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送信

時間轉眼到了十二月中旬,臨安也下了一場大雪,西湖也結冰了,整個臨安府都成了一片白雪皚皚的世界。

這天中午,兩名騎馬軍士風塵僕僕進了臨安城,他們便是陳慶派來臨安送信的親兵,陳慶的信件比較重要,不方便通過官府的驛站,他還是決定讓親兵萬里奔波一趟。

兩名騎兵四匹馬,奔行了整整一個多月才抵達臨安,這還是比較快的,要是普通行商,至少要走兩個月。

大街上到處是掃雪的士兵和普遍百姓,如果不及時把雪掃乾淨,車輪碾過,都會成爛泥了。

一羣羣孩童歡快地在大街上奔跑,堆雪人,打雪仗,城內洋溢着新年前的喜氣,之前宋軍在淮北的慘敗已經被過年的氣氛沖淡了。

兩名軍士牽馬來到了呂府門前,呂府二管家正在指揮幾名家丁在門口掃雪,一名軍士上前抱拳道:“請問這裡可是呂相公的府邸?”

管家看了他們一眼,點點頭,“這裡是呂相國府,請問兩位有什麼事?”

軍士取出軍牌遞上去道:“我們是從秦州過來,奉我家都統之令給呂相公送信!”

原來是姑爺派人送信來了,管家連忙道:“兩位請隨我進府,馬匹交給家丁就是了。”

兩名軍士取下隨身皮袋,將四匹馬交給了家丁,跟隨管家進了大門。

管家帶他們來到外宅的一間屋子裡烤火休息,又安排使女準備飯食和熱茶,他接過陳慶的令牌快步向內宅走去。

很巧,今天正好是休日,又是大雪初停,難得呂頤浩在家裡休息。

呂頤浩穿了一件柔軟的綿袍,正舒服地坐在火盆前喝茶看書,兩名小使女站在他身後,輕輕地給他捶打肩膀。

這時,二管家在門口稟報,“太老爺,孫姑爺從秦州派人來送信了。”

呂頤浩精神一振,連忙問道:“信在哪裡?”

“他們說要一定要把信交到您手上。”

管家進來將令牌遞上,“這是他們的身份證明!”

呂頤浩連忙揮手道:“快快請他們進來!”

這兩天呂頤浩還正打算派人去一趟秦州,一是看看孫女,其次瞭解一下秦州的情況,就在幾天前,成都府派人送信給朝廷,說陳慶在巴蜀招募了一萬壯丁和數千百姓。

秦檜和朱勝非立刻拿這件事做文章,官家也在問了自己,呂頤浩還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但成都通判李迥是自己的親家,有他在,成都官府寫來的奏摺一定已經隱瞞了很多,呂頤浩隱隱猜到,陳慶應該是在巴蜀募兵,而不是招募壯丁這麼簡單。

他相信陳慶是個理智之人,不到迫不得已,不會跑去巴蜀招募士兵,從而引起朝廷的注意,估計熙河路各州的募兵潛力都被挖掘殆盡了。

這時,兩名送信親兵被領進書房,兩人躬身行禮,“參見呂相公!”

“不必多禮,你們都統的信件呢?”

一名士兵從懷中取出一個皮袋子,從裡面取出兩份文書,一份是給呂頤浩的信件,另一份是陳慶給樞密院的奏摺,一起呈給了呂頤浩。

呂頤浩匆匆看了一遍信,大概意思他知道了,陳慶是在巴蜀招募西北籍的民團,屬於士兵,但不屬於正規軍,原因他也在信中說得很清楚,西夏十萬大軍壓境,他的兵力嚴重不足,必須在開春前招募到四萬軍隊,熙河路漢人人口太少,兵源枯竭,只能去巴蜀的西北移民中尋找兵源。

呂頤浩點點頭,陳慶的兵力情況他是知道的,當初是一萬八千人趕赴西北,經過幾場戰爭,肯定傷亡不小,再重新募兵到三萬人,至少招募了近兩萬人,這起碼需要三十萬人口,纔能有兩萬左右的兵源。

西北人口太少,這已經到極限了,難怪陳慶要去巴蜀募兵。

呂頤浩又看了看陳慶寫給從朝廷的奏摺,這裡面就有意思了,陳慶壓根就沒有提及招募士兵,而只是說在招募墾荒壯丁,安置在洮河谷地。

“這小子,倒很會找藉口嘛!”

呂頤浩收起奏摺,又問道:“都統夫人情況怎麼樣?她什麼生?”

士兵躬身道:“夫人情況很好,每天都繞着府慢慢走兩圈,看起來氣色很不錯,聽說就是這幾天要生了,我們是一個月前出發,最近的情況也不瞭解了。”

“我明白了,你們下去好好休息兩天,回頭我寫一封信,你們帶回秦州。”

管家帶着兩名士兵下去休息了。

呂頤浩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其實陳慶的問題倒不大,他是節度使,有三萬軍隊編制,再多一萬後勤士兵也很正常,各州招募民團也一點問題沒有。

軍隊不是問題,陳慶的問題是在地方官任命上,他回西北一年了,居然到現在沒有一份地方官的任命備案書送到吏部,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呂頤浩着實擔心官家會派一個監軍過去,那時,陳慶很多權力都要被限制住了。

他畢竟是自己的孫女婿啊!自己不幫他誰幫他?

呂頤浩沉思良久,這件事他還得找張浚幫忙,張浚如果支持,樞密事徐先圖再給自己一個人情,那麼派監軍的議案首先在知政堂就通不過,再想辦法說服天子,秦檜就算是右相也沒有辦法。

想到這,呂頤浩立刻吩咐道:“準備馬車,我要去張相公府上!”

..........

次日一早,陳慶的奏摺就被樞密院轉到了天子的御案上,陳慶是節度使,他可以直接上奏天子,也可以通過知政堂討論後,再提交給天子,畢竟陳慶也主管熙河路政務,既然主管政務,就逃不過知政堂的干涉。

不過有呂頤浩的運作,樞密院便直接把奏摺轉給了天子。

不出呂頤浩的所料,上午時分,官家趙構就召他去紫微偏殿覲見。

呂頤浩匆匆趕到紫微偏殿,發現幾名相公都到了,他給天子趙構行一禮,在旁邊自己的位子上坐下,很快,吏部、兵部和戶部的主要官員都到了,這是一次小規模的朝廷議事啊!

趙構拿起陳慶的奏摺問呂頤浩道:“陳慶的奏摺可是呂相公轉給樞密院?”

按照正常的流程,各州地方官府在臨安都應該有一座進奏院,相當於駐京辦,各地方奏摺都是先送到本州進奏院,然後由進奏院送到各相關部門,這原本是唐制,宋朝也繼承了。

但熙和路在京城沒有設進奏院,陳慶的奏摺只好交給相公呂頤浩,於公於私都沒有問題。

呂頤浩不慌不忙道;“熙河路在臨安沒有進奏院,昨天又正好是朝廷旬休,送信士兵只好先送到微臣府上。”

趙構指責呂頤浩的意思,他只是想把熙河路儘快納入正軌。

“那我們要解決第一個問題,熙河路必須設立進奏院,各位愛卿覺得是單獨設立,還是併入川陝宣撫司在臨安的進奏院?”

朱勝非起身道:“啓稟陛下,微臣認爲併入川陝宣撫司比較合適,畢竟熙河路最初也是屬於川陝宣撫司管轄。”

這是在陳慶上眼藥呢!給陳慶找個上司,以後任命官員就必須由川陝宣撫司來決定了。

張浚冷笑一聲道:“朱相公是在信口開河呢!很忙時候川陝宣撫司能管熙河路的事情?我出任川陝宣撫使的時候,可管不了熙河路,難道到了朱相公的時候,川陝宣撫司就擴權了?”

秦檜起身向趙構拱手道:“陛下,朱相公的建議並非沒有道理,川陝宣撫司之所以管不了熙河路不是因爲沒有職權,而是熙河路不在宋軍手上,一旦熙河路被宋軍攻佔,自然就歸川陝宣撫司管轄了,微臣沒記錯的話,陝西六路可是包括了熙河路。”

第七百二十八章 奪城第六百一十八章 決戰(下)第五十章 破敵第825章 激戰(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變第1332章 建署第五百八十六章 博弈(八)第1371章 大興(五)第四百七十三章 情報第814章 交換(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火攻第1087章 升官第882章 行臺第844章 剷除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家法第914章 入城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達成第765章 蒲津(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抓捕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遠景第1310章 抓夫第八十一章 武娘第1165章 攔街第944章 泄密第三百二十章 救援第897章 抓俘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奪(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上島第805章 京報第八十三章 競跑第1151章 招才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下第四百二十四章 雪川第六百七十七章 靈州第五百八十七章 博弈(九)第1259章 勢危第三十六章 消息第四十九章 攻防第六百四十三章 線索第1355章 北訊第915章 穩定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機第四百九十三章 穿透第1448章 鼓密第三百九十四章 先機第五百三十二章 初攻(上)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線索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箭第1319章 喜憂第936章 異動第二百六十一章 壽宴(三)第1365章 榆關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1191章 破裂第三百五十七章 授術第五百九十六章 喜夜第1096章 南瓜第三百三十六章 水門第1517章 分財第1015章 原則第四百九十三章 穿透第六百九十章 硬戰(下)第十八章 阻擊第三十七章 首戰(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誘兵第1316章 迫撤第866章 澎湖(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交換第一百七十九章 提醒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高麗第874章 當塗第六百零八章 陷阱第四百三十四章 臨洮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攻(下)第1416章 誠意第1117章 漢陽第967章 圍堵第二章 反噬第1332章 建署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招供第1366章 扼喉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願第一百八十七章 屠堡第768章 黃蘆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父第1401章 遇盜第二百九十六章 破城第1032章 木馬第六百五十章 朝會第九十五章 面親第954章 解決第二百零六章 保川第七百一十四章 傳聞第二百二十一章 抓捕第1462章 耽羅第三百八十五章 播種第1520章 西使第1481章 序幕第六百五十五章 奇兵第1361章 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