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懷璧是爲罪

皇宮,尚書省一間靜室內。

伺候的僕役早已退去,屋內只剩下了一老一少兩位宰相。

張柬之苦笑道:“二郎,今日之事一出,你就成了清流的眼中釘肉中刺,可真是讓老夫難做呢。”

“是嗎?”崔耕不以爲然的道:“聽您老這話的意思,好像不出這件事兒,我就和清流關係很好似的。誒,我就奇怪了,我崔耕到底是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兒了,怎麼清流一系就必欲除之而後快呢?”

張柬之輕抿了一口茶湯,道:“好,既然二郎你問到這了,老夫也就直言相告。清流之所以容不得你,是因爲你是如今大唐朝廷最大的威脅。”

“這話又是從何說起?”

“神龍政變,以二郎你的功勞爲第一吧?”

“可以這麼說。”

張柬之嘆道:“何止是“可以”啊,就是說整個神龍政變,乃是二郎你的一己之功,也不算過分。現在問題來了,你能來一次政變,就不能來第二次?”

“我吃飽了撐的!”崔耕道:“當今天子是我的老丈人,我反他幹啥?難不成我還能皇帝?”

“話不能這麼說,武三思還參與神龍政變呢,則天大聖皇帝可是他的親姑姑。再說了,二郎你雖然不能當皇帝,卻能當“皇后”,把這花花江山,傳之子孫啊!”

“你是說裹兒當皇帝?簡直是無稽之談!”

張柬之搖頭道:“是不是無稽之談,二郎你說了可不算,得事實證明了纔算。當今皇后命鄭做《桑條歌》,有問鼎女皇之位之意,總是事實吧?”

這話崔耕還真的無法反駁。

鄭之前做《桑條歌》是受了張昌宗的命令,用來讓韋后利令智昏的。可是,萬沒想到,神龍政變後,他竟然藉此事搭上了韋后的路子。

如今長安流傳的《桑挑歌》都有四五十首了,韋后欲爲則天第二的心思,簡直是昭然若揭。

崔耕皺眉道:“衆人皆知,我和皇后不和。就算她想當皇帝,也不關我的事兒啊!”

“你和皇后不和,安樂公主卻是皇后最寵愛的女兒哩。這也就罷了,關鍵是自從懿德太子故去後,皇后對譙王李重福和衛王李重俊動輒打罵,甚至有意栽贓陷害。陛下至今未立太子,就完全是她從重作梗。若皇后有意登基之後,傳位給安樂公主。這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兒,你會拒絕?”

“我當然會拒絕,皇后德淺福薄,壓根就不可能成爲第二個女皇!”

張柬之搖了搖頭,正色道:“若有了二郎你的支持,卻也未必!”

“但我崔耕對大唐忠心耿耿,根本就不可能支持她!”

“老夫相信二郎你的忠心,但我們不能把天下的安慰,寄託在二郎你的一念之間上。”張柬之道:“所以,爲了天下計,二郎,你就辭官不做吧!”

“你……”

崔耕萬沒想到,一向是自己盟友的張柬之,也是這個態度,直氣得腦袋“嗡嗡”作響。

他怒道:“你們這是自毀長城!張相,告訴你,現在清流最大的威脅,不是本官,而是武三思。你們以清流自居,攬朝政,諫陛下,看起來威風赫赫。實際上,早就惡了陛下,只待人家武三思一發力,你們就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崔耕這麼說,當然是根據後世的記載。

而張柬之,卻如同在歷史上一樣,對武三思的威脅不屑一顧。

事實上,在沒有崔耕的真實歷史中,也不是沒人對張柬之等人發出過警告。

比如,神龍政變後,洛州長史薛季昶就對張柬之、敬暉說:“二兇雖除,產、祿(產、祿是西漢呂后侄兒呂產和呂祿,暗指武三思等人)猶在,去草不去根,終當復生。”

而這二位卻回道:“大事已定,彼猶機上肉耳,夫何能爲?所誅已多,不可復益也。”

劉幽求也曾勸道:“武三思尚存,公輩終無葬地;若不早圖,噬臍無及。”

張柬之依舊不聽。

現在,張柬之聽了崔耕的話,照樣沒往心裡去,道:“武三思參與了神龍政變,陛下不好發落他。但是,異姓爲王終究不祥,諸武的王位早晚會被剝奪。老夫沒找諸武的麻煩也就罷了,他們又怎麼敢主動招惹老夫?”

崔耕道:“武三思狼子野心,還和皇后不清不楚的,其潛勢力非同小可,張相你萬不可……”

“二郎莫說了!”

張柬之不悅地打斷道:“說一千道一萬,找各種理由,你是堅決不肯辭官了?”

崔耕深吸了一口氣,道:“您可以這麼認爲。而且,崔某人可以對天發誓,我之前對清流並無惡意。就是今天逼桓彥範辭官不做,也是爲了保全他!”

張柬之好懸沒氣樂了,道:“好,真是好一張利口!逼桓彥範辭官,是爲了保全他。二郎你說這話,自己信嗎?”

“我信!”崔耕回答地斬釘截鐵。

“老夫卻是不信!”張柬之從袖兜中掏出一份文契,道:“這是當初在狄相的主持下,你籤的拜師文契。從今日開始,你不是我的徒弟,我也不是你的老師,咱們恩斷義絕!”

說着話,張柬之微微一用力,將那文契扯成了兩半。又扯了幾下,整張文契已經四分五裂。

崔耕也是心中鬱悶至極,長身而起,抱拳拱手,道:“既然師父要跟弟子恩斷義絕,弟子也沒有死賴着不走的道理。不過,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待您被武三思逼得走投無路之際,弟子會出手保您一個安享晚年!”

張柬之眉毛一挑,道:“不會有這麼一天的。倒是二郎你……從今往後,就是清流最大的敵人,你還是自求多福吧!真等到了你身敗名裂之時,老夫看在師徒一場的份兒上,也會施以援手。”

……

話不投機半句多,二人不歡而散。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朝廷表面上看風平浪靜。畢竟,清流再看崔耕不順眼,人家也是當朝宰相,李顯最寵愛的女婿,沒有過硬的證據就出手,肯定得賠了夫人又折兵。

崔耕自知跟清流、武三思都不對付,每日裡只是履行京兆尹的職責,並不去尚書省辦公。反正現在的宰相處在超編的狀態,少了他着實不算什麼。

這一日,李重福再次拜訪。

他進了花廳的第一句話就是:“崔相,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這次無論如何,您也要對我施以援手啊?”

“啊?”崔耕微微一愣,道:“譙王千歲,你這是又遇着什麼麻煩了?”

第204章 縣衙初亮相第523章 提前得消息第511章 接任新職司第1432章 內憂與外患第1590章 爨部終發動第963章 恭請立太子第123章 良駒無下限第1404章 萬國伐崔氏第190章 賓客紛紛至第483章 今朝得佳徒第646章 終得解懸案第1366章 祭祖松明樓第1731章 同下一碗毒第1219章 驚天大危局第1696章 玄昉能力強第1672章 借花獻佛計第1536章 兩封書信來第1495章 輕取娑勒城第1755章 終於到欽州第1604章 破廟有奇遇第1784章 當機能立斷第587章 秘堂終入手第1796章 猛將舊情人第469章 外使窘周廷第1469章 終於得治癒第1480章 福將名不虛第427章 天上掉餡餅第1712章 自信與誤會第1290章 船上有奇花第889章 曹家窩心事第775章 先禮而後兵第548章 敵蹤初顯形第325章 突厥有神犬第1560章 節外有枝生第850章 神通與天數第509章 秘堂實力強第391章 青雲子算卦第1702章 就任大僧都第870章 月下來私會第451章 賭約滿城飛第912章 妒令神智昏第582章 女皇病初愈第218章 安平王捧場第315章 輩份任爾挑第353章 刀陣來迎客第708章 行刺還沒完第1487章 互相背黑鍋第1735章 衆人齊拾柴第984章 好運王二郎第532章 女皇也無奈第432章 三寸不爛舌第1045章 得道真多助第1315章 蠻酋歐陽倩第962章 輕鬆來翻盤第387章 女皇索故人第1229章 雙耀終歸心第195章 前程真似錦第1220章 偏向虎山行第764章 原來有內情第1532章 倒崔大聯盟第1492章 強盜有倫理第1478章 形勢有變化第535章 師兄是名相第1054章 大雨將要至第568章 金銀二寶山第251章 白兔侍御史第654章 酒樓遇故人第1364章 公主真傾情第107章 剛烈蘇大郎第1458章 胡商與貪官第131章 樂極驟生悲第392章 神秘木先生第863章 啓程向淄州第1329章 風雨安戎城第024章 衆人商對策第1136章 問鼎蠻王意第608章 崔耕又升官第1737章 橘卿巧安排第986章 原涉三國爭第1559章 強逼定鴛盟第426章 設下連環計第1225章 子儀心思動第315章 輩份任爾挑第665章 局勢新動向第949章 都有好藉口第042章 過猶而不及第033章 在下陳子昂第1715章 疑是故人來第1160章 楊家來道謝第1575章 崖州何履光第1361章 唐詩無標點第1782章 禍事起紅顏第952章 變生明德門第803章 舌戰長生殿第1101章 隆基要吐血第1279章 哥舒來報恩第1349章 毒酒削突厥第1741章 天坑驟然現第238章 曲江花魁會第272章 心想事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