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

陝西,乃至整個西北都處於無政府狀態。這種弱肉強食的的亂局中,槍桿子就是硬道理,匪如蟻生,軍閥四起,兵爲大匪,匪爲小兵,兵匪難分。加上直皖的一場大混戰,爭奪勢力範圍,勝者爲王,敗者爲寇。被打敗的皖軍很多都成爲流寇土匪,割據一方,魚肉鄉里。

此時的關中已經匪患四起,其中最大的兩個土匪是杭柺子和許老幺,分別割據西安的左馮翊右扶風,把西安城夾雜當間,自成一體,與當時的皖軍和陝西靖國軍等主流勢力形成對抗之勢。杭柺子原名杭振昆,許老幺原名許傳武,二人均出自陝西靖國軍。

20世紀初葉,在陝西寶雞地區流傳着一首民謠,其中說道:“杭柺子,土皇上,派出土匪活閻王;活閻王指揮窮人把寶挖,擡腳動手把人殺。鬥雞挖寶八個月,真把百姓害了個扎!”

這首民謠中所說的“杭柺子”,就是鬥雞臺盜寶案的主謀者和指使人杭振昆。杭振昆是陝西華縣人。因其走路時一隻腿跛,故被當地人稱爲“杭柺子”。他從幼年時起便不學無術,厭讀詩書,也不願從事家務和生產勞動,而是整天和一幫地痞流氓混在一起,吃喝嫖賭,無惡不作。他爲人狡黠奸詐、刁鑽善變,尤其喜歡聚衆賭博。杭振昆生性頑劣,動不動就與人爭鬥,殺人越貨對他來說簡直成了家常便飯。他的那條跛腿,就是在與人爭勇鬥狠時被對手打傷,從而留下病根的。

據說,杭振昆在青少年時期開始四處遊蕩,曾在西安、北京等大城市的古董商店裡當過學徒,經受了古董商的薰陶和點撥,見過不少古文物。久而久之,便成爲此中行家。他特別善於識別銅器,真品贗品一看之下便知分曉。

後來,一向極不安分的杭振昆棄商從戎,先是投到了當時的陝甘綠營的新軍編練處,在郭堅部下當小頭目,歷任排、連、營、團長。因他十分精於鑽營之道,懂得怎樣投上司的喜好,所以較受郭堅的賞識。後來郭堅下臺,他也就順勢自立門戶,成了寶雞城的土皇帝。

當時,鬥雞臺地方有一個名叫楊萬勝的鄉紳,此人平日橫行鄉里,惡貫滿盈,民憤極大。後因他私自加派大煙稅款,更加激起了當地農民的義憤。因此,一些農民*聯合起來告發他的罪行,並有人揚言要將他暗殺,爲民除害。

楊萬勝不由大爲恐慌。他找黨的馬弁、與自己同鄉的張志賢給他說情,開脫罪責。之後,做賊心虛的楊萬勝得知杭振昆喜好文物,正在四處尋寶,爲了尋找靠山,也爲了感謝張志賢,即向張透露說:“戴家灣村後大溝裡,靠崖處有幾個洞,洞裡有古董,村裡人常常挖取賣錢。如某人賭博輸了,沒錢還債,就在洞內挖取兩件,去西安賣了幾十元白洋。在洞內只要動一動钁頭,就一定能挖出一些寶物,隨便賣個幾十、幾百白洋都是平常事。你如果派人挖一回,也定能發個大財。

張志賢聽了楊萬勝的一番奇談後,感到這是討主子歡心的—十好機會,於是向杭振昆提供線索說:“在戴家灣村北的一個窯洞中埋有大量古董,只要輕輕一刨,就能刨出文物。”

杭振昆聽了這一報告,異常高興,預感到自己大發橫財的時機到來了。而

被杭振昆委任爲盜寶總指揮的賀玉堂,就是前述那首民謠中所說的“活閻王”。他非常殘暴,在盜寶前就曾將一個無辜農民用大鐵釘釘在寶雞東面的城門上,把頭皮割下來,矇住眼睛,使這個農民最後竟然活活疼死。

賀玉堂接受了指揮盜寶的任務後,一向專橫殘暴的他在杭振昆的縱容、庇護下,更是爲所欲爲。在出工問題上,他派範春芳、馬成龍等人出面,召集鬥雞臺附近橋鎮、賈村、蟠龍、陳倉、長壽、陵原等80多個自然村的土紳予以研究,商議決定了派工人數爲600民工,並規定各村輪流出工;如有誤工、缺額的,一打二罰,絕不手軟。

還有一個被抓來挖寶的人,說了幾句牢騷話,監工聽見後,報告給總指揮賀玉堂。賀立即叫人把這個農民抓來,將其活剝,其狀慘不忍睹。事隔多年以後,寶雞的一些老人還記得杭振昆、賀玉堂的暴行,一個個詛咒他們死有餘辜。

本來這位當自己的寶雞王,也沒什麼事情,偏偏國防軍爲首的聯軍進入了西安城,對寶雞地區自然也要恢復行政權利,派出了一個當地的文官爲首的一個招安代表團,先禮後兵的和杭柺子談判,當然條件就沒有黨*國這麼優惠了,畢竟國防軍走的是精兵路線,根本上對這些惡習滿身的兵痞子就是排斥的,所以杭柺子打算混個軍職的想法是不能實現了。至於地方行政,吳宸軒既然打算收復陝西,當然不能讓這一位土匪再去當土皇帝,所以條件異常簡單,放下武器,接受甄別和遣散,杭柺子的財產除了文物都可以帶走。這樣的條件在杭柺子看來就是一個笑話,兩面談判崩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於是這個代表團也就無功而返,從寶雞城往西安返回。

但是杭柺子手下的那位活閻王不幹了,賀玉堂手底下幾百條人命,如果讓老大繳了槍,杭柺子自然無事,但是賀玉堂可就算交代了。別說秋後算賬,就是沒有了杭柺子的庇護,他的仇家都能把他活剝了,於是賀玉堂帶着幾十號心腹手下,在蔡家坡外的黃土坡上設伏,只有五名警衛員的代表團十三人只有一名機靈的侍從藉着身輕馬快繞道北上,纔算到了扶風縣城報了當地的聯軍。等聯軍的一個連趕到的時候,在黃土坡下只能看到橫七豎八的屍首,五名警衛在一段壕溝內,兩個是中了幾槍之後才傷重不治的,還有三個身上除了槍傷還有刀傷,有兩個士兵的胳膊都被卸下來了,斷臂手裡還死死握着打空了子彈的六子炮。旁邊的折斷的刺刀和被削斷的工兵鏟似乎告訴人們這些士兵已經用盡了所有的武器。那七名代表都是五花大綁的在一旁的土坑裡,身首異處,七顆腦袋排成一排放在大路中央,看來是被俘之後,集體斬首的,而那五名警衛戰士的首級則不見了蹤影。

帶隊的奉軍連長和連副大眼瞪小眼,誰也沒想到在這條陝甘大路上居然有人對政府的代表團下毒手,還敢斬首示威,這也太囂張了吧?

“你說真的?咱們的戰士無一生還,連派去的那幾個文人也都被土匪砍了腦袋,還是五花大綁的砍人?”藍季豪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了,畢竟先禮後兵是他的主張,念在這些土匪當年也有反清的功勞,有的還是和革命黨有聯繫的會黨人物,想給

他們一條生路走,卻沒想到這些傢伙居然“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投進來。”,這就別怪國防軍心狠了。

“傳令各團,將駐防任務移交給奉軍和湖北軍,我們要開始剿匪。就從寶雞開始,匪患一日不平,我國防軍第5師一日不撤兵。”

藍季豪的軍令剛剛下達,通訊官已經把剛剛收到的吳總長的命令交給他手裡。上面就是八個大字“血債血償,勿枉勿縱”。通訊官還帶來的段總參的通報,原來第七集團軍的第9步兵師和山地第10師已經從駐地出動,三日後到達陝西西安,國防軍將指揮聯軍控制整個陝甘內蒙,並陳兵秦嶺,威懾四川和湖北。

國防軍的前身武翼新軍就是用剿匪來練兵的,所以這種剿匪戰對於他們而言毫無難度,倒是一些從未見過血的新兵補充進來,不見見血就不能保證他們碰上硬仗會不會扛的住。

於是以杭柺子的寶雞城爲前奏的陝甘剿匪開始了,三個師以團爲單位,從陝南的爲何平原上像是一道鐵篦子,劃過了千年秦川。

杭柺子對於自己親信的惡行毫不知情,所以根本沒有戒備,第5師包圍寶雞城的時候,這位還在煙榻上吞雲吐霧呢。藍季豪親自指揮總攻,一聲令下榴彈炮羣大發神威,隨着山崩地裂的巨響,古老的寶雞城牆上出現了二十丈寬的大豁口。槍炮齊發,炮聲槍聲號聲和喊殺聲震耳欲聾。城內的杭柺子匪軍驚慌失措,完全陷入癱瘓狀態。攻城部隊毫無阻礙地像潮水一般,從崩開城牆的豁口上涌進城去。零星斷續的巷戰,不到一個小時即告全部結束。

杭柺子本人在亂軍中被擊斃,城內守軍被打死打傷約兩千左右,其餘五千多人被俘。城內居民葬身在炮火之下的約在萬數以上,到處觸目皆是死屍和滿身血污的傷員,城內的房屋大部分都成了一片焦土和廢墟。

攻克寶雞後第三天,在藍季豪派人帶着當地百姓進行甄別,凡是沒有血案在身的都被挑出來,訓誡一番,編成築路大隊開赴潼關修築秦海鐵路。至於剩下的那些2000多沾滿血腥的土匪等待他們的將是一紙屠殺令,共和二年十一月,杭柺子手下被生擒的2153名土匪將被全部處決。

應該說這種大規模的處決行爲——或者說殺俘行爲在近代史上極爲罕見,至今引發的爭議仍然很多。但當時狼煙四起匪患蜂聚,中國剛剛走出皇權專制時代,離現代社會依然遙遠,軍隊與國家的關係很模糊,軍人與土匪幾乎沒有多大的區別,信奉的都是血酬定律,當然也無什麼軍事法庭和人權意識。如果將杭柺子部屬作爲戰俘(軍人),那麼屠殺自然應受到譴責,如果將其視爲土匪,則令當別論。畢竟這是一個野蠻的時代,無法奢談文明。

這一次剿匪的血腥被很多歷史研究者認爲是藍帥的一個歷史污點,但是藍天蔚本人卻對此從來都是未置一詞,直到他去世後,整理他的日記才發現藍帥曾經有這樣一句話:“正義的伸張依靠的不是口誅筆伐,只有以血還血,以殺止殺,既然屠刀能阻止惡人再殘害生民,能警示後人不再作惡,那麼即使面對閻羅我也可以無愧的說我是在救人,在挽救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

(本章完)

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四百九十六節 布朗伯格的血色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二百三十九節 京城秘密軍備會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三百零一節 撲朔迷離緝兇徒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四百零八節 和平轟炸啓戰幕第四百六十九節 資本市場的隱憂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四百二十七節 第一屬國的光復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四百三十節 戰略轟炸進行曲第四百零六節 神箭探天第一招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五百三十六節 最大包圍戰基輔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二百六十七節 奪寶奇兵在行動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八十三節 國防海軍有三寶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三百九十九節 總裝備部的野望第五百七十六節 窮兵黷武德意志第二百三十四節 中藥之殤誰能解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二百五十五節 風雨飄搖大清朝第二百四十六節 北洋三分天下驚第三百七十八節 整軍礪武備國戰第二百一十四節 四大巨頭會紐約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三百四十六節 拯救大兵柏脫蘭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三百六十四節 廉政風暴起神州第二百八十七節 喬夫發飆要整軍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四十二節 大觀園危在旦夕第三百九十節 閩系低頭一家人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一百七十三節 穿插殲敵軍威武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一百九十三節 新軍戰術終大成第五百八十節 紅色巨熊覆滅記第一百二十四節 三鎮分兵不分家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四百九十七節 白色計劃取波蘭第五百一十四節 倫敦上空的銀鵬第三百七十七節 伊爾庫茨克之王第四百零四節 行政首都遷泉城第五百四十四節 聯合艦隊入險地第五十四節 收降俘平定魯南第一百零九節 呼籲救災伸援手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二百八十七節 喬夫發飆要整軍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二百四十七節 三顧茅廬醇親王第二百零七節 星臺談心見南海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三百三十三節 坦能堡俄德鏖戰第二百九十五節 八大金剛聽牆根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三百節 宋案驚天有黑幕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三百三十七節 空戰形勢大逆轉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四百六十九節 資本市場的隱憂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五百七十節 菊水特攻血戰酣第三百六十二節 昌都烽火戰雪域第一百節 兄弟相煎何太急第三百九十三節 中等收入的陷阱第五百三十一節 美國宣戰入盟軍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四百四十八節 燧人後羿大計劃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一百三十五節 泰州起義烽火急第三百三十節 青島上空的戰鷹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五百一十五節 海獅行動的序幕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四百四十五節 七大原則定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