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定武軍

只是,雙方都沒有公開翻臉,畢竟,張之洞還是同情維新變法的。

戰爭結束後,劉坤一回到江寧,繼續擔任兩江總督,張之洞回到了武漢,汪康年主動退讓,這樁公案也就不了了之。

劉坤一對於《時務報》的態度,很是讓人捉摸不透,他既不像張之洞那樣對《時務報》又打又拉,也不像那些王公大臣那樣,對《時務報》深惡痛絕,而是一種漠不關心的態度,好像他管轄的地界上,根本就沒有這樣一份報刊。

同時,劉坤一對維新變法的態度,也是模棱兩可。

事實上,在晚清的大變局中,很多官員的態度都是模棱兩可,在紛繁複雜的政局和世態面前,大部分的官員都難以旗幟鮮明地站穩自己的立場,不管是保守還是激進。

“這麼說,顏瓊林已經包圍了湖頭村?”劉坤一面無表情地說道。

劉坤一是今天一大早趕到上海的,昨天,劉坤一得到顏瓊林的報告後,得知革命黨人的首領孫文已經潛入上海,知道這事非同小可,他一面火速向朝廷報告,另一方面,派出兩江總督轄區的各路人馬,迅速向上海集結,自己則是連夜從江寧趕到了上海。

“稟總督大人,匪首孫文與徐錫麟等人在澱山湖湖頭村糾集起三百多人,準備發動暴亂,此外,青幫曾國彰在崇明島也是蠢蠢欲動,與孫文東西呼應。現已查實,孫文就是乘坐曾國彰的走私船來到上海的。卑職已命海防營封鎖了崇明島的海路,現在,盤踞在澱山湖的匪類已經被我官軍圍困在湖頭村,陷入絕境。”黃遵憲躬身說道。

“你確信孫文已經就在湖頭村嗎?”劉坤一問道:“我怎麼聽說,他在紹興?”

黃遵憲說道:“劉大人,紹興知縣已經搗毀了革命黨人在紹興的聯絡點,據捕獲的革命黨人招供,孫文已經離開了紹興,潛回上海。卑職判斷,孫文必然與上海革命黨人匯合,發動叛亂。而湖頭村是革命黨人在上海的唯一據點。孫文必然在那裡落腳。顏瓊林所部已經將湖頭村包圍得水泄不通,只要劉大人的援兵一到,必然將革命黨一網打盡。”

劉坤一點點頭:“黃大人辛苦了,安州總兵葉燾已經率新編定武軍兩千乘坐小火輪,澱山湖東面前往湖頭村增援顏瓊林。”

“葉燾?”

“就是葉志超的兒子。”劉坤一說道:“葉燾經歷過前不久的對日戰爭,和日本人打過仗,是我大清國的有功之臣。”

黃遵憲的嘴角露出一絲嘲諷:“我好像聽說,這個葉燾沒打過日本人,倒是打過章軍。”

劉坤一面色沉鬱:“黃大人,在前不久的對日戰爭中,沒向日本人開過槍而加官進爵的,何止葉燾一人!黃大人不必奇怪。太后對這個葉燾格外看重,從朝鮮回國後,命他在天津整編定武軍,這次,朝廷得知革命黨匪首孫文陰謀叛亂,朝廷特命葉燾率所部定武軍前來協助黃大人,黃大人應該明白這其中的干係!”

“卑職明白!”黃遵憲心中冷笑,說白了,太后不相信別人,只相信葉家父子。而且,劉坤一口口聲聲“太后”,很明顯,葉燾是太后老佛爺派來的,與皇帝無干!

這個葉燾,大有來頭!

他的使命,絕不僅僅是爲了抓一個孫文!

孫文雖然是革命黨匪首,但是,革命黨人根本不成氣候,他們都是一羣書生,手裡無兵無槍,他們在湖頭村糾集起三百人,至少有一半人手裡只有大刀長矛,而且,成分繁雜,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毫無組織紀律性可言。對付這樣的烏合之衆,地方武裝綽綽有餘,哪裡需要朝廷派什麼援軍,而且,還是新編定武軍!

新編定武軍,是甲午戰爭之後,清廷組建的一支新軍,這支軍隊不同於章軍,也不同於袁世凱在小站的新軍。

甲午戰爭結束後,清軍在戰爭中表現,不僅讓日本人看不起,就連國內民衆,對這樣的軍隊也是嗤之以鼻。朝廷也意識到,清軍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於是,朝廷授意各方督撫,在自己的轄區內,試探籌建新軍,淘汰舊軍。一時間,新軍如雨後春筍。

不過,大部分的所謂新軍,都是新瓶裝舊酒,除了服裝上改得五花八門,實質的內容沒有什麼大的改觀。而朝廷對各地新軍的態度也不相同。大部分的地方新軍,都是各地自籌資金,朝廷不聞不問,甚至還處處掣肘,新軍的發展很是緩慢。

朝廷重視的,只有兩支新軍。

一是袁世凱的部隊,這支部隊和日本人真刀真槍幹過,已經形成了戰鬥力,成了氣候,朝廷從這支部隊身上看到了希望。而且,袁世凱八面玲瓏,與滿清王公們關係密切,能和太后說的上話。袁世凱本人也是能力超強,這支部隊像模像樣,很讓滿清當局滿意。

另一支部隊,就是葉志超所部。這支部隊回國後,駐紮在徐州,按照朝廷的意思,也開始進行新軍整編。整編後的軍隊,被朝廷命名爲定武軍。因爲有端郡王的支持,定武軍要錢有錢,要槍有槍,且不論訓練水平如何,其裝備已經達到了大清國最先進的水平,部隊清一色的漢陽兵工廠的88式連發步槍,配備野炮、山炮,甚至還有兩挺重機槍。官兵們拿的銀餉,也比其他部隊高出一截來。

至少在朝廷眼裡,定武軍是大清國的精銳。

把大清國最精銳的部隊派到上海來,僅僅只是爲了對付幾個革命黨?

在朝廷心目中,尤其是在慈禧太后的眼裡,最大的威脅,不是以孫文爲首的革命黨,而是以上海爲據點的維新派。

1895年,康有爲、梁啓超發起的維新變法運動,僅僅是剛剛起步,但是,在全國立即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維新派的活動,有兩個中心地帶,一個在北京,維新派不斷向皇帝建言,希望贏得光緒皇帝的支持,發起自上而下的變法。而另一箇中心,就是上海!

上海是維新派的後院,在這裡,維新派利用《時務報》爲宣傳陣地,大肆宣傳維新變法主張。各地維新活躍份子也匯聚到上海,開展集會,聚集力量。維新派在北京的活動,得到了上海方面的強力呼應,甚至,很多政府官員也來到上海,與維新派人士相互唱和,上海儼然成了維新派的一面大旗。

在太后眼裡,維新派的後院,就是皇帝的後院!維新派試圖顛覆太后聽政的局面,促成皇帝乾坤獨斷,而皇帝也已經流露出對維新派的興趣,這就是說,皇帝要利用維新派,再次向太后的權威發起挑戰!

而上海道臺黃遵憲本人,就是個徹頭徹尾的維新人士,甚至是維新派的核心人物!

朝廷以清剿革命黨爲藉口,把定武軍部隊派到上海來,黃遵憲心頭不由得一陣冷笑。

太后老佛爺這是對上海道不放心了!

事實上,顏瓊林早已在昨天晚上就包圍了湖頭村,那個時候,湖頭村裡的革命軍毫無覺察。顏瓊林在當時動手,是最佳時機。

但是,來自兩江總督和朝廷的命令,卻是要他等到定武軍趕到之後,再一起行動。上面的意思是,要確保一戰剿滅革命軍,擒拿孫文。

黃遵憲知道,這是朝廷不希望上海道成此大功!

而且,朝廷甚至在懷疑,上海道的部隊,會與革命黨人暗通聲訊,放跑了要犯。

葉燾的部隊不是來增援的,而是來監視的!或者,更進一步,是來彈壓維新派的!

劉坤一依舊面無表情,作爲兩江總督,上海是他的轄區,而在他的轄區內,有兩股勢力在暗中行動,對於革命黨人,劉坤一的態度是鮮明的,但是,對於維新派,劉坤一始終沒有明確的態度。

道理很簡單,是否支持維新派,是在太后和皇帝之間選邊!

劉坤一的態度,讓黃遵憲很是琢磨不透,這次定武軍進駐上海,表面上看,這是太后老佛爺對上海道不放心,其實,何嘗不是對兩江總督劉坤一不放心!然而,劉坤一的態度,依舊是模棱兩可。

劉坤一端起几案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有些漫不經心地問道:“黃大人,我聽說,你已經抓了兩個革命黨人?”

黃遵憲搖頭苦笑:“劉大人,這兩個人沒有辮子,貌似革命黨人,不過,審來審去,這兩人好像連革命黨是幹什麼的都不知道。熊滿堂也說,革命黨人裡面,並沒有人被捕,看來,這只是兩個毛賊。”

“毛賊?”劉坤一笑了笑,緩緩說道:“黃大人,現在時局混亂,還是不要掉以輕心。不管怎麼說,唐才常總不是個毛賊吧!”

劉坤一突然說起唐才常,把黃遵憲嚇了一大跳。

昨天晚上,黃遵憲的到熊滿唐的密報,孫文正在紹興,與當地會幫談判,並將談判地址告訴了黃遵憲。黃遵憲立即密令紹興知縣,包圍了位於紹興府山下的革命黨人聯絡據點,結果,沒抓到孫文,反倒抓到了唐才常。

這讓黃遵憲大爲尷尬!

第13章 強攻黃金山第30章 小兵吳佩孚第233章 戰敗賠償第59章 鐵甲鉅艦第253章 仇人相見第190章 拖死豬第121章 出征第110章 聶小芸第26章 反水第58章 尿褲子的精兵第253章 仇人相見第7章 填油第112章 血書第27章 格格在洗澡第205章 倒逼第55章 論功行賞第143章 吳先生第73章 元津山第162章 冷兵器對熱兵器第110章 聶小芸第109章 鮮血作畫第225章 政治婚姻第93章 健忘的皇上第36章 格格來了第108章 向我開炮第136章 戰爭重負第147章 懷袖藏餘香第19章 洋務與清流第205章 油盡燈枯第146章 偷吃馬料的哨長第9章 吃糧當兵第135章 斬首行動第265章 除夕五第151章 設伏第13章 綱常禮義第210章 女權主義者第32章 正確答案第87章 兩股勢力的較量第130章 同路不同道第200章 小算盤第4章 奇襲第28章 和碩格格第90章 偉大的元帥第27章 格格在洗澡第124章 了無生趣第247章 膠州灣第130章 同路不同道第23章 靠山走了第81章 大同賓館第249章 師長失蹤第92章 絕處逢生第71章 上海灘第54章 山洞第118章 後黨變帝黨第40章 上吊第140章 使西紀程第73章 元津山第1章 好槍!第230章 所謂文明第193章 尷尬人第142章 內線?第75章 微服第73章 元津山第212章 烈女子第109章 鮮血作畫第216章 都是錦旗惹的禍第240章 騰飛(二)第41章 煤煙第139章 南北夾擊第62章 日本人第264章 除夕四第24章 大義滅親第197章 突擊第215章 天倫第68章 剷除異己第125章 海上決鬥第101章 遠去的硝煙第193章 尷尬人第50章 皇上病危第118章 戰場閱兵第103章 劍拔弩張第74章 夜奔第90章 圍困第216章 結拜第1章 登陸第227章 生孩子的秘密(二)第158章 乞命第198章 致命的錯覺第97章 殺人立威第35章 完敗!第164章 人頭第83章 上海寓公第186章 進攻!第194章 舊事重提第129章 天音第2章 漢陽造第226章 扎蘭屯第141章 三不打!第107章 弒主第131章 病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