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 孫武演兵

吳王闔閭奪位之後,乃議伐楚爭霸之事,大夫伍員(伍子胥)諫曰:“楚國廣有江漢之地,兵甲素來強盛,糧草充盈,若無良將爲佐,恐不易征伐。現有一齊人孫武,客居於吳,其精通韜略,有神鬼不測之謀,若得此人統兵,何懼楚人!”闔閭聞言,急令伍員取聘孫武。伍員見孫武,備道吳王傾慕之意,孫武亦願佐明君以成大業,遂以自著的兵法十三篇見於吳王。闔閭盡觀其兵法,心中大悅,便問可否小試於兵。孫子對曰:“不只於兵,婦人尚可一試!”闔閭許之,出宮中美女一百八十人以試孫武之能。孫武分之爲兩隊,以王之寵姬二人各爲隊長,令其演兵,婦人皆笑,又演,復笑。孫子怒曰:“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欲斬左右隊長。吳王見斬愛姬,心中大駭,爲其求免。孫武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爲由,立斬隊長二人,以明法紀,並以其次爲隊長,復演兵法,衆夫人皆中規矩,無敢譁然。闔閭知孫武果善用兵,遂以爲將,統領吳軍。

孫武所著“兵法十三篇”,即後世所稱《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最爲璀璨的瑰寶,亦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兵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在中**事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軍事思想對中國曆代軍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均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其已被譯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幾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爲流傳,享有“兵學聖典”的美譽。從古至今有衆多軍事家對其進行註釋,其中最主要的有曹操、杜佑、杜牧、陳皞、李荃等十一家。其中,魏武帝《孫子略解》,即曹操注《孫子兵法》,是《孫子兵法》最早的注本,開註釋孫子之先河,亦是諸多注本中最爲簡練和準確的。《孫子兵法》全書僅五千多字,篇幅不長,但其文體大經深,是孫武本人對春秋以來列國征戰經驗的總結與昇華。書中孫武對於戰略、戰術以及治軍等方面均有精闢的論述。戰略上,孫武推崇“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思想,並將其視爲用兵的最高境界;重視取捨,提倡“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的軍事哲學,不與對手執着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放眼全局,運兵取勢,以謀制敵。戰術上,其在“兵者詭道”這一基本原則的指導下,主張實施軍事欺騙,示形動敵,強調靈活用兵,通過奇正變化,因地制宜,因敵制勝。治軍上,孫武主張賞罰公平,恩威並施,力求軍制統一,令行禁止。孫子兵法是一部劃時代的軍事著作,不僅爲我國古代軍事指揮學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而且爲古代軍事哲學的形成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影響深遠,千古一書。

作者題外話:該文章於2010年4月12日,被收錄到【新浪文化博客讀書隨筆欄目】,飛刀在此感謝博導老師和【文化博客_讀書頻道】的指點與支持!2010年4月12日,新浪網【文化漫談】將本文加爲精華,飛刀在此感謝論壇和各位管理員前輩的推薦與指導!

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五 帝國反擊第七 鉅鹿疑雲第七 士人之望第十五 易經第三三 國演義第五 北制之戰第十一 長勺之戰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三 秦國興起第十七 詩經說服力第三 荀子第四 掘地見母演繹法第二十二 後記第十 兵出函谷第七 士人之望第八 後記第九 項羽分封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九 孫子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十七 官渡之戰三第十七 詩經第二 秦頌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十四 周敦頤第一 序言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十三 惠能禪師第十 管仲相齊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七 鉅鹿疑雲第三 秦國興起第十一 孫臏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五 莊子第二十三三 國志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十八 濰水之戰第四 老子第十 公孫敗亡第五 北制之戰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思維的新起點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一 序言第八 魏武揮鞭第二 廟算第二十一 秦殤第五 羣雄逐鹿第二十三 略第五 獨霸西戎第二 廟算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二十三 略第三 共叔謀逆第十七 詩經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二 廟算第二 帝國斜陽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十一 長勺之戰第十二 南舉巴蜀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二 烽火戲諸侯第十五 易經第八 後記第八 魏武揮鞭第四 軍政形勢第十五 官渡之戰一第五 北制之戰解空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第六 商君第七 士人之望第八 商鞅變法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二十 後記第十二 春秋首霸演繹法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三 沙丘變亂第四 老子第八 商鞅變法第二十一 函谷封屍第五 取勢策算法第十九 倉亭之戰第二十二 後記第九 齊魏爭雄第十二 謀心之士第十八 官渡之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