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

“你這麼瞧朕,不認識麼?”雍正見他緊張得有點發呆,不禁一笑,說道,“你是跟着你十三爺在戶部辦過差的吧?朕昔年常去戶部,好像見過你嘛!你是武將,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該灑脫些的。”張雨這才從驚怔中清醒過來,忙解了佩刀放在一邊,“撲”地打下馬蹄袖行三跪九叩大禮,說道:“奴才真是瞎了眼,其實早該認出主子的,不但戶部,提升參將也引見過,主子去年來豐臺閱兵,遠遠也見過。回主子話,奴才是康熙四十五年在古北口穿的號褂子,是十三爺的親兵,戶部差使辦砸了,十三爺提拔奴才到這營裡當千總,去年晉升的參將。”雍正點了點頭,說道:“也是老軍務了。這裡十三弟門下的軍官不少吧?”

幾句話問過,張雨已鬆乏了一點,忙叩頭道:“回主子話,原先大營遊擊以上軍官,多一半是十三爺安置的。去年換了畢軍門,十三爺來說,樹挪死人挪活,都擠在一處不好,有的升、有的調外任武官,如今還有二十幾個。十三爺如今是親王,除了會議,如今難得一見的。”雍正笑着轉臉對張廷玉道:“怡親王細心,朕其實從來不慮這些,國家多幾個允祥這樣的賢王,省卻朕多少心!”張廷玉心裡佩服允祥天資聰慧韜晦有術,口裡卻答道:“十三爺曾和我說起過這事,軍隊乃朝廷社稷干城,無論王大臣,不得擅自擁兵。這是規矩,也要爲後世立個制度,奴才曾奏過聖上的。其餘外省軍營將佐也有不少調動的,都從武科應試中補入軍官。也都有奏章,聖上親批嘉諭的……”

“罷了吧,誰和你論政治呢?”雍正笑道,“朕看這個張雨很曉事,既然有緣見朕,就是他的福,就這裡給他補個二等蝦(二等侍衛),明兒你下文牒就是了。”張廷玉忙躬身稱是,又對張雨道:還不趕快謝恩?”

張雨已是聽呆了,聽張廷玉提醒,才恍然而悟,頭重重地碰了三下,顫着聲兒說道:“奴才謝恩……”

“今晚你就侍候皇上。”張廷玉拿出領侍衛內大臣的身分,冷峻地吩咐道,“叫人先弄點點心送來,你悄悄找幾個妥當的人去召怡親王來見駕,再預備膳食,請主子進膳,明白麼?”張雨未及答話,雍正笑道:“一會兒畢力塔就回來了,允祥既病着,就不用驚動他了。左右只是一夜,明兒朕就回去了。”“不行啊主子。”張廷玉的口氣毫無商量餘地,轉臉又對張雨道:“今晚這裡就是行宮,出丁點差錯都是你的責任。現在去傳怡親王,只要能動彈,他會來的。其餘的人不要驚動,畢力塔回來叫他也來侍駕——去吧!”

張雨去了,雍正和張廷玉一坐一立,一時誰也沒有說話。雍正仰在椅子上靜坐養神,半晌才道:“衡臣,難爲您這心。不過你也忒細心的了,朕看一切如常嘛。”張廷玉默然良久,見人端着點心上來,親口嚐了一個,雙手將盤子放在雍正面前,方道:“小心沒過逾的。臣心裡不安,總覺得像有點事似的。——晉重耳流亡十九年,身邊將相俱全①參見本卷第8頁注。,咱們君臣可比不了他,此刻進大營,臣心裡才稍稍安寧一點。”雍正呵呵一笑,點着張廷玉道:“你這個人吶……”下頭的話卻沒說出來。說話間張雨已經踅回來,命人將一桌飯菜擡進書房,張羅着請雍正坐了進膳,便退出書房和德楞泰二人一處站班侍候。待高無庸一一嚐了飯菜,雍正便命張廷玉陪席入座共餐。

吃過飯,雍正要來青鹽剛擦牙洗漱畢,便聽院外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直到書房門口才停下,張廷玉隔窗一望,笑着回頭對雍正道:“好了,怡親王來了……”言猶未畢,便聽門外允祥朗聲說道:“臣弟允祥恭叩萬歲爺金安!”雍正一聽這熟稔的聲音,手按椅柄幾乎要站起來,卻又鬆弛地坐了回去,徐徐說道:“老十三麼?進來吧!”

“扎!”

允祥答應一聲挑簾進來,他戴着石青片緣二層織玉草朝冠,金龍二層頂上顫巍巍飾着十顆東珠,石青色四團五爪行龍補服罩着金黃色片金緣紫貂朝服,上頭還披着端罩,渾身鮮亮,動一動燦光耀目,顯得氣宇軒昂英風四流,只是臉色蒼白泛着潮紅,略帶了點病容。他略略端詳了雍正一眼,便跪下行三跪九叩大禮,說道:“萬歲爺瞧着氣色還好,怎麼京裡就流言在河南感了時氣?這多天斷了音信,差點急死了臣弟!”

“起來坐着說話吧。”雍正聽他嘶啞聲音中竟帶着哽咽,心裡不由一熱,抑着感情淡淡笑道,“這熱的天兒,穿這麼齊整做麼?仍舊只是每日咳麼?朕賜你的冰片和銀耳、川芎這些藥用瞭如何?”允祥起身一躬謝了恩,除了補服和端罩遞給高無庸,斜簽着身子坐了張廷玉對面,輕咳一聲道:“臣弟這點子犬馬之疾,着實叫主子惦記着了。太醫們不中用,有的說是痰症,有的說傷風,雖不要緊,時好時不好的總也不很痊癒——臣用了主子賜的藥,倒覺得好些兒,只有時胡思亂想,要是癆疾,拼命十三郎也就無命可拼了。這十幾天裡頭不見主子音信,心裡更是焦熱滾燙,越發不好,就移住清梵寺,一來給主子祈福,二來聽聽晨鐘暮鼓,也略能靜靜心……”他說着,又笑又拭淚,看得出心裡極度地不安和激動,只是硬挺着精神不肯宣泄。雍正見他這樣戀恩忠誠,也自感動,卻笑道:“你都想了些什麼?——這麼英雄氣短兒女情長麼?太醫院把你的脈案都奏到朕處,其實只是經絡不通,脾弱肺熱,不打緊的,朕已經下詔叫鄔先生來京,他的醫道通幽入微,請他給你瞧瞧,徐徐調治,自然慢慢就好了。”說罷便吃菜。

張廷玉好容易找到話縫兒,忙對面一揖道:“十三爺,京師情形可如常?您方纔說有流言說主子在河南病了,是民間流傳,還是官場流言?”這時他坐得近,仔細看允祥,見允祥眼圈青暗,額頭上蒼白得毫無血色,這才知道他病得不輕。允祥用手帕捂着嘴猛烈咳嗽兩聲,把手帕子掖了袖裡,說道:“這是十天頭裡,我移進清梵寺第二日的話。主子在武陟冒雨巡視河工,偶感風寒,已經痊好,這是廷寄諭旨裡說過了的,上書房和六部都知道。翰林院那起子侍講、編修仍在傳言,我當即移文廉親王,又告訴隆科多,令他徹查這事,至今也沒個迴音。京師別的異樣事倒也沒發現。禮部等辦郊迎年羹堯大將軍的儀注我也都看了,覺得似乎僭禮了些兒,我退回去讓他們斟酌。昨個八哥、隆科多和馬齊到清梵寺瞧我,說皇上御駕由安徽水路回京,一切如常。方纔聽皇上已經到豐臺大營,真叫我吃了一驚,這裡離暢春園這麼近,怎麼住到兵營裡了?”

“我們君臣白龍魚服悄然返京,自然要小心點着。”雍正意味深長地一笑,“你病着,有人蒙哄你,你曉得麼?”張廷玉不等允祥答話,緊盯着又問一句:“你說暢春園,暢春園比這裡關防得更好麼?”

允祥吃了一驚,彷彿看陌生人似地瞟了張廷玉一眼,說道:“這裡當然比暢春園安全!主子說有人蒙哄臣弟,誰?!”

“不知道”,雍正搖了搖頭。張廷玉道:“其實他們和你一樣,也與皇上斷了音信。你是負責京畿防務的議政親王,他們理應和你會商打探我們君臣行止,佈置駐蹕關防這些事宜,怎麼探病時一聲不吭?還要造假話?!”雍正笑道:“衡臣,朕看你是慮得太多了,他們怕允祥着急上火,這些話怎麼好跟一個病人說?”

允祥默默注視着燈燭,瞳仁中閃着陰狠的光,良久才道:“朝中有奸臣。這是明擺着的,主子心裡也是雪亮。”他話音雖不高,卻帶着錚錚金石之音,聽得旁邊站着的高無庸竟打了個冷噤。允祥皺眉思量着道:“不過馬齊和舅舅該和我說實話的呀……”正說着,張雨進來稟道:“畢軍門進來了,我沒敢告知皇上在這裡,只說王爺和張中堂在這裡說話。不知皇上見他不見?”允祥不待雍正說話,已是站起身來,精神一抖,已完全不像一個病人,大步跨到門前,一腳着門檻,大聲招呼道:“畢力塔麼?過來!”

“卑職在!”

畢力塔快步走了過來,一個千兒打了下去,說道:“奴才給十三爺請安!”“不要大呼小叫的,”允祥咬着牙笑道,“你主子的主子在裡頭呢——你們今日會議的什麼?”畢力塔愕然看了允祥一眼:主子的主子,除了皇帝再沒第二個人,但今日會議,隆科多還說皇上在山東,怎麼突然出現在自己的大營裡?怔了一下,畢力塔忙回道:“正是我要尋十三爺訴說訴說呢!又聽說爺病得重,不敢去驚動——這個豐臺提督我做不下去了!今兒和隆大人已經撕破面皮。隆大人說我恃寵傲上,今夜就拜本請旨,要革我的頂戴。我說不用革,我今晚也寫本辭了這官,省得一天到晚穿小鞋,生窩囊氣!”允祥正要細問,裡頭雍正聽得清爽,說道:“老十三,叫畢力塔進來說話!”畢力塔忙解了佩刀丟了階前,待高無庸挑起簾子,哈腰進來行禮,伏地叩頭。

“你要摜紗帽?”雍正啜着茶慢吞吞道,“你是奉旨特簡的提督,直隸京畿七萬人馬歸你節制,有什麼委屈處?你是老軍務了,跟着聖祖爺西征過的人吧,什麼世面沒見過?怎麼生出這種小性兒來?”畢力塔嚥了一口唾沫,叩頭回道:“回主子話,不是奴才使小性兒,隆中堂真的太過分了!連着三天會議,先說的年大將軍凱旋,搬師回朝,叫奴才的兵騰出三千人住房,這是第一軍國要務,也還罷了;昨日會議,又說要把提督中軍行轅騰出來,這裡讓給年大將軍。奴才當時就頂了回去,豐臺大營衛戍着暢春園和京師外圍,這個地方最爲適中,左臨暢春園,右靠外城,我不能爲迎年大將軍誤了皇上差使,動我的中軍,沒有聖旨不敢奉命。昨兒不歡而散,今兒又叫進去,說已經和八王爺議定,提督行轅移到北定安門外,這裡還是要騰,又說皇上駐蹕關防的事不用你畢老兄操心,步軍統領衙門兩萬人馬還護不了駕?奴才當時犯渾,嘴裡不乾淨,說年大將軍也是個人,我西征時就見過他,一樣的兩條腿夾個!主子走時有旨意,京師防務是十三爺統籌,九門提督和豐臺提督沒有統屬。要調我,你們見十三爺,叫十三爺知會兵部,拿勘合作憑證,不然,我連年羹堯也拒之營外——誰沒打過仗?年大將軍三千人馬行軍,難道不帶帳篷鍋竈馬匹?……就這麼着,我們都惱了,不等他端茶,我就端茶辭出來……主子爺,自打太后老佛爺薨,不知怎的,隆大人就光挑我的毛病兒,兩家兵士巡哨口角,這點子雞毛蒜皮,也把我叫進去訓斥,這樣吹毛求,我這沒有的能活麼?”

張五哥高無庸他們先還怔怔地聽,至此不禁一愣,尋思半日,纔想到必是這位丘八爺聽別人把“吹毛求疵”誤說成“比”,由“比”而“”,一誤到底,不禁掩口葫蘆而笑。雍正嘴角閃過一絲笑意,隨即斂住了,只是沉吟不語。張廷玉一直皺着眉頭聽,心中疑雲愈來愈重,竟沒聽見這口誤。豐臺駐軍馬步兵齊備,還管着一個水師,是北京防務的支柱。隆科多放着允祥不請示,卻和允胡亂擺佈,是不懂還是另有居心?雍正給張廷玉看過甘陝巡撫將軍的密摺,風聞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年幕中活動,這次三千軍馬入京,萬一有什麼不測的事動作起來,自己又該如何處置?張廷玉正自緊張思索,允祥在一旁咳嗽一聲道:“各是各的差使,各有各的範圍,不能亂!年大將軍征討有功,這次回來叩闕演禮,典儀應該由禮部安排。典儀過後,軍馬不能住城裡,還是要在郊外駐守待命。豐臺大營中軍不管移不移,指揮不能亂。畢力塔,你是我使老了的人,不管病不病,這些事你該回我,由我去和他們打鐵。你就好張口犯粗?嗯?!”

“唔,怡親王說的是。”雍正望着窗格子,嘴角帶着一絲冷笑,說道,“你有兩條錯:不該罵年羹堯,大事不回稟你十三爺。既在這裡說了,朕恕你。好生辦差,明兒午時,朕回暢春園再理會這些事。豐臺大營,一步也不能挪!馬齊是做什麼吃的?這樣的要務,似乎他在局外?”

允祥見數落到馬齊,忙賠笑道:“主子,馬齊主持的政務,一天看七八萬言的摺子,還要把節略轉到皇上行在,又要接見外官,上次見面,他瘦了一圈兒!盆爛了說盆兒,罐破了說罐兒麼!”

“唔。”雍正臉上毫無表情,一擺手道,“跪安吧!”

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54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2)第75章 禍轉福諫說齊家道 僕變主李衛入宦途(1)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253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1)第139章 辯偈語鬥法鍾粹宮 感前因下詔釋賤民(1)第117章 圖裡琛奉旨巡幷州 元宵反誚語譏忠直(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198章 貶爵秩迷途失真性 賜自盡猶自侃輪迴第19章 冷麪王夜宿江夏鎮 熱腸郎仗義鏟不平(2)第228章 世襲王廟見消意氣 雄猜帝朝會頒新政(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50章 草灰蛇線雍正遊疑 盜鈴掩耳相臣負詢(1)第41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1)第35章 背水一戰英雄討債 功虧一簣釜底抽薪(1)第257章 弄神通道士療沉痾 逞巧智阿哥遷家奴(1)第64章 換謀略八府整旗鼓 說天命四王立門戶(2)第291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1)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89章 十四阿哥拜帥西征 十三阿哥縲紲逢兄(1)第168章 隆科多擅兵闖禁苑 憨馬齊鎮靜斥非禮(1)第283章 考校刑訊啼笑皆非 名臣強項片語釋懷(1)第141章 吃胙肉兄弟生嫌隙 蓄險心王府策宮變(1)第224章 悌黨爭樞臣謀善策 懷私意諸王議整頓(2)第182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1)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285章 文盤武功弘曆納士 持正割愛弘時被擒(1)第183章 徇成法循臣諫拗主 降甘澍午門赦詹事(2)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121章 雷霆作色雍正懲貪 細雨和風勉慰外臣(1)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45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1)第211章 心意不投引娣抗顏 背水一搏密室劃策(1)第206章 澹寧居雍正會風塵 暢春園飛語驚帝心(2)第152章 養心殿議封年羹堯 王爺府允遭貶斥(1)第157章 範時捷造膝彈悍將 劉墨林遊戲弈圍棋(2)第33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2)第264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2)第128章 三法司會讞兩巨案 託孤臣受逼上賊船(2)第188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1)第237章 感途窮允散餘財 統全局雍正息獄讞(1)第207章 諄諄語舊主慰舊僚 關關情仇兄會仇弟(1)第273章 庸阿哥暗會落難生 失意客撒手絕塵囂(1)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292章 烽火起西疆再傳驚 神思昏御苑擾邪祟(2)第91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1)第16章 刻薄貝勒惡宴刁客 硬弓射鳥鞭騾馬驚(1)第170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1)第175章 忘形骸功臣顯驕態 衡大勢謀士精籌局(2)第263章 雍正帝苛察論人心 誠親王政暇娛府邸(1)第191章 憂烹狗將軍生異心 驚謎札欽差遭毒手(2)第166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1)第172章 千乘萬騎將軍凱旋 淚盡露幹弱女飲泣(1)第51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1)第295章 鼎丹燭影千古謎案 白虎玉兔同赴大真(1)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233章 彌反側議政清梵寺 念親情允蒙寬典(1)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232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2)第7章 桃花渡口故地尋舊 微服皇子誤宿黑店第32章 議巡狩起心廢國儲 拒諫諍太子抖威風(1)第30章 放厥詞浪子受鞭責 明是非慈父行家法(1)第250章 風濤黃水弘曆遇險 同舟共濟倩女顯能(2)第247章 感皇恩撫臺效孤臣 恪聖道學臺縱首犯(1)第171章 露華樓悠然吟《風賦》 豐臺營灑脫議政務(2)第200章 孤弱女羈押歸京師 守陵督客旅逢異人(2)第12章 情場潦倒棲身古剎 文士熱中閒論時藝(2)第251章 槐樹屯阿哥嘗果報 析案情手足驚相殘(1)第220章 巡河防風雪會故交 論政治歧道天津橋(2)第253章 遮掩周張信口雌黃 曲心魑魅隨意酬唱(1)第167章 黃泛難行舟囤沼澤 金蟬脫殼潛返京師(2)第189章 絡人心天子賜婚姻 消反側相臣議除奸(2)第92章 鄂倫岱倒戈回帝都 康熙帝染恙中和殿(2)第129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1)第204章 黑嬤嬤閒說江湖道 奉天王違制進京華(2)第3章 虎踞關冤家巧聚頭 人市口小童偶作戲(1)第149章 密室劃策喪中造變 防範周匝難遂亂心(2)第23章 畏鬩牆胤祥爭出頭 敲木鐘御苑學驢鳴(2)第197章 天威不測反目成仇 樞臣用謀釜底抽薪(2)第281章 舉喪嬉戲允祉削位 奉旨還京都院訓頑(1)第135章 尷尬客忽成青雲士 進賀表骨牌驚狀元(1)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267章 慰名臣妾庶封誥命 析謠言父子生疑猜(1)第52章 邀功名叔侄存芥蒂 攔乘輿孤臣逞強項(2)第130章 全大局諾敏擬腰斬 求賢能名儒入機樞(2)第46章 大故驟起波浪翻涌 風雲色變魚鱉驚慌(2)第109章 孫嘉淦公廨揮老拳 十三王金殿邀殊寵(1)第193章 暗傳消息王心思動 膏雨茫茫死離生別(2)第42章 皇帝失意悠遊巡幸 羣雄逐鹿煞用心機(2)第115章 能吏潦倒誤用“忌諱” 官場隱士拯難約法(1)第231章 赫然天威雍正懲弟 懷刑畏禍弘時下石(1)第65章 謁廷臣年羹堯入覲 破賊穴江夏鎮遭焚(1)第53章 謠諑四起帝輦紛亂 指揮若定王府劃策(1)第275章 莽張熙遊說西寧城 智東美苦肉誑真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