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4月下旬,聖雷莫會議決定把伊拉克交英國委任統治。5月初,獨立捍衛協會、盟約黨以及什葉派、遜尼派和希拉、納賈夫等地區的代表舉行會議,醞釀武裝起義。25日,選出了15名與英國談判的代表,,其中有獨立捍衛協會的領導人賈法爾•阿布•提曼、穆罕默德•薩德爾、優西福•蘇韋迪和盟約黨的納格沙班迪等。由於受親英勢力影響,代表們的行動軟弱無力。在談判中,他們提出召開全國代表會議、建立伊拉克政府等要求,遭到英國駐伊拉克民政專員H.M.威爾遜的直接拒絕。6月2日巴格達市民舉行大示威。21日卡爾巴拉人民在裡達等激進的什葉派領袖領導下,召開了聲討英國的羣衆大會。次日,英軍逮捕了包括裡達在內的12名民族主義者。這一行動成爲什葉派聖城卡爾巴拉、納賈英和幼發拉底河中游部落起義的導火線。
30日魯邁薩的道林部落起義,攻打政府大廈,破壞鐵路,使英軍遭到嚴重損失。7月英軍撤出卡爾巴拉和納賈夫,8月底迪亞拉區迪亞拉河以北地帶全被起義部落佔領,9月除巴格達、巴士拉等大城市及庫爾德斯坦、底格里斯河下游和幼發拉底河下游部分地區外,都燃起了反英鬥爭的烈火。
但是這種程度的暴亂在印度經常上演,英國佬處理起來早就駕輕就熟了。英軍採取鎮壓、拉攏、收買等手段,分化起義力量,力圖挽回頹勢。同時從印度調來兩個師,加緊對起義部落的討伐。在英軍鎮壓下,起義領導人有的逃亡,有的被捕流放或處死。由於起義沒有統一的領導中心,帶有很大的自發性、分散性和盲目性;盟約黨領導人努裡•賽義德等一開始就反對起義;加之部落謝赫的叛變投敵,部落之間自相殘殺,從而加速了起義的失敗。10月底,英軍基本上平定了各地的起義。但是英國在權衡利益之下,
還是同意伊拉克在形勢上獨立,只不過通過親英的伊拉克上層來間接獲取殖民利益而已。
總體上說伊拉克可以視爲英國在中東最重要的據點之一,不過在伊朗的全國暴亂瞬起瞬滅之後,丘胖子已經意識到伊拉克的命運也將隨之改變,印度已經實際上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雖然孟買等幾個沿海城市還是有一些英印軍隊駐防,但是面對已經亂成一鍋粥的印度土邦,這些看上去心懷叵測的英印軍怎麼也不能讓英國人放心。失去了英印軍的補充,應美國要求和澳大利亞、新西蘭的請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遠征部隊也不得不返回各自國家,準備抵禦來自中國或者日本帝國的入侵,英國已經變得孤立無援,只有加拿大軍隊還在和英軍在英倫和北非戰場並肩作戰,不過好景不長,因爲日本越來越明顯的對阿拉斯加垂涎三尺,作爲加拿大人可不歡迎一幫羅圈腿的小鬼子做自己的鄰居,而且他們也未必是安分的好鄰居。
“主席先生,歡迎您的來訪。我非常高興能在濟南接待您,我相信您會有一個愉快的行程的。”吳宸軒和周仲輔、李維常等人在西郊機場迎接來訪的伊拉克國民會議黨主席默罕默德.阿布.優素福.加耶爾。這位阿布先生正是獨立捍衛協會前領導人賈法爾•阿布•提曼的侄子,而伊拉克國民會議黨正是獨立捍衛聯盟的現任主席。
“元首陛下,感謝您和帝國政府的熱情迎接,讓我感受到了來自亞洲另外一個文明古國的友好情誼。我和我們國家的人民都願意與中華民主帝國友好相處,互幫互助,爲爭取民族獨立和富強而努力爭取。”
“主席先生。我完全贊同您的觀點,作爲亞洲的兩大文明古國,我們沒有理由不攜手共進,爲本地區人民的和平與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吳宸軒雖然也是六十七歲的高齡,但是依然神完氣足,他和加耶爾長時間的握手,在鎂光燈下顯得那麼的莊重,這一幕被報紙迅速的傳遍海內外,幾乎所有的政治家都明白,中國已經選定了扶植的對象,伊拉克這一顆熟透了的果實就要被中國收入囊中了。
果然一個月後,伊拉克多地發生反*政府的武裝衝突,從摩蘇爾到巴士拉,伊拉克也陷入了政治危機中。幾乎是同時,中國第十八集團軍迅速越過伊朗邊境,兵分三路,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上演了一出千里大*躍進,僅僅過去了三天,伊拉克的所有重要城市都被如同黑沙暴一樣迅疾兇猛的中國國防軍佔領,而國民會議黨迅速接手了各地政權,親英分子被剔除出來,等待他們的將是流放海外。
於此同時科威特特區的駐防兵力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九集團軍的一部分主力,確切的說是三個機步師和一個陸航集羣已經從科威特登陸,那麼中國下一步劍指何方,也就不言而喻了。
英國的北非部隊被德意聯軍壓迫在利比亞,而中國軍隊的前鋒已經
抵達了波斯灣,北方還有虎視眈眈的德國盟友土耳其,如果再加上和伊萊克、伊朗眉來眼去的阿拉伯人,英國在中東的殖民統治怎麼也不像是能過完今年的。
中國在三條戰線上都一帆風順,取得了不俗的戰績,而德國卻兩線作戰,雖然也打的有聲有色,但是畢竟實力受損,怎麼算也不能說是盈利。德國赫斯元首和他的班子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畢竟德國和中國的關係再友好,也是兩個大國,總不能讓德國損兵折將的替中國火中取栗吧。爲了能減少損失,德國人把眼光同樣從常規武器轉向了那個神秘的物理領域。德國一直處於歐洲核能研究的最前沿。太初十九年12月,在柏林的凱澤威廉化學研究所,德國科學家在歐洲第一次演示了鈾235的裂變。保羅•哈特克是漢堡大學的化學教授,他意識到原子能有着巨大的軍事潛力,於是給德國陸軍部寫了一封信,信中說掌握核物理就可以製造威力巨大的炸彈,輕而易舉地打敗敵人。那正是西塔拉希望聽到的,納粹德國由此開始了將核能運用到軍事中的研究。
西塔拉對猶太人的迫害,致使德國很多優秀的猶太裔科學家來到了美國,愛因斯坦就是其中之一。愛因斯坦本人對把核能用於軍事沒有興趣,但他認爲德國工人黨在積極研製原*子彈。戰爭在歐洲爆發1個月後,愛因斯坦寄了一封信給羅斯福總統,讓他注意德國在覈物理上的進展。這封信最終促成了“曼哈頓計劃”,也就是美國自己的核武器研製計劃的施行。當然這一切並沒有逃過預先埋伏在當地的中國特工的眼睛,畢竟聯邦密探也不可能想到有國家可以預先知道他們的試驗場設在哪裡?從而預先埋設了監視設備和安插了鼴鼠在其中。
研製核彈有2個重要的步驟:第一,要保證有足夠的原材料用於製造核彈;第二,他們必須設計出一個有效的投放系統。德國在西歐閃電戰的成功,讓它在原子材料的獲得上有了重大突破。德國人從比利時北部的一個倉庫沒收了1000噸鈾材料,又在挪威諾斯克水電站,開始生產製造核彈的重要物質,俗稱重水的氧化氘。不過正當一切進展順利時,英國獲悉了相關情報(餘健表示此事與中國社會調查部無關),在經過多次慘痛失敗後,終於毀掉了重水資源,讓德國人的核武器計劃遭受重大挫折。
在皮納穆德,火箭研究在沃爾特•多恩貝格爾和馮•布勞恩將軍的帶領下開展,他們合作打開了火箭研究的局面,遠遠領先其他國家。太初二十二年10月,德國成功發射第一枚A4火箭,它比以前任何測試過的火箭飛得更遠更高。
面對德國在運載技術方面的突飛猛進,中國已經在策劃如何給這個現在的盟友,今後的對手來一記重錘,最終實現核獨霸的目標。可憐的赫斯老大,還在奢望能擁有一枚傾倒衆生的超級炸彈,哈利路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