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強國之基

豐臣遺夢

聽聞池田輝政與德川家康鬧僵,秀保是又驚又喜:“如果真是這樣,本家在關東可就算是站住腳了。”

“您說得沒錯,”藤堂高虎亦是一陣興奮,“本以爲蒲生、宇都宮兩家受上野阻隔難以成事,遂決定派遣青木兄弟率軍駐紮大田原以鞏固陣地、安定民心,現在看來,這已是完全沒必要了,上野、下野、信濃、甲斐、駿遠三、尾張,本家麾下的大名如今已是連成一片,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高虎這就有些操之過急了。”秀保冷靜地分析道:“你只看到本家勢力的增長,卻沒注意到治部和內府也在積蓄力量,本家雖然在中山道、東海道佔據一定優勢,可我們頭頂的北陸道呢?想得遠一點還有東北的奧羽、西海的四國、九州呢?前田家無疑是北陸第一強藩,可他對本家的印象並不好,特別是大納言的嫡子前田利長,長期受到治部的挑唆早就對本家心存不滿,前些日子治部召集心腹商量罷免我的後見之職,前天利長可是其中之一啊。”

“此外,北陸的堀秀治以四十五萬知行位居第二,他其實就是德川家的黨羽,當年加封到越後,內府可是沒少費心思啊。所謂投桃報李,堀秀治再怎麼不通世故,也不會貿然背棄江戶的,同理,揚北的村上、溝口兩家也會以爲效仿,向德川家效忠。”

“再往北,便是陸奧出羽,‘出羽之狐’是我岳父,又因獲得了莊內地區而實力大增,我相信最上義光的判斷力,他絕不會在此刻背叛本家,畢竟想要和伊達政宗以及上杉景勝抗衡,沒有本家的支持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至於伊達氏和上杉氏。我再有本事也是鞭長莫及啊。伊達政宗就是隻狐狸,奸險狡詐的做派就連自己的舅舅(最上義光)都自嘆不如,在天下大勢撲朔迷離的現在,想讓他死心塌地地跟隨本家,根本就是異想天開,與其想盡辦法拉攏這種牽頭草,倒不如在他周圍的小大名中多下功夫。”

“上杉景勝代替小早川殿下繼任五大老之位,雖然謙信公的威名早已隨風而逝,可中納言卻仍是以名門之後自居,對於本家的招攬不理不睬。除了公務,幾乎不和本家接觸,相反地,上杉家第一重臣直江兼續卻極力撮合中納言與石田治部建立同盟,所謂‘江津同盟’(近江和會津)已經有些眉目了。”

“東國尚且如此複雜,西國就更是無能爲力了。你也知道,‘西海聯合’成立不足半年便宣告解體,這並非我的本意,只是大勢所趨罷了。如今的中國、四國、九州。真正願意追隨本家的大名有多少呢?除了豐臣系的加藤嘉明、加藤清正以及蜂須賀家政”可能心向本家外,其他大名大多是當地延續數百年的家族,當初因爲太閣的強勢而被迫臣服,如今太閣殯天。正是他們恢復獨立自主的大好機會,又怎會甘心情願向本家臣服呢?相對而言,較爲弱勢的近江派則是他們傾向的合適選擇,因爲弱勢。所以即便奉石田治部爲盟主,也只不過是一個鬆散的聯盟,治部並沒有能力對各個成員進行足夠的干涉。一旦奪權成功,這些西國大名既能以功臣自居,又不會受到太大程度的壓榨,最終可能會形成室町後期那樣的政治體系,事實證明,這種體系只會使得豐臣家削弱,地方勢力崛起,並不是個長久之計,一旦天平稍微失去平衡,另一場‘應仁之亂’便會爆發,天下將會再次陷入戰亂。我身爲秀賴的後見,絕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

“您的意思臣明白了。”藤堂高虎有些吃驚地望着秀保,不無感慨道:“您想要的是豐臣家對其他大名的絕對優勢,而非名義上的領袖地位,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武家治世四百餘年,回想起來也只有平家的平清盛、源家的源賴朝大致實現過這個目標,就連結束南北朝之爭、差點被追封爲法皇的足利義滿公也不曾有過這般成就啊。”

秀保並沒有正面回答藤堂高虎,而是微笑着反問道:“高虎你覺得如今天下最強大的國家是哪一個呢?”

“當然是隔海相望的明國。”藤堂高虎雖然不知所以,但還是脫口而出,“想當年太閣傾全國之兵都未能擊敗明朝遼東都司的六萬大軍,由此可見日本與大明的差距絕非一般,不客氣地說,可以用‘天壤之別’來形容吧。”

“你說的是事實,可是爲什麼會有這般差距呢?”秀保繼續問道。

“中原地大物博,物產豐富,而我國乃是孤懸海外的列島,物產貧乏,就這點來說,也是不能比的。”藤堂高虎分析道,“還有便是文化,中原王朝自古便是百家爭鳴,各種學說、人才層出不窮,相較而言,日本早年與世隔絕,沒有輝煌的文化,只有通過遣唐使獲取中原文化精粹,這才使得本國的文明大步發展,儘管臣下不願承認,可若是沒有中原王朝的支持,日本到現在興許都只是蠻荒之地呢。”

“你說的很對,”秀保微微頷首表示讚賞,“可這都不是最主要的。資源可以掠奪,文化可以引進、融合,只有‘統一’纔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你看的書不少,應該知道,但凡是強大的中原王朝,哪個不是一統天下?漢、唐、宋、明全都是結束了格局紛亂的亂世,統一整合了天下的人才和資源,進而創造出更爲輝煌燦爛的時代,想想所謂的南北朝、五代十國,雖然以正統自居,可實力根本不能和統一王朝相提並論,原因之一便是他們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去抵禦、提防其他地方勢力的騷擾和入侵,從而喪失了發展壯大的機遇和能力,這一點同樣適用於我們日本,世人尊楠木正成爲‘軍神’,原因就在於他支持後醍醐天皇統一全國,建立強大的日本;而足利尊氏呢,他雖然建立的室町幕府,可卻造成了國家的分裂,爲後來的亂世埋下伏筆,這種人換做是你會不會有所好感呢?”

“如果實在不明白,就想一想足利義滿,他雖然是尊氏的孫子,可是結束南北朝、削弱強力大名的豐功偉績使得他備受世人推崇,天皇願意追封他爲法皇也足以反映一二吧。因此,若想維護豐臣氏的權威,就必須統一,若想恢復天下太平,就必須統一,若想建立強大日本,就必須統一,沒有統一,一切都無從談起,這也就是爲什麼明知這是一件難事,我還要竭力去做的原因。高虎,還有在座的諸位臣工,這便是秀保此生最大的心願,雖然現在看來有些遙遠,但只要有諸位的支持,我相信,不久的將來,也能像大明一樣,建立起一個統一富強的偉大國家!”

第323章 山口遇伏第230章 開城受降第208章 護旗馬廻,千成瓢簞第100章 十面埋伏第213章 可疑人物第34章 奇襲島田城第323章 京極被俘第170章 失蹤的虎千代第273章 領內動員第298章 兵臨杵築第166章 滾雪球的三成第108章 高虎出陣第126章 大和八名臣第184章 鶴丸紋和揚羽蝶第221章 利長被俘第238章 減封除名第109章 盪滌南疆第52章 陰流恩怨第304章 景勝拒降第1章 緣起十津川第268章 獅子大開口第277章 堀秀治的悲哀第26章 暗助秀元第86章 獨領一軍第222章 兩軍合流第296章 鏖戰下野第247章 趕盡殺絕資料七日本戰國術語轉第268章 獅子大開口第68章 西國之行第5章 安土築城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36章 中村的靠山第78章 高虎加封第160章 天之將傾第251章 中村刑部第35章 大清洗第103章 絕處逢生?第98章 影島海岬第250章 僧正的提議第43章 家康的寶物第47章 後院起火第310章 德川來襲第89章 雪之千代第294章 城破第293章 冰釋前嫌第41章 紅顏禍水第163章 北政所的警告第67章 棋逢對手第268章 獅子大開口第261章 奉公構第88章 討價還價第304章 景勝拒降第331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63章 大難將至第208章 護旗馬廻,千成瓢簞第93章 一夜填城第306章 豬俁爭奪戰第71章 聯姻大綱慶長六年永寧三年五月第89章 雪之千代第141章 彈盡糧絕第278章 哨卡驚變第165章 軟柿子第260章 如夢初醒第333章 全軍阻擊第288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38章 俊矩之策第300章 杵築突圍第325章 兵抵方丈原第21章 絕命書第123章 四大恨第201章 引蛇出洞第305章 三路突擊第125章 安城之局第74章 密謀第102章 二段釣野伏第310章 德川來襲第99章 同仇敵愾第94章 迴天乏力表姐結婚停更兩天第50章 義光之請第231章 另立家督第217章 只要一千?第53章 東國大轉封(上)地二八一章 箭在弦上第195章 豐臣五後見第248章 何謂豪族第151章 誓書第94章 迴天乏力第205章 提前動手第257章 來者不善第317章 墊腳石第40章 梅花物語第90章 大軍開拔第161章 主持之爭第262章 四城兵諫第153章 亂世之兆第155章 蠣崎惟宗第230章 開城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