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7章 孤軍成伏兵

唐幽州城,就在後世的北平。只是佔地面積遠沒有北平那麼大,大概只相當於北平一區的樣子。

儘管如此,在當世也算數得着的大城之一,南北略長、東西略窄,呈長方形,城牆長達二十四里,城防堅固,各種設施俱全。城內有二十坊一市,百姓數十萬,還駐有五萬大軍。

當初要不是李隆基把幽州的守軍抽去了八成左右,僅餘一萬人。憑契丹人的本事,累死他們也攻不下來。

現在這個難題,轉移到了崔耕的頭上。

契丹軍一觸即潰,兵力倒是大部分保留了下來。現在幽州城內的契丹軍,達到了十萬之衆。

等契丹軍的士氣恢復後,崔耕的大軍別說強攻幽州城了,就是正面在平地開戰,勝率也不過五五之數。

好死不死的是,由於唐軍給的壓力太大,可突於和李娑固之間的關係趨於緩和,開始一直對外。

所以,崔耕現在的處境前所未有的險惡起來。

可是,如今天下人的目光,都投到了幽州。城內幾十萬大唐百姓等着崔耕去解救,他總不能圍了幾天幽州後,就撤軍吧?

但是不撤?

稍一不慎,就是敗亡之局。

如果崔耕是大唐正常的將領倒是好了,援軍源源不斷而來,契丹沒有半點可乘之機。

然而現在,別說李隆基不願意派援軍了,有援軍崔耕也不敢要啊。誰知道那幫子援軍是敵是友,崔耕還得派一部分兵力,監視他們。

無奈之下,崔耕傳下命令,讓嶺南道速派援軍三萬。另另一方面,行文給李隆基,讓他允許五萬劍南道的兵馬過境。

如果湊到十三萬大軍,起碼自保是沒問題了。

當然了,最好的辦法,還是讓契丹的內爭迅速爆發。

圍城五日後,崔耕命人將一封書信射進了城內。宣稱打仗的事兒可以暫且放一放,自己受大唐天子的命令,要護送固安公主前往奚族賜婚,請李娑固給自己一道公文,准許自己過境。

其實原本崔耕的打算,是藉着送公主過境的名義,和契丹境內的他心目中的某內奸搭上線兒。

沒辦法,這事兒只能他自己幹。有些承諾從他這大唐越王親口說出來,和經過別人轉述,其效果完全不一樣。

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經過偷襲翁明城之戰,契丹大部分部隊,包括可汗李娑固、大將李可折、可突於等人,都退入了幽州城。崔耕想使離間計,都接觸不到人。

現在他護送公主去奚族和親,主要目的還是找個藉口,雙方暫時休兵。與此同時,自己一走,契丹外部壓力頓減,說不定就可以放心內鬨了。

……

……

幽州城內,幽州大都督府,議事廳。

李娑固面南背北居中而坐,契丹諸將分列兩廂。這些將領明顯分爲兩派,一派以可突於爲首,一派以李過折爲首。雖然不至於到怒目而視的地步,卻也是互相戒備。

李娑固將崔耕的書信向大家展示了一圈兒,道:“對於此事,大家怎麼看?”

“這是好事兒啊!”李過折道:“崔耕一走,他手下的大軍羣龍無首,咱們的壓力大減。再說了,奚族和大唐和親,咱們就算想攔,也攔不住啊!”

可突於卻冷笑一聲,道:“好什麼好?崔耕頓兵堅城之下,背後皆是心懷叵測的疑軍,稍一不慎,就得被咱們一鍋端了!現在他突然要跑,算什麼好事兒?”

頓了頓,又道:“誰不知道,崔耕和李隆基尿不到一個壺裡。現在巴巴地替李隆基送公主和親,說這事兒沒什麼貓膩,你們信嗎?”

李過折可不慣着他,針鋒相對,道:“哎呦呵,瞧你能的。好像上嘴皮一碰下嘴皮,就能把人家崔耕的大軍滅了似的。大唐雙耀郭子儀、張守,新冒出來的哥舒翰,還有那剛剛陣斬了何春會將軍的安祿山,哪個是好相與的?來來來,明兒個,你帶一萬軍出戰,看看能不能勝上一陣?”

“你……”

提到這個話題,可突於確實有些含糊。這些日子的契丹軍大潰退,除了士氣太低外,崔耕麾下這些大將太猛也是原因之一。

尤其是安祿山自從陣斬了何春會後,聲勢一時無兩。可突於還想打他個偷襲呢,結果差點被安祿山反算計了。可突於見機不妙,率部逃走,因爲雙方沒接觸,才保住了臉面。

可突於深吸了一口氣,道:“我不否認越王崔耕兵精將勇。某的意思是,時間拖的越久,對崔耕越不利,咱們應該盡力把他拖住,不給他可乘之機。”

李過折依舊不以爲然,道:“拖得越久,對咱們越有利?那也不見得吧?要說我,真拖不起的是咱們。其一,咱們契丹軍大部都在幽州城內,外面沒什麼援軍。兵法有云,外無必救之兵,內無必守之城。而崔耕呢?還有嶺南道、劍南道乃至安南都護府的兵馬不斷開來。其二,當初城破之際,幽州城內的糧草被焚燒一空。如今我軍的糧草,只能堅持不到三個月了。其三,大家是不是忘了,還有一個高仙芝!他那出了什麼幺蛾子,咱們契丹全族,恐怕有滅族之憂啊!”

“高仙芝麼……”

如果說李可折前兩條理由,還有些危言聳聽的話。那麼,最後提到的“高仙芝”,卻是實實在在的威脅。

可突於和李娑固的面色,都難看起來。

當初新羅興兵犯唐,崔耕奉命總覽山東、河北兩道的大權,征討新羅。在準備好出兵之前,他派了高仙芝率五萬大軍,囤兵水之畔,阻止新羅軍繼續西侵。

然而後來,出了種種變故,崔耕被改封越王,帶領心腹人馬南下。高仙芝不知出於什麼考慮,並未跟隨。

從那以後,他的五萬兵馬,繼續囤積於此。

後來,契丹興起,渤海國建立,高仙芝這五萬兵馬,夾在渤海國和新羅之間,成了一支孤軍,全靠大唐水軍提供軍資。

也正是由於這支軍隊的存在,渤海和新羅對大唐一向尊敬。

表面上看,高仙芝這支兵馬和契丹並不接壤。但是,如果渤海國願意借路的話,高仙芝完全趁着契丹兵力空虛之機,直插契丹人的老巢,重演當年默咄偷襲契丹的舊事。

雖然考慮到脣亡齒寒的因素,渤海國未必肯借道。但是,對面的唐將是崔耕啊!他既是人的神使,又是高仙芝的舊主,說不就能說服二人同意這個計劃!

就算不出現這個最壞的情況,崔耕萬一說服高仙芝重新投奔自己呢?

短時間內,崔耕的兵力就能增加一倍。契丹的拖延之計,就算給自己掘墓了!

李娑固越想越是害怕,站起身來,在帳內來回踱了幾步。

終於,李娑固停住了腳步,沉聲道:“不得不說,現在到了我契丹國生死存亡之際。本汗有兩條建議,還請可突於將軍務必成全。”

第1571章 插翅也難逃第1760章 空手得佳人第536章 說個笑話聽第743章 孃家來人了第442章 暗坑大祚榮第1640章 劫後之餘波第301章 分道揚鑣去第1322章 四國攻嶺南第1340章 兵分兩路走第1230章 溪州陷公主第212章 造福淮南道第1486章 麴氏的底牌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134章 呂某真有錢第1640章 劫後之餘波第477章 傳奇一老道第780章 城門挫敵鋒第1646章 王維與碧珠第1015章 二詩讚美人第956章 無敵逼供術第095章 安置舊僚屬第1723章 稟聖命而行第628章 公主與石碾第1459章 腹中各有謀第471章 惡賊咬一口第1332章 豎起王上旗第1254章 抵達萬安城第616章 平生只靠臉第329章 二郎名聲響第866章 淄州大土豪第1181章 毛仲終授首第1241章 石柱獻白燭第1425章 林中遇詭事第1072章 韋后自作孽第207章 廟小妖風大第1845章 再見柳蘊紫第1256章 黑水立國記第708章 行刺還沒完第1135章 大利動人心第496章 板蕩顯忠良第885章 真兇漸已明第1561章 崔耕神來筆第276章 南北禪宗會第1037章 定下闖山約第1154章 千金輕一笑第286章 陡然風波起第1215章 智分二名將第1782章 禍事起紅顏第429章 螳螂捕蟬時第1131章 樹大已招風第362章 誤會難解明第939章 一計平突厥第1537章 內宅難擺平第267章 紛紛來投降第1637章 鬼王終現身第234章 美人恩情重第961章 主使另有人第1515章 阿布想翻盤第766章 大勢在手中第1563章 爹坑親兒子第122章 張家生變故第1503章 記載有玄機第904章 宴請劉幽求第1676章 元琰謀自救第199章 臨行欲結親第145章 雙自施奇謀第1265章 陰差陽錯案第202章 財帛動人心第308章 祭拜崔氏宗第820章 池沼有妙用第1520章 虎狼前後來第1536章 兩封書信來第221章 淮南喜事多第890章 仁軌燒尾宴第838章 無字之豐碑第1678章 斷出沉年案第1835章 林甫夜訪記第1226章 吐蕃大潰敗第1008章 鐵案真如山第1343章 瓜州有別名第924章 驚變突騎施第461章 再見俏公主第652章 聯手坑倭使第1497章 血戰連雲堡第1187章 買糧需林邑第1396章 兵發翁明城第1128章 雞腦有乾坤第1781章 梟雄頓莫賀第466章 再次大婚中第600章 衰人真矯情第202章 財帛動人心第460章 莫名樹強敵第1242章 陳響爭向王第868章 比拼家長中第1857章 百萬大會戰第1401章 孰執牛耳者第977章 絕境有微光第1244章 人比人得死第1729章 須臾百年毒第115章 林闖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