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章 陣前勵士

作品相關 九十章陣前勵士

八個載有梨、棗、糧粟的推車準備好了,三十七名身子結實的農奴挑了出來,皇甫真也裝扮停當。午後用過飯,一行五十四人出了農莊,推着大車向薊城趕去。

皇甫奮自有坐騎,皇甫真、孫霸、小耗子和三名衛士騎乘六匹戰馬扮作幫閒護衛跟在皇甫奮身後,剩餘的——戰馬留在農莊、天騎營士卒則和推車農奴混在一塊。

從農莊出來一路坦途,二十里路程一個多時辰就到了。臨近南門之時皇甫真下了戰馬,換了一名天騎營士卒上馬頂替,自己則混進數量較多的車伕中,低頭埋臉免得與熟人照面。

城門值守士兵在遠處發現這一行人,早早閃出四五個,打算上來阻攔盤問,待到近前,瞥見怒馬如龍的皇甫奮幾騎,立時猶豫下來。護衛幫閒能有坐騎的人家一般是有頭臉的大戶高門,不是低級士卒能夠隨意盤問的。

小耗子適時縱馬上前,趾高氣揚地喝道:“這是典史令大人家裡準備獻給世子的時令瓜果,汝等還不閃開。”

一聽世子、典史令這等稱呼,值守士卒飛快閃開,薊城這等心腹縱深之地,城門士卒主要職責是收取進城的人貨厘金,不是用來防範奸細的;雖然有收取厘金的職責,但是無論如何他們也不敢打世子和大人們主意。

燕國權貴高門的府邸大多坐落在北城,燕王府和皇甫真的府邸也在北城;爲了避免意外,進入薊城之後,一行人沒敢耽擱,匆匆穿過通城大道,直奔典史令府邸。

“車子推進後院,所有人等都在後院歇息,不得喧譁,不得四處亂竄。”皇甫奮按照先前授意,將人、車、戰馬統統帶進後院。落在最後的小耗子往門口正中一橫,盤坐下來;將尾隨過來哄熱鬧的幾個僕婦隔在外面。

皇甫奮隔着小耗子對外面的僕婦喊道:“着個人去告訴母親,就說我在和管事覈算賬目,不要讓人過來打擾。另外去廚下交代一聲,烙兩百個窩盔、煮三十斤熟肉送過來。”

幾個僕婦嘰嘰喳喳地走了,皇甫奮回到皇甫真身邊問:“父親,接下來做什麼?”

“睡覺!讓大夥隨便找地方睡下來,飯來了會喊他們起來的。”回答了皇甫奮,皇甫真轉而吩咐孫霸、小耗子。“兩位辛苦一下,輪換着看守門戶吧,其他人我不放心。”

孫霸回道:“皇甫先生安心睡去,到時間我和小耗子會喊大夥起來的。”

剛到黃昏,天還大亮,一幫懵懵懂懂的農莊漢子被皇甫奮強令着睡下睏覺,皇甫真找了個角落坐下,倚靠着牆壁合上了眼睛,不一會兒就發出了輕微的鼾聲,天騎營士卒對這種顛倒的作息早已習慣,幾乎和皇甫真同時扯起了鼾聲。農莊漢子開始睡不着,無聊的時間久了,不知不覺地被鼾聲感染,跟着一個個相繼進入了夢鄉。

鼾聲之中,天慢慢黑了下來,又過了一陣,城樓上響起定更的鼓聲,這時候兩個廚子拎了兩籮筐窩盔和熟肉送過來,接過籮筐後,小耗子喚醒倚門而睡的孫霸替換值守,卻沒驚動其他人。

三更鼓敲響之時,孫霸叫醒了小耗子、皇甫真和天騎營士卒,點起兩支燈籠,農莊漢子跟着也被叫醒。

“大夥不要喧譁,過來拿些東西吃,順便聽我說話。”

皇甫真打着燈籠站在籮筐前招呼;等衆人聚過來拿了食物吃起來,他把燈籠提起來舉到面前,將面孔映得通紅通紅,開口說道:“大夥瞧仔細了,我是皇甫真。”

小院裡頓時響起小聲的騷動,好幾個曾經見過幾次皇甫真的漢子低聲應道:“是呀,真的是典史令大人!我認得的!”

皇甫真伸手虛按,止住農莊漢子的哄聲,繼續說道:“薊城人都以爲我遭了難,卻不知皇甫真因禍得福,不僅沒有被害,還認識了一位真英雄,並得以在其麾下效勞,實不相瞞,這位真英雄就是民軍的石大將軍。。。。。。。(有十幾個聽說過石青和民軍的農莊漢子面色一緊,竊竊私語起來,皇甫真眼光冷厲地向下一掃,止住下面的交頭接耳。)。。。。。。大夥可能還不知道,三天前,魯口一戰,燕國三十萬大軍死傷無數,徹底潰敗,慕容霸、慕容恪當場戰死,慕容俊脫去王袍扮作小兵,孤身逃進西邊山裡,燕國完了,民軍隨後殺進幽州,皇甫真即是民軍前鋒,奉石大將軍將令來取薊城。如今城外已經埋伏了數萬大軍,只等內應發動,便裡外夾攻一舉拿下薊城。”

小院裡沉寂無聲,每個人都被皇甫真的話語震駭住了。農莊漢子不明形勢,很多人沒聽說過民軍和石青,但對慕容俊兄弟特別是慕容恪更是如雷貫耳,聽說過許多被誇大的傳奇,以至於將其當作天神一般的存在。這樣的人竟然敗了、死了、逃了,實在太不可思議了。若不是典史令大人清名卓著,信譽傳於四方,幾乎讓人不敢相信他說的話。

天騎營士卒也被震住了,個個迷惑不解地望着皇甫真,不知道他說得是真是假;孫霸、小耗子詫異地相視一眼,沒想到皇甫真如此荒唐大膽,隨口一扯就能撒出彌天大謊,杜撰出一個如此輝煌的‘魯口之戰’。

皇甫真似乎並不認爲自己在撒謊,滿臉誠摯地盯着農莊漢子淳淳說道:“汝等是我皇甫氏家奴,若是沒機會贖身,終身改不了家奴之身;禮法如此,皇甫真有心憐憫,卻不敢隨意逾據。湊巧的是,眼下倒有一個改變汝等身份的好機會,單看汝等是否願意了。這個機會便是軍功。稍後片刻,皇甫真將率衛士突襲東門,斬關落鎖以接應大軍入城。願意一道行事的,即刻廢黜家奴之身,以後皇甫真會以士卒部屬相待;怕死、不願意一道行事的,皇甫真不會勉強,只好生待在府上,事後回農莊繼續支應農事就行。大夥考慮一下,願意拼死一搏,掙個富貴前途的,就過來站到皇甫真身後。”

皇甫真的謊言顯然起了極大的激勵作用,話音剛剛落下,就有五六個紅臉大漢越出人羣,趕到他身後站定;接着又有十幾位漢子反應過來,唯恐落後一般趕過來,只片刻間,原本擠擠挨挨的人羣就變得稀疏起來;剩下的有些是害怕,有的是真在用心思索得失,只是見到身邊空下來,不管是害怕的還是在計較得失的,都生出一種莫名的惶恐,身不由己地跟着跑到皇甫真身後站定,竟是沒一人留下來。

皇甫真滿意地一笑,對孫霸和小耗子道:“兩位將軍,可以分發兵刃歸併入建了。”

孫霸早有準備,伸手一招,九個拎了四杆長槍的士卒上來,各自劃拉了幾名漢子,分發長槍,教授規矩,歸入自己下轄。

四更鼓聲響起之時,農莊漢子都有有了歸屬,皇甫真將五十來人分作兩隊,一隊負責斬關落鎖,由自己和孫霸統帶,一隊負責衝上城樓放吊橋,由小耗子統帶,皇甫奮負責引路。一切就緒後,五十三人分兩列整齊站立,皇甫真在前首做最後的動員:“諸位!突襲首重摧敵膽寒,傷敵士氣,是以臨陣宣示極爲重要。皇甫真爲此定下三句口號,請諸位用心牢記。一是南下燕軍大敗,慕容恪、慕容霸戰死。二是二十萬民軍殺過白溝,連克范陽、北平;先鋒大軍攻進薊城了。三是慕容氏忤逆殘暴,妄動刀兵,爲禍塞內塞外;石大將軍仁義寬懷,民軍替天行道,進入薊城只誅首惡,不會加害獨孤部、宇文部及其他被慕容氏脅迫之英豪,薊城士民可作壁上觀,也可投身以效。”

說到這裡,皇甫真頓了頓,肅然說道:“這三條口號用得好可頂數萬大軍,諸位務必牢記,廝殺之時大聲喊出,定能挫傷敵軍銳氣,切記切記——”

衆人低聲答應下來,默默用心記憶。過了一會兒,皇甫真感覺時辰差不多了,便一揮手說道;“出發!”

時至月中,斜掛中天的圓月灑下無數銀輝,將夜晚照的明亮如晝,隔老遠都能看見人影,這種情況下很難匿蹤潛行。

皇甫真乾脆亮明行跡,讓孫霸這一小隊士卒或騎乘戰馬,或高舉‘典史令府’字樣的燈籠,大搖大擺地向東城行去。小耗子的小隊落後三十來步,儘量隱匿身形跟上,有前隊的燈火吸引注意,他們的存在很容易會被人忽視。

兩小隊人馬一前一後出了貴族居住區街巷,拐上通城大道,沒多久就臨近了東城門。

若非有強敵入侵,城門值守士卒平日不會太多,薊城守軍的規矩是每道城門隨時有兩百士卒值守,人數算比較多的了;此時天將拂曉,值守士卒熬了一夜,正在犯困,大多數溜進城樓避風小睡去了。只在城頭留下寥寥幾個依垛向外瞭望的身影;城門洞內側還有兩什值守士卒,這時也沒了隊形,三三兩兩地依靠城牆而立,耷拉着腦袋沒一點精神。

皇甫真臨近之時,清脆的馬蹄聲驚醒了兩個值守士卒。瞥見高舉的燈籠和高頭大馬的騎士,兩人以爲是將官巡夜來了,急忙推搡身邊同伴,準備整隊迎接。

孫霸瞅見空子,低聲吩咐一句,四名打着燈籠的士卒越出小隊,趕到城門洞內側,將燈籠舉起湊到值守燕軍士卒面前一個個挨近着照,似乎在分辨面目一般。

燕軍士卒越發小心,一個個昂着腦袋、繃緊了臉,寧可雙眼被燭火映的發花,也不敢眨一下,任由‘上官’審視;後面的小耗子看得暗暗好笑,一招手率領部屬加快腳步趁機向上馬道靠近。

孫霸的把戲很快露出了破綻,因爲燈籠上寫得是典史令府,並且皇甫真家中沒有衣甲,天騎營士卒還保持着普通布衣裝扮,不像將官親衛隊。這兩點破綻很快被敏感的值守士卒發覺了。“典史令府?典史令也管巡視城防?”疑惑之下,一個值守士卒忍不住問出口,他還沒有聯想到敵軍偷襲這一點。

看到這一幕,皇甫真忍不住莞爾笑道:“典史令不管巡城,只管開城!”,沒等值守士卒反應過來,他瞥了眼順着上馬道向城頭摸去的小耗子一行,聲音一揚驀地喝道:“一起動手!”

“嗡嗡”兩聲繃響,兩名早已就位的連弩手斜對着守軍隊列扣動了連弩扳摯,短距離爆射的十支鐵矢無一落空,六名值守燕軍慘呼倒地。

“殺!”孫霸縱馬上前,長槍連刺,三名燕軍咽喉洞開。

“殺——”

喊殺聲忽然大作,打破了薊城東門的寧靜;城頭上下人影來回奔突,刀槍寒芒閃爍,轉瞬間成爲激烈的廝殺之地。

城頭之上,靠近上馬道的兩名瞭望士卒已經被斬落城下,三十餘突襲隊員在皇甫奮的引領下正衝向吊橋絞盤處。吊橋的兩個絞盤安置在城樓和城牆外沿之間狹窄的空地上,每個絞盤左右各有一名瞭望士卒守護。聽到喊殺聲,四名燕軍士卒已經有了防備,一邊大聲呼喊援兵,一邊湊在一起架起了刀槍。

“殺!”小耗子腳下一蹬,騰空躍起,身在半空之時,手中長槍向前一探,插進四名燕軍中間縫隙,使力左右一撥,兩名燕軍士卒摔跌出去,被一擁而上的農莊漢子一通亂搠,立時了賬。

小陣一破,另兩名燕軍士卒知道不好,閃身就走。農莊漢子殺得興起,呼喝一聲擡步追趕,就在這時,城樓臨近絞盤方向的木門砰地一聲被撞開,百十燕軍士卒吶喊着要從裡面衝出來廝殺。

“堵住!別讓他們出來——”聲音未落,小耗子一步跨過三級臺階,上到城樓廊下。挺槍向着城樓木門方向扎去。城樓裡面至少有一百五六十燕軍,若是全部衝出來,以農莊漢子爲主力的偷襲小隊未必頂得住;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狹窄的門戶擋住對手。

天騎營的士卒都是百戰老兵,立時明白了小耗子的意圖,呼喝一聲,各自帶着農莊漢子衝上走廊,和小耗子並肩擋住城樓門戶。

有部屬幫忙阻敵,小耗子壓力大減,刺出一槍後,他抽空回頭看了一眼,卻見皇甫奮領着幾個士卒正在旋轉絞盤,頓時放心下來,一心一意率領部屬堵住門戶。

相比之下,城門洞下的戰事容易的多,二十名毫無防備的守軍被輕易斬殺後,四名負責斬關的士卒操起柴斧,衝進城門洞,或落頂門木,或砍鏈釦鎖,正忙着開關落鎖。皇甫真和七八個士卒站在城門洞外掩護,孫霸聽到城樓上殺聲激烈,呼哨一聲,招呼五名騎士沿着上馬道縱馬衝上來。

孫霸登上城頭,匆匆向城外瞥了一眼,一看之下,他心中霍然一驚,不祥的感覺油然而生。城頭上下殺得天翻地覆,城外卻靜悄悄的,竟沒半點伏兵大起的徵兆。

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四十七章 跳河第8章 讖言豈會無稽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四十一章 博陵的幽州軍四十七章 夜戰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四十二章 四月初八二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十七章 來了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第8章 風起雲涌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十一章 雛形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二十八章 羯胡石氏絕三十四章 異人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第7章 公祭之序幕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十六章 放膽直言二十七章 流言的解析第7章 出路在哪裡六十八章 根絕仇恨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四十四章 悲傷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三十章 疏而不漏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第3章 無法選擇三十三章 標語和童謠六十七章 意外叢生五十六章 攻守較技八十七章 傳說是怎樣誕生的四十一章 賤人喜歡硬的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三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10章 至方君子第5章 隨時指點你八十五章 選擇和算計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八十五章 結束與開始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三十二章 上黨風雲第4章 第一步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四十七章 捨身自污不可得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七十四章 勝敗已分八十四章 博浪九第4章 第一步十八章 江湖高手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第9章 荀羨之薦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四十六章 遇伏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十四章 攻城非易事五十五章 臨戰前的軍議十三章 後現代的審訊十二章 離開鄴城十五章 笑臉四十章 旱鴨子的無奈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三十九章 危機重重四十章 兩個密使二十四章 殺恩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六十四章 消息三十二章 踏上旅程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八十章 博浪五十五章 笑臉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五十章 冉遇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七十一章 毒計二十九章 一槍封喉第7章 義士五十二章 揚州的開局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第8章 原來如此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七十章 奉詔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