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節 神器,吉兆

“那也好,咱們就看看這一戰中各自的表現吧。”楊堪當然不會示弱,張挺要在他面前逞強,他自然不會給他機會,這不僅僅是代表兩個人,同時也代表着同是來自大梁的楊、張兩家家族榮譽。

現在大梁來的武將隨着時間的推移也開始出現了各自的小圈子,像楊堪、丁滿、葛晗等人關係就較爲密切,而張挺、李桐等人就要走得更近一些。

倒是郭嶽不偏不倚,和兩邊人接觸都不是很多,一門心思撲在了武道提升上,這也是江烽很放心的讓其擔任自己親衛統領的原因之一。

從固始軍到澮州軍再到淮右軍,整個軍隊的體系組成也是越來越複雜,尤其是隨着壽州體系的武將加入,以及即將加入進來的河朔軍武將,這意味着最初佔據主導地位的大梁武將體系會受到很大的削弱,使得整個淮右軍體系顯得更加平衡了。

當然,從現在的形勢來看,大梁武將體系仍然有一些優勢,但這種優勢已經不明顯了。

隨着梅況、田春來這一羣素質不低的壽州武將進入,還有王邈等河朔武將的到來,再加上江烽有意無意的推動,淮右軍最終會統一在一面旗幟下。

或許以後這些體系中還會有一些親疏情誼存在,但那已經無關大局了。

對此,江烽還是樂見其成的。

“主公,鎮南軍和閩地兩邊可能都有意要和您深談,另外我看劉墉似乎也有些一些其他心思,倒是不可不防。”

張挺觀察力很細緻,事畢各方的合作其實也就告一終結,但是各方的態度卻能一觀,也能揣摩出各自的想法意圖。

“劉墉?”江烽搓了搓下頜,臉色有些複雜,“南陽的情況讓我們這些外人更看不懂了,劉同和劉玄之間的關係究竟如何,會演變成什麼樣,是真的兄友弟恭呢,還是各自暗藏殺機呢?我總覺得二劉之前恐怕終究會有一個了斷,誰能代表南陽劉氏,這需要一個明確的說法,拖下去恐怕最終結果就是兄弟鬩牆,白刃相向。”

“對我們淮右來說,一個貌合神離的南陽纔是最好的南陽,否則劉墉爲何會對我們態度矛盾猶疑?”張挺笑得很詭異,“明知道其父伐蔡是我們做了手腳致使其失敗,但又如何?面臨其伯父越來越強勢,可能侵蝕其父一系的利益,他就不得不考慮如何從外部引入支持力量,那麼以前我們淮右做過的種種,自然也就只能置之腦後了。”

“血濃於水,恐怕劉墉未必會有這個魄力和外人聯手吧。”江烽也有些感慨。

這裡邊的是是非非實在難以用誰對誰錯來判定,自己爲了淮右的利益可以在本該是盟友的南陽背後插刀,這看起來有些卑鄙,但是一旦南陽伐蔡成功,澮州就會淪爲南陽手中,這又迫使自己不得不如此,這隻能說是命運的抉擇,非某一人之過。

“在這個層面,血濃於水這個觀點未必適用了。”楊堪搖頭,似乎很有感觸,“劉同得勢,其三子勢必掌控整個劉氏一族,而劉玄一脈肯定會慢慢淪爲旁支,到劉翰、劉光、劉鞅執掌劉氏之後,劉墉劉奎會變成什麼樣?恐怕也就和庶出無異了,他們會接受這種局面麼?現在劉玄還控制着隋州、安州和申州三州之地,但是劉同肯定會想給自己兒子留下更多的東西,劉翰有了南陽,泌州可以給劉光,而劉鞅怎麼辦?一碗水要端平,恐怕現在劉同就在考慮是不是該把隋州乃至安州都拿回來了,再怎麼自己嫡長子也該多得一點纔對。”

楊堪的話冷酷而現實,豪門望族中本身感情利益就分得很清,兄弟情豈能抵得住父子情?

更何況劉同劉玄兩兄弟的感情本來就說不上有多深,在劉玄勢大時,劉同甚至都感覺到威脅,現在局面倒轉回來,劉同豈能沒有其他心思?

現在劉玄控制着三州之地,但是實力又大受折損,劉玄豈能不擔心自己兄長借勢侵蝕和吞併自己?對於劉墉來說,這幾乎就是再挖自己的根,尋找一個合適可靠的盟友,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至於之前的種種,對於藩閥來說,本身就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和蒸蒸日上的淮右結盟也不是什麼無法接受的事情。

“算了,南陽的事情咱們暫時也管不了,對了,主公,你這腰間的刀……”張挺的目光落在江烽的身上。

“呵呵,我也早就想問了,只是主公一直不願說,我也不好問,還好過之把這事兒挑明瞭。”楊堪也笑了起來,盯着江烽腰間。

“這麼說來,我這把刀好像還真的沒能瞞過人眼?”

江烽也也不在意,隨手提起已經擦拭掉表面泥土的這柄環刀,但刀的表面仍然有些晦暗。

此時江烽的元力未復,他也嘗試過催動,但這柄刀顯然不是尋常之物,他體內元力竟然催發不了,這讓江烽也是越發好奇,這把刀究竟是何來歷?

“主公說笑了,你的玄鐵刀大家都看見了被震得彎彎曲曲,已成一柄廢鐵,這個時候腰間卻突然出現了一柄古意盎然的環刀,甚至連泥土都尚未擦拭乾淨,大家豈能不知?不過這是主公在進入洞窟洞底之後獲得的,大家也自然不好多問。”張挺目光裡多了幾分探究,“這柄刀不是凡物,照理說大家應該有些印象纔對,如果我沒看錯的話,……”

“過之心裡有數了?”楊堪也瞥了一眼張挺。

“還不確定,需要看一看。”張挺搖頭。

江烽隨手遞給張挺,“哦,過之對這一道有研究?”

張挺不說話,只是搖頭,接過刀,元力催發,晦暗的刀刃陡然閃過一道赤芒,刀刃上厚重的鏽泥似乎也微微震盪起來,慢慢褪去脫落,一溜銘刻的字跡若隱若現。

“咦?”江烽也吃了一驚,他沒想到這刀刃上居然有字,但仔細一看,不像是當下流行的楷書,倒是有些像是漢代流行的隸書。

張挺是大家出身,家學淵源,在文字造詣上也不俗,提聚元力催發氣勁,使得整個刀刃流光異彩。

“古之利器,吳楚湛盧,大夏龍雀,名冠神都。可以懷遠,可以柔逋;如風靡草,威服九區。”張挺略顯低沉的聲音念出來這段文字,充滿了磁性,顯得格外神秘。

事實上當張挺念出前兩句時,江烽和楊堪就已經確定了這柄刀的淵源了。

作爲歷史系的高材生,哪怕對這些野史不是很相信,但是這大夏龍雀刀的名字他還是聽說過的。

這柄刀傳聞很多,有說是夏朝帝摯所鑄絕世名刀,後被春秋時晉文公所得,在晉楚戰爭中敗給了名劍湛盧,後來不知所蹤。

亦有傳言說是十六國時匈奴鐵弗部首領、大夏國開國君主赫連勃勃取天火鎏金所鑄寶刀,鳥首龍環,得名大夏龍雀刀,後這柄刀被南朝劉宋開國君主劉裕攻破長安所得,帶回了江東,最後又傳言入樑,但最終便湮沒在歷史中。

沒想到卻相隔幾百年後,被自己無意間在蛟窟中所得,也不知道這柄名刀如何會落入和蛟窟中。

不過以江烽的觀察判斷,此刀倒不像是夏朝所鑄,也不像是胡夏之風,若是以這環首之風格,更像是漢代風格,只是這等鑄造工藝也很難一言以蔽之,但毫無疑問這柄刀是一柄極具威力的神器。

“果真是此刀?大夏龍雀刀?”

楊堪有些激動,得此刀的意義遠勝於這柄刀的本身,晉文公得此刀得以成就春秋五霸霸業,劉裕得此刀成爲南朝霸主,可以說誰得此刀,也就意味着這是天命所歸,這對於一個藩閥政權來說,意義絕對非同凡響。

尤其是這柄刀上銘刻的最後一句話無疑就是天命之言,“如風靡草,威服九區。”,這就意味着擁有這柄刀,便可威服九州,成就霸業。

張挺同樣激動不已,只不過他能夠控制住自己內心情緒,雙手鄭重其事的將刀交還給江烽,點點頭:“應該沒錯,此刀認主,我雖然盡全力,但是卻只能讓其綻放神光,未能讓其一展風華,恭喜主公,得此神器。”

江烽接過刀,本想客套兩句,說不過是一柄刀而已,但是看見楊堪和張挺都是神容莊重中夾雜興奮,知道他們對這種徵兆是極爲重視的,自己若是刻意低調,反倒是會傷了他們的信心,便沉吟了一下才道:“也是有緣吧,但願獲此刀能夠給我們對吳地的征伐帶來一番好運。”

“豈止是吳地?”張挺胸膛一挺,語氣越發激烈,“這是我們淮右將要勃興的吉兆,獲此刀者,盡皆爲人主,主公能得此刀,便是天命所歸。”

楊堪也很難得的附和張挺的觀點:“過之之言甚是,此次回去,便要將此吉兆向衆人宣講,此乃我們淮右崛起的徵兆,沒有誰可以阻擋天命,逆天者必亡!”

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二十節 忠言,離去第二百二十五節 閨蜜出手第一百四十節 授田第八十三節 賣好第三十七節 不容,干涉第一百六十四節 劇變第七十三節 切磋第四十七節 北上第九節 流民,糧食(爲志明書友加更!)第三十節 會獵第九十節 招攬第三十九節 亂戰第二十五節 撲朔迷離第一百三十一節 出擊(2)第七十六節 瑾公主第一百五十二節 徐州,徐州第二百八十二節 實力和理念第五十四節 背後的人第二十節 伏,殺第三十九節 在行動第九十一節 完全不明就裡(爲醉酒的神祇兄弟加更!)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四節 惡客第一百零一節 徐州(2)第十九節 輕呂女郎第二百四十六節 消化不良第八十五節 胡商第三十四節 輕敵的代價第一百二十五節 失算,權變第二百零六節 堅持第三十八節 三皇炮錘第一百二十一節 大患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九節 指點江山第一卷 第六十三節 躲不過第三十八節 出擊第一百九十七節 值得結盟第一百二十八節 拉網第五十八節 分歧,無力第八十二節 劉玄(爲攻訐長老加更!)第九十一節 膏腴之地第一卷 第六十節 天光冰輪斬第五十一節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一節 大患第七十二節 河朔子弟第一百一十七節 上了惡當第一百一十一節 蟄龍術第七十八節 馬源第一百三十一節 出擊(2)第一百一十九節 殺機第二十節 山雨欲來風滿樓(2)(爲火娃加更!)第二百八十八節 犧牲第八十八節 密議第一百零九節 難題第一百二十一節 大患第四十六節 聯手,合作第三十二節 繞襲第三十九節 站隊第二百一十五節 落定第九十八節 改路,難第一百三十一節 內憂第二百一十三節 突破,具裝重騎第二百二十八節 共敵第一百七十一節 爲戰鬥而生第一卷 第六十四節 壯懷激烈第十七節 論政(1)第二百二十一節 各做各的局第十二節 變化,積累第一百六十三節 人性第一百三十五節 急速推進第四十六節 蟻賊(2)第七十一節 紛亂之局(第一更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九節 因勢而變第一百一十六節 發端第二百零八節 不甘心,要一戰第一百一十五節 許氏第二十二節 鞠家人和許氏餘孽第十六節 八方風雨會南陽(1)第二十三節 斬手第一百四十節 接戰(2)第一卷 第八十九節 部將第二節 錐處囊中第一百二十九節 財政,戰略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七節 關中李氏第一卷 第七十三節 擊其中流(4)第三十三節 指路第九十三節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百七十四節 考題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五十二節 心有不甘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十三節 光州第八十八節 爭論第四十九節 最親近的人第七十八節 馬源第一卷 天下英雄誰敵手 第六節 天潢貴胄第二百五十六節 完美復仇第二百三十節 碰撞(1)第二百一十三節 突破,具裝重騎第一百零七節 南渡第九十六節 氣運第五十九節 關鍵(第五更求訂閱和保底月票!)第一卷 第六十六節 假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