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萬妖圖錄》;周公誅管蔡

其實在上古天庭覆滅之後,白澤並非沒有在三界之中露過面。

就說當年黃帝東巡至海濱,便遇見過白澤,有書記載曰:澤獸,黃帝時巡守,至於東濱,澤獸出,能言,達知萬物之精,以戒於民,爲時除害。

其意思是,黃帝有一次巡狩到東海海濱,澤獸出現,能說人言,通達知曉萬物之情理,用以告戒百姓,爲當時社會除害。

除此之外,白澤上一次在人間現世,還向皇帝講述了天下妖怪的情形,共計一萬一千五百二十種,黃帝命人記錄下來,這便是《白澤圖》。

只是這《白澤圖》如今在人間已經失傳。

當年的人王們,之所以能夠一一找上門去,同三界的大妖們“論道”,便是因爲這《白澤圖》的存在白澤爲什麼一直躲着不出來,其實也有這方面的緣故,畢竟這《白澤圖》一出,三界妖族在人王面前,便沒有了秘密。

但白澤也沒辦法啊雖然人族的史料記載,是黃帝東巡偶遇白澤.但只有當事人才知道,那根本就是黃帝領着大軍,專門去捉他的。

白澤是一路逃亡,從北俱蘆洲一直跑到了東海之濱結果還是沒有逃脫黃帝追捕。

也不是他的神通在黃帝面前不起作用,實在是神通不敵天數.當軒轅黃帝,駕馭着人王氣運,在三界之中搜尋白澤行蹤的時候,他也很難躲藏。

畢竟這位軒轅黃帝,可不僅僅只是人族的三聖皇之一,他也是人間的王,是真正的人王。

就連天庭的神仙,下到人間的時候,都要聽從他的調派。

即便是昊天上帝下到凡間,那雙方也是兄弟論交.最多就是軒轅黃帝喚昊天上帝一聲皇兄,其實他們雙方的身份地位,是基本等同的。

那個時候的天庭,也可謂是百廢待興.昊天在三界也是謹慎行事,正要努力將天庭重建。

其實如今天庭與人族,基本是在同一時期,共同發展.也算是天生的盟友,故而天庭與人族才簽訂了攻守互助條約只是這條約,是當時的玄都大法師,以人教的名義,代替人族簽訂的。

後來幾位人王也只是知曉這件事情,並且依舊同天庭達成合作.直到三皇五帝時期結束,大禹建立了夏朝,應龍等一衆天神,或是返回天庭,或是返回西崑崙而後的人王,不能重現先輩榮耀,雙方的合作關係,這才漸漸告一段落。

當然,天庭幫助人族,並非是無償的。

那一段時期之內,也是有不少人族的高手,被招攬上了天庭的,這算是報酬。

而因爲白澤與黃帝之間的這一段往事,白澤也就成爲了人族的瑞獸之一,故而有傳言說:白澤在“王者有德”時纔出現,且能闢除人間一切邪氣。

如今白澤再一次於人間顯靈很難不讓人認爲它是衝着李世民來的。

既然推斷出了白澤的身份,那麼衆人當然就要報所有關於白澤的資料,全部整理出來,進行鍼對性的分析。

並且李世民還請來了英招,英招也是當年上古天庭的十大妖帥之一,與白澤乃是同僚。

且雙方都是親近人族的妖帥,他們之間的關係,當然就要更加親近一些,事實上也是如此.當年在天庭任職的時候,白澤、英招與畢方,其實一直都在伏羲大帝麾下做事,而伏羲大帝又是女媧娘娘的親哥哥,人族又是女媧娘娘捏就伏羲大帝當然會親近人族,所謂上行下效,白澤、英招與畢方,當然也就站在伏羲大帝的這邊兒的立場上。

“如果是白澤的話”英招想了想,還是向李世民直言而出,“如果它不是真心投靠的話,即便是用強,也不能長久當年軒轅黃帝想要招攬白澤爲人族祭司,白澤不應黃帝言說,如若不從,則殺之。”

衆人聽到這話的時候,大概已經能夠想象到軒轅黃帝,把軒轅劍架在白澤的脖子上,讓他在死與服從之中二選一的場面。

不愧是軒轅聖皇啊,果然霸氣外露。

李世民只是在腦中想想這樣的場景,便已經是心癢難耐,恨不得現在就率領人族大軍,征討三州,一統人間。

“後來呢?”

法海也是很少遇見自己都不曾瞭解過的事情,當然會有一些好奇後續的發展,畢竟就他們所知.白澤可並沒有加入人族,爲人族做事。

“白澤依舊不從,面對軒轅聖皇的強硬態度,它也展露出了它的風骨——寧死矣。”英招畢竟是知情人,也是見證者之一,當年軒轅黃帝征討蚩尤的時候,他也是出過一把子力氣的.後來在“招安”白澤的時候,英招也給軒轅黃帝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幫助黃帝順利的東海之濱截住了白澤。

“但結果顯然並非如此。”李淳風知道此事還有後續,如果白澤被黃帝斬殺的話,如今這個卻是何人?但白澤也並沒有加入人族,成爲人族祭司,也是事實。

“軒轅黃帝還是惜才的他當然沒有因此殺了白澤,但作爲讓白澤留下一條性命的交換,軒轅黃帝讓白澤發誓,在未來遇到他認爲可以輔佐的人王時,必須要出山拜在人王的麾下,爲人族效力.”

“這”李世民在一旁說道,“認不認可,全憑白澤自己的心意.這條件對於白澤來說,根本沒有什麼約束力啊。”

英招笑笑,向着李世民說道:“陛下有所不知,白澤向來都是輕易不許諾,許下諾言,便一定會踐行。”

而一旁的薛仁貴則是開口說道:“認不認可,豈非全憑白澤一張嘴?誰知道他內心所想?”

英招又向着薛仁貴說道:“若是這般說來.吾還當真不好解釋不過白澤當日也認爲,只是這樣的諾言,實在是沒有什麼說服力,故而他主動向軒轅黃帝獻上了《萬妖圖錄》.便是歷代人王執掌的《白澤圖》。”

此圖一出,羣妖便知白澤立場誠可謂是白澤自絕於妖族,向軒轅黃帝表明.即便是我以後遇不到值得我輔佐的人王,那我也沒辦法幫着妖族來對付人族了。

英招話雖然跟史料上的記載,有着不小的出入.但文字便是如此,這一點不論是法海,還是李世民都非常清楚。

前者是因爲他的三弟子沙悟淨,乃是如今三界少有的“小說家”,但只要是他主筆的文章與話本,在三界那可謂是供不應求。

悟淨寫的那些小說話本,法海當然是看過的,畢竟悟淨但凡有什麼新作品問世,都會在第一時間送到師父那裡對於悟淨的春秋筆法,法海也是讚歎不已。尤其是西行路上發生的一些事情,明明開頭與過程都不一樣,但結局總是能夠對得上。

這種真假參半,虛實結合的筆法,也正是悟淨的寫作特點。由此可見.這個看似濃眉大眼的本分和尚,其實一點都不老實。

而後者李世民,因爲他殺兄迫父的事實他讓十分在意自己在史官那裡的形象,他迫切的想要知道,那些史官會如何在史書之中記錄自己。

在唐以前可沒有哪位君王去幹這樣的事情。

即便是再昏庸的帝王,也並沒有干涉史官們記錄事實,而史官們也一向以“秉筆直書”,作爲自己的光榮傳統,講究實事求是。

且唐之前,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也十分認可史官們這一項操守,並且願意爲此給予他們一定的特殊地位不說不去幹預國史的修訂,尤其是他們的起居錄更是看都不看。

甚至因爲起居錄的存在,還會讓皇帝們在一定程度上,注意自己的言辭.生怕被史官們記錄下一些自己不好的言行。

而歷朝歷代的史官通常來說都是人教弟子來擔任。

他們身爲人教弟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能夠抵抗得住天子威壓的否則,只是尋常的史官話,還真不見得能夠無視天子的氣場,能夠秉筆直書。

李世民.終究還是打破了這個潛規則。

因爲對“玄武門”之變的過分關心,讓他的心思始終不能安寧,他不知道史官們會在史書上如何記載這一天,也不知道史官們會給自己做出怎樣的評價.而他登上皇位以來,所做的一切,就是爲了消除那一天給自己帶來的負面影響。

他怎能不在意史書上如何記載?

只是李世民低估了史官們的操守,經過三番兩次的試探之後,李世民知道自己通過常規手段,是很難看到史官們的記載了。

但若要用強的,恐怕反而會激起史官們的逆反心理,到時候.史書上恐怕還得再多一筆黑料。這絕非是李世民能夠容忍的。

但最終他還是看到了史官們的記載,他先是將原本在秘書省之下的史館獨立出來,並且取代了原本的著作局的修史之職,將史館衙門置於禁中,成爲直屬於皇帝的機構之一,同時還下令讓房玄齡,以尚書左僕射的身份監修國史。

這一手,便能夠看出李世民的調度之法,可謂是爐火純青。

此舉,原本那些史官們還以爲是李世民對於史書修撰的高度重視,但很快他們才知道.原來這位皇帝陛下的目的,還是想要翻看史書。

這一次,史官們的態度雖然依舊堅決,但主持修史的,卻是房玄齡.這位是李世民的鐵桿親信。

當李世民向史官們問出,爲什麼不讓皇帝觀看國史的原因時.房玄齡這位老部下,便已經猜到了陛下的心思。

只是有些話,不好拿到明面上來說,這畢竟是一個約定成俗的事情,尤其是還有“司馬遷”這個榜樣在前,更是成爲了後世史官競相繼承的品操和史德。

史之爲務,申以勸誡,樹之風聲;

夫所謂直筆者,不掩惡,不虛美,書之有益於褒貶,不書無損於勸誡;

寧爲蘭摧玉折,不爲蕭敷艾榮.

這些都是史官們之信奉的品行與職業操守。

不過在封建君主專制的制度之下,史官們也屢屢遭受厄難.但這也不能讓他們屈從。

這些話,房玄齡當然不好在大庭廣衆之下言說,只說:“怕史書中的某些記錄影響到陛下的心情,故而不方便拿出來看。”

李世民早有準備,便說:“我之用意,同以往的那些帝王不一樣,現在看國史,是爲了對自己之前的一些錯誤有一定的瞭解,以免再犯.愛卿可將國史按時間順序整理完畢,呈送上來。”

不得不說,李世民“以史爲鏡”的人設,還是在這裡的,他說這話還真沒有什麼毛病,即便是史官們也沒有什麼反駁的餘地。

況且“主編”是房玄齡,最終還是讓李世民如願以償,看到了國史。

不過,事實也不出他的所料.對於玄武門之變那一日的描寫,還是讓李世民一時頭腦發懵。

其實史官對那一日的記載,基本都是事實.並沒有什麼杜撰的行爲。但對於李世民來說,他其實想要史官能夠利用春秋筆法,將那一日發生的事情,稍微美化一番的。

比如借用“周公誅管蔡”的典故

而這話傳到了作爲國史主修的許敬宗的耳朵裡,便引起了好大的風波。

當他親自操刀,對當年真相進行了大幅度的刪改之後,雖然是博得了李世民的歡心,但也招致李淳風的關注。

許敬宗並非是人教弟子,他之所以能夠當上主修,其實也是靠着當年“秦王府十八學士”的資歷,但他相比於其實十幾位學士,也實在是談不上被重用。

可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自己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

許敬宗不是人教弟子出身的史官,當然就沒有史官們相應的職業操守,但因爲人教弟子們手上無權,對於唐史的修撰又逐漸被邊緣化他們甚至想要私下裡暗修一部《唐史》了。

真相,總是要被記錄下來的,不能就這樣被掩蓋,且埋沒在歷史之中。

但事情的變化,總是那麼始料未及的.因爲三藏聖佛取經歸來,導致大唐氣運鼎盛.人教代言人李淳風乘勢而起,向李世民表明了人教的態度。

“即便是陛下要用許敬宗,我人教也會有一部唐史流傳後世。” 

第647章 天池神女;如果事不可爲,便也只能第100章 我們是去打獵,不是去造反第24章 爲師要你伏於半路第37章 我道是誰呢,原來是弼馬溫啊!第77章 不妨將這家財拿出來供奉靈山諸佛,日第545章 生搬硬套,那是行不通的;第127章 這是什麼經文?第714章 雜家的傳承;當下妖族的出路第760章 那靈山貧僧不去也罷;我知道第692章 過河拆橋的事情當然不會做;東海那第542章 且聽你如何狡辯;準提聖人也很茫然第431章 出家人不打誑語;成唯識論第113章 佛焰焚心第44章 總不能雙方都拿高小姐來要挾對方吧?第696章 竟然跟自己玩心眼子;你似乎也只能第547章 唯識教法,自成一家;在大唐是正好第33章 大王且堅持片刻,小的們去請各山仙長第295章 舍利難得,三界皆知第446章 看山還是山;他們都服輸第385章 畢竟是外來的和尚;走過一十四遍寒第261章 等佛祖退位的時候...第263章 一日萬劍第180章 玉帝私凡下界,是不是也犯了天條第280章 吾乃陛下特使,爾等還不見駕相迎?第301章 朕乃天帝,卻非天第617章 淳風,你怎麼看?簡直是自投羅網第571章 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小李第680章 還說你不是小心眼;可三界衆生有人第404章 被遺忘的玉兔;朕的御弟走到何處了第302章 瑤姬復甦,白龍探城第365章 清混各一,涇渭分明;嚇死老豬我了第230章 本該以身相許,可聖僧卻是出家人..第193章 河神索祭第641章 我等五家也深受雪妖之苦;諸位暫且第122章 氣運轉嫁的左道之術第86章 是誰錯了?(爲700首訂加一更)第586章 不必,就寫李二;災難始終慢我一步第133章 此乃佛祖之境界第413章 想想自己根在哪裡;佛光普照,普渡第470章 你總算是來了,讓貧道好想;大聖,第714章 雜家的傳承;當下妖族的出路第592章 天庭這不是故意爲難人麼?這一回就第419章 這話同樣送給在座的諸位;師父,是第590章 北洲少不了一場血流成河的變革;列第164章 便是妖魔行騙,也得裝扮得真些第292章 老龍鳴冤,暗流入西海第535章 你們稱這個大魔頭爲“三藏聖如來”第162章 貧僧普渡衆生之心,一如既往第391章 盡看的是這些腌臢之事;試試斤兩第200章 八戒如今愈發放肆了第455章 跟我們唯識宗僧衆有什麼關係?第264章 我豈是那貪圖富貴功名之人?第758章 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靈山究竟第104章 貧僧終究只是一介凡僧第59章 快,把他超度一番第675章 就是打個盹兒的功夫;看似冷門小衆第140章 佛門中人一向道貌岸然第579章 如果你不信,自己可以試試;小僧這第555章 可惜,準提聖人沒上當;會不會直接第446章 看山還是山;他們都服輸第517章 二郎神繼承了闡教的傳統藝能;有一第743章 有兩位師伯的化身在;佛法比道法更第233章 女王扣下了師父的通關文牒?第115章 大聖欲下九幽第303章 師父心誠麼?第690章 難得是進入紫竹林;老道願意以身作第122章 氣運轉嫁的左道之術第677章 用最快的速度散去神通;諦聽說他有第110章 誰來救他?!第530章 法海並不是個正經人;等她玩夠了就第394章 事在人爲;似乎還有些公道第397章 落荒而逃;只有一條路第428章 似此類寶物,在修行界可常見麼?第213章 整個西牛賀洲,亂成了一鍋粥第37章 我道是誰呢,原來是弼馬溫啊!第774章 他們在大呼不公平;究竟誰纔是黑衣第238章 不去取經行不行?第411章 妾身來遲了;二夫人,那可是個和尚第58章 師父被妖精抓走了第288章 牛魔斗六耳,楊戩激鵬王第423章 俺老孫來給你送取經的錢來了;默寫第285章 蛟魔王立投名之狀,觀世音論因果報第401章 天條的空子;欲往魔界第594章 聽師兄一席話;三百年,又是三百年第705章 破陣之法,無非是兩種;再不做決斷第476章 朕狠狠的羨慕了;能得孔聖指點,乃第220章 特請聖僧赴死第442章 彌勒佛:幸虧貧僧天生笑顏;真唯識第358章 叫他們原形畢露;御花園論道第308章 聖僧豈非過於霸道第290章 你若成佛,佛也入魔第251章 夫人,您也不想...第202章 你怎麼也下凡來了?第159章 我朝從今往後,不拜仙佛了!第315章 渡衆生,不如渡三界第647章 天池神女;如果事不可爲,便也只能第445章 貧僧管教起來也頗爲吃力;此乃誅心第333章 娘娘倒像是個即將御駕親征的國君第657章 狼王?舔狗;無疑是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