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這個道理,然而是人就有七情六慾,有所偏愛,偶爾也難免會站在“幫親不幫理”的立場考慮問題。
特別是關乎自身安危的時候,喬安也不能免俗,哪還顧得上維護什麼“生態平衡”,當然要幫着自己的巨蟲僕從,痛扁那羣主動跑來找茬的紫蕈!
喬安可不想跟這羣揮舞酸液長鞭的毒蘑菇,發生親密接觸,連忙發出一道精神波動,命令血苔蟲衝上去阻擋紫蕈,爲後方同伴提供一道移動壁壘。
血苔蟲在與紫蕈互相殺戮的長期生存鬥爭中,演化出一身皮糙肉厚的天生甲冑,對酸液腐蝕的抵抗性很強,體表還附着一層堅硬的剛毛,有助於削減紫蕈鞭打造成的傷害。
除非血苔蟲遭到十多隻紫蕈圍毆,陷入孤軍奮戰的絕境,否則捱上幾鞭也不至於落下致命傷。
血苔蟲對紫蕈的仇恨刻骨銘心,早就等得不耐煩了,終於等到主人發下進攻命令,當即咆哮着衝向紫蕈,宛如一臺轟鳴的戰車。
最先爬下山坡的那些紫蕈,連忙揮鞭抽打血苔蟲。
血苔蟲對迎面呼嘯而來、酸液四濺的長鞭視而不見,渾身剛毛炸起,無數短小的液壓足飛快擺動,支撐龐大的身軀埋頭衝鋒,以硬吃數記鞭打爲代價,從聚在一堆的四株紫蕈身上強行碾壓過去,身後只留下一灘摻雜破碎子實體的紫色粘液。
血苔蟲在紫蕈叢中來回衝殺碾壓的同一時間,巨蟲身後的探險家們也沒閒着。
貝爾林知道生活在地底世界的蕈類生物,全都畏懼陽光,便從儲物袋中取出一隻拳頭大的空陶罐,對罐子內部注入一發“晝明術”,而後擰上罐蓋,製成一顆簡易“閃光彈”,掄圓了胳膊投擲出去。
陶罐在夜空中劃出一條優美弧線,墜落在紫蕈最密集的地帶,砰然碎裂,噴發出的熾烈光輝,瞬間將周邊區域照得亮如白晝。
附近的紫蕈冷不防受到強光輻射,身軀劇烈顫抖,揮舞觸鬚的動作也明顯變得遲鈍。
霍爾頓亮出“滑稽槍”,頻頻向迫近過來的紫蕈開火。
紫蕈體質特殊,無法被變成“小雞”,但是石化魔法依舊對它們有效,一旦觸發特效,中彈的紫蕈便停止動作,迅速變成一株灰白的石雕。
奧黛麗看到紫蕈已經被血苔蟲阻擋下來,就收起大盾和寶劍,騰出手來,從儲物袋中取出那杆原本用於空戰的大型“龍騎槍”。
公主殿下屈膝半蹲,雙手托起這杆重磅武器,槍口瞄準一株紫蕈,驀地扣下扳機。
轟鳴聲中,中彈的紫蕈當場被大號鉛彈轟得四分五裂,殘骸燃起烈焰。
就在中彈紫蕈不遠處,海拉爾施放的“火球術”從天而降,落在紫蕈聚集的地帶轟然炸裂,熊熊火焰將周邊二十尺內的紫蕈盡數吞沒,連帶血苔以及那些無害的菌菇也被點燃,猛烈燃燒起來,山坡上下,頃刻間化作一片火海。
喬安變成蜂人,撐開四片輕薄寬大的膜翅,藉助“火球術”揚起的熱浪,毫不費力的懸浮在夜空中,俯瞰下方戰場。
他本來想以“伊爾明蘇爾之枝”引導正能量,一口氣將視野中的紫蕈全都殺光。
然而藉助“高等內視術”偵查過後,他失望的發現紫蕈一族智力屬性小於1,類似“氣孢之眼”。
紫蕈這種智能水平,還達不到理解善惡的程度,純粹是出於生存本能狩獵路人,算不得邪惡真菌,“伊爾明蘇爾之枝”引導出的正能量,對它們不起作用。
喬安搖了搖頭,收起“伊爾明蘇爾之枝”,轉而凌空施展“法師幽冥掌”,遙控漆黑巨掌抓住一隻紫蕈,兩三下扯斷觸鬚,便隨手丟開,棄之不理。
“補刀”的工作,就交給他的巨蟲僕役。
血苔蟲收到主人發來的精神感應,便扭動肉滾滾的身軀,擺動無數小腳,追着頭頂那隻黑色巨掌奔跑。
每當喬安拋開一株被扯斷觸鬚的紫蕈,巨蟲便緊隨而至,滾滾碾壓過去,將這些失去天生武器的宿敵碾得粉碎。
喬安與他的巨蟲僕從配合默契,不出半個鐘頭,就將視野中的紫蕈屠殺殆盡。
戰場上殘餘的紫蕈已經寥寥無幾,交給其它同伴對付就行了。
喬安收斂蜂翅降落下來,遙控“法師幽冥掌”,將那些被他刻意扯落下來的紫蕈觸鬚一一拾取回來,聚攏成一堆,然後集體施加3環“縮小術”,將變成手指那麼小的紫蕈觸鬚全都收集到一個罐子裡,密封保存。
紫蕈分泌的酸液,腐蝕性極強,而且主要集中在觸鬚當中。
喬安收集這些觸鬚,就是爲了留待閒暇時進行研究,設法提取酸液,作爲“毒擊術”的施法素材,或者用來配製鍊金藥劑。
此時,原野上的紫蕈已經被血苔蟲以及海拉爾、奧黛麗、霍爾頓、貝爾林等人盡數消滅,至於那些還沒來得及走下山坡的紫蕈,看到這場面,也都嚇得紛紛掉頭,逃往蕈林深處,試圖躲藏起來。
海拉爾殺得興起,扛着結附“熾焰”特效的波刃巨劍,沿着緩坡追了上去。
依靠根鬚蠕動的紫蕈,行動相當遲緩,落在後面的紫蕈轉眼就被殺氣騰騰的女劍士追上。
海拉爾揮舞燃燒烈焰的大劍,如同切瓜砍菜,兩三下就將背對自己逃竄的紫蕈劈倒在地。
她還想繼續追殺,山下卻傳來奧黛麗的呼喚,催她回來,免得在茂密蕈林中迷失方向,反而落入紫蕈們的圈套。
海拉爾只得停下腳步,掉頭往回走,路過一叢高大的蘑菇圈,無意間瞥見蘑菇從中藏着一條紫色身影,立刻警覺起來。轉頭仔細一瞧,果然有一株漏網的紫蕈,躲在暗處,一動不動。
海拉爾以燃起魔法烈焰的巨劍充當火炬,朝林間照了照,確認那的確是一株紫蕈,然而很奇怪,那傢伙明明已經被她發現,依舊紮根土壤紋絲不動,不知它是被嚇呆了,還是心存僥倖,在那裡“自欺欺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