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八郎大炮

楊延融這才放下心來,若是讓老子白白貢獻三十萬斤妃子笑,那還不得賠得褲子都沒得穿啊!

趙光義哼了一聲,望着周圍的羣臣:“攻遼之戰,我已發動過兩次,自我大宋朝立國以來,數次攻遼,皆以失敗告終。這次我得了六萬匹戰馬,足以組建六支萬人騎軍,哼哼,我就不信了,這次還不能將幽雲十六州奪回來。”

“皇上聖明!”衆臣紛紛稱頌。

楊延融趕緊道:“岳父大人,你爲何要將這六萬騎軍分開?難道就不能自成一軍麼?若把他們分開了,哪有六萬人衝鋒來得兇猛?”

趙光義哈哈一笑,道:“楊延融,楊八郎,我還真以爲你是個不懂戰陣的草包呢,原來你也懂得這個理啊

!不錯,我也有這個想法,但是你想過沒有,只有區區三個月的準備時間,如何能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建立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騎兵來?若是給我兩年的時間,我必然可以做到,但是三個月,時間太短了點。”

楊延融乾笑一聲,道:“我也只是淺見罷了,當不得真的。既然岳父大人你已經有主意了,到時候咱們照辦就是。”

趙光義微微點頭,道:“以前數次攻遼,咱們都是兵分幾路而去,被遼人各個擊破。但這次,哼,我集中全力,攻其一點,十六州,我逐一破之。”

楊延融可不懂得這些東西,趙光義說什麼,他就聽什麼。

“這次咱們準備出多少軍隊?”楊延融最關心的當然是人數了,若是人數還不如遼人的多,那打個屁啊。

“三十萬!”趙光義道:“十五萬禁軍,外帶雁門十五萬守軍,湊成三十萬大軍集中攻遼,楊延融,到時候你可別讓我失望了,戰陣之上,讓你進你就進,讓你退你就得退,切不可胡來,知道沒有?”

“由誰領軍?糧草可備齊了?還有後勤補濟怎麼樣?”這些可都是戰場上最實在的東西啊,若是主將無能,胡亂指揮,那也不用打了,大家自顧自的逃命去吧。

趙光義詫異的盯了他一眼,這小子行啊,居然個個都問到點子上了,看來得重新估量一下這傢伙的能力了,讓他當先鋒是不是大材小用了點兒?

“你給我說說看,如果你是主將,你要如何攻遼?”趙光義心裡有了想法,便想看一看這小子的水倒底有多深。

楊延融想起後世看過的電影,電視什麼的,尤其是八路軍那一套簡直佩服得不得了,便道:“如果我是主將的話,當然得摸清楚對方各個城池裡面對方有什麼兵力部署,比如城池之間的距離,咱們攻城的時候,如果對方來援救怎麼辦?那麼咱們就可以圍而不打,靜待對方援兵來救,設法伏擊援兵,然後再轉而揮師去打兵力空虛的城池,咱們將兵力擊中起來打,使對方不得不分兵把守,這樣一來,我們就佔盡了優勢了,這就叫做圍點打援。”

趙光義聞言,不禁點了點頭,他看了潘美一眼,示意來考考他

“若敵主將龜縮不出?你當如何?”潘美會意,笑着問道。

楊延融想了想,便道:“咱們便把城門給他炸開,我看他出不出。”

潘美冷笑道:“炸開,你想也別想,若是城牆厚實,你如何炸?用火藥麼?對方可不是傻子,只須用冷水一澆,你的火藥自然失效了。”

楊延融道:“咱們用炮轟,那玩意兒猛,萬炮齊發,只須一輪炮打,城牆還不是如紙符的一樣?”

衆人面面相覷,均不知道這個“炮”爲何物!

楊延融道:“所謂的炮,是一種威力兇猛的戰爭利器,現在還沒有,但是咱們可以造啊。用一根鐵管,裡面放進實心的大鐵球,再填充火藥進去,只須得將引信點燃,銅管裡面的大鐵球就會飛出去打在城牆上,轟的一聲,就把城牆打穿了。”

趙光義急聲道:“那種‘炮’你可會造?”

楊延融搖頭,道:“沒造過,但可以試一試。”

楊延融將那大炮的原理一說,驚得衆人說不出話來,若世上真有如此犀利的火器的話,那修建城池還有什麼用?一炮過來,城牆就被轟垮了。

趙光義急啊,馬上就命楊延融先造一個出來試試看。就連兵器監都由他調動,若真能造出來的話,那這次攻遼,真可謂是勝券在握了。

楊延融哪裡造過這玩意兒啊?只是後世的時候看過一些古代紅夷大炮的實物和一些資料罷了,若想要造一隻大炮出來,可真有點異想天開了。但皇帝下了命令,只得照辦。

心急的趙光義拉着楊延融便往兵器監去,潘美等人也甚是好奇,均想去看一看這所謂的大炮倒底是如何造出來的。

楊延融絞盡腦汁纔想到了一個辦法,先弄一根大鐵管來,試一下炮再說。好在兵器監裡面以前有過造突火槍的經驗,鐵管倒多得是,製造鐵管也極有經驗。楊延融便叫他們將突火槍的槍管加粗一百倍,加長十倍,而且鐵管要用實心的生鐵,從管口到管身逐漸加粗。

那些兵器監的工匠們見皇帝都來了,哪裡敢怠慢?於是就當場澆灌了一隻又粗又長的大鐵管出來,鐵管後面是密封起來的,只是在尾部留了一個小孔,以作引信之用

楊延融見這一塊大鐵傢伙只怕比他那杆鑌鐵點鋼槍還要重了,也不禁苦笑不已,這可算是這個時代最早的一門炮了吧。如今有了炮管,當然就得有炮彈了。炮彈倒簡單,只要再澆幾塊重近一百斤的大鐵球就行了。

一直都在全程觀看的潘美等人嘖嘖稱奇,這麼簡單的東西真的能有那麼大有威力?均不禁搖頭,只怕這小子在吹牛吧。

楊延融更加沒有放炮的經驗,使人將這塊大鐵管般到外面的大場子中,下面墊一石頭,使炮管傾斜起來,然後就在裡面填充火藥,要裝多少,怎麼裝他也不明白,反正猛往裡面裝就是了,然後用一根木頭樁子夯實了,從炮尾後面的那個小孔裡面穿了一根長長的引信,這才放了一塊大鐵疙瘩進去。

他雖然不知道這東西的威力如何,但看着這塊大傢伙,想來一會兒點燃引信,這玩意兒的響動只怕不會太小。命人點燃引信後,便叫大家快點閃開,有多遠便閃多遠,如果把這玩意兒炸飛了,傷着了自己那可就非常不好了。

楊延融怕,趙光義等人也很怕,紛紛躲得遠遠的,那麼多的火藥,也能將人炸死了。

待楊命兵器監的工匠點燃引信後,大家都使勁的捂着了耳朵。眼看着那引信“哧哧哧”的冒着火花,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了。這玩意兒倒底靈不靈啊!

“轟!”一聲巨響過後,炮彈倒是打飛出去了,不過也沒有人知道飛到哪了,但那彈管可就有點搞笑了,直飛到了半空,然後“呼”的一聲掉下來,將兵器監的圍牆都砸塌了。

趙光義等人雖然捂着了耳朵,但那巨烈的爆響聲,也着實令人非常難受,腦袋裡面被那一股強烈的巨響震得嗡嗡直響,半天沒有清醒過來。

“八郎,你這炮的威力果然不小啊!沒有打着敵人,倒差點把自己人炸死了!”潘美看着那根歪斜在圍牆上的那根炮管,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楊延融尷尬一笑,道:“第一次嘛,沒多少經驗,看來是火藥填得太多了,一會兒再試一炮,應該不會把炮管炸飛了吧!”

這時候有人來報,說是靠近城牆那邊有不明物體射進了城牆,將城牆穿透了一個大窟窿

。兵器監本來就緊挨着城牆不遠,想來那一炮定然是轟到城牆上去了。

趙光義等人大奇,難道這炮真的有這麼厲害?於是一行人又急匆匆的趕到城牆那邊,只見那厚達三米的城牆正中央一塊海碗那麼大的洞生生的卡在中間。

“這真是那炮彈打出來的?”潘美瞪大着眼睛,不可思異的看着那塊窟窿,心裡倒吸了一口涼氣。

“應該不會有假!”趙光義肯定的點點頭,臉上全是興奮之色,眼裡冒出的兇光很是嚇人。

“去把那塊炮彈找來看看!”潘美給兵器監的工人們下了命令,很快,他們便在城牆外面十多丈外挖出來了那塊已經變形的鐵球。此時本來是圓型的鐵球已經快要變成一個圓餅了。渾身上面沾滿了泥巴,據說是深陷數尺,好不容易纔挖出來的。

衆人更是大驚,這塊鐵疙瘩竟然如此厲害?實在是太恐怖了!想起方纔楊延融那小子所說的萬炮齊發的場面,人人皆是變色。就連京城這麼厚實的城牆都能打穿,那些個小城池如何能夠防守得住?

趙光義大笑道:“楊延融,趕快給我試炮,要讓這些炮能安全的把炮彈射出來而會炸飛了炮管,立刻,馬上。如果試好了,就給我使勁的造,越得越多越好,哈哈,如果我有萬炮在手,何愁攻不克,戰不勝?”

楊延融暗暗叫苦,奶奶的,叫我這半吊子專家給你當炮彈專家,有這道理嗎?但看老岳父興致正隆呢,也不能敗了他老人家的興致不是?當即又命人去檢查那根炮管還能不能用,還好,那炮管用是由生鐵製造,只是在炮身上被颳了一點鐵屑下來,看來還是能用的啊。

重新架好炮,再裝填火藥,這回楊延融可不敢裝得太多了,只有先前的五分之一,但即是如此,楊延融等人也是怕得不得了。

重親裝上炮彈引信後,大家都很有默契似的跑得更遠了。

“轟!”又是一聲巨響過後,那炮身又番了幾圈,一頭載倒在地上去了,還好沒有剛纔那麼恐怖,將炮身都炸飛出去了。

楊延融跑過去一看,嘿,炮身還挺熱的,但顯然還能用

。炮彈又飛出去了老遠,這一次炮彈倒沒有打到城牆上,只是遠遠的從城牆上飛了出去,落在了兩裡之外去了。

兵器監的工匠們找了老半天,才哧吭哧吭的把那塊實心炮彈擡回來。

趙光義見了大爲滿意,吩咐道:“將火藥量減掉一半,再試試看!”

衆人又重心架設好炮,楊延融總覺得不對勁啊,這樣子炮身應該還是會被炸飛,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問題所在,笑道:“大家把這根炮管固定起來,栓在一根木頭上,下面墊一塊底座,使炮身不能移動,這樣子應該就不會被炮番了。剛纔的火藥量應該夠了,只是炮身不穩定,所以纔會被炸翻的。”

趙光義一聽,覺得深以爲然,便叫人依着楊延融的法子,擡了一塊大鐵砣子來,將炮身穩穩的固定在鐵砣子上。

當第三炮發射出去的時候,炮身終於沒有被炸翻了。衆人大喜,這塊被稱爲大炮的傢伙,可是在衆人的見證之下製造出來的啊。威力剛猛,真可謂是攻城的不二利器。

楊延融還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炮身如果過熱的話,只怕放了幾炮之後,再裝填火藥,就會有爆炸的危險,因此堅決不再試炮了,並對趙光義說明了緣由。

衆人均覺有理,現在僅僅纔是試炮,如果就因此而傷着了人的話,那可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可惜這個時代沒有溫度計,以前電視上見過的那種開花彈楊延融又不會造,只能先弄成這個樣子了,反正拿來轟城牆是足夠的了。

在楊延融的建議下,一個硬性規定便出來了,每一炮射完之後,必須要使大炮冷卻半個時辰,方纔可重新開炮。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誰叫這裡的條件太低了呢?

潘美道:“官家,如今我大宋朝有了如此利器,實在是天佑我大宋啊,請官家爲這門大炮賜名,將來也好載入史策,名傳千古。”

潘美的提議,羣臣紛紛響應,樂得趙光義眉開眼笑,當即便想了一個名字出來:“咱們就叫它八郎大炮如何?此炮是在楊八郎的監製下製造出來的,用八郎來命名,可謂是實致名歸。”

我日!八郎大炮!楊延融一聽,差點一頭載倒下去。

第243章 兵器譜第193章 可兒發威第44章 送別第131章 我爹叫李剛第250章 春晚要怎麼過第203章 失憶??第164章 楊延融送禮第230章 可兒是公主?第344章 上京有變第251章 精彩的還在後面第232章 世上最重的兵器——鑌鐵點鋼槍第244章 拜年第463章 暴打一頓第191章 楊延融給我滾出來第274章 暗戰第90章 呼延宛玉第390章 劇變第191章 楊延融給我滾出來第137章 酒成第444章 抵達御劍山莊第252章 幻覺第253章 煙花漫天第83章 條件第106章 燒烤第375章 出行第219章 可兒的心事第182章 四美齊聚第353章 遼軍來襲第347章 出城第253章 煙花漫天第一百一十二章第446章 力道不夠第91章 你要怎麼樣,我都答應你第495章 以攻對攻第261章 女子學院,男生止步第228章 打到你服不止第59章 雨初可兒叛變了第48章 天波府第170章 下江南第141章 賺錢大業第448章 他是你妹夫第225章 搓麻將第138章 試酒第244章 拜年第二百零五章第322章 望月閣來人1第371章 潘家沒有怕死的人第466章 箭書第264章 藏書第430章 心思太齷齪第379章 二位公主第115章 專打女人的武器第443章 父女相見第375章 出行第4章 身世之迷第212章 我是來道歉的第394章 夜入太原城第40章 結拜(下)第114章 妻子的責任第329章 關上第53章 女大夫第237章 不要試圖傷害我的女人第150章 楊延融收徒第400章 離與見第17章 妙論江湖第469章 禍起第211章 謝晚婷第192章 你就是楊延融?第87章 談心1第150章 楊延融收徒第301章 談判第392章 巡營第20章 饅頭裡面的石頭第411章 吃了可兒第307章 兩派第441章 藥材下落第396章 權杖第234章 殺伐第293章 相隨第一百零三章第468章 放大版的孔明燈第70章 治療闌尾炎第149章 人才啊人才第391章 目標——雁門關第430章 心思太齷齪第367章 自尊都沒有了,還能硬氣嗎?第108章 你逃我追第143章 父女爭風第102章 柴美容第368章 妙招第452章 從士兵做起第32章 江湖第127章 氣暈龍嘯第404章 運城刺吏第384章 完勝第219章 可兒的心事第393章 定計第443章 父女相見第402章 整兵第150章 楊延融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