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大清國道光二十七年、公元一八四七年,英吉利國麗如銀行、英文名稱OrientalBank在上海設立代理處,後改分行,它爲最早在上海開設的外國銀行。 伴隨着來自西方的船堅炮利的軍事入侵的是,隨之而來的經濟入侵,其實這纔是釜底抽薪之計,從根基上頭控制阿拉大清國乃至上海灘。
從道光二十七年到共和國成立爲止,在這百年之間,共有英吉利、法蘭西、德意志、俄羅斯、日本、美利堅、比利時、荷蘭、意大利、挪威等十幾個國家的六十二家外商銀行先後在滬設立機構。
這些在滬外商銀行經歷了若干不同的歷史時期和發展階段,從道光二十七年英吉利國商麗如銀行在滬設立機構起,到同治四年、公元一八六五年英吉利國商行匯豐銀行在滬設立分行止,共有十一家外商銀行在滬設立機構。它們是:麗如銀行、成立於公元一八四七年,匯隆銀行、成立於一八五四年,法蘭西銀行、成立於一八六零年,以及匯豐銀行、成立於一八六五年,等等。
這些帶着近現代化經營理念的金融機構搶灘上海灘,給古老的上海灘這塊地頭帶來了深遠而又深刻的影響和變化。
這裡再從最早在上海設立分支機構的麗如銀行,其前身是英吉利國和印度殖民地政府合資的西印度銀行,道光二十二年出現在印度孟買,道光二十五年西印度銀行的總行遷到英國倫敦,更名爲OrientalBank,並在香港和廣州設立分支機構,成爲最先闖入中國的外商銀行。
道光二十七年,麗如銀行在上海設立了設立分理處,以後改爲分行,中文名稱爲麗如銀行。此外又據《徐愚齋自敘年譜》中的《上海雜記》裡頭講:上海首創之銀行謂麗如銀行,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交易生理,唯一、兩年前已成立矣。
繼麗如銀行進入上海後,
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左右又有好幾家外商銀行在上海設立機構。其一是匯隆銀行,這個銀行在前頭沒有講過,它是在咸豐元年、公元一八五一來成立於印度孟買、後頭它的總行移倫敦,同年在廣州成立分行,咸豐四年在上海設立代理處。
其二爲阿加剌銀行,英吉利、印度殖民政府合營的銀行之一,道光十三年成立於印度,後頭總行遷至倫敦,咸豐四年在上海設立分行。
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進入上海的又一家外商銀行是法國的法蘭西銀行、法文名稱Compotoird'EscomptedeParis。
法蘭西銀行按其法文名稱應譯爲巴黎貼現銀行,但因爲它是當時唯一代表法國的金融機構,人們習慣地稱之爲法蘭西銀行。它並不是法國的國家銀行、也就是法蘭西銀行、法文名稱Bankde’France。
這家銀行於道光二十八年在巴黎成立,咸豐十年在上海設立分行,同治二年在香港設立分行。它在上海設立分行的目的之一是企圖打開中國與歐洲大陸之間生絲的直接貿易之路,爲這種貿易提供金融週轉和國際匯兌業務。
爲啥要單單的講起法蘭西銀行,一切的緣由都在於就會出現一個配角,他就是法蘭西銀行裡頭一個小職員,名叫路易的巴黎小夥子。
關於路易的故事隨後再講,這裡接着敘說上海灘外資銀行的事體,這個時期最後進入上海的外商銀行是匯豐銀行。
匯豐銀行創立於同治三年,總行設在香港,次年三月開業,緊接着四月就在上海外灘開設分行了。
其實這辰光的上海灘,已有九家英吉利國商業銀行和一家法蘭西國商業銀行,它是第十一個在上海灘開業的外資銀行,但也是發展、擴張最快的一個,後來居上而雄居外商銀行的首座。 不過說起來和故事聯繫最
密切的,還是位於外灘的法資銀行 法蘭西國搶灘上海灘,開設銀行還是比較早的,法蘭西銀行就屬於第一批來滬設立分行的外資銀行之一。
由於當時蘇伊士運河尚未鑿通,大清國同歐洲的貿易大多借道英國倫敦,故業務並無多大發展。
直至運河鑿通後,法國與中國的生絲貿易可以由上海直運法蘭西國港口馬賽,該銀行逐漸顯露出了重要地位。一直到36年之後又有東方匯理銀行的設立。總的來說法資銀行雖有過6家,但是在上海的勢力還是比不上英、美、日等國家。
其實法蘭西銀行、英文名稱Comptoird'EscomptedeParis於清咸豐十年、公元一八六零年在阿拉上海灘設立分行。
法蘭西銀行是第一家進入遠東的法資銀行,按其法文名稱應譯爲巴黎貼現銀行。
可是因爲當時它是唯一代表法國的一家金融機構,人們均習慣地稱之爲法蘭西銀行,不過它並不是法國的國家銀行,其是在法國國家銀行支持下,於道光二十八年、公元一八四八年在巴黎成立的。它可以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從事金融活動。
同時因爲上海灘房地產商業活動的新起和頻繁,法蘭西銀行就應運而生,成爲在上海灘房地產金融業務上小小的推手。
法蘭西銀行到了後頭,終於在光緒十五年、公元一八八九年進行了改組業務,光緒二十年其在華業務爲東方匯理銀行接辦。
接着按俄法兩國銀行在中國經營地區的協議,光緒二十二年二月華俄道勝銀行開業,即以該行地址爲行址。
往事悠悠如同流雲一般的過去了,如今矗立在外灘之上的十五號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原先的華俄道勝銀行大樓,誰曾想它在十九世紀末上海灘地產風雲之中,發生的那些悲歡離合、驚心動魄的故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