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

第829章 逮着一隻羊薅

對於東非而言,實際上東非的人口並不算少,在國際社會,東非也是少有人口超過五千萬的人口大國。

而造成目前各地人口短缺的根本原因還是人口遷徙是一個大工程,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尤其是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每一個地方的人口不是缺十幾萬,幾十萬,而是上百萬的缺口。

而這僅僅是最低需求,以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等地的條件,就是容納上千萬人口都是合理的,前世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就是人口過三千萬的國家,加起來比現在東非人口都多,所以在當前階段,東非各地政府,沒有人會嫌人口多,反而是多多益善。

牽一髮而動全身,幾百萬的人口遷移對東非來說根本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如果不計成本當然也可以強制完成,但是不太划算,這樣會對人口遷出地的經濟發展造成巨大影響。

就比如新巴登省雖然僅僅支援了奧蘭治幾千人口,卻已經達到傷筋動骨的地步,如果不是中央政府的強制要求,新巴登省政府一個人都不想出。

……

第一鎮市。

“王儲殿下,現在東非各地都在要人,這是前天奧蘭治地區政府給我們發的電報,他們現在急需至少三萬黑人,同時如果能給予部分專業工人更好,因爲金伯利地區基礎設施條件不差,有很多英國人留下的基礎設施。”

“現在奧蘭治連黑人都要麼?”恩斯特問道。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目前整個奧蘭治地區最多的就是軍隊,除開軍隊整個奧蘭治人口不足萬人,所以現在他們只能從黑人想想辦法,而且奧蘭治黑人也不多,南非地區的黑人本來就少,奧蘭治地區更是其中比較突出的地方。”

馮德萊恩的話讓恩斯特想起來東非東部,在東部黑人已經徹底成爲歷史,當然,這不是說東部沒有黑人,而是東部的黑人定居點都已經被東非拆除,東部黑人全部被編入“勞工籍”。

東部可以說是唯一完成去黑人化的區域,像中西部還有大量黑人定居點存在,這也反映了東非人口分佈情況。

東非超過七成人口集中分佈在東非高原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僅東非高原就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但是東非高原的面積僅相當於全國的十分之一,這就是人口分佈不均衡的體現,如果不是對中部省份的開發,比例只會更誇張。

中部總共四個省(包括黑森省)的人口是一千多萬,勉強達到標準,而且中東部經濟上聯繫比較密切,目前東部人口資源也在向中部傾斜。

除開中東部,東非其他地區人口加起來也就五百萬左右,而且分佈在十幾個省份,集中在北部和南部。

這其中還不包括剛剛併入東非國土的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所以就連早就併入東非國土的地區都在排着隊,東非想顧得上所有地區,那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當然,奧蘭治地區裡,金伯利肯定不能拖,恩斯特認爲金伯利的條件比東非很多地區都好,甚至只要恢復英國統治時期城市規模,就能在南部地區成爲僅次於新漢堡港市的第二大城市。

恩斯特說道:“金伯利可以作爲奧蘭治地區優先開發區域,畢竟金伯利的金剛石產業很出名,這是一個短期內能盈利的點,所以讓東部,尤其是各個鑽石礦產區擠一擠,組織一批經驗豐富的工人到金伯利恢復當地的金剛石生產。”

在之前,金伯利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東非,金剛石在東非幾乎每個省份都有分佈,從最北端的尼羅河盆地到最南邊的南非高原,從西部到東部,東非全域都有可觀的金剛石儲量,而東非開發的只有東部金剛石礦區,中部等地區金剛石開發一般都是作爲其他礦產開發的副產物被開採。

不限制不行,畢竟金剛石在工業和珠寶領域的價值都比較高,價格低了對於東非並不是很有利。

即便如此,東非的開發依舊拉低了世界金剛石價格,這估計也是英國放棄金伯利利益的主要原因,當然,更深層次則是東非將奧蘭治人口拉低,以至於金伯利不能繼續維持正常生產,而僱傭東非工人價格不便宜,還要遵循東非法律,這對英國人才是最不能接受的。

實際上東非雖然有勞動法,但是執行並不嚴格,但是如果是國外僱傭那自然另當別論。

“王儲殿下,眼下看來,我們還是應該從海外移民上多想想辦法,海外移民同國內民衆遷徙來說成本更低,而且不會干擾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馮德萊恩提議道。

“可是爲了國民均衡性,我們現在從哪裡引入德意志人呢?現在歐洲德意志地區可不同十幾年前,自從德國統一,奧匈帝國也進去經濟飛速發展以後,幾乎人口不再外流。”恩斯特說道。

“王儲殿下,我們都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我們東非的主體民族已經構築完成,也可以學習美國等移民國家,適當放開移民限制,這並不會改變我們東非的文化和人口結構。”馮德萊恩說道。

馮德萊恩的話點醒了恩斯特,現在確實不同以往,以前東非要塑造文化認同,但是現在東非的主流文化配置已經相當完善,這個時候再引入非德意志人也就不成問題。

馮德萊恩接着說道:“尤其是奧匈帝國,奧匈帝國經濟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但是國內經濟發展並不均衡,除了威尼斯,奧地利和波西米亞(捷克斯洛伐克地區)以外,其他地區經濟狀況實際上並不算太好,而且生育率也比較高,像匈牙利就是我們吸納人口的優質對象,畢竟在哈布斯堡統治下,匈牙利等奧匈帝國民族在生活習慣上已經和德意志人沒有區別。”

恩斯特點點頭道:“說的很好,我確實忽視了這個問題,既然如此就讓移民署制定計劃,還有各個部門配合,我們從奧匈帝國引入人口,那就要有充分的崗位供應,這樣可以頂替很大一部分本土居民,然後讓他們前往西部和南部。”

從國外引入移民,自然不能直接補充到安哥拉等地,畢竟在那裡東非人都是少數,要是直接把海外移民補充到這些地區,恐怕有被鳩佔鵲巢的風險。

到時候成了奧匈帝國的翻版就真成爲樂子了,所以對後併入地區的人口遷移還是“本土公民優先”,至於他們留下的空缺,正好由海外移民補充。

而且如果補充移民以奧匈帝國落後地區居民爲主的話,他們也能更快融入東非環境,畢竟在奧匈帝國統治下,早已經習慣了德意志人的生活方式。

東非這算是逮着奧匈帝國的羊毛薅,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像德國,東非就不會考慮,因爲德國各地發展比較均衡,經濟水平相差不多,這樣想從德國忽悠到人口,難度就變得更高,當然,情況放在十幾年前則恰好相反。

第1143章 比利時難民第480章 英法合謀第128章 打探第807章 只有葡萄牙受傷的世界第601章 橡膠種植業前景和危機第1018章 磋商第191章 青檸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969章 有限度合作第734章 戰備狀態的新漢堡港市第351章 過往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844章 魯道夫第617章 行動第42章 移民熱潮第195章 拜訪第853章 秘密進入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603章 能源問題第798章 東非氣象局第786章 風水輪流轉第559章 誣陷第1046章 毅力號戰列艦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989章 學術交流第471章 漏洞第575章 達成共識第917章 東,法邊境衝突第128章 打探第1146章 趁虛而入第889章 遠東戰火第344章 印度洋之都達累斯薩拉姆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977章 情報摸底第943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52章 的裡雅斯特第67章 大臣路線第968章 分歧第586章 忽悠合資第755章 攻守易勢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645章 馬塔貝萊省工業發展第491章 進攻失敗第282章 “進步”的桑給巴爾蘇丹國第620章 步步爲營第157章 風車磨坊第517章 過剩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842章 優勢互補第772章 心態第411章 斐迪南海軍學院第81章 煤礦第816章 1890年農業發展報告第944章 賽爾號起飛第469章 鯨灣港第796章 強硬態度第50章 教育第432章 三個渠道第789章 態度第800章 威尼斯變化第1070章 法德相爭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1163章 重提巴士達鐵路第1014章 輕工業第239章 弗朗茨究竟再搞什麼?斐迪南大公第952章 “雄獅”版圖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750章 葡萄牙士兵的抱怨第245章 我的總督舅舅第135章 休整第608章 會面第1211章 集中營第1142章 莫斯塔爾議會第509章 起步第403章 撤資第688章 巡邏兵第6章 戰爭臨近第514章 喀布爾大起義第548章 東非歷史課第968章 分歧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805章 漫天要價,就地還錢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855章 一丘之貉第949章 戰敗第274章 第一次接觸第818章 馬普托鐵路第66章 《東桑條約》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192章 拆分研發部第717章 南非版“三國同盟”第926章 機耕路第439章 非酋結婚第43章 行政區劃第1049章 農業危機第1000章 兩條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