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目標國子監

那晉不懂軍事,能當上會辦,純粹是因爲他家是滿清勳貴。

十九世紀末,滿清的八旗子弟越來越無能,成了一幫紈絝子弟,大清國危機四伏,這幫八旗子弟實在難以承擔救國重任,可朝廷又對漢族大臣不放心,尤其不敢把軍隊交到漢人手裡軍隊,沒奈何,只得矮子裡面拔尖子。把人品稍微過得去的滿清子弟提拔到關鍵崗位上。

那晉是儒生出身,軍事上完全不在行,但是,他有兩個優點,第一,對大清忠誠,第二,處處以儒家傳人自居,以儒家綱常嚴格要求自己,人又極好面子,雖然很是迂腐,但畢竟人品上有保障。所以,朝廷把他派到了學堂會辦這個關鍵崗位上。

那晉這個會辦管不了軍事教學,他對軍事教學也不感興趣。對下面的情況全然不知,他既不知道周憲章是在自暴自棄努力當劣等生,也不知道,學堂各級官員爲了他的面子,硬性拔高周憲章的考試成績。反正,從成績單上看,周憲章這個門生很不爭氣!

那晉暗暗後悔,不該一時衝動收了這麼個門生。可木已成舟,天下人都知道周憲章是那晉磕了頭的門生,周憲章成績差,那是那晉教導無方!

那晉極好面子,周憲章卻是給他丟盡了面子,那晉思來想去,想出一個好主意來。

那晉是舉人出身,諸子百家經史樣樣精通,也算是一代大儒。他的門生,軍事上不精通倒也沒啥,只要在國學上有所成就,也不會辱沒了他。

所以,那晉打算另闢蹊徑,給周憲章開小竈,惡補國學,他要把周憲章培養成一個儒生!

那晉規定,周憲章每天晚上必須到他的書房,由他親自教授國學,從三字經、百家姓這些啓蒙讀物,到論語周易這些儒家經典,還有詩歌詞賦,全面教授。

周憲章跟着那晉學國學,本來比學軍事要難上一百倍,他連三字經百家姓都沒讀過,一來就學孔孟之道,難度太大了。

但周憲章的國學造詣卻突飛猛進,讓那晉大爲欣慰。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

第一,那晉是個大儒,搞軍事他不在行,教國學卻是輕車熟路,方法得當。

第二,周憲章眼見學堂裡官官相護,要想被淘汰難於上青天,靈機一動,想出另外一招來——把國學成績搞上去,哄得那晉一高興,把他從天津武備學堂調到國子監去當太學生,這也相當於曲線救國。

所以,周憲章學國學學得格外賣力,他的腦子原本也不笨,不久,周憲章的國學就小有成就,竟然可以和那晉唱和幾句。

就這樣,周憲章成了個兩面人。在軍事上,他極爲精通,比學堂裡那些成績名列前茅的學員要高出一大截來,但是,成績單上卻是一塌糊塗,人人都以爲他是一個軍事上的蠢才,除了兩個——馮國璋和艾德。

而在國學上,他只是個二半吊子,但是,學堂裡的學員都是行伍出身,和他們比起來,周憲章的國學可謂是造詣頗深。

久而久之,大家都認爲,周憲章入錯了行,他應該去國子監,而不是呆在武備學堂。

就連那晉也深有同感,打算把周憲章送到國子監去,並給周憲章透了點風,讓他做好去國子監的準備。

這讓周憲章大爲欣慰,只要去了國子監,那就自由多了。周憲章打定主意,只要離開了天津武備學堂,立馬逃回湘西,讓國子監見鬼去吧。

當然,要去國子監,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周憲章身上沒有功名,還是個白丁,那國子監是大清最高學府,就算那晉有關係,也不能說進就進。

不過,有了那晉的承諾,周憲章倒是安心多了。

一晃八個月過去了,馮國璋也不提砍頭打賭的事,中日兩國之間風平浪靜,看不出絲毫戰爭的跡象。久而久之,那砍頭打賭的事,也就慢慢淡了下來。

時間會消磨人的記憶。

現在的周憲章,安安心心做起了大清國的臣民,他甚至開始相信,自己生來就是大清國的人,至於二十一世紀的湘西大山和新兵營,周憲章越發肯定,那只是大夢一場。

他甚至不再相信,中日之間會發生戰爭。

不管是二十一世紀的釣.魚島,還是十九世紀的甲午戰爭,都是他做的夢,現實世界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今後也不會發生。

他開始擔心起了大哥馮國璋的腦袋。

一想起馮國璋,周憲章心頭是百感交集。

本來,馮國璋拿他的腦袋打賭,讓周憲章極爲不滿。所以,剛入學的時候,周憲章對馮國璋來了一個敬而遠之——這樣的大哥不地道,小弟不奉陪了!

周憲章在學堂裡不務正業,裝瘋賣傻,馮國璋並不以爲意,反正,馮國璋知道他有內秀。

馮國璋只對周憲章有一個要求——把日語學好。

馮國璋堅信中日之間必然會大打出手,作爲大清國的軍官,必須知己知彼,要想知己知彼,就得掌握對手的語言。

馮國璋的日語就不錯,那是他自學的,所以,他就自告奮勇,當起了周憲章的日語老師。逼着周憲章學那些片假名。隔三差五還要親自考校,學得不好,馮國璋就他面壁思過。別人面壁思過是對着一面白牆,周憲章面壁,卻是對着一張日本地圖。

久而久之,周憲章不僅日語水平大增,把日本地圖也被了個滾瓜爛熟。

閒暇時候,馮國璋就找周憲章侃大山,有時候是和艾德一起來,有時候是一個人來,每次來都是提着酒肉,高談闊論天下大勢。

周憲章心頭有氣,可馮國璋畢竟是學堂的教習,又是磕了頭的大哥,不好當面頂撞,只得來一個冷處理,由着馮國璋高談闊論,自己低頭喝悶酒,給馮國璋來一個沉默是金。

可那馮國璋卻對周憲章的冷淡毫不在意,只顧自說自話,說到興起,引吭高歌,什麼“男兒自當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什麼“大雪滿弓刀”,意氣風發,旁若無人。

久而久之,馮國璋的憤發激昂也感染了周憲章,有的時候,周憲章有一句沒一句地搭上上一兩句,馮國璋見周憲章有了迴應,更加興奮,和周憲章勾肩搭背,從英吉利說到法蘭西,從俄羅斯說到美利堅,從世界列強的咄咄逼人說到大清國的萎靡不振,大清國連年戰敗,說到慘烈之處,馮國璋拍桌子打巴掌,放聲大哭。周憲章也跟着落下幾滴惺惺相惜的眼淚。

漸漸地,周憲章與馮國璋還真培養起了兄弟感情。

其實,如果不是有個砍頭的堵約,周憲章還是很認可馮國璋的。馮國璋是個性情中人,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直來直去,一點也不像別的大清官員那麼做作。

唯一的缺點是,馮國璋太喜歡當官了,總是把光宗耀祖封妻廕子掛在嘴邊,而且自視甚高,不把大清國的官員們放在眼裡,常常自嘆時運不濟,顧影自憐。

在馮國璋眼裡,大清國的官員,上至朝廷下至地方官,全都是佔着茅坑不拉屎的庸人,而他馮國璋有着管仲樂毅之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國,卻屈就一個未入流的教習!時運不濟,英雄氣短!

其實,馮國璋看不起別人,也是有道理的。他的確比同時代的大清國官吏看得更遠,視野更爲寬闊。

大清國自*戰爭以來,連年被動挨打,倒也打醒了一些人,很多朝廷大員不得不承認,洋槍洋炮的確比長矛大刀利害,他們開始辦洋務,學習西洋的先進技術,開工廠,仿製西洋槍炮。

但是,就連那些辦洋務的所謂開明之士,也認爲,西洋的技術雖然利害,可他們的國體和制度,比起天朝上國,卻差了無數個等級。他們堅信,大清國的國體和綱常,是天底下最優越的制度,儒家文化是天底下最完美的文化。

所以,他們提出了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也就是說,西洋的奇巧淫技可以學,工廠可以辦,鐵路可以修,但是,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大清國的倫理綱常和社會制度,要把西洋先進的技術,融合在大清國的倫理綱常之下。

按照二十一的話說,就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葉赫那拉那晉就是持這種觀點的代表人物。

第105章 死無對證第182章 搭船第123章 自相殘殺(二)第186章 進攻!第121章 與虎謀皮第127章 奪權(一)第65章 京城第37章 皇上病重第196章 恥辱第74章 元帥軍魂第146章 陣眼第110章 脫逃第32章 休戰第12章 靠山垮了第47章 悶戰第55章 論功行賞第216章 結拜第207章 鴨綠江水第33章 政治問題第187章 震方炮臺第228章 鐵路第209章 中安堡第220章 老兄弟第84章 腳伕當兵第232章 國家利益第233章 軍事存在第152章 阿里山女神第200章 小算盤第185章 實力說話第135章 斬首行動第212章 烈女子第12章 海陸炮戰第107章 囚徒第40章 信仰的垮塌第6章 光緒年第207章 鴨綠江水第142章 內線?第72章 愛恨情仇第44章 內鬥第75章 誰有這槍法!第180章 肥缺第199章 混戰第97章 洋鬼子第83章 上海寓公第33章 死路第256章 馬克沁第12章 靠山垮了第7章 填油第249章 師長失蹤第7章 填油第245章 比戰爭更爲沉重第18章 目標國子監第242章 天津來人第233章 軍事存在第83章 上海寓公第68章 剷除異己第242章 天津來人第189章 來歷不明的軍火商第70章 生命代價第45章 起死回生第67章 孤城第124章 了無生趣第173章 火海第46章 和平初現第25章 圍城第45章 起死回生第80章 綁架第127章 奪權(一)第110章 聶小芸第14章 機會第243章 走投無路第116章 戰與和第89章 最後的願望第116章 七星黑旗第20章 不要俘虜第142章 內線?第135章 斬首行動第38章 半路殺出個格格第86章 自立軍第87章 野炮對山炮第169章 觀海樓第37章 再次議和第87章 兩股勢力的較量第195章 打臉第134章 天上掉下個皇叔第172章 消失的軍魂(二)第5章 放空槍第119章 馬尾軍港第263章 除夕(三)第23章 平壤光復第159章 定情第88章 他是奸細第179章 被埋沒的英雄!第171章 偷吃馬料的賊第206章 精神出軌第195章 打臉第263章 除夕(三)第225章 政治婚姻第84章 腳伕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