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貿易和產業

而阿比西尼亞和東非的貿易,在1882年一整年,已經成爲東非排行第六位的主要貿易國家,僅在阿曼之後,所以東非對阿比西尼亞帝國的重視度是比較高的。

目前東非貿易在阿比西尼亞帝國之前的分別是遠東帝國,奧匈帝國,德國,沙俄,阿曼這五個國家。

阿曼這麼顯眼,主要還是因爲桑給巴爾商人這個中轉商的存在,東非很多銷往阿拉伯地區的商品在阿曼集散,輻射中東,中亞,甚至東南亞部分地區。

而阿比西尼亞帝國和東非之間的貿易,也使得整個圖爾卡納省的邊境貿易,超過南邊疆省,目前僅在中央省和東方省之後。

南邊疆省出海口就是新漢堡港市,中央省有達累斯薩拉姆市,巴加莫約市和坦噶三個貿易港口,東方省也有蒙巴薩市。

所以中央省和東方省的對外貿易量很難被其他省份超越,尤其是擁有三個主要貿易港口的中央省。

而南邊疆省的新漢堡港市,其背後經濟腹地包括:南邊疆省(祖魯王國),黑興根省(德蘭士瓦共和國),洛林省(卡拉哈里盆地),新巴登省(貝專納),部分馬塔貝萊省。

所以圖爾卡納省僅憑藉對阿比西尼亞帝國貿易,超越南邊疆省的新漢堡港市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唯一可惜的就是圖爾卡納省和阿比西尼亞帝國之間的交易地點,也就是邊境貿易城市不止一個,不像新漢堡港或者蒙巴薩那樣具有唯一性。

實際上達累斯薩拉姆市比兩者有過之無不及,但是中央省還有巴加莫約市和坦噶市分擔,不過巴加莫約市和坦噶市在達累斯薩拉姆市面前,體量非常小。

達累斯薩拉姆市的影響範圍畢竟不止中央省一地,而是多達十幾個省份的對外貿易,都需要達累斯薩拉姆市週轉,蒙巴薩市則壟斷了北方工業帶,北方牧場,大湖區和西北地區的對外貿易。

達累斯薩拉姆市,蒙巴薩市,新漢堡港市,都有廣闊的經濟腹地,都有鐵路交通,所以發展上自然不慢。

這樣一對比下來,圖爾卡納省既不沿海,同時沒有鐵路支撐經濟發展,自身人口和產業也不佔優勢,卻發展成爲東非對外貿易第三大省,超越南邊疆省,足以看出圖爾卡納省的努力。

當然,阿比西尼亞帝國和意大利紅海沿岸殖民地,埃及的作用不能忽視,尤其是阿比西尼亞帝國對圖爾卡納省的經濟貢獻率超過百分之四十。

除了圖爾卡納省貿易比較讓人意外,東非和遠東帝國之間的進出口貿易也是一大亮點,那就是超越德奧兩國,成爲東非第一大貿易伙伴。

而遠東帝國成爲東非第一大貿易國的時間是1881年,在此前東非第一大貿易國,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奧匈帝國,在1874年到1878年間則是德國。

而1874年到1878年,正是經濟危機最爲嚴重的時候,當時東非僅和德國之間的鋼鐵貿易就達到了頂峰,隨着經濟危機過去後,奧匈帝國重回第一,但是僅過了兩年年時間就被遠東帝國正式超越。

這也可以理解,遠東帝國的經濟體量十分巨大,僅北方市場就足夠東非消化,當然,還有一條重要原因是南方市場,東非也擠不進去。

而且東非獲得遠東帝國北方市場的前提是同遠東帝國北方兩大商業集團合作,貿易互換等手段,沒有英國人在遠東帝國貿易自由。東非每年從遠東帝國進口商品,主要以農產品,手工業品,紡織品爲主,而遠東帝國則從東非進口糧食,工業品,電器,熱帶特產等。

東非的工業品只能走價格路線,但是用料紮實,製作相對規範,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但是利潤並不理想。

電器這一品類算是東非少有的拳頭產品,是東非的優勢出口商品,所以被單獨劃分出一個板塊。

這一點不僅體現在對外貿易上,從各國電力普及上,也能看出東非電力產業的發展,東非電力普及程度僅次於德意志地區和美國,但是增長速度上東非又比兩地高。

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東非體積大,德奧兩國加在一起也才一百多萬平方公里,所以上限比不了東非和美國。

但是美國也有自身的問題,那就是電力公司衆多,標準化程度不如東非,各個電力公司之間標準比較混亂,互不兼容,這不利於電力市場的統一和推廣。

當然,好處也有,那就是容易形成競爭,在創新領域,僅次於德意志地區。

東非當前電力產業創新力不足,但是政府統一採購標準,使得東非電力市場規範,全國之間推動電力產業標準兼容,有利於電力產業普及和推廣,所以使得東非成爲世界上電力產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至於創新和競爭,主要在德意志地區完成,黑興根電力公司,同時佈局東非和德意志地區,不至於使得東非電力產業一條腿走路。

而且各國在1873年經濟危機後,壟斷組織興起,在電力行業也是如此,所以東非之前的電力產業的劣勢,反而變成優勢,可以和歐美國家的電力巨頭形成競爭力,保證東非電力產業的優勢。

而且東非有世界上第一所電力大學,而今年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才引入歐洲第一個電工學業,所以東非對電力產業的佈局是遠遠早於歐美國家的。

在1880年以前,東非重點推動的產業是鋼鐵和鐵路,1880年之後,則是電力和汽車,未來東非在這兩個領域總不至於落後世界其他地區,同時能保證東非未來經濟的後勁。

當然,鋼鐵和鐵路產業在東非依然處於上升期,並且長期增長,二者又爲東非發展電力和汽車產業提供了基礎,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發展。

就比如電力產業需要的銅礦和橡膠,都需要鐵路來從內陸開發出來,而鐵路建設又建立在鋼鐵產業的爆發的基礎上。

在1882年東非的第七大貿易國是印度,以進口爲主,主要以煤鐵等礦產資源爲主,同時包括黃麻等獨有資源,東非工業發展,和東部沿海地區鋼鐵產業發展,是促進東印之間貿易的重要因素。

而東印貿易又打破了英國對東非的經濟封鎖,成功使得東非重新打入大英帝國的經濟體系內,促進東非工業發展。

第785章 難上加難第137章 補丁第62章 激戰第623章 摩加迪沙港改造第318章 朱壩鎮第168章 餐具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79章 閒談第257章 雙方算計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389章 易手第520章 發電廠第387章 初交手第150章 投資和挑撥第618章 良知第210章 小丑第256章 意大利“難民”接收第420章 安若泰山第278章 三千多公里第525章 血清第268章 “愛國者”牛肉土豆罐頭第635章 第三百三十六 五萬以內第511章 輸血第425章 擴大市場第642章 制裁和認慫第458章 太平洋“明珠”第447章 趣談第162章 打魚第200章 分裂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39章 利薩海戰第676章 摩托第672章 危與機第318章 朱壩鎮第671章 西北的機遇第328章 境外勢力第65章 電燈第348章 城鎮化率第204章 “流放”?“潤”!第663章 混亂西非第362章 第一鐵路總體設想第96章 西北悲歌第621章 歐亞果籃計劃第422章 鐵路和銅礦第474章 討論第559章 誣陷第672章 危與機第80章 農業第520章 發電廠第630章 勞務合作第502章 蘭芳海外省第29章 艱苦行軍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247章 黑興根旅第783章 馬普托陷落第311章 意大利王國的想法第562章 世界列強第450章 人口危機第80章 農業第125章 魯道夫的變化第587章 東美“西進運動”第682章 發展策略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500章 德國大使第740章 古戰法第379章 黃金葉第220章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78章 奧匈帝國第333章 三角聯盟第413章 二元制中學第494章 假情報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243章 70式第209章 第一鐵路立項第366章 “禮尚往來”第438章 倒計時第296章 拿下威尼斯第182章 抉擇第301章 奧地利商業考察團第97章 日常第592章 巡視巴加莫約第109章 聖誕節第576章 人蔘種植第594章 矛盾第518章 循序漸進第27章 地圖第443章 韜光養晦第662章 參會人選第551章 交給時間檢驗第233章 又水一章(勿訂)第643章 西班牙和菲律賓第347章 開飯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376章 作戰會議第303章 馬拉維湖重工業區第731章 損失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