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雨戰

十一月的天氣,這雨下起來卻是陰冷無比,稀稀疏疏的小雨逐漸越下越大,將寧渝眼前的視線徹底遮住了,只能看到這灰濛濛的天。

這是寧渝目前最不想看到的畫面,因爲一旦下雨,會大大延緩大軍目前的行進速度,一天的路程,很難在預定的時間抵達,特別是那些沉重的火炮,在泥濘的道路上簡直像鐵烏龜一樣,難以動彈。

程之恩憂心忡忡過來稟告:“這雨怕是一時半會停不下來,我軍恐怕無法在預定時間抵達仙桃鎮了。關鍵是,在這種雨天裡,清軍若是發起進攻,我軍恐怕難以有效應對。”

寧渝只是望着那看似就在眼前的仙桃鎮,陷入了長久的沉默。這個時候,無論做什麼其實都已經來不及了。

仙桃鎮。

董策在陣前已經站了許久,他望着這連綿的細雨,心裡期盼着老天爺開開眼,千萬不要下到明天,清軍不擅夜戰,晚上也無法舉起火把來攻,若是到了明日天亮後,還在下雨的話,清軍若是腦子不傻,肯定會找機會攻過來。

此時營中不少人都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有的人認爲需要撤退,反正白天的戰鬥已經取得了了不得的成果,就算撤了也是大功一件;有的人認爲則還能堅守,而且此地易守難攻,若是撤退讓給清軍,回頭還是需要攻回來,到時候損傷同樣很慘重。

這些討論若是私下說說也就罷了,可是已經有連長向董策反映這些問題,說明了一點問題,很多士兵確實有着撤退的想法——他們也都是人,也會怕死,不下雨的天氣有鐵絲網和手榴彈,還有排槍,可是在下雨天,手榴彈肯定是沒法再用了,清軍若是攻上來肉搏,那真的要刀對刀槍對槍了。

時間在一點一點流逝着,雨勢卻絲毫未見變小,無論是清軍還是復漢軍,都等待着天亮,決定兩軍命運的時刻就會到來。

次日清晨,天空里布滿了陰雲,雨依然在下,而清軍的隊列已經緩緩出現在復漢軍的眼中,這一次上陣的清軍依然是綠營,不過八旗軍們似乎也有些按捺不住。

王文煥已經意識到,這一次堪稱是絕佳的機會,如果沒有把握住,那麼想要戰勝對面的幾百復漢軍士兵,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

上千名清軍持着刀劍盾牌緩緩向前,這次雖然沒有炮火的掩護,可是清軍的勢頭卻明顯更加振奮了許多,復漢軍士兵們則明顯有着幾分緊張,他們的火槍和手榴彈已經無法再使用了,除了手裡的刺刀,已經別無他法。

“諸位,今日一戰,我軍當以抱定犧牲一切之精神爲要,驅逐韃虜,恢復中華!”董策拔出腰間的刺刀,剩下的復漢軍士兵們心知已經難以再退,就算此刻轉身逃跑,也難以在這個雨天逃過清軍的追殺,唯有一戰,方纔有一線生機。

很多人其實都不太理解董策,也難以理解這些復漢軍士兵的想法,他們完全是可以在下雨初始時逃走的,在戰後很多人包括寧渝也問過董策的想法。

這個從雛鷹營成立之初就決意奉獻一切的少年,其實思考了一夜之後,明白了自身存在的意義,那就是幫助營座將清廷給推翻掉。

哪怕他們都死在了這裡,可是復漢軍是不會滅亡的,終究有一天,復漢軍會打到紫禁城,將漢家江山奪回來,而他董策,依將成爲這關鍵一件的關鍵人物,從而留名青史。這就是董策的想法,並不純粹。

恆瑞在陣前握着千里鏡,隔着重重雨幕,都能感受到對面那股子士氣,不由得讚歎道:“雖然這些人都是不知死活的逆賊,可這種勇氣精神,是如今的八旗勇士也少有的。”他還有一句話沒說出來,那就是想當年,八旗入關時也是這番勇武。

三百步,

兩百步,

一百步,

清軍士卒終於逐漸接近了復漢軍,他們想要把這道該死的鐵絲網給搬開,可是卻發現無論是刀砍還是斧劈,都顯得很費力。

而復漢軍士兵們也開始用刺刀去捅清軍士兵,雙方在鐵絲網前構成了一道血幕,不斷有人倒下,還有人在逐漸接替,終於倒下的屍體將鐵絲網給蓋了起來,而剩餘的清軍也開始邁過鐵絲網,向着復漢軍士兵發起了衝擊。

董策陰沉着臉望着天空的雨幕,他在祈禱老天爺能夠開眼,趕快停雨吧!

紅色的浪潮與灰色的浪潮交織在一起,發出了一次又一次的碰撞,不過所幸的是,相對於長期不訓練的綠營兵,每日裡操練的復漢軍在白刃格鬥方面更善於配合,也更爲堅韌,鮮血融合在雨幕之中,讓整個天地都如同蒙上了一層血色。

“打不動了!撤吧!”清軍士卒發出了絕望的哀嚎,他們已經倒下了足足三百多人,而對面的復漢軍也倒下了一百多人,可是這些傷亡已經讓清軍難以承受了。

一些守備和遊擊在後面督戰,手裡持着鋼刀,已經接連砍下了七八個潰逃綠營兵的腦袋,讓他們明白,若是再攻不上去,死的是他們自己。

隨着雨勢的減小,仙桃鎮上已經鋪滿了層層疊疊的屍體,而雨勢也開始漸漸變小,清軍已經派出了幾次的援軍,可就是難以突破那一道看似單薄的防線。

董策雙手持着刺刀,他已經格殺了七八名清軍,身上也被砍了有兩刀,一刀在左臂,另一刀在腹部,雖然經過了包紮,可是上面依然在滲着血。而他身邊的復漢軍士兵們也都好不到哪去,整個陣地上已經找不到一個全須全尾的傢伙了。

終於,清軍們扛不住了,所有的綠營士卒都在向後潰逃着,他們的臉上充滿了絕望,也充滿了恐懼,這一支守衛仙桃鎮的復漢軍,似乎個個都不是人,這一場的廝殺,讓清軍又丟下了幾百具屍體,還有不少清軍就這麼丟下了刀劍,做了俘虜。

望着潰逃的清軍,董策終於長舒了一口氣,而逐漸變小的雨勢也在告訴董策,只要堅持下去,就還有希望。

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四百一十一章 工業1.0計劃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五十二章 加快速度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五百二十三章 大策凌敦多布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五百五十一章 大汗易位第八十章 勸降第九十章 傷亡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三百九十九章 打掃乾淨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兩百零二章 孤城日漸危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四百三十四章 割地皇帝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兩百零一章 看試手,補天裂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六十四章 戰起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二百六十一章 康熙駕崩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十八章 收徒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二百五十四章 嶽鍾琪的野望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整軍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五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鬥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三百一十六章 差了點什麼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