘快結束戰爭,那麼就必須採取一些特殊手段了,雖然荷蘭是中立國,可誰讓它的位置擺在那兒呢?英國人想要登陸德國太困難了,公海艦隊就在威廉港,赫爾戈蘭灣鎖得跟鐵桶一樣。除非豁出去英國海軍主力艦隊跟德國人硬拼一場。

現在雙方的實力對比英國人也很清楚,就算他們能贏,結果也得是損失慘重,不用多了。現在英國海軍損失一半戰列艦,就算最後贏得戰爭,結果也同樣是失去全球霸權,不光是我們在惦記他們的殖民地。俄國人同樣惦記着,到現在東線都打成那樣了,俄國波羅的海艦隊依然躲在軍港看熱鬧。難道尼古拉的心思英國人還不明白?

既然這樣他們就必須儘量避免和德國人在海上決戰,可是他們要想登陸德國,結果就只能和公海艦隊決戰一場,如果不登陸德國,以現在陸地戰場上的形勢,恐怕他們永遠無法打贏戰爭。

登陸荷蘭就不一樣了,這裡距離德國太近了,而且荷蘭陸軍幾乎可以忽略,英國要強行登陸荷蘭的話,恐怕不會遭遇任何真正意義上的抵抗,威廉明娜女王和荷蘭政府一直在試圖維護他們的中立狀態,因爲德國需要荷蘭作爲中立國輸入糧食,英國跟荷蘭關係向來友好,所以爲了顯示荷蘭無意參加任何一方,甚至都沒有進行擴軍,雖然荷蘭海軍還有一定實力,但在英國海軍面前就不值一提了。

更何況英國人這麼幹,恐怕也不可能沒有點幕後動作。”楊豐冷笑着說道。

他猜對了,英國的目標就是荷蘭,雖然入侵一箇中立國,對於自詡紳士的英國人來說的確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尤其是這個中立國還一直是英國的好朋友,可現在的形勢已經沒有別的選擇了,要想在短期內結束戰爭,目前只有荷蘭這一個突破口。

他們現在也難啊,雖然英軍傷亡並不算多,總共才五十萬多一點,和死傷兩百多萬的法國,都快三百萬的俄國,一百五十多萬的德國,二百萬的奧匈這些比起來都不算多,可問題是錢哪!嘩嘩地往外流,幾百年當海盜打劫的積累一個勁往中國人口袋裡塞,看得心都在滴血,再這樣下去就算打贏,英國也成窮光蛋了,大英帝國的霸權,說白了就是金本位的霸權,黃金都跑到中國人手裡了,戰後還怎麼玩金本位,沒法玩金本位,英鎊還會有人要嗎?

所以他們現在爲了贏得戰爭,也就只好不擇手段一下了,原本還希望通過遊說,把荷蘭拉到同盟國陣營,可威廉明娜女王油鹽不進,無論如何也不同意加入對德國的戰爭,這樣英國人也就只好出此下策了,反正以他們的估計,就算英軍真得入侵荷蘭,荷蘭人也不會做真正抵抗的,畢竟這時候的荷蘭已經不是海上馬車伕時代了。

就在法國戰場雙方打得血流成河但卻依然不肯罷休的時候,在英國的東部諾福克郡幾座平常冷清的小港口內,兩個師的英軍正在分別登上三十二艘大型登陸艦,而在北部愛丁堡和南部朴茨茅斯的軍港內,龐大的皇家海軍主力艦隊正在開出,分別南下和北上,與此同時原本撤回國內休整的兩個軍也已經開始在各地港口集結準備登上運兵船,當然打的旗號是增援法國戰場。

“溫斯頓,我真不知道這樣做究竟是對還是錯,雖然爲了勝利我們別無選擇,但我寧願帶領小夥子們和德國人在海上決戰。”大雅茅斯港英國第一海務大臣威爾遜上將,多少有些無奈地對身旁的頂頭上司,班納曼內閣的新任海軍大臣丘吉爾說道。

丘胖子現在可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雖然在布爾戰爭中讓人關進戰俘營,但憑藉從裡面逃出來的傳奇經歷,再加上當初爲了促成英國參戰時上躥下跳的表演,當然主要是他高貴的出身,現在已經儼然政壇一顆冉冉升起的耀眼新星,原本班納曼首相是想讓他當殖民地事務大臣的,不過他自己卻非要跑來幹這個海軍大臣。

“上將,就像您說的,爲了勝利我們別無選擇,大英帝國的敵人太多了,我們不能拿艦隊做任何冒險,知道中國皇家海軍現在正在同時建造多少洪武級戰列巡洋艦嗎?十六艘,中國六座船塢,瑞典十座船塢,全都是那位皇帝陛下的新玩具。雖然他們的戰巡裝甲薄火炮口徑小,但您想想那位皇帝陛下都能爲奧地利人建造三五六毫米主炮的戰列艦了,爲什麼卻不肯給自己的主力艦使用這種口徑主炮呢?很簡單,肯定他自己用的二八零主炮威力並不比三五六主炮差多少,還有裝甲,就連我們都進口他的裝甲鋼,難道你還認爲他自用的裝甲鋼會和賣給咱們的一樣嗎?

我敢保證,真要上了戰場,我們的最新式戰列艦,恐怕並不會比他的戰巡強多少。

還有之前整整一個冬天,遼東灣全部封閉進行軍事演戲,什麼演習能進行一個冬天?旅順口封港關閉已經快八年了,從這位皇帝陛下一奪取他的帝國那裡就成了任何人不能進入的禁區,所有試圖進入的不論哪個國家只要沒有中國國防部發放的通行證全部直接逮捕,甚至就連他們自己國家的人也是如此,就連氣球飄過去都會遭到飛機攔截。

那麼您認爲那裡僅僅因爲是北洋艦隊基地才這樣的嗎?

如果我沒猜錯,恐怕那裡隱藏的是一座專門建造一種,你我都無法想象的新式戰艦的船廠,而且現在這種戰艦已經建成並且在遼東灣開始了試航。

這纔是皇家海軍以後最大的敵人,在遙遠的亞洲,我們需要保護的東西太多了,看看現在的美國就知道這位皇帝是個什麼樣的人,陰險,冷酷,狡詐,殘忍,就像一隻把自己扮演得人畜無害的河馬一樣,用陰冷的目光盯着世界,隨時準備亮出他那恐怖的獠牙,爲了對付這個強大的敵人,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保留我們的艦隊。”丘胖子嘆了口氣說道。(……)

第307章 關門打狗第316章 紐約之戰(六)第469章 空戰第7章 鋁合金首飾第519章 秣兵歷馬第447章 毒氣問題第262章 強權即公理第12章 帝國崛起第374章 最惡毒的計劃第85章 洗劫與毀滅第666章 非洲的火焰第162章 水師投降第257章 大計劃第355章 中國志願軍第69章 絞肉機第419章 導火索第251章 目標紐約第654章 混亂的俄國第325章 八.八艦隊第470章 小白鼠第310章 史上最大海盜集團第30章 遊艇舞會第283章 舊金山第420章 最後通牒第345章 仙台工業災難第542章 赫爾戈蘭灣第507章 牆倒衆人推第166章 少年英雄第470章 小白鼠第512章 迴歸原點第393章 解決方案第210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230章 強森的計劃第580章 海參崴第656章 導火索第394章 同盟第275章 正式宣戰第430章 保衛巴黎第204章 蕪湖起義第429章 德國人的歡樂大進軍第48章 重回現代第168章 出賣第33章 帝國石油第423章 各懷鬼胎第204章 蕪湖起義第278章 侵略者第655章 二十一條第500章 畫餅第629章 帝國落幕第535章 瓜分世界第77章 海上決戰第436章 英鎊時代的落幕第529章 鐵甲狂飆第545章 援軍第191章 計劃展開第57章 新官上任第593章 伊斯法罕第437章 華元霸權時代的揭幕第558章 女王第555章 楊皇帝的重錘第255章 楊皇帝登基第134章 兵臨汀州第360章 職業革命家第489章 倆小時最後通牒第44章 侵略者第133章 李二鬼子的選擇第463章 轟炸倫敦第51章 目標甲午第508章 都跳出來第64章 沖繩戰役第259章 美國的恥辱第640章 目標冬宮第574章 空中通道第144章 俄國人的盛宴第584章 神的問題第69章 絞肉機第231章 突襲第648章 印度皇帝第174章 慈禧出逃第454章 戰火紛飛的世界第141章 軍神之死第35章 鱷魚的牙齒第483章 平衡第199章 背信棄義第658章 白衛軍第647章 養狗第400章 霸王龍們的遊戲第66章 第二次牙山之戰第290章 陸地蛙跳第670章 暗戰第437章 華元霸權時代的揭幕第85章 洗劫與毀滅第432章 歐佩克第654章 混亂的俄國第208章 可憐的光緒第630章 愛爾蘭第193章 請願團第53章 豐島海戰第357章 洛陽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