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大臣一起搖頭,說:“此事也是受不了。”
禮部尚書呂震說:“解大人此舉,也是無奈,解大人不說,本官也想勸勸陛下。”
文淵閣大學士楊榮說:“如此我們便明日一同面君,向陛下進言,諸位以爲可好?”
衆人都說:“好好,爲了大家的俸祿,體諒百姓生活艱辛,我們便一同與陛下請命,不讓解大人一人受過。”衆人當即散去。
範小見問解縉說:“解大哥,沒事吧?”因爲他摸不準朱棣的脾氣。
解縉說:“有諸位大人一起勸說聖上,料也無妨。”
且說朱高煦,爲了惦記皇位,早就想除去姚廣孝和解縉,現在看到解縉觸怒了老爸,心中十分高興,便想趁火澆油,想了半天,又想了一策,便帶了長白山萬年老人蔘去見朱棣。
等見了朱棣,說:“兒臣又得到了一支長白山萬年老人蔘,不敢私下享用,想到父皇操勞國事,正該補上一補。”
朱棣說:“你是不是小說看多了,哪有一萬年的人蔘?是不是你自己後院種的蘿蔔刻的?”
朱高煦說:“父皇明鑑,這蘿蔔的味道是甜的,這人蔘的味道是苦的,不信父皇咬一口試試。”
朱棣拿過來咬了一大口,說:“上次你弟弟就想着給爲父下毒,你這次不會想學他吧?”
朱高煦說:“父皇你嘗着味道如何?”
朱棣說:“象是真的。不錯,不過這萬年老人蔘這麼容易就被你找到了,上次給了我一個,這次又是一個,是不是你自己種的?”
朱高煦說:“父皇明鑑,兒臣來不及種,那萬年老人蔘有個特點。”
朱棣眼睛一亮,說:“奧?有什麼特點?”
朱高煦說:“這萬年老人蔘是對着長的,只要發現一個,沿着他走,就能發現第二個。”
朱棣皺眉說:“你是欺負我沒見過世面啊,這對着長的是猴頭,人蔘哪有這麼長的?”
朱高煦說:“普通人蔘當然沒有對着長的,但是萬年老人蔘就成精了,會自己找伴兒了,所以就對着長了。”
朱棣說:“你說他成精了,你讓我給我笑一個。”
朱高煦說:“父皇明鑑,你剛纔已經把他咬了一口。”
朱棣說:“那你不早說,好吧,我相信了,說到底,還是我這二兒子心疼我,來呀,賞金元寶十個!”
朱高煦說:“兒臣前來,不是爲了討賞。”
朱棣說:“對了,你來是爲了說人壞話的,那就開始吧,別瞎耽誤工夫了,爲父正在生氣呢。”
朱高煦說:“兒臣正是爲了惹父皇生氣的人前來。”
朱棣說:“你是說解縉?他是惹朕生氣,不過他也是爲大明江山考慮,朕才強壓下火氣。”
朱高煦說:“解縉並非爲父皇江山考慮。”
朱棣說:“你說,爲什麼考慮?”
朱高煦說:“諸臣下朝之後,解縉與大臣擠在一起商議,要明天一起逼宮。”
朱棣大怒,一拍桌子,說:“什麼!想造反?”
朱高煦嚇得一哆嗦,趕緊說:“並非想造反,但是解縉聯絡了大臣明天一起向父皇說,其勢便是要逼着父皇答應,解縉拉幫結黨,恐怕以後會危害社稷!”
朱棣平息下怒氣,說:“解縉一介書生而已,豈敢有這麼大的膽子?”
朱高煦說:“此事千真萬確!父皇如不相信,便可問外面當值太監。”
朱棣說:“傳婁世敬。”
過不多時,太監婁世敬跑進來,說:“奴才參見陛下。”
朱棣溫顏說:“下朝之後,大臣們都做什麼了?”
婁世敬說:“稟萬歲爺,大臣們都在一起商量事了。”
朱棣語氣平緩說:“其中有沒有解縉?”
婁世敬說:“回萬歲爺的話,有。”
朱棣眉頭一挑:“他們商量什麼了?”
婁世敬說:“奴才也聽不明白,好像是明天一起勸說陛下。”
朱棣大怒,說:“大膽!”
婁世敬嚇得一下子癱在地上,說:“奴才知罪。”
朱棣說:“起來吧,朕不是說你。”
婁世敬一聽,趕緊爬起來帶着一腦門的汗跑出去了。
朱棣說:“解縉持才傲物,聚衆結黨,竟然試圖要挾朕,是可忍。”
朱高煦說:“孰不可忍。”
朱棣說:“來呀!”
太監來到,說:“奴才在。”
朱棣剛想說話,想了又想,轉了一圈。
朱高煦緊張的看着朱棣,說:“請父皇痛下決心,解縉一日在朝,陛下一日不得安穩,解縉日日與太子謀劃,結黨。”
還沒說完,朱棣打住他說話,說:“你不必說了,傳旨!交趾初歸,人心未附,着解縉爲交趾宣慰使,教化百姓,廣佈聖德,即刻上任,不得停留!”太監出去傳旨。
且說解縉回家,想到朝堂朱棣發火一事,心中也是不安,但是朱棣深居皇宮,不顧民間疾苦,一心大展宏圖偉業,自己身爲首輔,不得不爲江山社稷考慮,下朝後羣臣又都表態支持,便放下了心,正在心裡準備明天怎麼和朱棣說,突然太監來傳旨,解縉一聽,趕緊跪倒接旨。
太監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交趾初歸,人心未附,着解縉爲交趾宣慰使,教化百姓,廣佈聖德,即刻上任,不得停留!欽此!”
解縉登時如五雷轟頂,不知所措,太監催促說:“聖上旨意,解大人不可停留,即刻啓程吧。”
範小見並不知道解縉要出麻煩,想到秦嶽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義兄,便趕緊回家去找秦嫿嫿,見到秦嫿嫿說:“嫿嫿,有件天大的事情要告訴你。”
秦嫿嫿說:“您老登基了?”
範小見說:“ 沒那麼快,今天上朝,聽到義兄的消息了。”
秦嫿嫿說:“秦嶽大哥?”
範小見說:“正是,安南平定叛亂,張輔受封英國公,秦嶽受封平南侯,這個秦嶽會不會就是我們大哥秦嶽?還是另有重名的?”
秦嫿嫿說:“你不去兵部裡面打聽,卻來問我。”
範小見說:“我高興糊塗了,現在就去。”
正要出門,朱瞻基來到,範小見便問朱瞻基,說:“二弟,二弟,你知道秦嶽是誰嗎?”
朱瞻基說:“平南侯?”
範小見說:“對啊。”
朱瞻基說:“我也不知道,大哥知道?”
範小見說:“我們去兵部問問吧。”
朱瞻基只好陪着範小見到兵部,路上,範小見便說了與秦嶽相交之事,只是中間頗有增刪。
等見到兵部尚書方賓,方賓對朱瞻基施禮說:“殿下光臨,下官十分榮幸,聽說殿下隨聖上遠征漠北,奮勇殺敵,仁義愛衆,頗得士卒擁戴,下官爲殿下賀喜了。”
朱瞻基笑說:“未能盡興,不值一提,今天來找方大人是想打聽一個人。”
方賓說:“可是打聽秦嶽?”
範小見朱瞻基一起說:“你怎麼知道?”
方賓笑說:“這個秦嶽橫空出世,手持一杆霸王槍,勇冠三軍,而且聽說還是秦瓊的後人,更是熟讀兵書《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智勇雙全,以後定是我大明的棟樑。”
朱瞻基說:“那《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傳世不少,並非憑藉此書就可以成大將。”
方賓笑說:“殿下有所不知,那秦嶽乃是秦瓊之後,他手中的《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和世人的略有不同。”
朱瞻基一聽就起了興趣,說:“方大人?有何不同?”
方賓笑說:“秦嶽手中的有徐茂公李靖秦瓊等人的詳細註解,對歷來兵書戰策,都有詳細解讀,對大唐開國以來三人經歷的戰陣,其中優劣得失,都詳加說明,對我中華山川地形,天文氣候,地理經濟,人物風俗,都有詳盡註解,並非是閉門造車之言,而是幾位將軍戎馬一生的經驗之談,殿下,你說這個《唐太宗李衛公問對》是不是與衆不同?”
朱瞻基大喜,說:“如此兵書,實是世間至寶!秦嶽果然能融會貫通,定能成一代名將。”
方賓說:“正是,所以秦將軍最終才能平定安南,克成大功。”
朱瞻基說:“如此奇書,想必秦將軍定然珍重無比。”
方賓哈哈大笑,說:“殿下還是將秦將軍看小了。”
朱瞻基說:“此話怎講?”
方賓說:“秦將軍將此書手錄一本,上交兵部,說是爲保我大明江山,此人胸襟,當真了得。”
朱瞻基大喜,說:“此人真是英雄氣度,本宮真是小看了,我大明有此人物,何愁邊患不平。方大人,此書能不能借本宮一閱?”
方賓說:“此書下官已令人仔細抄錄,等到抄錄完成,便將原件上交聖上,到時候再送殿下一本。”
朱瞻基說:“好,此事事關大明社稷安危,不得外泄。”
方賓說:“下官明白,便是負責抄錄數人,也是分別抄錄,下官嚴令禁止彼此探詢,違令者斬!”
朱瞻基說:“如此甚好,不知道秦將軍何時回來?”這句話是爲範小見問的。
方賓說:“言下正在準備遷都,估計秦將軍要直奔北京了,時間就不好說了,遲則一年,快則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