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超額完成

時間進入了1928年,一五計劃也進入了最後一年,各個主要行業,相繼都進入了收獲期,各方數據彙總起來,發展數據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原本制定目標的時候,大家都覺得有些冒進,結果實際上數據比起預想的還要好,幾乎提前一年,完成了任務,政府上下格外的振奮。

王永江親自拿着一摞統計結果,找到了張廷蘭,一見面就笑着說道:“拙言,我們當初還是有些低估了國家的潛力,雖然還有10個月左右,一五計劃才徹底完成,不過從目前來看,各項指標,基本上達到了我們當初設定的目標。而且還有一個喜訊要告訴你,根據計算,27年我們的工業產值首次超過了農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已經是一個工業化國家了!”

工業產值超過農業,成爲國家經濟的主導力量,其實就可以算是實現工業化的標誌了,後世中國,其實在一五計劃完成之後,基本上就算是一個工業化國家了,雖然非常初級,但是也不能否認這個成就。

當然有人會認爲當時中國工業人口太少,城市化太低,廣大農村的經營方式還相當落後,其實這些都沒錯,但是這其實是一種苛責,因爲英美日俄等國在二戰之前,實現工業化的時候,他們的農業人口也遠遠超過工業的。

算起來用一個五年計劃多一點的時間,從一窮二白,成爲初級工業國,這一個跨越,堪稱壯舉!不過要讓所有人都捲入工業化的生產之中,建成工業強國,需要走得路還相當的遙遠,畢竟中國太大,人口也太多了。

在這個時空當中。從最早在東三省積累的家底,一直到24年實行一五計劃,也走過了十年辛苦路。而一五計劃實現的這幾年,是工業加速發展的時期,工農業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1.1%,農業爲4.5%,工業爲18%。

其中輕工業12.9%,重工業則是驚人的25.4%。這也和政府的主導有着密切的關係。在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1923年的30%上升到1917年的51.7%,預計在28年,這個比重會達到55%.工農業結構的變化,標誌着中國已經踏出了工業化最堅實的一步,基礎被牢牢的建立起來。

過去的四年之中。平均每年中央投資達到了3.5億元,28年則是上漲到了5億元,另外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也大力的投入,總值超過了50億元。

另外由於實行了土改之後,每年都動用超過三千萬以上的農民,參加到了義務勞動之中,在農村修建了水庫三萬多個。灌溉水渠五萬多公里,整修農村道路超過二十萬公里。如此龐大的基礎建設,政府盡是付出了一些基本的材料費用,至於花費最大的人力成本,卻都節省下來,這也堪稱土改最大的成就。

政府有限的財力集中到了工業領域。先後投資建成了包括飛機、汽車、發電設備、重型機器、新式機牀、精密儀表、電解鋁、無縫鋼管、合金鋼、無線電等行業。原有的鋼鐵,煤炭,冶金。採掘,電力,造船也都得到了長足進步。

這些行業並不是東三省原有工業的簡單擴大,就拿飛機來和汽車來說,原本主要是靠着軍事訂單,才能夠維持下來,這五年之中。除了軍隊的訂單之外,也走向了市場,走向了民用領域。

工廠盈利能力越來越強,國貨已經基本控制了市場。形成了良性循環,產業規模越發的壯大,產品性價比越來越好,而且一旦到了戰時,動員之後,工業潛力會成倍增加。

主要的工業產品中,中國也取得了喜人的進步,其中鋼產量在1927年達到了493萬噸,而在28年,則有望得到550萬噸。

鋼鐵就是一個國家的底氣,這個產量,已經達到了日本的兩倍還多,也已經超過了蘇聯,有了這些鋼鐵打底,即便是再和這兩個國家碰上,中國也有充分的信心。

一寸山河一寸血,那是弱者的無奈悲壯,那是不懂建設國家的懲罰,真正的強者,應該用鋼鐵徹底碾碎對方,用滾滾洪流淹沒敵人。

而且中國的鋼鐵產業發展勢頭並沒有減慢,而是越發的驚人,除了東北,華北,武漢等地,安徽馬鞍山,四川的攀枝花,海南的石碌等大型鐵礦也陸續發現,一批新的大型鋼鐵企業建立起來。

在未來五年之內,中國鋼鐵產能至少還能翻一番,達到1000萬噸,這當然是政府的估計,其實張廷蘭很清楚,如果操作得當,這個數字還會增加更多,道理很簡單,經濟大危機就要來了,抄底西方的時機已經不遠了,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國還會迎來更大規模的發展。

除了鋼鐵之外,以1923年作爲基礎,原煤爲1.31億噸,增長98.596,發電量爲310億度,增長204.4%。機牀產量達2.8萬臺,增長17.7倍;棉布爲50.6億尺,增長3296,糖86萬噸,增長92%。

另外更爲重要的是糧食產量達到了13000萬噸,根據1926年結束的人口普查,中國總人口達到了4.99億。

其實說起了也是一個悲哀,從清末,一直到民國,中國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少人,只能通過食鹽的消費數量,來進行估算,其實所謂的四萬萬五千萬,不過是一個虛數而已,由於統計不準確,實際上還會有隱藏人口。

在原本的歷史上,直到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知道中國有超過6億口,滿打滿算,民國三十八年,中國人只增長了不到一億人,按照當時的生育數量計算,中國至少餓死了兩三億人。

如果按照後世的標準,幾乎年年都有饑荒,更要命的不只是天災,還有花園口決堤的人禍,算起來中國人在民國這段時間之中,遭受的苦難簡直難以計算,或許只有在十里洋場裡跳舞的人,纔會懷念那個時代。

對於此時的張廷蘭來說,隨着國家統一,醫療條件改善,人口大膨脹的時期也快要到了。按照目前的數額計算,人均糧食260公斤,雖然還不夠溫飽,但是已經基本不會出現餓死的情況了。

不過糧食的壓力依舊十分巨大,爲了應付人口的快速增加,加大開發南洋的力度,將婆羅洲打造成新的糧倉,同時繼續增加化肥產量,只要讓糧食增產的速度,跑贏中國人口膨脹的速度,就可以讓中國基本擺脫飢餓的陰影了。

“拙言,目前化肥每年增產達到了50萬噸,比原定的30萬噸足足多出了20萬噸,另外根據估算,婆羅洲五年之內能開出3000萬畝的土地,另外加上東北和西北的農產,糧食危機基本能夠解決,相反不只不用擔心捱餓,我們還能適當的出口糧食,換取外匯了。”

王永江欣喜的說道:“當初拙言你就說過,中國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捱打,一個是捱餓,現在十年下來,我們可以驕傲的宣佈,這個目標,已經基本實現了!”

張廷蘭也是哈哈大笑,格外的暢快,一直以來,張廷蘭的肩頭都有一副沉甸甸的擔子,甚至在最初幾年,他一閉眼的時候,就彷彿能聽到炮擊北大營的聲音,就彷彿能看到幾十萬的同胞,慘死在南京城,就看到山河破碎,無數同胞哀嚎……

來到了這個時代,殘酷的現實,就迫使任何一個政治人物,都有一種使命感,必須改變這個世界。直到今天,心中的陰雲全都散開了,中國已經膨脹的足夠龐大了,雖然還不至於強大到無人敢於侵犯,但是至少說,中國已經擁有了擊敗任何對手的信心。

除了工農業的發展之外,交通事業也進步飛快,萬衆矚目的川漢鐵路已經完工通車。就因爲這條鐵路,才掀起了保路運動,最終讓滿清覆滅。

而現在川漢鐵路修通,不只實現了四川民衆的夢想,更是將四川,湖北牢牢地聯繫在了一起,另外通過寧漢鐵路,四川的土產能夠快速的送到上海,同時江浙一帶的商品也能直接深入內地。

一條鐵路,把長江沿線全都盤活了。另外粵漢鐵路也修通了,盧漢鐵路的複線也鋪設完畢。最爲重要的是武漢長江大橋修通了,長江天塹也被征服了,南北的鐵路可以暢通無阻,鐵路運輸能力增加了三倍多,武漢成了全國的鐵路樞紐。

津浦鐵路,隴海鐵路,也都修築了複線,基本上全國各省,除了高原地區之外,已經基本通了鐵路。雖然高原還沒有通鐵路,但是川藏,新藏,滇藏三條公路已經修通了,運輸能力大幅度的改善,內地的軍隊可以輕鬆的開進高原。

國家發展到了這個地步,解決高原的問題,也就水到渠成,張廷蘭已經在四川囤積了五個師的兵力,只等時機成熟,就立刻開進去。

“拙言,這幾年發展雖然十分迅速,不過也有相當多的問題,亟待解決。按照我看,行政體系必須調整,原本爲了便於管理,設立了長江眼線發展辦公室,又設立了西南軍政委員會,中原土改也有辦公室,西北還在軍管之中,這些地方都要調整,真正建立起垂直的行政體系。”

說到這裡,王永江也皺着眉頭:“另外還有一點,江浙的問題也不能不處理了,這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必須控制在國家手中。”

第383章 百密一疏第508章 碰撞第609章 打你丫的第624章 蘭帥出手第289章 籌建護路軍第816章 軍售大單第664章 好大胃口第199章 龍虎聚會第775章 邊疆勵志故事第793章 權柄第120章 震撼第339章 老段求援第470章 清掃垃圾第226章 警報第357章 天價學費第440章 奉軍新局第303章 中東路爭奪戰(五)第82章 就剩一條槍了第567章 裝甲列車第652章 過江第149章 備戰第686章 向南洋進軍第204章 中計了第163章 血腥鎮壓一百五十八章 擴軍許可第561章 勝利的滋味第480章 坐下來談談第752章 通膨促發展第678章 送瘟神第185章 私了第601章 閻錫山第536章 打蛇七寸第151章 對轟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第445章 變天了第155章 赤峰易手第397章 成爲棋子第423章 一戰終結第188章 廉價教育第574章 藏污納垢第488章 危局第685章 橡膠第529章 包餃子第419章 突飛猛進的奉軍第526章 殺倭第145章 緝毒第六百六十一章第529章 包餃子第512章 工業大爆發第62章 大單第201章 槍炮機器第98章 伏擊第733章 傅作義第36章 治安和地皮第557章 搶佔制高點第727章 分化瓦解第264章 黃金組合第358章 一個俘虜第440章 奉軍新局第512章 工業大爆發第340章 要挾第632章 蕩平羣馬第48章 囂張的豪強第429章 爭吵第229章 驚變第347章 揮軍入關第501章 平蒙之策(四)第708章 聲勢浩大的逼宮第442章 大權在握第173章 驚變第207章 步步緊逼第51章 運來一堆廢鐵第708章 聲勢浩大的逼宮第785章 一道大餐第410章 蘇霍伊第781章 民族融合第669章 新民黨第617章 推銷武器第508章 碰撞第739章 雙喜臨門第262章 吉林有金礦第836章 讓納粹感染世界第561章 勝利的滋味第491章 兵敗如山倒第431章 老張興兵第232章 真正的敵人第669章 新民黨第633章 移民實邊第547章 天生俠骨第391章 俄國驚變第607章 勢如破竹第586章 地獄火第556章 萬里戰場第431章 老張興兵第798章 阿拉山口第175章 血戰第702章 洋人的朝廷第596章 戰爭紅利第362章 眼紅到死第791章 黎元洪死了