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三章 必勝的信心

四十三章必勝的信心

三月二十五凌晨,石青拿了王午將令來到幽州軍部署最前沿之地南安(今河北蠡縣),請守將鄭生配合他在南安立下臨時帥帳。

中午時分,權翼、祖鳳、李崇三部騎兵率先趕到南安。一萬五千騎在城外休整,三人聯袂進城請見石青。

見面之後,沒有任何寒暄,石青直接下令道:“傳令全軍將士,休整半個時辰,隨後分三個方向急速北上,向幽州發動全面攻擊。本帥命令汝等,無論哪個方向,首次攻擊至少向前推進兩百里。守輪攻擊之時,汝等不可能完全遮斷敵軍信使通傳,本帥要求的是,務必給對方通傳增加難度,讓消息在路途中停留的時間越長越好。。。。。”

這時候丁析統帶的步卒主力在五十里外的滹沱河南岸,晚上才能趕到,明天才能跟進。王寧統帶的兩萬後軍剛剛進入博陵地界,兩天後才能趕到,再過一天才能跟進;王午在魯口‘募集;的三萬五千民夫剛剛啓程,明天中午才能趕到南安。南安除了逢約的三千餘南皮步卒,就是秦興、鄭生湊集的不能用於作戰的一萬五民夫。這種情況下,一萬五千騎兵分三個方向向前突進兩百里,孤軍深進敵腹心作戰,可謂十分危險。

石青似乎認定對方腹心十分空虛,沒有絲毫擔心顧慮,決絕說道:“燕軍能在準備不足之際,使用次第增兵之策奔襲南皮、樂陵,我軍亦可!去吧,殺進幽州!用事實告訴慕容氏,中原男兒英雄無畏不可征服。”

午時末。魏軍騎兵離開南安,啓程北上。

權翼部五千騎是爲東路,這一路將從河間東南方繞過,沿子牙河、清涼河北上,抵達大城,覬覦章武郡的同時,在河間郡東部與渤海郡西部之間形成一道屏障,遮斷河間與南皮慕容評、封奕的聯繫。

祖鳳部五千騎是爲中路,這一路由南安徑直北上,從河間、清樑之間的高陽國穿過,從西邊繞過白羊澱(即今日之白洋澱),直抵白溝河畔重鎮易縣。

李崇部五千騎是爲西路,這一路從西南方繞過清樑,在清樑、盧奴之間形成遮蔽,進而北上朔平(今河北徐水縣),窺視范陽縣(今河北定興縣)。

三路騎兵首輪攻擊若是到位,等於把河間、高陽、博陵郡一部(清樑)、范陽郡一部(朔平)等郡國包圍起來,並形成隨時能向章武郡、代郡,范陽郡發動攻擊的態勢。如果能突破白溝河(這時候白溝應該稱作拒馬南支,爲方便理解,就用白溝替代吧),就等於到了幽州治所、慕容俊坐鎮的薊城城下。

石青要求,三路騎兵首輪攻擊不用攻城掠地,只需儘快抵達目標位置,遮蔽地方通傳聯繫,圈定後續作戰範圍即可。

鑑於祖鳳、李崇沒有到過幽州,地形不熟,石青向幽州軍借了十幾名騎士充當嚮導,西路軍四名嚮導中,鹿勃早赫然在列。

騎兵開拔後,石青喚來逢約,用商量的口吻說道:“逢太守,本帥估計,慕容評、封奕最遲會在明晚或者後天清晨收到我軍進攻的通報。無論燕軍是否決定回師救援,對南皮的包圍都應該鬆懈下來,轉而將注意集中到河間、高陽方向。本帥想知道,這種情況下,逢太守能否率部悄悄迂迴到南皮之東,找機會進城,以救援賈將軍。”

逢約想了一陣,點點頭,肯定地回道:“沒問題。以逢約想來,燕軍即使不回師救援,爲了防止我軍偷襲,也會將圍城兵馬聚集到清涼河一線,以爲牽制。肯定不會在南皮之東部署大軍。”

“那就好!”

石青欣然說道:“請逢太守儘早率部開拔,趕往南皮。太守進城後,請代爲向賈將軍、劉大人轉告,就說石青不會放棄南皮,不會放棄樂陵,正在想辦法解救,請他們務必堅守下去。”

“得石帥如此厚待,南皮守軍雖萬死亦甘心!”逢約拱手一禮,凜然道:“逢約這就告辭。石帥放心就是。”

石青離座而起,送逢約出帳,一邊叮嚀道:“南皮扼守南下之要衝,有南皮在,燕軍南下便艱難萬分,譬如此次,必得調動一支大軍將南皮團團圍困,慕容恪才能放心攻略樂陵。是以,逢太守迴轉之後,寧可無功,不得有失。一切以保住南皮爲要。至於慕容評、慕容恪由本帥應對就是。真有用得着南皮守軍之時,本帥會遣人前去傳令。。。。。。”

送走逢約,石青回到大帳坐定,打算靜下心來梳理一下思路,對可能出現的任何變化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意外的是,他覺得腦袋裡熱烘烘的,心臟咚咚咚急促地跳動着,數不清的思緒紛至沓來,各種毫無關聯的片段不時浮現心頭,其中甚至有他和毒蠍的兒時記憶,讓他一刻也靜不下心來。一種從未有的亢奮情緒將他的身心充斥得滿滿的,興奮之餘,任他生出急不可耐的期盼,盼望着勝負揭曉的那一刻早早到來。

這是一場真正的豪賭,稍一不慎,就會被打回原形身死神殞;什麼殺胡復漢,什麼重整山河,一切都成飛灰。。。。。。腦中電光急閃,石青若有所悟,乾脆歪倒在地不再琢磨戰事,任思緒四散飛揚。

不知道過了多久,戴施閃身而入,稟報道:“石帥。冀州送來了四百多普通民衆,說是被燕軍裹挾到清樑的原冀州軍眷屬。”

“哦。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吧,交代下去,對這些眷屬要好生相待,不可怠慢了。”

石青漫應一聲,坐起身子向外面張望了一眼,但見帳外天色晦明,似乎快要入黑了。又隨口問道:“我軍步卒主力到哪兒了,可有通報傳來?”

“午後來過一次通報,說是過了滹沱河。這一會沒來通報,應該是快到了。”

“嗯嗯。。。”

嗯了兩聲,石青突然想到什麼,連忙說道:“行義。你應該即刻回返魯口。此番事了,我軍可能會與幽州軍徹底撕破臉,逢約身份公開,無法在魯口待下去了,與他相交的那些人以後由你暗中維持。”

“啊?這個。。。”

戴施有些不願意,猶豫了一陣,他換上笑臉,討好地說道:“石帥。此次我軍進兵幽州聲勢之大,前所未見;錯過如此盛舉,屬下定會後悔終生,要不此番事了,屬下再回魯口?石帥放心,屬下一定小心遮掩身份,不會讓幽州軍注意到的。”

石青沒好氣地瞪了戴施一眼,帶着些責備的口吻道:“汝沒有受過軍紀嚴訓,性子太過散漫了些,此是禍非福。汝可知道,軍令之下,這般討價還價,先就要受二十記杖責。另外,人若散漫慣了,往往會由着自己的性子喜好行事,不能嚴謹克己,很難成就大事。汝爲人機智善變,原也不俗,可若繼續散漫下去,成就終究有限。”

戴施看起來似乎有些不服,卻沒敢再辨,悶聲悶氣地回道:“石帥教訓的是,戴施迴轉魯口就是。”

石青滿意一笑,和聲說道:“既然如此,本帥不敢耽擱行義行程,安頓眷屬之事交由他人處理吧。今夜月色應該不錯,行義回程之時,可從容欣賞,倒算是一件雅事。”

戴施聞言,頓時目瞪口呆,訥訥不解道:“這個。。。石帥。現今可是三月末?嗯哦,屬下明白,這就連夜趕赴魯口欣賞。”

“月末?呵呵,真是百密一疏,如我這等實誠人,真不該在機智之人面前胡扯。。。”望着戴施漸漸遠去的背影,石青自嘲一笑,抄起蠍尾槍,邁步出了營帳。

“傳令,命丁析率部繞城而過,繼續北上。傳令,帥帳移營,出北城會合步卒主力。傳令,抽調兩百親衛騎照顧冀州送來的眷屬北上,讓他們騰出戰馬供眷屬中的老弱婦孺騎乘;傳令,命秦興、鄭生的民夫隊伍明早按照原定路線分頭北上,搶收清樑、高陽夏糧。。。。。。”

一道道命令隨口而出,石青凝神靜氣,手柱長槍佇立於黑雪側畔,待親衛騎收拾停當,他躍上了戰馬,低聲喝道:“走!出城——”

沒有和秦興、鄭生應酬告辭,帥帳直屬的千餘人馬徑直出了南安。來到城北十里長亭之時,天已黑透;繁星映照之下,模糊之中,左手方向現出大隊人馬的身影。這隊人馬長如巨龍,蠕動着急速趕了過來。

石青沒有猶豫,一嗑戰馬衝了過去,奔馳之中揚聲高喊:“大魏健兒安在!”

“大魏健兒奉命前來,恭候石帥調度指令。。。。。。”

隊伍中傳出熟悉的應答,從隊首的王龕開始,逐次向後傳遞,過了好一陣,萬牛子憨直的聲音還在遠方隱約迴響。。。。。。

黑雪逆着隊伍行進方向奔騰馳騁,石青舉槍高呼:“大魏健兒!汝等連日辛苦趕路,此時必定又渴又餓,渴盼停下來休整一夜。但是——兵貴神速,爲了取得勝利,本帥不能讓汝等停下來休整,本帥命令汝等,繼續前進,一直殺到清樑!汝等——能夠做到嗎!”

“稟遵石帥將令!”

“殺到清樑!”

“能!”

“能!!!”

“能——”

激烈高亢的呼聲此起彼伏,連綿不絕,先是新義軍將領,接着是志願兵老卒,再是鄴城禁軍,最後,連新降的襄國士卒也受到感染,不由自主地奮力高呼。

這一刻,石青心底霍然一靜,午後的煩躁、疑慮、不安。。。諸般負面情緒一掃而空。

自古以來,中原從不缺少熱血男兒,一旦向正確的方向邁出步伐,在他們前進的道路上就沒有不可逾越的阻礙!

高呼聲中,石青勒馬回首,眺望着黑沉沉的北方,從未有過的自信油然而生——從未有人真正戰勝我們!我們不可戰勝!

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四十九孫威來了二十八章 意外的邂逅第10章 至方君子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三十六章 那就戰吧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八十四章 博浪九七十九章 博浪四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三十三章 值得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二十一章 不怕死的女人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第1章 智與勇的選擇題十七章 來了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六十二章 枋頭之變二十二章 草劍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五十六章 金鉤四十五翻臉不認人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十八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五十傾巢而出三十二章 鄴城換主上三十章 疏而不漏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七十章 夜襲旱寨三十章 疏而不漏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二十三章 南轅北轍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四十章第3章 談婚論嫁十三章 反覆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六十四章 夜襲上三十四章 分化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二十六章 接觸上了第10章 聯合操演第8章 原來如此第10章 軍帥府長史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六十四章 一碗水酒泯恩仇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四十二章 虛驚一場六十八章 麻姑勸妹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第3章 談婚論嫁第9章 反覆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七十章 夜襲旱寨一百零七章 折戟白溝河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四十八章 圍困下的襄國五十四章 襄國之戰四四十一章 還是稱帝的好第7章 公祭之序幕三十章 疏而不漏三十七章 依靠四十四章 悲傷七十二章 分道十一章 安離趙諫黎半山六十一章 議和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十三章 鄴城的框架五十八章 襄國之戰八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第2章 博彩二十八章 各有算計第8章 原來如此十四章 好苗子十六章 蟄伏十四章 偶遇六十一章 驚變下第3章 悍民軍來了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七十章 突破方向廣陵五十四章 鹿勃早的疑惑十六章 衆望所歸的督帥四十九孫威來了六十二章 英雄之殤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二十三章 雙方的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