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節 兩軍對壘洛東江

雖然戰線穩定了,不過雙方的小打小鬧還是不斷,特別是前線的兩個復國軍縱隊更是被之前的戰績搞的飄飄然。復國軍第四縱隊在南部馬山以西的小北山企圖打破僵局;他們還在向靈山正西、洛東江突出的一個地方發起猛烈進攻,試圖尋求突破。其中一個師的三韓復國軍企圖向南越過高靈-大邱公路上的永浦協助攻擊。在大邱以北和西北方向,三韓復國軍第三縱隊發起了主攻,居然把日本第十九師團的軍隊趕到了距離大邱12英里的地方。與此同時,第四縱隊的倆個師在東海岸突破太白山脈,對在盈德附近與國防軍第七集團軍機步9師作戰的第三師團實施側翼攻擊。被逼到海邊的第三師團一個聯隊不得不從海上潰逃。三韓復國軍第三縱隊於是佔領了浦項洞。後來,在日本海軍驅逐艦炮火的攻擊下,他們又被趕了出去。三韓復國軍部隊已對附近的迎日機場構成威脅,迫使日軍的兩個戰鬥機中隊撤離機場。但在關鍵的東北前線的激戰中,日本第六師團守住了戰線。到1月20日,他們把三韓復國軍趕進了浦項洞西北的大山裡。

釜山防禦圈的北面往裡收縮了15到20英里,不過沒有再向裡收縮。在洛東江一線,儘管敵人暫時滲透到了縱深處,但防線並沒有被突破。不過有段時間,日軍指揮官的確擔心會被攻破。現在的日軍之所以取勝,主要原因在於防禦圈內那條至關重要的釜山-慶州-大邱-釜山的鐵路環線,在陸軍運輸部隊列車員掌管下運轉得極好,它成功地擔起了運輸給養的重任,最終使每支

部隊都得到了足夠的武器彈藥。鐵路補給系統使炮兵得以猛攻三韓復國軍軍隊的集結地點,也使山梨半造大將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將部隊從防禦圈的一個地方迅速調到另一個地方。在內線作戰的部隊要比在外線作戰的部隊更靈活,這一由來已久的說法在防禦圈的戰鬥中得到了證實。日軍背靠釜山港,擁有足夠的,甚至是豐富的補給品,國防軍可以依賴西線的鐵路從國內運輸或者是從羣山、木鋪港的海運,而三韓復國軍的補給一般來說少得可憐。在東北山地戰線作戰的朝鮮第三縱隊,由於得不到彈藥,不僅被迫把大炮送回到後方,而且在2月初根本沒有得到任何給養,部隊只好在夜間到附近的村子裡搜尋食物。

釜山防禦圈首次使日軍有機會在幾次潰敗之後,建立起一條比較連續的戰線,其左右兩翼都有部隊防守,後方也有預備隊,這正是日軍所熟悉的線性作戰方式。這條戰線的重建,爲日軍官兵提供了及時的安全保障,大大提高了日軍的戰鬥力。

在洛東江一線,山梨半造大將所採取的戰術就是在河東岸最高的山峰上,建立一系列據點。站在這些據點上,洛東江以及從洛東江到美軍控制地帶的所有道路都一覽無遺。白天防守這些據點的人並不多,只把他們當作觀察哨所來用。到了晚上,這些據點就成了監聽站和小型防禦圈。觀察哨所的任務就是充當前沿監聽站和前哨試探性防線,一旦發現敵人企圖滲透,就立即提醒指揮官。洛東江一線的真正戰鬥要留給離江幾英里遠的後備部隊來打,他們隨時都在準備向滲透進來的敵人發起反攻。這是一個極好的體系,因爲它可使日軍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對任何危險的地方實施攻擊。部署在江岸之後的大炮和迫擊炮可以向探明的渡口以及其他渡口開火,也可在有限範圍內將炮火集中使用。日軍的機槍可以向朝鮮人所能利用的一切通道掃射,大炮則可用來轟擊。最重要的武器還是榴彈炮,從中國國防軍的炮兵那裡吃得虧讓日軍迅速變成了大炮兵主義的擁躉。在洛東江沿線,國防軍的幾個重炮集羣還沒有到位,補給也很少的情況下,日軍炮兵已迅速恢復了傳統的戰爭主宰地位。

到2月5日,三韓軍隊曾三次渡過洛東江。兩次是從倭館以北的三韓靖國軍的防區,第三次是在倭館以南30英里的地方,那裡正對靈山,是第九師團的防區。最後這一次渡江極其危險,對整個防禦圈構成了威脅。如果敵人突人到靈山,就有可能將洛東江江灣以北的日軍與馬山周圍的第四師團切斷,而且復國軍也有可能從靈山以東*突破進入密陽,從而切斷大邱至漢城的主要鐵路和公路,給日軍的補給帶來災難性後果。

此次進攻由當時已小有名氣的第三縱隊第4師發起,該師曾與第3師一道沿着漢釜公路追擊日軍。這個師的進攻目標是所謂的“洛東江江灣”,此地距南江與洛東江交匯處以北3英里,由第34聯隊防守。

2月5日子夜時分,三韓復國軍的軍隊發起進攻,事先並沒有實施炮火準備。他

們用筏子渡江,或者乾脆脫掉衣服,淌過齊肩深的江水,來到江灣東邊一道南北走向、長2.5英里的山嶺上。那道嶺距江岸約3英里遠,叫“苜蓿葉式高地”,從南邊叫“五峰裡嶺”,兩邊高地之間是一道低矮的關隘,有條小路直通靈山。第四師的幾個營全部過江,部隊的大炮與輜重藉助水下橋樑渡過了大江。這是二戰中蘇聯人曾頻繁使用這種橋樑,後來的志願軍也曾經在三韓使用,顯然吳宸軒把這種技術帶給了國防軍,而國防軍則無私的教會了三韓復國軍人這一架橋技術,除了能防止空襲之外,對於隱蔽部隊的前進路線也很有好處。三韓復國軍在洛東江上廣泛使用這種水下橋樑,它們是由沙袋、石頭和圓木建成。橋基鋪設在河牀上,離水面1英尺左右。日軍的炮兵觀察員很難透過渾濁的江水看到這些橋,往往只能目瞪口呆的看着三韓軍隊的軍人和汽車都像是在水面上滑行一樣通過河流,因而它們在運送火炮及輜重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2月11日,由剛到不久的第三師第19團和第21團的一個營共同發起的進攻,也未能將苜蓿葉式高地和五峰裡嶺的敵軍趕走,進攻遭到了失敗。與此同時,三韓復國軍圍繞江灣的主戰場採取行動,並向江灣以東5英里的靈山開炮。部分復國軍士兵還滲透到了靈山東部,並在通往密陽的公路上設置了一道堅固的路障。在靈山南邊,國防軍軍隊在南旨裡出其不意地幹掉了防守洛東江上一座橋樑的一隊日軍巡邏士兵。如果不把三韓復國軍趕走,洛東江以南的第十九師團就將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面對這一危急情況,山梨半造大將命令馬山的預備隊,即第九師團第45聯隊,向北發起進攻,奪回南旨裡橋。45聯隊一舉將橋拿下,並在進攻過程中驅散了大約2000人的三韓復國軍的步兵隊伍。與此同時,第九師團派兵突破密陽以東的路障;第六師團指揮部臨時組成的一支由勤務兵、輜重兵和參謀軍官組成的中隊向西行軍,以阻止朝鮮軍隊向師部後方進一步滲透。第二天,日軍三支部隊,即第45聯隊,第九師團的一個大隊和剛從密陽趕來的第五師團第5聯隊的一個大隊,在靈山東面敵人設置的路障前會合。這次進攻一舉趕走了那裡的復國軍守軍,他們中一些人被打死,其餘的則四散奔逃。山梨半造將軍採取果斷行動,迅速從幾處調集人馬,消除了三韓復國軍向密陽滲透的危險,兩個師團的日軍才得以將不斷前進的三韓第四縱隊逼回到了洛東江彼岸。

三韓復國軍的一番慘重傷亡僅僅換了了不到三十平方公里的領土,而國防軍除了提供炮兵支援之外,連空中支援都很少提供,像是金九、鄭奉準等人都已經有些察覺中國國防軍在有意的讓復國軍和日軍拼消耗,一些具有獨立思想的將領紛紛在日軍防線面前表現的令人失望,或許天朝上國的意思就是讓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傢伙們明白前些時候對日本駐屯軍摧枯拉朽的不是他們三韓復國軍而是國防軍,自己的位置還是最好要拎得清。

(本章完)

第四百三十一節 地獄入口東京都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五百七十九節 曾被遺忘的指針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二百節 海上偶遇三原客第五百零七節 突擊集羣逞英豪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封推感言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第三百一十二節 天外飛仙驚鴻舞第四百四十五節 七大原則定國策第一百一十四節 武翼新軍有新槍第四百二十九節 烈焰升騰的島國第五百七十九節 曾被遺忘的指針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三百七十九節 閩系海軍之沒落第三百一十四節 西南暫安熄戰火第一百七十一節 戰後談和綿裡針第五十三節 試新炮剿匪蒙山第一百七十二節 奉戰前奏黑溝臺第十七節 刁鎮招兵管閒事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三百三十節 青島上空的戰鷹第四百九十一節 歐洲命運的路口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一百節 兄弟相煎何太急第一百七十節 血雨腥風應有涯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二百六十四節 打出來的鐵防長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二百一十八節 登陸漢堡訪德國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第四百四十節 共和帝制或立憲第一百七十一節 戰後談和綿裡針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七十三節 君臣對建軍武翼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一百八十七節 殺人放火在今夕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四百七十八節 半個西班牙死了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四百二十八節 曙光女神的寬恕第四百七十四節 拯救美國的新政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三百三十九節 健兒藍天逞英豪第四十一節 老營外痛殲敵匪第三百六十七節 共和十年之隱憂第二十一節 濟南商會初長成第七節 三轉一響打名頭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七十六節 求和試探雜事多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五百八十五節 戰後掠影軍事篇第四百五十七節 太初元年的落幕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十六節 開創商業新業態第五百零五節 中國的漸進介入第五百七十七節 五八二艦隊覆滅第一百零八節 神火天降菊花殘第五百三十二節 春季反攻烏克蘭第三百零九節 離京路上憶老友第一百三十八節 一面秋操一面戰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四百三十二節 憂心忡忡英美法第二百六十四節 打出來的鐵防長第二百九十四節 超級婚禮驚世俗第一百五十八節 武翼展威拒餓狼第二百一十九節 海上琴音遇明月第五百二十三節 英倫爭奪陷僵局第二百三十五節 吳王訂婚宴賓客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五百三十七節 被遺忘的珍珠港第一百四十二節 喬大炮豪禮送上第五百九十節 戰後掠影國際篇第五百零三節 總參部演進歐戰第五百七十四節 中美開戰的始末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三百三十二節 日軍後撤我軍上第五百六十三節 生死抉擇東瀛難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一百五十七節 穿插殲敵擋俄軍第五百六十七節 東線戰局的變幻第五百六十節 美軍登島第一戰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五百六十八節 截斷日本防禦鏈第三百五十五節 工潮亂起在粵港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