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雖然對師資非常不滿意,可李富貴也是無可奈何,在這個時代甚至有很多商人都不大識字,萬事開頭難,希望以後會慢慢好起來吧,先讓他們照本宣科吧,反正這樣的課自己也上過,最後不也學出來了嗎。可是這次出巡的時候有一些讀書人又跑出來破壞,他們拿李富貴沒辦法,就打起了學生的注意,經過一番策動家長們也明白過味來了,上這個學沒法考功名,有錢人自然不願意,而對窮人與其去學不能考功名學問還不如當學徒學一門手藝來的保險,當李富貴回來的時候生源流失已經非常的嚴重了。面對這種情況李富貴當機立斷祭出了教育界的殺手鐗:“包分配”,而且還包工作後的收入低線,這樣纔算勉強止住了退*。

遭受了挫折的李富貴默默地坐在那裡回想着自己爲了興辦這所學校所作的一切,並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在尋找自己究竟哪裡做錯了,還是僅僅是運氣不好。最後還是“畢業後月薪不低於XXXX元”這樣一句話提醒了他,自己錯就錯再想走精英教育的路線,五年的學制,畢業後甚至有派遣出國的計劃,或許問題就出在這裡,如果自己辦一所那種什麼‘文武學校’應該更適合這個社會,絕對不能義務教育,交了錢他們就跑不掉了,還是用學徒制,這年頭家長想要送孩子當學徒都得先和師傅籤一份生死文書,學徒期間小孩打死勿論,這多厲害。自己還不應該出面,弄一個代理人,裝的神神秘秘的,好像和官府有多大關係似的,這一點很好做到只要自己稍微配合一下就行了,還真是奇怪這幫老百姓寧可相信暗中的黑幕,自己明着站出來他們反而不認賬了。先招一個半年學制的班,出來以後給他們安排好工作、高收入,不就一個班嗎,然後再拉長學制,估計他們就會擠破了頭往裡鑽。學校裡技能學習爲主,文化課爲輔,這樣那些士人們應該不會有什麼意見了,教那些鐵匠、木匠四書五經,哼,你就是讓他們教他們也不肯教啊。師資還是個問題啊,這一點自己實在是無可奈何了,可能十年內自己都擺脫不了這幫秀才。

既然要走基層路線,那全民教育就不能不考慮一下了,在李富貴看來全民教育的第一步不是教他們讀書甚至不是教他們識字,而是民智的啓蒙,就是說要把這些人從古人變成現代人,讓他們瞭解村子外面的世界,可不要小看這一點,李富貴覺得歷代革命先烈的功績中,就以這件事的功勞最大了,這一次李富貴又把眼光停在了那些走村串鎮的說書人身上,培養一批說書人來念報紙,李富貴覺得這個主意真是不錯,既能傳播資訊又避開了老百姓不識字這個難題。

第二天一大早,李富貴就把自己的親兵徐如林叫了來,這個小徐本來是李富貴形象顧問團裡的一員,前一陣子給李富貴出了一個收買人心的主意,效果相當不錯。原來早在李富貴剛到安徽招兵的時候,由於青黃不接,富貴軍就拿出了不少糧食接濟饑民,這樣就造成了新招募得士兵的伙食標準降低了一些,在饑荒過去之後李富貴打算恢復伙食標準,這時小徐恰好在他身邊就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第二天李富貴按照他的建議視察了一個新兵營,“恰巧”在操場看到司務長採購回來,李富貴一看到小車上的菜就皺起了眉頭,“你們一個營的兵一天吃多少肉啊?我看你這裡怎麼這麼少”

“稟報大人,不少了,每個人都能吃到一兩呢。”

“混帳,軍隊是你家開的是不是,這麼摳門,我總是跟你們說不要太省,絕對不能虧了士兵弟兄們的身體,從今天開始豬肉加一倍。”

很快這條命令被傳達下去,經過這件事李富貴才注意到徐如林,這次準備讓他去負責新學校的籌備。兩人對辦校的細節探討了一個上午,李富貴定下大方針,徐如林一邊記錄,一邊提出細節上的補充向李富貴請示。

就在李富貴全心籌劃普及教育的時候,江蘇用快馬送來急報:有一支海盜前來投奔,有四百多人、八條船,首領叫做海鶯,是一支很有名的海盜,最後請示李富貴該怎麼辦。這個消息讓李富貴真是欣喜若狂,本來招募海盜的事李富貴也就是抱着廣種薄收的心理,反正自己也不費什麼,這一次一下來了這麼一大隊人馬,想想真是賺翻了。李富貴急急忙忙的向其他人交代了幾句就帶上一連的警衛打馬而去,在路上李富貴算了算日子,不知道購買的軍艦和蒸汽機什麼時候能到貨,算起來也有不少日子了。根據報告上說當地守軍沒有放那些海盜進入內陸,把他們在碼頭上看管起來了,這件事也是讓李富貴最擔心的地方,所以他就沒有進海州城,而是直奔碼頭而去。一到碼頭李富貴就發現氣氛滿緊張的,到處都是自己的士兵,看臂章是第二軍團的,這些士兵也通過官服認出了李富貴,不過他們還是仔細的辨認了一下李富貴的相貌才完全確定了司令的身份,李富貴這時候的樣子的確有點狼狽,也難怪,大太陽下面跑了一天,再加上作爲最高指揮官警衛們絕不同意他跑在隊伍的最前面,直接的後果是李富貴必須跟在一大堆灰塵後面跑,這個時候如果不洗一把臉的話恐怕髒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了。

第一百六十章第207章 巡遊第84章 南北戰爭重逢作者文海第十六章第30章 醋瓶第29章 凱瑟琳(下)第139章 馬尼拉海戰第一百六十章第一百四十章第110章 浙江第29章 凱瑟琳(下)第一百三十七章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九十四章第一百一十四章第31章 侵略者第十八章第84章 南北戰爭第四十四章第一百六十五章第七十五章第138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一十八章第九十四章第三十四章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76章 大阪府第14章 容閎第130章 大比武第一百零一章第一百三十五章第七十二章第161章 螳螂捕蟬第82章 京都見聞第一百零二章第212章 遠航第14章 容閎第152章 橫行西北(上)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三章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一百八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八十五章第一百二十章第107章 天國舊友第56章 出洋第10章 勝保的勝利第203章 太平洋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七十七章第四十六章第120章 和平(上)第一百二十四章第207章 巡遊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127章 山西第22章 皇權第一百三十九章第159章 遠征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第183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五十九章棋局作者文海第179章 神蹟第五十三章第131章 演習第211章 廢帝(下)第八十九章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一百二十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十八章第八十一章第39章 營救第203章 太平洋第一百五十七章第七十六章第81章 計劃經濟第24章 扶清滅洋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一百七十五章第八十二章第九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七章第168章 中亞的混亂第二十六章第七十三章人己問對第一百章第一百五十七章第91章 辯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