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幕府商事

劉宏沒看見何進那張已然鐵青的臉,又思忖了片刻,說:“朝廷許久未曾冊封一方刺史、一員大將,此次前去西涼宣詔冊封,不可謂不重要。讓父,依你所見,當指派誰人爲天使爲好?”

張讓媚笑道:“哎呦,陛下,奴不過一中官,天使人選如此重要,奴怎敢輕易置喙?”

張讓頓了頓又說:“不過陛下既然問詢奴,奴定當知無不言。中常侍蹇碩,當合此行。”

蹇碩一聽此言,臉色稍變。西涼那是什麼地方?戰亂四起,險象環生。張讓卻要他爲天使前去西涼宣詔,蹇碩一下就明白過來:十常侍中素來以張讓、趙忠二人馬首是瞻,只有他對二人迷惑君上、擅權自專頗有不滿。張讓這是要排擠他啊。

劉宏聽了張讓的話,偏過頭來看了一眼站得離他最遠的蹇碩一眼,只見蹇碩此人身材偉岸,面容堅毅,帶着武冠、還真有些武將之風,看起來卻不像是個中官,和其餘綿弱媚態的中常侍站在一起頗有些鶴立雞羣之感,當即劉宏對他的好感驟升。

劉宏溫笑道:“蹇卿?”

蹇碩縱然知道張讓排擠之意,也不敢拂逆了這位炙手可熱的權閹。天子又垂詢,蹇碩趕緊道:“奴在。”

“朕此次詔封馬氏父子,就由你爲天使,爲朕前往涼州宣詔冊封,何如?”

“陛下委託,奴定當竭心盡力地辦好,當不負陛下信任。”

………………………………………………

商議完賞賜冊封馬氏父子事宜後,天子就退朝了。何進帶着一羣擁躉走回他的大將軍府去。一路上,何進的臉色仍然是鐵青的,面沉如水。其他的隨從者,袁紹、袁術、曹操、吳匡、陳琳、鄭泰等人亦步亦趨,也不敢在這時觸何進的黴頭。

直到走進了大將軍府、進入了正堂,何進這才終於按捺不住心裡的怒火,走上首座時身旁有一個鶴形青銅香爐,忍不住怒吼一聲,擡起腳來、將足有半人高的青銅香爐一腳踹翻。“砰”地一聲,香爐猛地倒地,內中還冒着煙的香料掉了一地。

袁紹、袁術等人都嚇了一跳,知道何進正在氣頭上,誰也沒敢說話。何進毫不在意,徑直走上他的首座。但還沒等坐下,何進就又忍不住轉過身來指着袁紹喊道:“本初,方纔汝阻吾,是何緣故?!”

袁紹未敢迴應,何進怒道:“那些閹宦擺明了就是扶持扶風馬氏來對付吾!你袁本初向來足智多謀,難道連這一點都不知道?!”

袁紹拱手微拜,說:“明公息怒。十常侍顛倒黑白,意圖拉攏西涼軍閥,吾豈會不知?”

“既然知道,何必阻攔?!”何進怒道。

袁紹擡眼看了看何進,平靜地說:“明公,扶風馬氏確實剿賊有功,不論募兵招降是否正當,軍功終究是擺在那裡的。”

何進怒得偏過頭去,氣呼呼地不說話。袁紹又道:“再者,十常侍有陛下明裡暗裡的支持,挾皇權之威,吾等又如何攔得住?”

聽到這句話,何進方纔平復了些怒氣,反而有些低落,說道:“唉!陛下重用閹宦,吾豈不知?”

衆人都不敢再言,何進卻從席位上站起身來,一邊徘徊一邊自顧自地說:“吾等這位陛下,歷來昏聵。西園賣官、修裸遊館、賞葉望舒、十而稅一,這一樁樁一件件,哪一樣不是聽任十常侍所言,鬧得天下鼎沸,民怨四起!”

幕僚們也都深有同感,不忍點了點頭。何進又突然發起怒來,說:“可惹來了黃巾之亂、惹來了北宮伯玉、惹來了張牛角,那些個閹豎如何擔當得起?還不是吾給他們處理這些麻煩事,掃平天下,扶保漢室?!”

“明公說的是。”衆人都道。

何進冷哼一聲,說:“可就算吾如此而爲,爲陛下竭心盡力、爲漢室鞍前馬後,可仍然叫那些閹豎踩在吾之頭上,這難道是明君所爲嗎?”

陳琳道:“將軍息怒。陛下也並非如此寡恩薄義,畢竟將軍您現今可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錄尚書事,秉持國政,總領朝綱;天下部曲,悉聽將軍您的調遣。且不論在外之皇甫嵩、朱儁、張溫,朝中您尚有本初、孟德、公路、吳匡將軍等人,南軍、北軍、五校尉、虎賁、羽林等軍,將軍您就親掌一半;就連車騎將軍也是您之兄弟。權高如此,又何必氣餒呢?”

何進看了一眼陳琳,心道此人還真是書生之見。

何進冷哼一聲,說:“親掌一半?那還有另外一半呢?吾既然爲大將軍,何不讓吾全掌?還不是忌憚吾外戚之姿?至於何苗,那個叛徒不說也罷!”

衆人都知道何苗只聽皇后的調遣,皇后是想拿何苗來制衡何進的,以防止何進不聽話而已。

曹操聞言而出,朗聲道:“明公所言極是!”

何進擡眼看了一眼曹操,此人身材不高而面色略黑,而且又是故中常侍曹騰之孫,他向來是不怎麼親近的。如果不是此人曾經以五色棒棒殺中常侍蹇碩的叔父,他也不會引爲心腹。

曹操道:“明公之妹乃皇后殿下,殿下育有皇子辯;明公秉軍政權柄,朝廷百官,中外臣子,誰敢不從?縱然明公忠心耿耿,陛下又豈會不生忌憚之心?”

何進目視曹操良久,嘆了口氣,說:“還是孟德聰慧,說到了點子上。”

曹操又道:“不過即使如此,明公也決不能退半步。十常侍已然與明公勢同水火,陛下也對明公十分警惕。明公只能再進一步,以求成陳蕃、竇武未竟之業,誅殺閹宦,以正天下!這樣,明公方有一線生機。”

何進也知此言非虛,又問一句:“那如果吾退後一步呢?”

曹操眸中明光閃爍,說道:“那吾只能斗膽說一句,擺在明公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即活路和死路。而明公活路不選,卻偏偏選中了其中的死路一條!”

何進微微一驚,問:“孟德,此言何意?”

曹操說:“自古以來,朝爭之事本就是你死我活之事。又我朝以來,閹豎與外戚相交惡,不知有多少閹豎事就而外戚見殺,又不知有多少外戚事就而閹豎伏誅。遠的不說,王甫起宮變、挾持天子,掌控尚書檯而奪取傳國玉璽,逼迫尚書們撰寫僞詔以調兵,而陳蕃、竇武並太學生們見殺。如今之情勢,明公與讓等,不是明公死,就是讓等活!明公若退一步,讓等若進一步,便是萬丈深淵!不知明公還有何疑慮啊?”

第一百七十四章 囑咐第四章 爭雄之念第七十六章 劫得信使第二百零四章 圍而不攻第五十九章 開口了第九十八章 鞠義第三百三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七十八章 同住第二百零九章 趁虛而入第七十四章 父子相見第二百七十四章 飛熊軍對先登營第三百七十章 雒陽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樂涫之戰(下下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投降第二百一十一章 佯撤之策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三百六十三章 愁思第十二章 段煨第一百六十九章 達成交易第二百五十八章 宗兵第六十三章 羞恥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是試探第四十一章 火馬計第三百四十章 陽謀第一百五十九章 蓋勳(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二百一十一章 佯撤之策第三百四十一章 沐浴(上)第三百零四章 主意已定第四百零三章 機鋒交談第二百五十六章 裝備的因素第十三章 罵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襲擾第二百六十八章 火攻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三百六十章 勸降兩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軍議事第二百二十四章 安彌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是試探第一百二十章 陳倉城的來客第一百一十六章 張繡的疑惑第一百六十四章 雜事第三百四十九章 賈詡解惑第二百三十七章 官軍議事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阜(上)第一百八十章 閻行之思第三百二十七章 兩軍潰敗第一百零三章 推想第二百六十章 約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論第三百四十六章 心動行動第四百零九章 恩賞第三百二十六章 營中埋伏第二百三十六章 困難重重第三百六十九章 袁隗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一章 兩個儒士第一百三十七章 玄機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歡而散第二百七十二章 預備隊受阻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四種選擇第一百七十八章 楊彪的轉變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境平定第三十五章 鏖戰(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蓋勳(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議事(上)第八十三章 來信了第三百零五章 離去第二百九十八章 皇甫嵩的選擇第八十五章 薄藩谷之戰第六十四章 追擊之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楊阜用計第一百零五章 服軟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勸說和拉攏(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出營第二百七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一百零一章 軍中伙食第二百八十八章 皇甫定策第一百二十三章 陣前投降第二百五十章 幷州文士第二十四章 突襲第一百零六章 先登初生第一百二十七章 諫言第九十八章 鞠義第十一章 斷水之謀第二百二十章 三部大混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阻攔第二百七十二章 預備隊受阻第二百四十八章 回到街亭第一百三十二章 談判第三百九十七章 十步計劃第一百四十六章 議事(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六曹理政第二百二十七章 駱駝長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困難重重第三百二十七章 兩軍潰敗第五十八章 刑訊逼供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境平定第一百五十九章 蓋勳(下)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斷第三十三章 陣前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