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如來佛祖收取經文,三藏法師復歸靈

開壇講經即便是對那些成名已久的僧人來說,依舊是個技術活。

但法海對此輕車熟路,即便是當着大唐國都中的君臣百姓,亦能舉重若輕,揮灑自如。

三藏法師口吐蓮花,開演諸品妙經,當空異象頻生,顯現一天瑞氣,萬道祥光

眼見得到了時辰,法海便適時收了尾,對在場聽經的衆人說道:“貧僧離開靈山時,言說八日之後,便要返回靈山,如今八日之期已至.諸位今日便先散了,等貧僧自靈山再度歸來,將會再開法壇,專門講這三十五部靈山的真經。”

說着法海便自法壇之上起身,而後他門下的四位弟子便也來到他的身邊,師徒五人足下升起祥雲,拖至天空之上。百姓們見了,自然又是好一陣拜見。

師徒一衆離去之後。

李世民下令讓禁軍護着百姓們有序撤離之後,這才擺駕回宮。

靈山。

“阿儺、伽葉。”

“弟子在。”

“且將衆僧所寫經文全都收上來。”

“是。”

不多時,二人便將諸多經文放在了大雄寶殿佛祖金蓮之前,還向佛祖稟報了一聲:“佛祖,收齊全了,不多不少,正是三藏之數。”

那些順利完成任務的僧人,自然心中一片平靜,甚至不覺着這是什麼值得誇耀的事情.當和尚的不會背經文,還當什麼和尚?

可有畢竟些僧人沒有全記下來,行文之間難免有錯漏;還有一些乾脆一字未動.也有一些覺着交白卷說不過去,便將自己對佛法的感悟寫了上去。

這些僧人,心中難免是生有忐忑的。

生怕遭到佛祖的問責,不論是出於什麼原因.自己沒能寫出來就是罪過。

主要是此刻在靈山中的僧人太多了,偏偏也有不少分到了冷門經文,還能默寫出來的.尤其是久在靈山大雷音寺的一些老僧,他們甚至連個羅漢果位都沒有。

這就更讓那些菩薩與羅漢們沒有什麼解釋的理由了,畢竟說再多,聽起來也只是藉口了。

至於說這些老僧們會不會因此被菩薩羅漢們,甚至是諸佛惦記有佛祖坐鎮靈山,他們自然不安亂來而且一旦出手,豈非更加坐實罪名?

現在只是丟了些麪皮,若真做出這是攜私報復之舉,纔是犯了大錯。

當然,默誦經文絕非是考驗一個僧人的佛法深厚的絕對標準,但也算得上是一個重要因素,故而那幾位老僧還是被佛祖記在了心裡的。

畢竟在靈山大雷音寺中修行,本身就代表了他們佛法不俗。

經文就放在佛祖面前,但佛祖並沒有翻看的打算,而是喚了一旁的兩位尊者一聲:“阿儺,伽葉。”

兩位尊者連忙上前聽用。

“將這些經文收攬了,還送到藏經閣中去吧。”

“啊這.”

佛祖這一聲吩咐,可把下面的衆僧驚了神,一個個左顧右盼,對視一處時,又面面相覷,尤其是那些沒能完成任務的,更是好一陣提心吊膽。

便是阿儺與伽葉兩個也一時呆愣在原地,不知該不該聽佛祖吩咐,畢竟這可不是什麼小事.事關真經,當真能這般草率的麼?

還是觀音菩薩好心腸,出列代替衆僧向佛祖請教了一句:“阿彌陀佛.佛祖,靈山之中不乏能將全部經文默出者,何不校對無誤之後,再將經文填入藏經閣中?”

“是極,是極——”

“佛祖,還是將真經填補完善之後,再入藏經閣吧。”

菩薩前一句不僅問出了衆僧心中的疑惑,這後一句顯然還得到了廣大僧人們的支持,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

說這些話的,大多都是修行大乘佛法的。而這些真經,其實也都是大乘佛經。

如今的佛門雖然依舊有大乘小乘之分,但雙方之法門,多也是互通的便是一些小乘高僧,對於大乘佛法也非常感興趣。

不說藥師與彌勒兩位佛祖,即便是接引佛祖也在修行大乘佛法.旁人自不必多說了。

而也一些專精小乘佛法的僧人,甚至會覺着小乘佛法的真正奧義,早就不在靈山了.而是在東土大唐。

在他們看來,那唐三藏不遠萬里來西天取經,其實是本末倒置。

衆僧的表現,佛祖都看在眼裡。

很多時候,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稀,須知那藏經閣中的經文,對靈山衆僧從來是不設防的,只要想看,隨時可以去借閱。

可這一千多年來,佛祖看的很清楚。

經常出入藏經閣,竟多是一些凡間修行得道老僧,反而是諸佛與菩薩們,鮮有光顧。

至於羅漢們,尚且還走在專修之路上,並沒有到廣博之境.看得經文太多了,其實也並非是好事。但凡事總有例外,比如降龍羅漢.他是衆羅漢中,少數幾個常去藏經閣的。

佛祖的目光瞥向了大聖國師王菩薩,這位菩薩的來歷不凡,本世乃是二郎神楊戩的父親楊天佑,而前世則是靈山前任佛祖優婆羅陀佛的關門弟子前些時候在小西天時,大聖國師王菩薩藉助三藏之大日佛焰,與楊天佑煉化爲一體,這也是佛祖此前未曾預料過的景象。

佛祖也更沒有想到,他此番竟然也來參加這次佛門靈山之會

不過人家既然來了,還是用大聖國師王菩薩的名號,靈山自然不會將他拒之門外。

佛祖是用神識看過他適才在空白經卷上寫下的經文的,不出所料.大聖國師王菩薩自然默不出經文來,他寫下的就是自己對於佛法的一些感悟。

並非是敷衍,反而寫的極其認真,其中還包含了很多儒家學說的觀點。

相對比起來,金吒所寫.反而是道經的內容更多一些,甚至還在經文之後,附上了一門修煉金槍術的修行法門。

“請佛祖校對經文之後,再行入閣!”

也不知是誰帶的頭,只是幾個呼吸的時間,衆僧便紛紛出列請願。

大雄寶殿之中的諸佛與菩薩們,以及排在前列的羅漢們,自然知道怎麼回事寺中,與寺外山中的那些僧人,可沒那麼快就能搞清楚狀況。

但這會兒聽到大殿之中傳來的動靜,一個個的自然也都坐不住了,畢竟能讓那麼多的真佛與菩薩開口相求,怎麼可能是小事?

他們乾脆跪地請願。

佛祖穩坐金蓮之上,絲毫不慌:“爾等難道不知大道五十,天衍四九既然三藏已經將全套真經取走,我處靈山,便順其自然況且正如菩薩所言,靈山之中能默真經者衆,記在心裡纔是真正的記住。”

“阿儺,伽葉。”

“在。”

“速將經文送去藏經閣——”

“是。”

兩個人不敢違背,運轉法力,將一萬五千餘經卷裹住,送去了藏經閣。不多時,此前被三藏師徒搬空了的藏經閣,便再次被填滿看似還是三十五部真經,但誰知道里面多出了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

佛祖見衆僧擔憂,便又說了一句:“爾等也不必驚慌,若有記全經文者,自可去藏經閣中查漏補缺.且有一點,要在經文上註明修改的時間與自己的法號。”

佛祖這句話傳遍了整個靈山,頓時引得羣僧沸騰。

尤其是幾個修行冷門經文得道入寺的老僧,已經躍躍欲試,要在靈山藏經閣的經卷中,留下自己的名號了。

佛祖說完這一句,卻是看向了另外幾位佛祖與觀音菩薩:“諸位就不必在藏經閣中展露了不妨就在各自道場各自留存一份真經,如何?”

“善!”

以往這些經文的所有權歸靈山,他們只有借閱的權利,無靈山準允,並不能擅自傳播。這也是小乘佛法在西洲說話聲音越來越小的原因之一。

而且隨着大乘佛法的傳揚,搶走了很大一部分小乘信徒畢竟相對於小乘佛法,似乎大乘佛法更加能得到凡俗百姓們的共鳴。

衆生平等,救度一切衆生.這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所在,而這也正是三界衆生最欠缺與最渴望之物。

觀音菩薩正是得了其中精髓,號稱救苦救難,普渡慈航,且說到做到,纔有如今之格位。

可即便是她,對這三十五部經文,也並非是門門精通,能背下與能理解其中的真意,顯然不能混爲一談。但她能彙集禪淨密律四宗所長,顯然也是靈山之中鮮有的博學者。

大雄寶殿之中才靜了片刻,便聽了有四大金剛齊聲呼呵:“三藏法師復歸矣!”

“請入殿來!”佛祖當即開口。

衆僧聽見佛祖用“請”字,卻也不覺着有什麼不妥之處,畢竟單以三藏法師這一路上的表現,也絕對當得起這個一個“請”字。

若非要用金蟬子的身份說事只怕那唐三藏認不認還是兩說。

畢竟三藏覺醒金蟬子真靈的事情,早就在三界傳揚出來了.靈吉菩薩畏懼三藏,而不敢出手救下黃風怪一事,在三界更不是什麼秘密。

但大家並不會因此而取笑靈吉菩薩。

因爲這三藏法師連天蓬都敢超度,連天劫都敢硬釭幾道那舍利子更是說不要就不要

就這樣人物,即便是在場的一些菩薩也自嘆弗如。

若是當年的金蟬子是個愣頭青,做事只憑心性不講道理;那麼如今的三藏法師,便是打也打不過,說也說不過.若非佛祖相招,他們見了三藏法師絕對是要繞道走的,怎還會來靈山赴會?

不過來都來了又經歷了幾番“折磨”之後,他們的心態也漸漸放平。

跟三藏法師辯經而已,輸了似乎也不是太丟人的事情。

師徒五人再上大雄寶殿,向佛祖與菩薩見禮之後,三藏法師雙手合十,向着佛祖說道:“小僧送經文至大唐,且將三藏經卷具以翻譯完備.”

說罷之後,法海還從袖子放出一摞書來,一一向佛祖展示:“此乃大唐皇帝還送之經文,有《道德經》《南華經》《沖虛經》《靜經》《黃庭經》等道家經典,還有《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儒家典籍。”

法海稍頓了頓,說道:“此皆是小僧譯文。”

衆僧聽了這話,心中一時陳雜.這大唐天子,似乎不像是個好人啊。

把這道家與儒家的經文送到他們靈山來做甚?

交流學術麼?

至於三藏口中所言之“還送”,他們顯然不相信的。

這本也是陽謀,李世民只是請法海將這些經典翻譯了送到靈山,至於靈山衆生看不看,他又管不着?

至於說萬一靈山的僧人看了道經與儒經之後,要改換門廳,那可跟他更沒有關係了。

即便是有那麼一天,李世民認爲自己那時候早也陰曹地府報到去了,便是尋也尋不到自己頭上。

佛祖看着三藏,以及他手中的那些典籍,覺着這事情的發展的,是愈發脫離自己的掌控了。

不過他對此也不是太在意,道家與儒門在西洲傳播之事,他也從來沒有出手限制過只是任由他們發展。

道家在西洲本就留存着不小的勢力,儒門最近在那位子輿先生的講學之下,也愈發興盛了。

若有誰看他是個文弱書生,便覺着他好欺負,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子輿先生乃是那位夫子的門下,當年那位夫子橫行中原的時候,即便是太清聖人的化身李耳,也儘量都退避三舍。

“阿儺、伽葉。”

“弟子在。”兩位尊者連忙出列。

“將大唐天子所贈經文收於藏經閣中。”

“是。”

兩位尊者搬着經文就走了。

路上,伽葉不知想到了什麼,向着阿儺說道:“我二人以後就喚搬經僧人。”

阿儺則是嘿嘿一笑,道一聲:“一會兒去了藏經閣,且先看看有沒有我二人會寫的錯漏之處.”

“師兄的意思是?”

“此等留名之事,自然要快人一步,搶佔先手否則,平白失了我等這便利機緣。”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伽葉又說了一句:“我二人不如干脆晚些回去,或也能避過與三藏法師辯經之難。”

阿儺更是感慨了一句:“可惜三藏法師已經取了真經返回大唐,否則這‘靈山辯經’,恐怕也得算在九九八十一難當中。”

第312章 連給小妖們一點兒喝湯的念想都不留第793章 前輩,弟子求一碗孟婆湯;還請聖佛第735章 勞請娘娘出手;越不過 也闖不過那不第781章 沒人來打擾過他們的轉世生活;聖佛第86章 是誰錯了?(爲700首訂加一更)第110章 誰來救他?!第693章 人類無法共情螻蟻;“內臣們”還想第329章 我是娘娘麾下巡鎮小校第176章 玉帝:只叫你二人看一眼第57章 調虎離山?將計就計!第32章 法海:得想個法子將它們一網打盡第551章 太清聖人:沒錯,都是我的算計;嗯第730章 還在搞事的也就兩個人;師兄怎麼也第221章 孤已發誓,絕不叫再被迷了心智第487章 爲了三界安定;別這纔是弟子佛劫的第238章 不去取經行不行?第548章 讓諸聖也洗洗耳朵;這潑猴甚是大膽第598章 三藏聖佛也真是藝高人膽大;人王是第535章 你們稱這個大魔頭爲“三藏聖如來”第339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這便是造化之道第376章 貧僧唐三藏;等貧僧上了靈山,代陛第644章 出門在外要先禮後兵;“表面禮貌”第317章 雕蟲小技,也敢班門弄斧!第178章 你讀書何用?第269章 佛祖非佛也第280章 吾乃陛下特使,爾等還不見駕相迎?第496章 恐失其靈性,墮爲兇兵;也不是第一第773章 好像引出來一個了不得的東西;師尊第238章 不去取經行不行?第656章 老豬風評被害;小弟去去就來第624章 勾欄更有性價比;做完事的是佛,正第365章 清混各一,涇渭分明;嚇死老豬我了第196章 慈悲,什麼是慈悲?第751章 他們是問心無愧的;氣運所鍾,那自第436章 吾身既地獄;普賢菩薩顯靈了!第687章 成仙第一劍,先斬意中人;這事兒你第487章 爲了三界安定;別這纔是弟子佛劫的第94章 白骨夫人:這是我的造化!第539章 準提道友是否過於敏感了?殺生爲護第114章 若朕以此法試羣臣...第218章 二師兄,金兜山乃是妖山第426章 朕之御弟歸矣!第613章 當心玷污了佛堂;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62章 貧僧普渡衆生之心,一如既往第583章 窮之一生,也很難見到;我已經很久第66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巫文符篆”對第11章 師父爲何不渡化了他們?第43章 師父所料不差第597章 真武大帝:妖是蕩不盡的;李世民:第478章 貧僧本就是法海;域外,玄都城第387章 神兵綻寶氣;黃獅夜探城第706章 妖族已經在被人族同化了;你們倒會第516章 天庭沒好人啊;小丑可不就是自己一第193章 河神索祭第532章 幸虧大聖身懷“秘法”;今天的事情第27章 弟子覺着他是個有道的...第61章 大王吃獨食了【求追讀】第418章 因果報應;菩薩懷疑佛祖是故意的第239章 師父,您跟女王陛下可是起了衝突?第43章 師父所料不差第380章 誰說死後一了百了?第354章 吾雖死,道未盡矣;常者安能出家耶第19章 佛祖一張嘴,菩薩跑斷腿第225章 叫爾等視之,此乃逆天之鑑也!第306章 全城齊誦經,國主單問計第94章 白骨夫人:這是我的造化!第240章 恨不能將銀牙咬碎第735章 勞請娘娘出手;越不過 也闖不過那不第122章 氣運轉嫁的左道之術第505章 御弟觀之,如何?那就讓太子一同前第712章 天罡地煞;兜兜轉轉第4章 吃了貧僧的肉,可以...第103章 這唐僧師徒人呢?怎還不來?第261章 等佛祖退位的時候...第298章 九頭蟲:九葉靈芝草是那龍女上天偷第116章 除非忍不住——第414章 可這裡是我的家啊;哪有這樣的便宜第31章 你們惹金蟬子這個煞星做什麼?第483章 菩薩也在人間;這大殿之中怎不見一第646章 實在是本家兄弟盛情難卻;很可能還第622章 花錦樓中有妖氣;它們的心思也壞不第86章 是誰錯了?(爲700首訂加一更)第631章 他是真不想去招惹三藏聖佛;弟子有第217章 你們一起上吧!第723章 來自靈魂深處的驚悸;他的笑聲戛然第534章 說一個不留,就一個不留;還留存着第106章 玉帝旨意,爾等還不上前聽宣?第238章 不去取經行不行?第110章 誰來救他?!第142章 許是見得人情世故有些多了第496章 恐失其靈性,墮爲兇兵;也不是第一第470章 你總算是來了,讓貧道好想;大聖,第742章 法海當然會對他“特殊關照”;恐怕第241章 欲傷身,情傷心第275章 這不是巧合!第161章 人心不可控,更不可欺。第338章 禮拜非爲所求,而敬其作爲也第390章 慈悲與戒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第491章 既是人王,當號令人間;最多也是表第327章 孫大聖揭皇榜,唐三藏施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