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生產

陳慶回到縣城,正好遇到浩浩蕩蕩的羊羣進城,數百騎兵左右護衛驅趕羊羣向軍營走去。

陳慶見這些羊只只肥胖壯大,心中頗爲歡喜,連忙令道:“押羊主將是誰,讓他來見我!”

士兵催馬飛奔而去,片刻,一名後勤軍都頭被領了上來,抱拳行禮,“卑職參見統制!”

“你們呼延指揮使呢?”

“回稟統制,他還在羌人那邊繼續商談長期供應,過幾天才能回來!”

“價格還可以談?”

都頭點點頭道:“這是第一批羊,有三千隻,羌人分文不要送給我們。”

陳慶一怔,“爲什麼不要錢?”

“卑職聽呼延指揮使說,去年我們在西谷襲擊女真大營,大量戰馬和羊羣逃走,金兵只收回極少一份,絕大部分都被幾個羌人部落得到了,他們酋長說,這是佔了我們的便宜,所以願意送給我們一萬隻羊,以後都會便宜賣給我們。”

這個消息着實出乎陳慶的意料,當初火燒大營後的情況他沒有追究,沒想到最後便宜了羌人。

不過這些羌人還懂得知恩回報,這倒也難得,陳慶欣然道:“把羊羣趕回軍營,今晚好好犒勞三軍!”

..........

回到軍營,陳慶剛回帳坐下,鄭平跑來憤怒道:“今天上午又來一批賣糧的大戶,收了三千石糧食,我和幾個糧商細談才知道,糧價是今年三月才上漲,三月以前一直是每鬥兩百文左右,這幫黑心的大戶,居然給我們漲價了一百文!”

陳慶眉頭皺了起來,問道:“那今天的三千石糧食,你是按照什麼價格收的?”

“當然是按照兩百文一斗,憑什麼給他們三百文?”

“胡鬧!”

陳慶怒道:“你以爲我不知道以前的糧價?三百文一斗就是讓利給他們,以後他們纔會把糧食賣給我們,你趕緊派人去把差額補給他們,這種事情傳出去,我們還要不要名聲了?”

鄭平嘴脣哆嗦一下,轉身要走,陳慶又叫住他,“這件事我應該先給你們說一說,是我忘記了,我們不是商人,所得錢財也是從金兵那裡搶來的,價格定高一點對我們也不算損失,但卻拉攏了大戶豪門。

秦州兩大勢力,一個是大門豪門勢力,一個是堡寨勢力,我們既然要打擊堡寨勢力,就必須拉攏另一派,否則這兩派聯手,我們以後在秦州就難以立足了。”

鄭平默默點頭,他又問道:“統領覺得,大戶豪門和堡寨之間有關係?”

“他們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你不想一想,這些大戶的糧食藏在哪裡纔不會被金人搜刮走?他們說藏在莊園內,我壓根就不相信,金人只要稍稍收買幾個莊丁,他們藏得再隱蔽也沒有用,我心裡有數,這些糧食一定是藏在周圍的堡寨內。”

“卑職明白了,立刻派人去把差價補給他們。”

鄭平快步走了。

吃罷午飯,親衛顏駿在帳外稟報,“統制,司戶杜敏帶着一個老者來訪,好像是他岳父!”

“請他們到這裡來!”

陳慶聽杜敏說過,他岳父是從前州學教授,在秦州和隴州從教三十年,門下桃李無數,在秦州乃至熙河路都頗有名望。

不多時,顏駿領着杜敏和一名老者走進大帳,老者看年紀六十歲左右,身材不高,容貌清瘦,身穿襦衫,頭戴求學冠,一看就是飽學之士。

“老夫喬琳,久聞將軍抗金之名,特來拜訪!”

“老先生的博學之名我一來秦州就聽說了,早想會一會,實在太忙,請進!”

陳慶很客氣地將喬琳請了進來,兩人分賓客落座,喬琳讚許道:“將軍一來成紀縣就開始賑粥,哎!這下救了多少百姓的性命啊!我就給杜敏說,這才叫做制置使,心中不光想着士兵,還想着窮苦百姓。”

“老先生過獎了!”

陳慶可不是想聽這些奉承話,他笑而不語,等喬琳說下去。

喬琳還想再誇幾句,旁邊杜敏卻看出陳慶不想再聽這種虛言,便輕輕咳嗽一聲道:“陳將軍,我岳父今天來,其實是有兩個建議。”

陳慶笑道:“請老先生直言,陳慶洗耳恭聽!”

喬琳無奈,只得收起奉承之話,把心思轉到正事上,“將軍賑濟百姓一時,卻不能賑濟一年,爲何不同時授人以漁?”

“老先生是指種田?”

喬琳點點頭,“城外荒田很多,甚至還有大片官田沒有人耕種,把城內居民全部動員起來,去城外開荒種地,至少保證夏秋時有果腹之物!”

“現在已經三月初,種田是不是有點晚了?”

“老夫說的不是種麥子,而是種粟、種豆,尤其種粟,現在正是時候,將軍收了大量糧食,一定有不少粟米,正好取出一部分做種子,另外老人可以在房前屋後種瓜,這也是糧食啊!關鍵是將軍要鼓勵,要派軍隊幫助大家,然後軍隊也種糧屯田,養豬養雞,以解後顧之憂,將軍覺得呢?”

陳慶連連點頭,自己只想到買糧,卻忘記了自力更生,“老先生說得很好,陳慶受教了,我一定照辦!”

喬琳見陳慶謙虛,心中歡喜,又繼續道:“第二件事,我想和聊一聊堡寨之事。”

陳慶精神一振,這也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他連忙道:“老先生請說!”

“其實我只是想告訴將軍,堡寨如破竹,別看秦州堡寨有三百座,但只要將軍把粗竹的節點劈開,後面就迎刃而解。”

喬琳的思路和陳慶完全一致,陳慶笑問道:“周家堡是節點嗎?”

喬琳點點頭,“周家堡是最大的節點,然後是甘谷縣的安遠寨和秦安縣的定西寨,把這三個節點劈開,秦州的堡寨問題就迎刃而解。”

“那老爺子覺得周家堡怎麼解決?”

喬琳捋須道:“周家堡的堡主叫做周信,此人也曾經在州學做過幾年教授,我和他共事,我很瞭解此人,人品卑劣、奸詐狡猾,陰奉陽違是他的拿手好戲,如果他向將軍示好,不要相信他,此人沒有誠信,答應的事情從不會做到,另外,要當心他的妹夫。”

“他的妹夫是誰?”

“是李都監,李都監的娶了周信的堂妹。”

陳慶忽然有些不舒服了,難怪王淮要帶着李都監去要錢糧,原來是這層關係,王淮卻沒有告訴自己。

“那通判王淮和周信有關係嗎?”

喬琳淡淡笑了起來,“成紀縣的王家和周家都是秦州數一數二的家族,在同一縣共存百年,他們會沒有關係嗎?周信的母親就是姓王啊!

所以我今天來拜訪將軍,名義上是說說開荒種田之事,實際上我要提醒將軍,要解決周家堡,絕不能聯手州衙,否則被他們賣了都不知道。”

陳慶負手走了幾步,他知道該怎麼辦了?

........

次日一早,成紀縣全城動員,除了六十歲以上的老人,七歲以下的孩子,癱瘓在牀的病人,其他全城所有居民都被士兵動員去城外開荒種地,種植粟米和豆子,種子由軍隊提供。

在家的老人和孩子也不閒着,要求他們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後種瓜種葫蘆。

與此同時,陳慶又派出七隊送信士兵,趕往秦州其他七個縣,要求各縣官員組織縣裡百姓春耕種地,如果需要種子,也全部由軍隊提供。

事實上,秦州各縣的情況都比州治成紀縣要好一點,畢竟沒有受到金兵佔領塗炭,縣官都在,只是糧倉和成紀縣一樣,都被金兵盤剝一空。

各縣的農民早就種植了冬小麥,不需要催促,但這次陳慶推廣春耕運動不是針對農民,而是針對縣裡的居民,他們原本是依靠商業、服務業和手工業爲生,現在各行各業都十分破敗凋敝,城裡的百姓沒有了收入,吃飯就成問題了,陳慶可以救濟幾個月,但以後呢?

所以他們必須自己動手種地,在各行各業沒有恢復起來之前,得把每家每戶的口糧解決了。

其實說起來容易,真的做起來哪有這麼容易?光動員就很夠嗆,畢竟都是人不是牲口,不是說趕就能趕走的,關鍵時刻軍隊還得強行驅趕。

可就算把百姓趕到城外,怎麼種地也是一件麻煩事,土地在哪裡?有沒有主人,誰又和誰一組,具體種哪塊土地?

光把這些雜事理清楚就得花十天半個月的時間,偏偏他們沒有那麼多人手做這種事情,就算有人,農時也不等人了。

所以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集中在幾千畝官田上,三四個人負責一畝地,隨便種,到時候有收成平均分配就是了。

雖然有點混亂,但總比光說不做強。

就在成紀縣開始轟轟烈烈搞全民大生產運動之時,周家堡的人來到了成紀縣。

第三百九十九章 喜訊第1428章 驚訊第988章 再戰第1181章 考覈第944章 泄密第1304章 改局第846章 韋桐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收網第1402章 建議第942章 勸諫第四百八十章 建議第1358章 新村第872章 波瀾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願第937章 計劃第五百五十三章 求援第一百九十七章 出逃第843章 抓捕第1076章 除夕第850章 懷舊第1233章 敲醒第1459章 殺異第七百二十六章 燭道第1284章 追查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改國第1417章 嫡次第888章 調研(下)第一百六十章 終南第1108章 集合第三百一十四章 中線第二百六十七章 述職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1031章 虛兵第六百二十八章 效呂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起第1385章 惹事第四百零八章 隴西第865章 泉州第1077章 巨港第三百八十七章 小計第六百四十八章 口風第二百三十章 回軍第1164章 耳順第1028章 激戰(上)第1246章 慘敗第1264章 夜襲第1507章 全殲第五百二十章 來信第1279章 竊玉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高麗(下)第1030章 消息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第二百四十章 交易第760章 血戰第六百零八章 陷阱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城第五百二十二章 演練第二百五十二章 巴陵(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分歧第891章 新官(上)第1084章 對抗第1122章 廷議(上)第1426章 購島第五百二十七章 廷議第1130章 成交第一百章 夜訪第790章 公審第956章 內患第1086章 削藩第二百六十六章 選擇第五百七十五章 換將第十一章 反戈第二百零九章 圍城第919章 掮客第一百二十八章 雙戰(下)第1079章 偷襲第1136章 無疑第一百八十二章 堡寨第1262章 壽春第819章 解密第四十二章 蹊徑第五百三十六章 撲朔第1305章 攻心第三百二十九章 投降第六百八十一章 奪權第1068章 清剿第847章 海船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水災第779章 合兵第十四章 單挑第七百四十二章 小鎮第三百二十六章 夷陵(上)第五十章 破敵第二百九十四章 內應第976章 威壓第800章 報復第1109章 求情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覆滅第1173章 病倒第七百二十一章 求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