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東門防禦陣地,是由大東門、巽方炮臺、震方炮臺三個核心陣地構成,火力最爲強勁、最爲堅固的巽方炮臺扼守在大東門右前方,如一道鐵門,橫檔在進攻日軍的必經之路上。大東門和震方炮臺上的炮火,可以給巽方炮臺提供強有力的火力支援,直接進攻巽方炮臺的部隊,將暴露在來自大東門、震方炮臺和巽方炮臺的三重火力之下,必將付出慘重的代價。而且,進攻巽方炮臺的正面較窄,部隊難以展開,每次投入作戰的兵力不能太多。
而鎮方炮臺則是位於大東門左前方,巽方炮臺的側後,位置相對前突,雖然不在大東門的必經之路上,但日軍卻可以從容展開部隊,利用三面的寬闊地域,對震方炮臺發起圍攻,即便大東門和巽方炮臺可以爲震方炮臺提供火力支援,但在寬達數公里的戰線上,日軍可以從容調動部隊,分散敵軍火力,並佔據局部的絕對兵力優勢。
於是,山口素臣果斷命令,所屬第四聯隊配屬一個騎兵中隊,在炮火的掩護下,向震方炮臺發起了潮水般的圍攻。
與此同時,第六聯隊對巽方炮臺發起牽制性進攻,第二師團的炮兵聯隊,則集中炮火,對大東門展開炮擊,以切斷大東門與震方炮臺的聯絡。
山口素臣要對大東門陣地進行一次外科手術,把震方炮臺從章軍的防禦體系中切除掉!
一旦切除掉震方炮臺,巽方炮臺就完全暴露在日軍的圍攻之中!
守衛震方炮臺的章軍一個營,立即陷入了第四聯隊五千人的圍攻之中。
日軍從東、南、東北三個方向,同時向章軍陣地發起猛攻,其中,來自東方的進攻,是日軍的一個騎兵中隊和一個步兵大隊。
炮火已經摧毀了炮臺的前衛野戰工事,滾燙的焦土中,隱蔽在地堡中章軍士兵,冒着日軍的炮火,衝進了殘缺的戰壕,向日軍射擊。
日軍的衝鋒很快就越過了震方炮臺上15釐米加農炮的射程範圍,但是,在接近前沿陣地五百米的距離上,日軍騎兵部隊撞到了馬克沁機關槍和加特林機關炮構成的火網上,頓時人仰馬翻,死傷一片,在馬克沁重機槍高達每分鐘兩千發的槍彈前,東洋戰馬的快速突破能力,遭到了強力遏制,一匹匹戰馬被機槍子彈開腸破肚,連同馬背上揮舞戰刀的騎兵,被打得血肉模糊。
一個攻擊波次的一百多騎兵,二十多匹戰馬慘死在衝鋒的道路上,騎兵中隊的大尉指揮官也被流彈貫穿了下腹,身負重傷。
然而,山口素臣的嚴令下,剩下的騎兵依舊保持着最快的速度,向着章軍陣地猛撲過來,而緊跟其後的步兵,則是以散兵線向章軍陣地迅速推進。
第二師團是一支生力軍,從彰化到義竹,乃木希典一直讓這個師團緊跟在近衛師團的後面養精蓄銳,其目的,就是要讓這支生力軍,在臺南攻堅戰中爆發出強大的力量。
乃木希典的策略,是正確的,第二師團沒有經受過慘烈的嘉義攻防戰,他們沒有遭受過章軍的凌厲攻擊,士氣和體力均保持最佳。即便是同伴被馬克沁重機槍打成了篩子,剩下的士兵任然保持着高昂的鬥志和充沛的體力。
然而,當他們突擊到距離章軍陣地還有三百米的地方,他們被密集的炮火覆蓋了。
那個地方,正好是大東門城垣和巽方炮臺的7.5釐米野炮的最佳射擊範圍,也是鎮方炮臺上山炮的有效射程內,三個方向的交叉炮火,把鎮方炮臺以東寬一公里米,長三百米的區域,變成了一片火海,創入這片火海中的任何物體,無論是有機的還是無機的,都被化爲了灰燼。
一箇中隊的騎兵,只有三匹戰馬生還,孤零零地跑到了章軍的陣地上,馬背上,還掛着殘缺不全的騎兵屍體。緊跟在騎兵背後的五百步兵,有一百多人因爲動作稍慢,沒有闖進火海,得以生還,其他的,則是屍骨無存。
日軍從東方發起的攻擊,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與此同時,在東南方向發起進攻的八百日軍步兵,也被密集的炮火壓制在距離章軍陣地四百米的一處臺地下,止步不前。
然而,日軍在南方的攻擊取得了進展。
巽方炮臺無法向這個方向提供炮火支援,震方炮臺上的大炮,只能應付來自東方和東南方的日軍攻擊,唯一能夠提供支撐的,只能是設在地堡中的一門加特林機關炮。加特林機關炮火力強勁,但是,由於其繁瑣的機械結構和笨重的炮身,操作極不方便,而手搖柄的發射裝置,經常會因爲戰鬥過於激烈,而發生卡殼。
所以,在這個方向上,章軍的火力明顯弱於其他兩個方向。
日軍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弱點,在五百日軍連續衝鋒的基礎上,曾派了八百人的攻擊力量,以前赴後繼的攻勢,向震方炮臺南側發起了不間斷的波浪式攻擊。
與此同時,日軍調整了炮火配置,在這個方向上,增加了五門野炮。
一時間,章軍陣地上彈落如雨,烈火熊熊。
槍管發燙的加特林機關炮終於卡殼了。
八百日軍嚎叫着撲了上去。
日軍摧毀了位於突出部的5號地堡,堅守在地堡中的章軍一個排全部陣亡,日軍衝進了章軍的戰壕,在鎮方炮臺的環形工事中,插入了一顆釘子。
爲了拔出掉這顆釘子,章軍向5號地堡發起逆襲,雙方在5號地堡上近身拼殺,短兵相接,雙方的大炮均失去了作用,雙方步兵攪在一起,拼起了刺刀,5號地堡的廢墟上,喊殺聲甚至蓋過了大炮的轟鳴聲。灰色軍服的章軍士兵,與深藍色軍服的日軍士兵,扭打着,撕扯着,雙方的屍體,掩蓋了黑黃的焦土。
反覆的爭奪戰,從早上九時延續到了下午五時,整整八個小時的拼殺,在5號地堡這個彈丸之地上,倒下了章軍三百多人,日軍五百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