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認識社會組織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作用
以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爲主組成的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民羣衆的參與意識和公益情懷日益高漲,登記成立的社會組織從20世紀70年代末的幾千個壯大到當前近70萬個,吸納就業人員700多萬人。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與指引下,廣大社會組織在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社會事業、創新社會治理、擴大對外交往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已經和正在改變社會組織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對社會組織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新要求。
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客觀需要更大程度地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是抓住和利用當前這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發展社會組織,是增強發展協調性的必然選擇,是完善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首先,社會組織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逐漸顯現。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組織得到了蓬勃發展,已經成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其次,社會組織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宏觀調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發達市場經濟的經驗表明,企業自我管理、行業中觀調節、政府宏觀調控,三位一體、共同作用,是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的重要保證,是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宏觀調控體系的內在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領域活躍着5萬多個行業協會,積極提供政策諮詢,反映合理訴求,平衡各方利益,調解貿易糾紛,加強市場交流,促進產業升級,已經成爲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和“助推器”。再次,社會組織是強化市場監管的重要力量。通過行業協會來規範市場秩序,是發展市場經濟的有效途徑。行業協會把企業組織起來,訂立行規行約,規範同業競爭,促進行業信用建設和行業守信自律,防範和打擊假冒僞劣、坑蒙拐騙等各種不正當行爲,遏制和消除市場的無序和混亂,對於形成公平合法、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起到了積極和重要的促進作用。行業協會的發展和規範水平是市場體系發育成熟程度的標誌。隨着我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市場監管也將更多地向以行業自律爲主轉變,行業協會在維護市場秩序、健全社會信用體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突出。
擴大公民有序參與,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內在要求社會組織承擔更多的功能。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提升黨的執政能力,是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基本要求。社會組織是黨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可靠力量。首先,社會組織是反映羣衆訴求、擴大羣衆有序參與的基本組織形式。隨着我國經濟社會不斷髮展,人民羣衆的利益訴求日益多樣化,權利意識、民主意識、法律意識普遍提高,參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事務管理的願望日趨強烈。社會組織生長於公衆,是不同羣體實現自己意願、維護自身權益的利益共同體,爲人民羣衆理性表達利益訴求、合理維護自身權益、有序擴大政治參與,提供了重要的組織渠道。其次,社會組織是承接政府職能、增強社會自治的重要載體。當前和今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快,政府將不再包攬一切事務,政企、政事、政社不斷分開,衆多羣衆性、
社會性、公益性、服務性的社會職能將向社會分離和轉移,“小政府,大社會”格局日益明顯。社會組織植根於公衆,是人民羣衆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重要形式,爲人民羣衆開展社會自治和互助服務,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羣衆自治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提供了有效的組織平臺。再次,社會組織還是新時期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領域。新形勢下,鞏固和擴大黨的執政基礎,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社會組織貼近於公衆,是黨和政府聯繫不同方面、不同利益的人民羣衆的紐帶與橋樑,爲黨更加緊密地聯繫羣衆,更廣泛地團結和凝聚各方面積極力量,鞏固和擴大執政基礎,增強自身活力,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式。
發展和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客觀需要進一步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文化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因素。社會組織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一支生力軍。首先,社會組織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積極踐行者。社會組織秉承自律和誠信,組織志願服務活動、推動社會公共事業,不僅是滿足社會需求的一種工具性手段,更體現一種倫理和文明。長期以來,廣大社會組織積極從事減貧濟困、救災防害、安老撫幼、扶弱助孤、助學助醫等公益活動,以實際的行爲,傳承了中華民族互助互愛、扶弱濟困的優良傳統,倡導了擔當社會責任並自助、互助和助他的公民精神,弘揚了尊老愛幼、互愛互助、見義勇爲、奉獻社會的良好社會風尚,爲中華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社會組織也是和諧文化建設的重要社會力量。在我國文化領域活躍着的學術團體和民辦文化服務機構,是公益性文化建設的重要主體。多年來,它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把社會效益擺在首位,廣泛開展羣衆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文化活動,爲基層羣衆、爲農村和偏遠地區提供了豐富多樣、生動活潑、健康向上的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在弘揚主旋律,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方面,發揮着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再次,社會組織還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創新的有力推動者。社會組織具有專業人才富集、貼近實踐、開展合作與交流便利等多方面優勢。它們積極適應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研討活動,挖掘和弘揚傳統文化有益價值,吸收借鑑各國優秀文明成果,總結提煉實踐中的新鮮養分,倡導生態文明觀念和健康文明風尚,推動了社會主義文化理論創新、機制創新、方式創新,是黨和人民事業重要的思想庫。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推進社會建設和治理,迫切期待社會組織提供更多的服務。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於注重社會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擴大社會組織的參與,是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的重要方面。首先,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社會組織更大程度的參與。當前,我國每年對總量龐大的困難羣體、弱勢羣體及時給予救助和幫助,內在要求強化民間慈善事業對於社會保障體系的補充效應。其次,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創新和完善社會治理體制,不能忽視社會組織這個重要方面。社會組織來自人民、貼近人民。當社會矛盾起於青萍之末時,社會組織往往最先覺察;在社會衝突發生以後,社會組織又可以充當調整利益、化解矛盾的潤滑劑、稀釋劑,減少不和諧因素,維護社會穩定。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衆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中,客觀要求加強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協作
,形成行政管理與社會自治互聯、政府工作與社會工作互補、政府力量與社會資源互動的良性機制。再次,發展社會事業、擴大公共服務,需要加快建立健全社會參與機制。我國社會與經濟、城市與農村、不同地區之間發展仍不平衡,社會事業發展相對不足,公共服務的數量和質量,與人民羣衆多樣化、多層次、不斷變化的需求還很不適應,就業難、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等問題仍比較突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這些關係羣衆切身利益的問題,不僅需要強化政府責任和財政投入,也迫切要求整合社會資源,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興辦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等社會事業,有效擴大公共服務的供給,大力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
擴大對外開放,拓展國際交流合作,現實需要社會組織扮演更重要的角色。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隨着大量非政府組織的迅速興起,以及各種新社會運動的蓬勃發展,國際民間交流與合作活動迅速增多,扮演着引人注目的角色。首先,是在國際貿易領域,非政府間的市場標準制定、知識產權保護、產品技術交流、交易規則協商、糾紛爭端處理等活動日益增多。我國企業近年來遭遇的貿易糾紛,有不少是藉助社會組織途徑斡旋、談判、訴訟,纔得到合理解決。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要形成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就必須在國際經濟活動中,讓更多的社會組織代表我國企業發出聲音,保護國內市場和我國企業的利益。其次,是在全球治理領域,非政府組織也日益成爲國際組織、各國政府之外重要的第三極力量。近年來,重要國際組織都開始在保護環境、消除貧困、維護人權、倡導和平、促進發展等重大國際事務和國際規則制定上,重視與非政府組織開展合作。再次,是在國家外交全局中,社會組織的交流也是重要渠道。實踐證明,外交、經濟貿易和社會文化交流有機協同,才能更好地增進我國人民與各國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瞭解和友誼,增強我國親和力,傳播中國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理念。此外,在加強兩岸同胞的交往和交流,增進彼此感情,促進和平統一方面,社會組織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要“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的明確要求,並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黨建等方面12處就發揮社會組織作用提出要求;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強社會組織立法,規範和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發揮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在法治社會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建立健全社會組織參與社會事務、維護公共利益、救助困難羣衆、幫教特殊人羣、預防違法犯罪的機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發揮行業自律和專業服務功能。發揮社會組織對其成員的行爲導引、規則約束、權益維護作用。”這些都凸顯了黨中央對於社會組織在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發揮積極作用的殷切期望。2016年8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第一次提出“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組織發展之路”這一重大命題,爲我國社會組織發展提供了前進方向和行動指南。
總之,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發展階段,社會組織的地位進一步凸顯。重視社會組織,發揮其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積極作用,對於最大限度激發全社會創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