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底下,古墓之外修建迷宮,這看似是最沒用的法子,其實,殊不知,這是最簡單,也是最實用的法子。
沒用入門道的風水師、摸金校尉,面對上規模的古墓,多半是第一道迷宮都走不出去的。
順着羅針所指的方向看過去。
這只是通道的一面普通石壁。
這通道,全部又石壁組成。
青磚紋路,無不顯示着明朝時代的蹤跡。
這種青磚很常見,就是現在,也有一些地方,依舊保持着這種風格。
其實在華夏,現在這個社會,依舊有很多東西,保存着古代的風格和特色。只不過是我們未曾注意而已。
青磚石壁很普通,一眼看過去,並沒有生命特殊之處。
蘇九將羅盤收了起來。
眯着雙眼,看着眼前的青磚石壁。
在頭頂強光燈的照射下,這青磚石壁,展現出歲月的沉澱。
“砰!”
蘇九體內念力一運轉,單手一運勁。
狠狠朝着這青磚石壁推過去。
“嘎吱嘎吱!”聲響起。
“果然是一道暗門。”蘇九呢喃了一聲,明朝的古墓,一般以暗門爲主,這種暗門很是常見。
暗門在蘇九的推動下,緩緩的露出了一條細縫。
隨着縫隙的增大。
暗門背後展現出漆黑一片,裡面黑燈瞎火的,什麼也看不清楚。
蘇九眯着個眼睛,看着眼前的一幕。
並沒有貿然進去。
暗門是打開了,但是,衆所周知,古墓中的暗門之後,一般都是各種機關暗器,蘇九體內的念力渾然運轉着。
單手一番,一張符籙出現在蘇九的右手之中。
雙手合十,將符籙並在雙手之中。
念力注入。
“三清在上。道祖無痕,兵豆唧辰戌武赦!”
口中默默的念着口訣。
雙手之中的符籙,在蘇九手中瞬間摺疊成一個小人。
不錯,正是風水界中另外一種術法。假人術。
或許大家對假人術不怎麼了解,但是,這個術法跟另外一個術法同源,也就是茅山的撒豆成兵,一說到這個術法。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
蘇九口訣唸完,雙手一揮。
手中的小紙人,頓時虛幻放大,跟一個正常人大小差不多,朝着眼前的這暗門進去。
同時,蘇九也在這瞬間,閃身躲到門邊,自己的神識緊緊的鎖定在這小紙人身上。
紙人走進暗門,蘇九等了一會,並沒有什麼異常的動靜。
蘇九這才站起身來。朝着暗門走進。
暗門後面漆黑一片。
蘇九頭頂上有着強光燈。
一進入到暗門之中,蘇九就發現,這是一間巨大的石室,室內無比的寬敞。
在暗門後的兩側聳立着十多尊巨像。
蘇九暗中數了數,十四尊。
這是個很平常的數字,若是平常人一看,並沒有出奇之處。
但是,在蘇九眼中,這十四尊巨像帶給自己的驚訝卻遠遠不止這些。
首先是暗門後的兩隻威武的辟邪銅獅子,辟邪獅子這幾乎是所有古代建築。不管是陰宅還是陽宅,都是經常見到的東西。
兩隻辟邪銅獅都有一人多高,差不多接近兩米,左邊的是雄獅。抓瞎按着個金球,象徵着無上的權力。
右邊的爪下踩着幼獅,象徵着子孫延綿無窮,是雌獅。
兩尊辟邪銅獅子後面是一個個高達將近兩米的人形銅像。
這些人形銅像雕刻的栩栩如生,在這古墓之中,乍一看。還以爲一個真人大漢站在你面前,絕對能夠驚起你一身寒毛。
不過,這些都不是讓蘇九震驚的地方。
讓蘇九震驚的地方而是這十四尊巨像的擺放。
左邊一尊銅獅子,四尊巨人銅像。
右邊一尊銅獅子,八尊巨人銅像。
看到這擺設格局,蘇九腦海中瞬間就冒出來一個詞。
“九、五之尊!”
“這是九、五之尊格局!”蘇九眯着個眼睛,嘴裡呢喃了一聲。
從數量上來看,就是九、五之尊之數,不僅僅如此,兩尊辟邪銅獅,左雄右雌,代表着乾坤。後面十二尊巨人銅像,代表着十二生肖,也可以說是十二變,或者也可以理解爲十二月。
十二這個數字,在普通人眼中,在華夏古文化之中,表面上看,似乎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
但是在周易,乃至風水學中,十二是一個十分特殊意義的數字。
蘇九心中清楚,最爲著名的就是周易十二卦象。
“天時,地利,人和。好龐大的手筆,這古墓的主人到底是誰?絕對不會是那傳說中的明朝大官。”
蘇九眯着個眼睛,緩緩的嘀咕着。
十四尊巨像,按照剛纔的分析,可以理解爲天時。
古墓在龍脈之上,龍氣滋養,可以理解爲地利。
十四尊巨像,呈九、五之尊格局,九、五之尊在華夏古代代表着什麼含義,想必大家都清楚,那是至高無上的皇權。
甚至可以說是人權置頂,也就是人和。
蘇九從暗門進來,纔不過短短片刻,眼前的佈局入眼才這麼一會,腦海中就瞬間想過諸多的念頭。
一個普通的暗門之後,隨便進入到的一個石室內,居然有着如此大手筆的佈局。
蘇九心中的驚訝可想而知。
對於這古墓的主人,心中的猜測也是多了萬般猜疑。
不過蘇九並沒有過多的猜想。
這古墓這麼多年沒有人進來過來,準確一點的來說,最起碼是四百多年沒有活人進來過了。
幾百年沒有人進來過的古墓,但是卻沒有絲毫的潮溼和黴氣。
這本身就是一個不能解釋的道理。
蘇九回過神來,將注意力收回。
這石室內無比的寬敞,可以說是很大。
十四尊巨像,所佔的地方,只是石室內的一小部分。
蘇九打量着四周。
順着銅像順延的方向走去。
也就是石室的另一頭。
一道封閉的銅門,豎立在蘇九的眼前。
“又是銅門!這墓主人到底是誰?”蘇九低沉的呢喃着。
先前的銅像不說,現在又出現了銅門。僅僅這一個石室內的銅,恐怕就是上十噸。
如此大量的銅,要知道在華夏古代,可不是那麼容易弄到的。
銅乃鎮國之器。
立國之本。
縱觀華夏曆史,數十個朝代,幾乎全都是銅錢爲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