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23凱旋而歸
儘管日軍大本營對於本土防禦相當重視,但是也不可能會預料到有這麼大規模的空襲。
這種規模的空襲已經超出了日本本土的防空能力,日本本土的一千八百多架戰鬥機。
這不論是在單挑上,還是羣戰中,單架戰鬥機,都跟B-17差的太遠了。
日本本土的16個飛行聯隊,全部升空,也在空戰中沒有佔到上風,還被轟炸機給擊落無數。
而日軍本土的零式飛機飛行員,跟他們部署在東亞,東南亞,南亞,澳洲,夏威夷州等地的飛行員相差太遠。
更多的零式飛機還是在交戰中,被日本地面的高炮部隊擊落,地面火力密集,誤傷南面,也有不少的B-17重傷累累。
有很多B-17由於重傷,都不掛彈了,直接就從貨倉往外扔儲備的燃燒彈,然後立即拉昇,開始返程。
劉十三的這架飛機,在四架B-17的護航下,五架編隊,在日本本土上空,在一萬米上空飛了一圈。
下方都有B-17在扔彈和糾纏日軍戰鬥機,所以日本空軍戰鬥機都沒發現頭頂還有五架轟炸機。
劉十三主要是觀察日本的東京和京都這兩地,特別是京都,這裡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非常神聖的地方。
劉十三才不在乎會給世界文化造成了多大的損失,公道自有後人說,老子這次沒動核彈,這已經是心慈仁善了。
日本本土全境被五國同盟空軍轟炸,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縣無一漏網。
這是經過劉十三審覈後,從總長機上發給五國通訊社的通訊電文,直到機羣轟炸完畢返航了,這才發到了五國通訊社和五國國防部。
劉十三率領的轟炸機機羣返航,還沒有出日本本土,世界各國就一片譁然,五國首腦再次領教了劉十三的率性而爲的個性,獨斷獨行主張。
日本的裕仁天皇也是第一次被迫逃出宮殿,躲進了皇宮的地下防禦工事,皇室代表素仁親王被免,磯仁親王接替。
同時被替換的還有日本首相和海陸空三省大臣,這一切都是劉十三的轟炸機機羣還沒有飛出日本本土就已經確定了。
磯仁親王也是主戰派,由於比自己的親哥哥素仁親王更加年輕,一直被皇室認爲是城府不足,這次卻被裕仁天皇任命爲皇室全權代表,可見裕仁也下了狠心了。
荒木真夫被任命爲新一任首相,荒木真夫爲皇道派領袖,陸軍大臣由田俊六任職,海軍大臣由南雲忠一任職,空軍大臣由吉川欣幸任職。
岡村寧次接替田俊六,成爲統帥中國境內蘇日聯軍的最高指揮官,被蘇日兩國共同認定爲戰爭天才。
中國戰場,西北戰區,西南戰區,經過近三年的養精蓄銳,已經對中國境內的蘇日聯軍有了一戰之力。
但是總體形勢卻不容樂觀,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五區需要上百萬兵力來固守,這還不算決戰中的兵力消耗。
在美國沒有取得太平洋控制權,英國和德國沒有取得大西洋控制權的情況下,貿然對中國境內的蘇日聯軍開戰,風險太大。
中國陸軍幾乎就是憑一己之力跟蘇聯和日本陸軍決戰,而美國,英國,法國,德國陸軍都幫不上忙,實在是太遠了。
劉十三成功轟炸日本本土,這讓五國同盟各國士氣大漲,美國新組建的太平洋艦隊主力戰艦,已經開始從美國西海岸近海向太平洋遠海活動。
德國和英國,法國艦隊已經在德國海域完成集結,三國艦隊正在互相調整配合,伺機跟蘇聯的大西洋艦隊主力艦隊決戰。
由於蘇聯在歐洲陳兵超過百萬,而且蘇聯本土還有百萬兵力和數百萬預備役部隊,在北非和西亞,中亞還有上百萬的印度軍和阿拉伯軍隊。
相對來說,德國現在也是攻擊不足自保有餘,德國的邊界和縱深,經過非常長一段時間的準備,每一段邊界幾乎都是堡壘。
美國在短時間內的陸軍兵力已經超過了兩百萬,還有兩百萬的預備役士兵正在訓練中,所以掌握大西洋和太平洋讓美國陸軍登陸歐洲和亞太地區已經勢在必行。
出發時1680架B-17轟炸機,安全返回西北戰區各機場的有1428架,損失252架,損失飛行員和機組人員三千兩百多人。
五大戰區指揮部,西北戰區指揮部都收到了大量的祝賀信和嘉獎信,但是劉十三回覆他們的是長長的人員陣亡名單。
陣亡人員中有近一千五百人是美國人,五百人是德國人,英國人和法國人有一千人,剩餘的還有四百多中國人。
這是五國同盟第一次的軍事聯合行動,也是五國同盟的第一批陣亡名單,在五國首腦商議後,這三千兩百多人集體被追認爲國際英雄。
不過在劉十三看來,最少有兩千多人存活,當場死亡的頂多一千來人,不過在日本被擊落,就是大難不死,也難免被日本人圍捕後虐待致死。
根據日本官方報紙的統計,此次轟炸,日本民衆死傷一百餘萬,燒燬民舍房屋難以計數,官方木質建築十不存一。
而根據習慣,一般情況下,這種官方報道都有水分,時多時少,各國都有自己的標準,但是五國同盟官方統計遠超日本官方統計。
以三千兩百多人和兩百五十二架飛機,讓日本付的代價已經是非常超級划算了,日本經濟損失最少上百億日元,約五十億美元。
這足夠打造三支美國最新組建的太平洋艦隊了,可以進行兩次原子彈的曼哈頓工程,
由於這次轟炸使用的都是燃燒彈,對日本重工業沒有任何影響,受損傷和損失的都是普通民衆。
日本新政府調撥了政府儲備糧食來救急,並向中國佔領區緊急運送回大量的糧食,緊急供應在大火中損失掉存糧的民衆。
蘇聯政府和日本政府在半個月後,會同意大利,西班牙等從屬國和佔領過,共同抗議五國同盟國空軍對平民建築的攻擊。
而中國政府則亮出了大量日軍和蘇軍在中國暴行的照片,並且第一次中國政府官方亮出了南京大屠殺的照片和證據。
蘇聯和日本在世界國際上的輿論攻勢幾天後就銷聲匿跡了。
劉十三在火燒日本過後,就覺得有必要教訓下蘇聯了,而教訓蘇聯,必須放個大炮仗,因爲美國已經啓動了曼哈頓工程。
所以劉十三有一石二鳥的意思,讓蘇聯人受到懲戒和讓美國人主動尋求自己合作。
在蘇聯放大炮仗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必須放響了,放響了放的沒影響也不行,所以必須挑一個對蘇聯來說比較有歷史,政治,經濟,軍事以都比較重要的城市。
莫斯科,列寧格勒,基輔,明斯克,斯大林格勒,這五個是首選目標。
莫斯科,蘇聯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首都所在地,能夠快速結束這場戰爭更好,但是這不是首選。
蘇聯畢竟是一個大國,如果打掉莫斯科,會激起蘇聯人的更大抵抗。
列寧格勒是以蘇聯第一代領導人列寧的名字命名的,原名聖彼得堡,是蘇聯波羅的海東海岸的一座工業重鎮。
這裡有一支蘇聯的波羅的海艦隊存在,不過現在被德國海軍給關在波羅的海出不去,波羅的海也是一個半內陸海,出口就在德國家門口。
基輔和明斯克這是蘇聯的兩座工業重鎮,其中基輔就是烏克蘭首都,而明斯克是白俄羅斯首都。
這兩座位於蘇聯腹地的重鎮,擔負着蘇聯一半以上的輕重武器製造重任,是蘇聯陸軍制式裝備的主要提供地。
斯大林格勒,是以蘇聯第二代領導人,也是正在執政的領導人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
斯大林格勒總面積十一萬平方千米,這裡也是蘇聯最重要的種工業基地,這裡有蘇聯最大的拖拉機廠,最大的煉油廠,最大的軍工廠。
在歷史上,希特勒進攻蘇聯,兵分三路,北攻斯大林格勒,中攻莫斯科,南攻基輔。
能讓希特勒分兵同時進攻,除了希特勒有絕對的自信外,可見這三座重鎮幾乎同時重要,可惜的是希特勒的部隊在這三座城下都敗北了。
除了希特勒的部隊不適應西伯利亞嚴寒外,最主要的就是他沒有大炮仗,儘管大口徑火炮的數量遠遠超過蘇聯。
但是這些大口徑火炮對蘇聯城市的建築物損傷有限,還浪費了大量炮彈,歷史上說的莫斯科一片廢墟,這主要是依靠航彈來完成的。
而德國的轟炸機從大後方起飛,到達莫斯科,基輔,斯大林格勒都是需要耗費資源的,卻因爲飛機的載彈量問題,只能扔一顆重磅炸彈就返航。
這極大的耗盡了德國的戰備資源,卻對蘇聯的建築物損傷有限,往往大型建築物的頂端不見了,但是最下面的幾層依舊存在。
這些問題在懂得歷史的劉十三眼裡,如果沒有大炮仗,也是沒有更好的辦法解決的,只能跟蘇聯拼消耗,大國跟大國拼消耗,很累的。
劉十三最重將扔炮仗的地方選在了斯大林格勒,這裡對蘇聯人來說太重要了,這裡的拖拉機廠幾乎跟自己的名字不相符。
拖拉機廠製造的都是坦克和裝甲車,還有載重卡車,這裡的鐵路也是唯一跟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相連的。
只要打掉斯大林格勒,也等於切斷了蘇聯跟西伯利亞和蘇聯東部戰區的聯繫,也就直接斷掉了蘇聯通過陸路對日本在中國東北工業基地的援助。
只要打掉斯大林格勒,就會斷絕蘇聯陸軍一半以上的機械化裝備來源,毀掉蘇聯一半以上的石油儲備和煉油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